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一百八十四章 棒槌

万历新明 第一百八十四章 棒槌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锡爵一语说罢,把王崇古雷的外焦里嫩。王崇古心中暗道:“这厮莫不是个傻子?还是大伪若忠?”心中转着念头,口中不慢,哈哈大笑道:“老夫着相了,元驭莫怪!”

王锡爵随即也明白了王崇古话中的保全之意,眼圈竟然刷一下红了,仿佛要哭出来一般。

王崇古心中又嘀咕道:“他这是被自己感动了?”

王锡爵定定神苦笑道:“是元驭孟浪了才是。鉴川公保全之意下官心感!”说完,目光盯着手中的茶杯不说话,好像陷入了沉思一般。

王崇古心里痒痒的很,很想变成个小人跳进王锡爵腔子里看看他的心到底是啥颜色的。自家心中走马灯般将王锡爵的履历从头到尾捋了一遍:

王锡爵嘉靖四十一年中进士,随后历任翰林编修、国子监司业等。高拱当政时,在史馆外迁和就任东宫讲官两件事上和高拱作对,被发配到南京干了一段翰林掌院。

张居正当政后,王锡爵如同做了火箭一般。先被召回任《穆宗实录》副总裁,然后任顺天府乡试主考,会试副考。这都是明代典型的“储相”待遇——方便其掌握人才,以为将来入阁计。

最近两年,王锡爵升了三级,先后任四品国子监祭酒,然后又詹事府少詹事,詹事府詹事兼侍读学士。此际已经三品,离王崇古仅有两个身位差。不出意外,将来必然入阁乃至首辅——这也是王崇古想要结交他的主要原因。

王锡爵人生经历在王崇古心中只是一转,又想到其出生于巨富之家,王崇古心中暗思:“这厮恐怕真是个棒槌。”

心中这样想,口中却语重心长,装出一副“老夫全为你好”的模样,笑道:“元驭没有心思出外吗?以你的资历,外放一个总督,起居八座,前呼后拥之威手到擒来。”

王锡爵闻言抬头,眼睛亮晶晶的看着王崇古。王崇古接着道:“此前老夫和王国光闲谈,听他说,皇上有意改革大学士必由翰林出的旧制——”说道此处,他顿了顿,仔细看了一眼王锡爵。

见王锡爵脸上并无什么激动之色,只是静静的听他说下去的样子。王崇古彻底断定,这厮确凿无疑是个棒槌。

只好自己接下去道:“嗯,皇上说了句‘猛将出于卒伍,宰相应起于州郡’。虽然没说别的,但圣心已明,恐怕日后翰林储相这条路走不通了。”

王锡爵听了叹气道:“不瞒鉴川公,既然读了圣贤书,谁还没有‘一览众山小’的志向呢?不过现如今国事如稠,若不能妥善处置,吾恐烽烟起时,这宰相、猛将不过救世救时之人也,而谁又能任之者?”说完,扼腕叹息。

王崇古已经失去了跟王锡爵继续扯淡的兴趣,但也不能前恭后倨做的太明显,闻言不放声,只跟着叹息了两声。

王锡爵欲言又止,最后下定决心似的,图穷匕见道:“不瞒鉴川公,如今这天下大劫,只有皇上可解。吾已将此身置之度外,欲行诤谏之事,老大人其有意乎?”

王崇古见他破罐子破摔,到底说出了来意,心里一阵烦躁,好像皮袍下的小被炽热的阳光照到了一般。只好应付道:“一本两本不济事,若想皇上重视,不得不联名上奏,这又恐党构之讥。”先拿话头子堵一下王锡爵。

王锡爵慨然道:“此际天下骚然,下愚不过抱着‘不得不为’的心思而已。”说完,目光灼灼,盯着王崇古,那对大眼睛像是会说话一般。

王崇古此时后悔的肠子快要断掉,心中的有一个黑色的小王崇古把白色的小人摁在地上猛抽耳光。他叹口气,将日升隆出品的玳瑁腿花镜摘掉,用手猛捏自己的鼻梁,像是要把鼻子上的油皮都搓掉一般。

想了半天,他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无奈道:“嗯,老夫能先看看你的题本吗?”

王锡爵听王崇古这般说,心道有门,就从袖子中取出奏本。王崇古打开看时,奏本中如是说:

“皇上践祚以来,哲明天成,英明神授,用人行政无一不秉中道而行,诚不世出之主也......”先拍皇帝马屁,此诤谏奏章的必有段落,王崇古将前一百字略过不看。

随后果然话锋一转,题本中写道:“然此前因张文明遇刺一案,锦衣卫滥行大狱,逮问者万计,而阴谋附逆者果如数者焉有是理,此不言自明也。”先点出这张文明遇刺一案肯定没那么多的凶手,锦衣卫的错误不用证明,事儿不应该像现在这么办。

随后,题本展开论述锦衣卫滥行大狱的原因及后果,并仍为皇帝留下台阶:“谋刺者固当不赦之罪,亦或有矫枉过正之论也。”

“然锦衣卫摧抑之,困辱之,或重坐以破其家。明知含冤,必以倾其产,意在平反者。”点出锦衣卫借着大案摧折富户乡绅,借机敛财是主要原因——这不是主要原因,王锡爵还是给皇帝台阶下。

“矫枉之吏,得借口肆毒。受富者田主之贿又不能全之,使同归于贫也。闾阎愈空,国将何赖?”这句话厉害了,王锡爵敏锐的指出,皇帝是地主阶级的总代表,你把同阶级的都整死了,您还能依靠谁呢?

随后王锡爵在奏本中还苦口婆心的从张居正的角度来劝谏皇帝:“皇上恩遇总理大臣,披以腹心,隆以体貌,凡国家大政悉以咨之,殊荣异数叠至。而该大臣朝夕省循,惕励谨诚,国家局面,乃君臣相得共致之。”

“而此际因总理大臣之父遇刺,天下骚然而人人自危。该大臣能得自宁乎?”锦衣卫这样搞,张居正也坐不住啊。他还想不想继续混了?

从几个角度劝谏皇帝后,题本中写了一句变法道:“皇上展布大计,圣政维新,凡百弊端,悉皆厘革。而新政未起,先行大狱,此非为政冲和之道也。”皇上,就是为了变法,您也不能把国家基础往死里整啊。

奏本最后,王锡爵诚恳写道:“皇上情愫至诚,为肃正纲纪,清正本源,天下臣民悉已知之。”您这人讲义气,为张居正出头,顺便让天下人都老老实实的变法,这意思全天下人都明白了——请您收了神通吧。

“皇上天纯孝法,亲贤懋学,节用爱人,宜乎和气致祥,而能休祯毕集。何必一怒而伏尸千里,几危社稷。此亦不足为后世之法也。”最后劝您一句,别给您的后代留下坏例子。

王崇古见奏本后边好长的空白页,密密麻麻签了一堆名字。第一个签名的就是王锡爵,后面是一堆翰林、言官的名字,连罗万化等侍从室重臣的名字都在其上,心中一动。再往下看时,高官中名列第一位的是郭朝宾,其后李幼滋、潘晟和杨少卿杨俊民——看来王锡爵第五个才找到他。

心下不停计较,王崇古道:“嗯,元驭。奏章中加上一句如何?”

王锡爵忙回道:“愿听鉴川公高论。”

王崇古道:“在‘此非为政冲和之道也’后面加一句,‘变法尤重言路,大狱起焉而进言者惧矣。言路一塞则君门远于万里,设有隐祸伏奸,何繇知其情状。’,如何?”

王锡爵听了,脸现为难之色道:“鉴川公指教的是,此际天下诚有此忧也。然下愚以为,此奏本不必提变法事,若两事相杂,皇上多想了反倒不好。”

王崇古心道,这棒槌虽然不会做人,不过这政治敏感度和对君心把握之能,可谓妙到毫巅。所以他到底能最终能走到什么地步,又不能断言了。

潘晟和李幼滋乃铁杆张党,他们在奏章上署名,也有替张居正分担压力的意思,估计此时张居正也应该在老家上本劝谏了。嗯,今天幸亏让王元驭把奏本拿出来看了,否则老夫反倒做差了,好险!

想到此处,王崇古笑道:“那就不改了,老夫也署名,助元驭一臂之力!拿笔来!”

王锡爵满脸喜色,把王崇古好个吹捧。王崇古被他一连串马屁,拍的也有些晕乎。等下人将笔墨拿来后,王崇古展开题本,边写自家名字边笑道:

“元驭不必过誉。倒是你此本一上,顷刻间名动天下,此万家生佛之功德也!”

王锡爵听了,笑眯眯的道:“此非下官之功德,若皇上纳谏,才有天恩浩荡。不过下官家中,确实供奉着仙师昙阳子。仙师肉身原为下官次女焘贞,如今道法有成,早至辟谷境界。王凤洲和下官都已经拜昙阳子为师,若大人好道——下官愿意引荐。”

王崇古听了这话,手一抖,差点想把那奏本给他撕了去。他握住毛笔杆,忍住把笔尖怼到王锡爵脸上的冲动,心中骂道:“没时收货的,这厮还是个棒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