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一百八十三章 站队

万历新明 第一百八十三章 站队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万历五年十月底,京师已经落了第二场雪,虽然落地仍化为黑乎乎的泥泞,但屋檐墙角等处,也还能剩些薄雪在那里反射着阳光。

王锡爵离开太仆寺少卿杨俊民的府邸后,立即直奔刑部尚书王崇古的家。在门口递上了詹事府詹事兼侍读学士的名帖后,即被引入门房喝茶等候。

王锡爵嘉靖十三年生人,此际四十四岁,字元驭,号荆石,苏州府太仓人。其家族为太原王氏的分支,祖上源流为周灵王太子姬晋之后。

千年以来,王氏名人辈出,东汉司徒王允以降,三公者五人,皇后者三人,宰相者十三人。魏孝文帝分定姓族时,太原王被确立为四姓之一,唐朝时为七姓十家之一——王锡爵的家族不是乡族巨绅,而是冠甲天下的大族。

虽为大族,但太仓王家和太原王家并无频繁往来,王锡爵家虽为巨富,但太仓王家两辈子连个举人都没出,政治地位甚低,因此王锡爵父亲王梦祥将全部希望寄托在王锡爵和他弟弟王鼎爵身上。

随着王锡爵嘉靖四十一年先会元、后榜眼并成了翰林编修,太原和苏州王氏两族联络猛地加强,王氏豪绅之流跟他攀亲的也所在多有。王锡爵在仕途上跳跃式进步,也甚得太原王氏之力。

他在王崇古门房还未喝完一杯茶,王崇古就亲自出来迎接王锡爵直入书房。王锡爵见王崇古亲迎,且并未在厅堂接见自己,心中暗喜。

果然王崇古神态甚是亲热,让王锡爵如沐春风一般。两人分宾主落座,王崇古脸上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问道:“荆石,你持身甚洁,向来不与各家走动,今日如何先访杨少卿,又访老夫来?”

王锡爵听王崇古一语道破他先去了杨俊民家,心中一凛,随即暗叹现如今朝官之难。他定定神道:“不敢当老大人‘荆石’之称,锡爵惶恐。老大人呼某元驭即可。”

王崇古听了,笑着摆了摆手,双眸湛然直视王锡爵:“元驭此来,必有赐教,你我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直言可也。”

王锡爵听了这话,长出一口气,满脸诚恳之色面对王崇古说道:“鉴川公张驰驾驭,因势推移,塞息我朝五十年之烽燧,天下太平之功鉴川公居其半也,下官焉敢觍颜说个‘教’字,不过忧心如今朝局,请鉴川公不吝赐教,以解下愚之惑耳。”

王崇古促成俺答封贡,确实“塞息北疆五十年之烽燧”,为帝国北部的安宁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王锡爵说他“天下天平之功居其半”则太夸张了,王崇古没想到示人以崖岸高峻的王元驭还有这幅面孔,心中对这“储相”的画像一下子丰满起来。

他捻须微笑,装出一副受用的样子,笑道:“元驭之言过矣。你我之间,神交久矣,不必绕弯子讲话,不妨直言。”

王锡爵这才进入正题道:“皇上因张相公老父遇刺,滥兴大狱,天下人人自危,道路以目之状千年未有之——鉴川公不惧乎?”

见王崇古脸色沉凝,捻须不语,王锡爵左掌摊开,右手在左手内边划圈边说道:“太函先生乃张相公知音之人,同科挚友,今竟见辱于狱吏——天下何人能置身事外?”

王崇古听他提到汪道昆,古井无波的脸上方有些变化,微微眯着眼睛,问道:“元驭才从杨俊民府上来,杨少卿有何话说?”

王锡爵听了苦笑道:“杨少卿答应的倒是爽快,说是已经给杨指挥使去信——但这事儿陛下不发话,就凭一个杨俊卿能做什么?杨俊卿又敢做什么?!”

王崇古听了这话,心里倒是有些欣赏王锡爵。他笑了笑道:“杨俊卿不能做的事情,老夫一个刑部尚书能做什么?现在这些人还没到刑部手里,额也是鞭长莫及呀。”

王锡爵听了点头道:“老大人说的是。因此下官觉得此事只有一个办法了。”

王崇古心里咯噔一声,心中叫苦道:“莫非这厮要串联?”果然见王锡爵将手向袖子里摸,猜他是要往外掏众大臣联名的奏本。

王崇古眼珠一转,突然双掌一拍,笑道:“照啊!元驭和老夫想到一起去了!如今皇上在气头上,就是上一百本也是无用——只有曲中求之了!”

王锡爵听了这话,表情有点懵逼。他见王崇古目光炯炯瞪着他,不由自主停下了拿奏本的动作,问道:“老大人的意思是?”

王崇古笑道:“如今太后归养,也不太好发话。只有靠,靠,靠这个。嗯,靠皇后。老夫听闻皇上大婚之后,宠爱中宫,视其他嫔妃如无物。若能说动武宁伯,将臣子的众意传进去,让皇后委婉的予以劝谏,或可收到奇效。”

王锡爵听了王崇古这主意,心里腻歪透了,不由抗声道:“鉴川公,某等之意非——”王崇古见他连“某等”这词儿都说出来了,脸色一变,忙拦住他话头向北拱手道:

“皇上登基已经六个年头,此时已然大婚亲政。从变法大诏来看,虽说不无操切,但英明天纵,且天心非我等可揣测者——”

王锡爵也是聪明人,见王崇古两次打断他的话头,心里立即明白自己袖子里的奏本不用往外掏了,山西帮是指望不上了。

低头叹口气道:“下官也非胶柱鼓瑟之辈,鉴川公若和武宁伯能说得上话,也可走走后宫的路子。下官的意思是皇上圣聪天纵,我们做臣子的仰窥渊奥,就是有不明白的地方,也要奏本请皇上给我们解惑答疑。”言语间也开始严密起来,不像刚进门的时候说些“道路以目”的话了。

王崇古听他这般说,心中暗叹和这本家还是有缘无分——将来只看张四维能不能和他处好吧。爽朗一笑道:“老夫虽然回京时候短,但子维和他还不错,这转着圈劝谏的事儿,让他去忙乎去——能起多大作用,可不好说。皇上也不是那种轻易被身边人用言语说动的。”

见王锡爵低头称是。王崇古难掩和他结交之心,笑问道:“据老夫所知,你和那汪道昆没什么交情;此次大案也没牵连到王家,元驭为何这般奔走也?”

在王崇古心里,判断王锡爵的奔走可能出于两个原因:

一是王锡爵判断大逮捕即将结束,多数被逮捕者会被锦衣卫放归,此时出头之人奔走将收获巨大的政治影响力;二是王锡爵判断,张居正已呈功高震主之势,王锡爵现在要个张居正这个座师切割,牺牲三五年仕途,先把队站稳了!

可是,变法大诏刚出来不久的时候,他王锡爵不怕唱反调得罪皇帝?如果这坏印象存在帝心,那他得多少政治影响力又有何用,站那个队正确了又有何用?

正思索间,见王锡爵满脸愕然的抬头看自己,口中说道:“我们做臣子的,不过赞成君德,以安海内;人臣之道。必秉公为国而不顾其私也——与汪道昆等辈有何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