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心结

万历新明 第一百一十三章 心结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居正定了定神,跪地称颂道:“皇上圣谟深远,以一简单报纸掌住朝廷民心舆论,臣之能远远不及,唯高山仰止耳!”

朱翊钧听了,好像三伏天喝了冰镇酸梅汤,这嘴角的笑容收不住。随即抬头看了看对面门上方自家写的的“朝乾夕惕”匾额,才定下心来。

他先叫张居正平身。又拿出一张纸道:“这报纸一物,即能宣贯朝廷政策,又能统聚人心,非能者不可掌总。现在南京只是试行——朕又起草了一个管理的办法,老先生看看有什么不妥当的。”

张居正接过来看了,洋洋洒洒二十多条,就写了三件事。

一者报社发文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得道听途说。不采访得了实证而发文者,轻者罚款,重则报社关停乃至判罪;二则报社必须与朝廷政策一致,不得发布诋毁朝政或鼓动民心之言,违者重处;三者必须有朝廷颁发办报许可证,方可办报。

其他所定细节,离不开这三条大要。

朱翊钧见东暖阁内还有些伺候的,就轻声道:“你们退下。”

待孙乾、魏朝等都退了出去,朱翊钧笑着对张居正道:“这报纸之事,多重视都不为过,若被别有用心的人掌握了,不堪设想。朕可要如海瑞所说那般,行些诡道了——日后拟将天下报纸,利用许可证颁发,都暗暗收在囊中,面上却要装出分属不同,给天下人以多家纷争之感。”

“如此一来,一方面日后可通过多家报纸论战,把需要辩驳明白的事体都掰开了、揉碎了讲透,传达给天下万民。——另外,诛心一点说,要利用某些报纸,把隐藏在暗中的鱼给钓出来。”

张居正听了,深感悚惧。这皇帝还未亲政,已有摆布天下人心之意,而且他还能想办法办成,心计之深沉,令人畏怖。

今日朱翊钧给他的感觉,比之当日平台召对的时候,心思深沉的味道何止多了十倍。此时的张居正如果知道原时空自己“吾非相,乃摄也”的模样,肯定大声说:“那不是我,别胡说!”

本时空的张居正算是真真的体会到了所谓“英主”的治政风格。他因做了世宗实录的总裁官,这段时间经常翻看历代皇帝的实录,越看越觉得朱翊钧这胸怀手腕类似太祖,而大气又有过之;大气或称好大喜功类似成祖,而手腕又有过之——可以说是集太祖、成祖之所长。

与仁宗以后历代皇帝的小家子气不同,朱翊钧的治政风格真像他自己所说的“大其心”。

张居正原先觉得自家胸怀天下,这“宰相”肚子里装个福船绰绰有余,但和朱翊钧开发东北和治水利这两件事一比,这魄力还是差了太多;而和朱翊钧办报纸掌握天下人心的招数相比,开基二祖包括自己哪里有这般手腕?

回过头以治水来说,张居正和潘季驯打破脑袋也想不到朱翊钧居然把卖盐场所得近乎全部投入到治河之中。这大工程往上数一直数到秦始皇,也就是修长城和开运河能与之类比。

张居正想起前年冯保到他家密谈时,两人为了巩固权力,密谋联合奏请李太后让朱翊钧看奏章时的心态——恍如隔世且多么可笑!记得当时自己还说:“陛下若能勤政如太祖、成祖,也是我们臣子和万民的福气。”唉,这还真可谓是幸而言中了!而此时再想想昔日的自己,竟属于“不知腐鼠成滋味”那般人了!

此际的张居正,心知朱翊钧就算现在躺倒,以后啥也不干,就以开发东北和全国治河之功,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也算的上明君。而自己作为“万历新政”乃至“万历盛世”的开拓者和执行者,史书上这浓墨重彩的一笔少不了!

想到此处,张居正脸色焕发出光彩来,微笑道:“不知皇上属意谁来掌握报纸之事?”

朱翊钧听了,脸色有些复杂,最后像下定了决心似的,一拍御座扶手,笑着说道:“这件事却有些不好说了......嗯,老先生觉得冯保如何?”

张居正听了,心里不知是个什么滋味。冯保坏事当夜,他因不掌握宫中细情,出于自保,安排人将徐爵杀了,又铲除了一批掌握他和冯保来往细情的冯家奴仆。

但当夜百密一疏,竟然将自己和冯保之间的往来信件全烧了,没让尤七再送回去几件无关紧要的。——后来张居正一想起这事儿,就后悔万分。

皇帝围了冯保的家,这大臣与其往来信札肯定都落入手中。后来冯保的外宅一体查抄,却找不出张居正与其的往来信件,必然能猜到也能查到张居正当时做了什么。

只不过朱翊钧需要张居正担起来这外朝政务,因此引而不发。张居正对此心知肚明,对仍活着且活的越来越好的冯保也心存忌惮。但他不敢再对冯保做什么,连派人去调查冯保下落都不敢,若冯保出了事,他和朱翊钧之间的信任也就荡然无存了。

当时谁也想不到,皇帝居然能打破惯例,先给了冯保大氅,保住了他去南京路上的性命;随后又把冯保之出路安排的明明白白,将一颗废子起死回生,成了皇帝在江南布下的一个得心应手的抓手。

皇帝当时年纪才十岁,却有这般深沉心思,帝心如渊真不是说着玩的——张居正每次想起,都心悸不已。

冯保刚开始在江南展布其事的时候,性命在东厂的保护之下,无论是谁要害他也越不过陈矩这一关——当时,朱翊钧对锦衣卫并不是完全信任。

等冯保势力已成,除了皇帝安排在他身边的监视人员,无论谁在江南找这个人都找不到了。他就像隐藏在暗中的毒蛇,替皇帝盯着江南,并成为皇帝的一个后手,张居正每次想起这个人都感到后背发凉。

冯保揣测皇帝保住他性命的理由,张居正更加想得到。想到是想到了,但像冯保一样,张居正对此毫无办法。两个人的关系不可能回到过去,冯保只能在皇帝的安排下,成为张居正在江湖中永远的仇雠。

张居正每次想到这一点,都在心中暗自警醒,所谓“帝心如渊焉,臣子唯怀德畏威耳”,此为当政大臣必须领悟而且贯彻始终的。

此时已经是万历三年,天下人都认为皇帝地位已经稳得如铁桶一般,冯保的某些利用价值大幅下降,但此时皇帝又反其道而行之,倒要抬举他——这是要过了明路吗?

朱翊钧见张居正陷入沉思,笑着道:“冯保其人颇有见地而心思缜密。这次松江民变后,他未请旨而果断在暗中散布了些真假消息,抑制了鼎沸的舆情,给了朝廷从容处置的时间,的确是个能干的。”

“但因王大臣事,当时却不得不逐之。虽言使功不如使过,但朕此生不会让他再入宫廷了,也不能在朝廷上过了明路。”

张居正听了,心中松了一口气。再一想,皇帝屏退众人所说的暗中掌握天下报纸,以搅动人心的事儿,的确不适合让任何一个在任的内、外官来干。

定了定心神,张居正洒脱笑道:“皇上所提人选,臣唯有敬服而已。”朱翊钧听他这般说,心中也松口气。让冯保暗中掌握报纸的事儿,最大的阻碍算是消除了。

信任的维护是相互的,皇帝尤其要格外注意这一点。张居正作为帝国首辅,这报纸一事,朱翊钧必须让他掌握内情,跟上自己的思路,方能从朝廷的角度扶保这一新生事物,让其茁壮成长。

因此朱翊钧必须让张居正知道自己对冯保的安排,此时见张居正放下心结,他也感到一阵松快。

朱翊钧接着道:“冯保将来只能在后方把控报纸之事,主责操控舆论——这明面上的主编、编辑等人,还需斟酌。老先生夹袋中若有那在野俊才,能与朝廷一心的,可推荐几个。”

张居正听了,笑道:“臣若有那般人才,恨不能都拢在朝廷手里,此事还是由冯双林自行办理吧。”

两人随即就办报的事,又详细的讨论了一下具体章程。因其中花样繁多,两人一谈,就说了一个多时辰。

张居正万万想不到这报纸利用好了,居然能做起来那么多事,心中对朱翊钧彻底服气。最后他总结道:“陛下用一报纸,相当于给天下增加无数不发俸禄的御史,这吏治兴革,也有抓手了。真可谓龙行虎变,至圣至明,臣由衷感佩!”

朱翊钧听了,不由得又抬头看那“朝乾夕惕”的匾额。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