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万历新明 > 第一百零五章 徐元春

万历新明 第一百零五章 徐元春

作者:摩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其余三个秘书郎听了余孟麟话,都抽了一口凉气。雷应志打问道:“蔡国熙和徐阁老家这仇大了,朝廷还让他任职松江?莫非,朝廷真要对徐家下手?”

余孟麟指了指自家脑袋,对雷应志道:“哎——,元菽兄在翰林院呆了半年多,还是个爱打听的人,却没半点长进。”

雷应志听了,脸色微红。笑道:“愚只是会写文章罢了,念了半辈子书,除了进学时,连个县衙都没去过,如何能看透这般事?”

拱拱手笑道:“伯祥兄指点下愚一二。”张国辅和吴中谦也笑道:“伯祥兄说说。”

余孟麟吃了他们一捧,心中有些得意。不由得指点江山道:“这顶尖的人物过招,如同羚羊挂角,这味道都在诗外。皇上若有立即问罪徐家之意,蔡国熙就不是兵备道,而是知府了——他原先不是做过松江知府?”

张国辅和吴中谦听了,都恍然大悟,点头称是。雷应志抓耳挠腮,目视余孟麟耿直道:“没听懂。”

余孟麟哭笑不得,指指天道:“皇上这是给徐家一个警告,看徐阁老识不识做——若徐家能收敛了,蔡国熙就一直兵备道;若给脸不要脸,那就转任知府!明白了吗?”

雷应志这才听明白,自家愁道:“看来我不适合做官,一点儿不懂这些,将来恐怕死都不知道是谁坑的。”

吴中谦听了,笑道:“元菽兄过谦了,今年殿试考题可不简单哪。那卷子不通世务者可答不出来。”

雷应志笑道:“哪里,我只是愚者千虑偶有一得罢了。因这两年观朝廷为政,不务虚文,专责实政——因此,殿试前,我找了《牧令书》、《为政善报类》等书背了一通,又托人要了些奏章抄本和邸报看了——要不非抓瞎不可。”

其余三人听了,先面面相觑,又都哈哈大笑,互相拱手道:“同背、同背。哈哈!”

原来,甲戌科的殿试中,朱翊钧出的卷子,光题面就有二十张纸,上面提供了北直隶某县今年发生疫情的各类数据和相关材料。

答卷要求相对简单,就是让参加殿试的贡士按材料内容写一份奏章,再写一份救灾计划——类似于后世的申论和应用文写作考试的结合体,贡士们考糊了的能有一半。

不过这殿试只是排名次,并不黜落考生,考糊了照样做官。朱翊钧出这种题,目的仍然是向士林发信号,下毛毛雨,为以后科举选拔制度改革做铺垫。

雷应志等人不知道的是,对能进翰林的进士来说,懂政治比懂实务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因此这些前十名的学霸,朱翊钧给他们的排名大致仍按会试名次来的,殿试成绩只是参考。

这几人说的正热闹,冷不防门口有人咳嗽一声。进来之人身穿四品绯红官袍,呵斥道:“汝等把秘书处的办件章程整理完没有,却在此地喧哗嬉笑?!”

雷应志扭头一看,正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从太仆寺少卿转任侍从室秘书处主任的王廷瞻。

见他发怒,这几个小翰林立即夹住尾巴,回到自家座位继续办公。王廷瞻从余孟麟手中要来他们做好的办件章程看了,推开门又出去了。

......

此时的华亭县,风光秀丽的的退思园内,浓郁的秋色已渲染在亭台楼榭之间。

已经彻底放下学业的徐元春,泛舟于占地数十亩的养莲湖中,手持苏州府日升隆出品的豪华钓竿,练习着清流书坊出品的《钓经》中所载的钓鱼技巧。

半年多来,因徐阶最疼爱这个大孙子,家里人都不敢在他面前提“读书”二字。徐阶也早就发话,让徐元春想干啥干啥。

因此,一直读书上进的徐元春,终于在万历二年,弥补上了童年的缺憾——从小就想痛快抓鱼摸虾的他,终于可以不受限制的钓鱼了。

和打麻将一样,钓鱼也是能上瘾的。更何况现在坊间流传的《钓经》将钓法、钓具和饵料都分了等,钓鱼的境界分成八大品级,每一大品级中按照钓鱼手段的高低和所用钓具等等的不同,还有上中下三个段位。

这深谙奢侈品营销的套路,还有不套住那些有钱闲人的道理?——短短一年,钓鱼在南京周边已经和麻将并驾齐驱,同时成为有钱人的新爱好。

若论起钓具,这日升隆出品远超同业。有专门给商人设计打造的缠金镶宝的豪华钓竿;也有给文人墨客打造的,雕刻名士墨宝和花草鱼虫作品的雅杆。

最为返璞归真的也属顶级奢侈品的,是用碎宝石,取其天然颜色,在精选金丝竹节上做出字画的套杆——可伸缩,不钓鱼时拿在手中折扇长短,其风雅高端难以言述。此时徐元春手中拿着的,就是价值一千九百两的限量版顶级鱼竿,全国就十根。

尽管手中拿着限量版鱼竿,但眼前浮现的,一直是自己从小就崇拜无比的爷爷,在听闻他在京师的遭遇之时,面带恐惧,满脸泪痕的模样。

自从得知自家名字在三甲之中却被皇帝提笔划掉之后,徐元春虽然未及而立,但仍拒绝了家人的劝说,果断的放弃了举业。

说实在话,垂钓中的徐元春觉得自己现在尚未发疯,已经是有一颗遗传自老徐家的大心脏了。

虽然皇帝的态度给了徐家重重一击,但瓜蔓众多,门生弟子同气连枝的昔日首相也不是闭目待死之人。徐元春尚未回家,一封封书信就从帝国大江南北纷纷而来,而一封封回书,又从退思园发了出去。

等徐元春回到松江,从官场舆论到民间舆情,已如同鼎沸。同情徐元春,拿徐阶拨乱反正之功却无端受辱来说事儿的,从会试之后一直沸沸扬扬,渐渐蔓延到了京师官场。

然而,最令徐阶倍感失望而且挫败无比的,是自己最得意的门生,此时正任帝国元辅的张居正。半年多来,他不仅未发一言,而且还在京师压制科道,不让徐阶仅剩的几个爪牙在朝廷发声。

于是,翻身无望,且不能出门让人看笑话的徐元春,爱上了钓鱼。这是独自一人享受寂寞的爱好,最适合他了。而张居正这个名字,在徐府已经成了禁忌。

新时代的徐家,避讳的除了“阶”字之外,“居正、叔大、江陵”等本字和同音字,都一体禁绝了。徐家上下,所有原姓张的仆役,全数开革。凡有姓张的访客,恕不接待。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含羞忍辱吞下徐元春被黜落苦果的老徐家,皇帝还没有放过。十天前,有来客言,朝廷有意起复被罢官的蔡国熙,其职务仍是兵备道,而且是松江府兵备道!

老徐阶终于出离愤怒了,徐元春听说自家爷爷摔了茶杯,把他最喜欢的一套成化斗彩也推在地上打个粉碎。

然而,徐元春绝望得想——这些并没什么卵用。从蔡国熙复职消息传出,退思园已经门可罗雀的现象可知,徐家的大厦,已经发出吱吱咯咯的声响,倾颓之变近在眼前。

满眼暮秋之景加上家变就在眼前的满腹惆怅,令徐元春的眼睛里再次涌出了泪水。适才自家父亲徐璠来喊他,说是到家中议事,被徐元春拒绝了。

他告诉父亲,绞索已经套在徐家脖子上,如今之计,只有一条,退田后安贫乐守,或可保住家族。再有挣扎,恐怕祸延子孙而祖宗不得血食。

他哭着对徐璠说道:“家中田连阡陌,占地近万顷,居松江之首,半数华亭。就算这次把皇帝心意扭转了,十年后、二十年后将如何?若皇帝亲政后发作,恐不是像今日般用起复蔡国熙来警告,而是直接破门抄家!父亲,皇帝年岁太小,而徐家——太老、太大了呀!”

书阅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