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 第二百七十八章 嘉靖朝大一统,封爵功臣,国公一十四人

刘渊狼狈不堪,感觉身体被掏空。

毕竟如果按照历史上的真实时间线来说,刘渊将会在明年病逝,传位于皇太子刘和。

然后,刘和刚继位一个月多点,就被刘聪干掉,成为了短命天子。

不过伴随着大明的出现,蝴蝶翅膀开始闪动,一切都有些不一样了。

刘渊如今是力不从心、心力交瘁,在慌忙躲过明军的追捕之后,就如同一阵风,一吹就病倒了。

已经到了衰落的级别。

此世的修行,是以武道为主。

惟有大宗师能活得久一点,其他的修行者,倒是与寻常人无异,该死还是会死。

而就算是强如大宗师,也会因为种种缘由,活不过百岁。

与皇朝牵扯太深罢了。

要么为皇朝而死,要么遭受皇道气运反噬。

死状诡谲多变,只能世人皆有一死了。

一路逃窜到了‘皮氏城’的刘渊病倒在塌上,口不能言,只能唤来刚刚册封不到一个月的皇太子刘和于面前。

谁料刚一进殿,皇太子刘和便已经吓得瑟瑟发抖,见了刘渊之后,便慌忙叩首:“父皇,儿臣本领低微,实难担此重任啊!皇三子隆,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当为我新朝新帝,匡扶汉室!”

曾经,刘和很想当皇帝。

他出生在长安,见识过晋武帝前呼后拥,听说过晋武帝的壮举。

晋武帝后宫极多,粉黛近万。

因为后宫妃子太多,因此晋武帝干脆坐上羊车,让羊在宫苑里随意行走,羊车停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宠幸嫔妃。

可以说异样的烦恼了。

这件事给当时还年轻的刘和留下了深深地震撼,因此刘和这辈子的最终目标就是想要为皇帝,体验一把‘羊车望幸’。

因此,在撺掇父亲造反的这件事上,刘和可谓是尽心竭力,想要让父亲当皇帝,他当太子。

本来吧,一切都好好的,他还和自己的四弟刘聪争权夺利,野心勃勃的想要当上未来的皇帝。

但机会就在眼前,刘和却人麻了,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当皇帝。

匈奴损兵折将,现在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两万可战之兵了。

而大军压境之下……

刘和都不想回忆了。

论军事才能,他不是四弟刘聪的对手。

而四弟刘聪都输得一塌糊涂,他要是登场,那岂不是输的更惨?

想到这里,刘和便更不敢去打了。

当上皇帝,就要直面大明的锋芒。

那和提前宣布死亡又有什么区别?

听到刘和的声音之后,正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刘渊瞬间一股无名火上涌,差点一口气过去。

不过好在,其丹田之中尚且还有最后一口气,当即呵斥道:“糊涂!”

“来日国破,你作为皇帝投降,和作为诸侯王投降,待遇天壤之别!”

刘渊用最后一口气,告诫刘和道:“仔细想想昔年汉怀帝吧!”

说罢,刘渊便眼前一黑,撒手人寰了去。

一时之间,刘和心中愣愣不已,直到周围侍从婢女下拜之后,才反应过来,怔怔不已,紧接着便是一同嚎啕。

看得出来,这个父亲是真的为他好。

但事已至此,还能怎么样呢?

刘和只能在遗诏之下,登基称帝。

成为匈奴汉的第二位皇帝。

不过好景不长。

在刘和于皮氏城登基后的没几天,平阳便传来噩耗。

他的弟弟,刘渊的第四个儿子,刘聪正式称王,自称为匈奴王,第一时间向大明投投名状,表示匈奴永远是大明的一条狗,大明说打哪儿就打哪儿,并且他麾下数千精锐都将听命于大明。

唯一的要求就是干掉刘和。

甚至愿意主动请缨,效仿当年汉朝故事,和二弟、三弟共分匈奴,将匈奴一分为三。

刘和诚惶诚恐。

……

大明军士还在行军。

而朱厚熜见到刘和与刘聪的信件,一时之间有些蚌埠住了。

怎么刘渊的这两个儿子,什么时候都能打啊,不是历史遗留问题是吧?

两人的信笺上都表示要帮大明狠狠地教训对方。

只不过区别在于,刘聪的姿态摆得很低,表示愿意当大明匈奴王。

而刘和则是有点拎不清自己是谁了,还在这儿大汉皇帝敬大明皇帝呢。

眼见王琼上前,还不等他开口,朱厚熜便毫不犹豫的开口说道:“让他们两个互相打,咱们不用管。”

王琼先是一愣,接着便道:“陛下,是左督师那里传来消息,左部已攻占离石,询问是否要南下?”

“让左宗棠在离石驻扎便可,无需调动。”

朱厚熜摇了摇头,表示并不需要左宗棠去做其他的事情:“他的军队只要驻扎在那里,就足够了。”

有的时候,军队不动,对于某些人反而是一种威慑。

听到朱厚熜的话语,王琼立马领命而去。

左宗棠可能这辈子都没打过这么轻松的仗。

啥事儿不用干,率军攻克一座空城之后,便原地驻守,听着各地战报纷纷奏捷。

一时之间都有些不太习惯了。

不过大明军队的进程很快,就是要一路打过去,兵临长安、洛阳,拿下二都。

原因也很简单。

拿下二都,会有积分奖励。

一切军务,由俞大猷代为主持。

对于攻城略地之类的战术,相对于相信自己,不如相信专业人士来的痛快。

而自己这位在这个世界,只是相当于大宗师的家伙,还是坐镇在后方,等待需要自己的时候出手便是。

朱厚熜轻轻倚靠在龙撵之上,同时双眸如神,忽然感知到了什么,立马招来随行军士,对着军士道:“朕回一趟紫微界,一切军务,由俞将军同王学士共理。”

听到了朱厚熜的话语,那军士当即领命。

而当他抬头的时候,朱厚熜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了。

那军士只是微微有些诧异,倒是并没有太过于惊骇太多。

毕竟皇帝陛下忽然消失,也是十分正常的。

……

嘉靖朝,养心殿。

朱厚熜再一次回到了自己最初的都城。

与新世界相比,嘉靖朝的灵气含量确实就有些一般了。

倒是无法随意施展,其他的倒是还好。

“呼。”

朱厚熜重重地叹出一口气,看着留守的太监黄锦,接着便道:“什么事情寻朕?”

为了防止三界有事寻不到自己,朱厚熜在已经占领的三个世界的养心殿都设置了一个铃铛,只需要摇晃一阵,朱厚熜便知道有事来找他。

“陛下,延平侯与巴塞罗那侯联袂上奏,西洋贼子已组建联军,意图抵抗我大明天威,我军于维也纳大破敌军,罗马皇帝卡洛斯被俘,我军舰队已登陆不列颠岛,围困伦敦,英夷王詹姆斯五世求和请降,愿割苏格兰岛。”

黄锦恭敬地开口,小心翼翼地说道:“欧洲的那些个西洋蛮夷们,差不多也已经尽数平定了。而陆军战场上,朝鲜军团与日本军团已经打到了莫斯科,朝鲜军官朴恩已经战没,日本主将森岛穆率军围攻莫斯科中。”

“第二舰队已抵达北美,正步步紧逼,战局一切良好。”

“竺国公大捷,一举光复天竺北疆……”

朱厚熜不在的这段时间,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是凯歌高奏。

到处都是捷报。

偶尔有几场小小的失败,也是无伤大雅的。

听到了这等声音之后,朱厚熜甚至满意,随意摆了摆手,跟随朱厚熜最为久远的黄锦也是心领神会,立马令太监将地图给呈了过来。

如今的皇明疆域,可谓是幅员辽阔。

所谓的日不落帝国,在大明面前简直是如同小娃娃一般。

望向这里的情况,朱厚熜沉吟片刻后,大手一挥,道:“划澳洲为‘土澳都护府’,敕封瓜尔佳·屠莫为澳国公,世袭罔替,永镇澳州西部;改封平金侯爱新觉罗·并毕为东澳侯,镇澳洲东部。”

“追封瓜尔佳·麻勒吉为伊里安大公,子孙后代,可镇澳洲伊里安岛。”

随意吩咐,朱厚熜便将澳洲给分封完了。

麻勒吉虽然心思不纯,但毕竟也是为王事而死,因此朱厚熜也是毫不吝啬的给他封了公爵……只不过这个公爵与寻常的公爵相比,大为不同。

目前的爵位虽然还是王、公、侯、伯四级,但具体情况还是不同的。

比如汪直的巴塞罗那侯,和方才敕封的伊里安大公。

虽然一个是侯爵,一个是公爵。

但比起咸宁侯、融国公这样的爵位,还是相差甚远。

原因就是爵位名称过于西式。

大明国公,单字为佳。

正如同王爵,双字王比不过单字王,而四五个字的那种西洋王更是连双字王都比不过了。

“进俞大猷为法国公,封地为法兰西。”

朱厚熜随意说道:“进郑成功为英国公,封地为不列颠。”

“朱纨劳苦功高,进位瀛国公,永镇日本;汪直进爵维也纳大公……”

反正都回来了,顺手全加封一边了。

而一旁的黄锦见状,连忙记下。

本次晋爵公爵有十四人,分别是:

法国公俞大猷、英国公郑成功、瀛国公朱纨、澳国公屠莫、德国公郭勋、俄国公陈溪(皇明第一舰队提督)、越国公王琼、韩国公张璁、信国公王阳明、泰国公陈万言(国丈,东南亚地区总负责)、维也纳大公汪直、普鲁士大公张治、意大利大公仇鸾和印国公陆炳。

其中,除了陆炳有点水分,属于朱厚熜友情封爵之外,其余国公,皆有功绩。

再加上本朝先前册封的融国公柳文、黔国公沐绍勋和竺国公农伯渊,此刻嘉靖朝真正有权势的国公,唯有这十七人。

至于先前代代相传的国公?

已经开始逐步准备废了。

倒也不是一撸到底,而是换一种形式存在。

晋爵侯爵的人也有二十余人,大部分都是原有伯爵升爵,譬如铭阳伯赵永如今晋为铭阳侯这样的,除此之外,尚有夏言、严嵩二人进爵,一人为非北侯、一人为非南侯,已经调岗,一个去北非都护府,一个去南非都护府了。

除此之外,左宗棠也在这一批进爵名单里,授了个离石侯。

梁海钦、林宜文等原本未曾有爵位的有功之臣,也是一并进爵为侯了。

而伯爵则是有一百多人,其中有名的则是在欧洲战场身先士卒的卢镗和新世界里扬威的蓝理,此二人倒是重用可嘉,因此进爵。

同时,也追封了一批将领,主要追封以侯爵、伯爵为主。

公爵追封,唯有麻勒吉一人而已。

伊里安大公,其子承袭。

若是想要从军,可以直接进入第二十七军团为偏将,听从于代军团长蓝理的指挥。

“对了,黄锦。”

朱厚熜忽然想到了什么,猛然看向了黄锦,开口笑道:“你跟随朕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了。朕也要对你封赏一番。”

听到朱厚熜的话语,黄锦身子为之一颤,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接着便听朱厚熜道:“敕封黄锦为诚南伯,黄氏家族之中,择一子而过继,以保香火不灭。”

“谢陛下,谢陛下!”

黄锦倒是从未想到他这个残缺之人也有封爵的一天,赶忙谢恩。

而见此情况,朱厚熜倒是叹气道:“不必多礼,你跟随朕的时间最久,若非没有功勋,朕也想封你为侯呢。”

无功者不得为侯,只可为伯。

这可是自己定下来的规矩,可不能带头违背。

太监封爵,虽然罕见,但也不是没有。

北魏宗爱、唐朝的李辅国和童贯三个宦官都是王爵在身呢。

北魏宗爱,冯翊王;唐朝李辅国,博陆郡王;北宋童贯,广阳郡王。

只不过他们的爵位都是有些历史原因的。

宗爱和李辅国,都是太监权臣。

而童贯却是收服燕云来封的王。

但这仨人的名声,都是坏名声。

不过朱厚熜并不担心黄锦成为上述三者。

为什么?

因为他没这个能力你知道吧?祸乱朝廷的太监,那是他黄锦能干的吗?

敕封之后,朱厚熜打了个哈欠。

另一边的战事还要一会儿才能开启,闲来无事,朱厚熜随意道:“朕乏了,让皇后和贺双卿来侍奉朕吧。”

黄锦闻言一愣,接着便斗胆问道:“陛下,是让皇后娘娘和文贵妃一起吗?”

“封了伯,脑袋糊涂了?当然是一起了。”

“诺,奴婢这就去办。”(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