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 第二百七十七章 朱标:奉天靖难记是怎么个事儿,背后骂我是吧?

而就在朱高炽组织语言,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的时候,一道凌厉的声音瞬间响彻在朱高炽和朱棣耳畔:“这自然是说明,高炽这孩子比你孝顺,而且孝顺的多!”

这声音十分熟悉,不用看朱棣都知道是谁来了。

朱棣看向了走来的朱元璋,摇头道:“爹,一码事归一码事。”

“四弟,还是都算了吧。要是真搞起来,怕是面子上有些不太好看。”朱标在一旁同样开口劝慰道,“朕都不好意思说你在‘明太宗实录’里都写的什么东西。朕顺便还看了看所谓的《奉天靖难记》……”

听到朱标的声音,朱棣顿时就尬住了,颇有些不太好意思的笑了笑:“大哥,那玩意儿有什么好看的,你怎么还专门去看看呢?我也不知道上面这些东西是谁写的……你说是吧,这不是乱写嘛……”

朱棣很尴尬,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去训斥朱高炽了。

毕竟这件事情确实很尴尬。

明太宗实录,不用说了。

皇帝起居录。

另一本《奉天靖难记》,乃是他主推的一本闲杂,里面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其於懿文太子及惠帝,皆诬以罪恶,极其丑诋。於王师皆斥为贼’。

其中就有虚构过朱元璋和马皇后在后宫议事,说朱标不行,言之凿凿的搞出一个什么‘朕与尔同起艰难,以成帝业,今长子所为如此,将为社稷忧,奈何’的话语,后来又假借朱元璋之口,说了句‘诸子无如燕王最仁孝,且有文武才,能抚国家,吾所属意’。

对此,只能说懂的都懂,不懂的说也没用了。

《明太宗实录》里,则是:洪武年太祖常曰:“异日安国家,必燕王也。”上容貌奇伟,美髭髯,举动不凡。有善相者见上,私谓人言:“龙颜天表,凤资日章,重瞳隆准,真太平天子也。”

这个已经不是懂得都懂了,这个已经明晃晃的告诉你哥们要干嘛了。

为了表示自己是正统,这位做梦都想当太宗的永乐皇帝陛下自然会竭尽所能,在书中贬低懿文太子和建文皇帝,最后姑且也算是得偿所愿吧。

只不过这样搞事情,其实也没有什么作用,朱棣的上位过程可不是宫廷政变,一夜之间。

他可是打了四年。

谁不知道你朱棣的皇位怎么来的啊?

这波确实有点自欺欺人了,毕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改变他篡逆的事实。

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不过是一个上午的时间,都被清清楚楚的记录了下来。

他这四年的靖难,怎么可能会被彻底抹除呢?

而听到朱标聊起了《奉天靖难记》和《明太宗实录》之后,朱元璋也是眉头一挑:“标儿,你不说咋还忘了这两本书。”

说罢,朱元璋便看向了朱棣:“不错,老四,你是不是该给咱解释一下这两本书里的内容?咱什么时候说过‘以后安定天下的,一定是燕王朱棣’,咱又什么时候说过,标儿不行,当了皇帝势必会带来灾祸?”

听到这两句话,朱棣直接就汗流浃背了。

朱允炆心情大好,正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的四叔,想要看看他要以什么情况来回旋。

朱瞻基见状,想要出声帮衬着自己的‘皇爷爷’,但如今局势比较错综复杂,他也不太好贸然开口。

朱祁钰也是有些犹豫。

而除了他们几个之外,其他的大明皇帝就简单多了。

看戏。

对于他们而言,太祖皇帝朱元璋和太宗/成祖皇帝朱棣,都是祖宗,两个祖宗打起来了怎么办?那当然是看戏咯,反正过了这么多年,对他们而言都一样的。

朱厚熜也在乐呵看戏。

毕竟朱棣这件事儿确实干的不地道,毕竟朱标并不是他的敌人,贬低贬低废物朱允炆也就算了,连带朱标一起,有点不太OK的。

毕竟朱标是以太子之身病逝,并不是当了皇帝之后死的,这里面操作空间很大的。

他完全可以说什么……

我亲爱的哥哥懿文太子的一生是伟大的,唯一的缺点是生了个不肖子朱允炆,他这个叔叔高举靖难大义,拨乱反正,本想教育一下我大侄子,没想到大侄子感到惭愧就自杀了。

这件事让我悲痛万分,我想学周公让大哥的后代继续做皇帝,但是我大哥的未亡人与家属纷纷表示国赖长君,于是我勉为其难做了皇帝,心底里是一百个不愿意,但为了大明江山……巴拉巴拉。

后面也可以将朱标当做‘兴宗康皇帝’对待,当做兄终弟及。

这样,名声是不是略微好听了一点呢。

对此,朱厚熜觉得朱棣的内心,大概是复杂的。

曾经的朱棣确实和朱标要好,但当了皇帝的朱棣,内心的想法自然是不一样了。

正如同朱元璋一般,年轻的朱元璋想要和兄弟们喝醉烈的酒,一起享受富贵;晚年的朱元璋则是天天琢磨今天要杀哪个功臣,才能让大明的江山万万年。

朱棣自然也是如此。

当年的情同手足,在皇位面前,自然是不一样的了。

或许抱有一种对当年朱标的羡慕,又或许抱有一种朱棣想要对朱元璋诉说自己的功绩不比大哥差的缘由……一切的一切,反正都已经无从可考了,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有朱棣自己知道。

而朱棣本人,现在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当初的复杂想法吧。

而在场所有人中,最开心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朱高炽。

这可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原本以为这波在劫难逃,怎么着也得被父皇数落个七七八八,朱高炽甚至已经做好了一两天内被摆朱棣臭脸的准备了。

但万万没想到啊。

还没等自己出手呼救,皇爷爷便闪亮登场,带着大伯狠狠一通输出。

原本应该被教训的朕,现在莫名其妙变成了围观者,而原本训斥方,忽然变成了被训斥方。

这种感觉很爽,反正朱高炽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自己现在的感受。

不过……

自己现在的观念确实要变一变了。

先前之所以会裁减军费,是因为国家连年征战,国库里是真没钱了。

因此,为了省点钱才会如此。

一直拖下去,虽然不至于成没入群的朱由检,但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现在,

朱高炽其实不怎么担心了。

因为钱不够,可以借。

自己有儿子,还有个爹。

无论是儿子还是爹,都邦邦硬。

一个是做军火生意的,一个是做奴隶生意的。

都最赚钱啦!

他们俩赚了这么多,自己厚着脸皮借钱,总不能不给吧?

朱高炽主打的就是一个没皮没脸,他才不会吝于开口呢。

能要到好处就行了,他才不管什么。

要到钱之后,他要狠狠地培养军队!

什么?朱高炽不是仁宗皇帝吗,他怎么可能会培养军队。

呵呵。

如果有的选,谁不愿意争霸天下啊?儒家可是有一句话叫‘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

军费充足的情况下,朱高炽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真正的征北大将军!

而且,朱高炽现在也已经明白了情况,大家都在开疆拓土,这让朱高炽很难办,他也很想要开辟一番基业,得到一些新的领土。

这样,他就有更多的土地可以让他攒钱了。

朱厚熜见状,不由轻轻一笑,接着便对着诸位大明皇帝道:“诸位在这里稍候,朕去整军,准备调派大军对付刘渊。”

他可没有时间陪这些皇帝们聊天呢,他还要去想办法一举荡平刘渊,南下长安、洛阳,拿下二都。

如此,方能建功立业,将这处位面彻底拿下。

而不是拖拖拉拉,磨蹭好几年,等这些毫无章法的杂兵发育起来,那可真的就太傻了。

晋朝的兵员,成分可以说是极其复杂,中原历朝历代的兵,简直就没有弱成这个样子。

得益于晋武帝司马炎的大裁军政策,他觉得天下太平,没必要留那么多军队了,因此让各处郡县,大郡留一百名士兵,小郡留五十名就ok了。

如果有什么叛乱,那么中央禁军就会狠狠地重拳出击,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但可惜,中央的禁军经过八王之乱的不断清洗,早就已经消耗没了,这才给了武备松弛的匈奴、军略俱佳的鲜卑完美的机会。

晋朝年间,别看动辄几万、十几万大军,其实都是草包。

晋朝的刺史招募的军队,竟然能够被人数比他们还少的流民给击败,这谁能想到?

因此,对于朱厚熜而言,这个时代对大明是天赐良机。

虽然他们有修为在身,但战争经历太少,根本不是三国时期的那些百战雄师,只是一群土鸡瓦狗罢了。

收服此方世界,就要干脆利落!

而听到了朱厚熜的话语,周围的大明皇帝立马明白,纷纷点头。

朱元璋在训斥朱棣的同时,忽然听到了朱厚熜的话语,当即抽空张口道:“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在聊天群里说一声,咱的大军还在对面等着呢,一旦有需要,即刻便可以出发。”

朱厚熜点了点头,正想说话,却见朱元璋已经将头扭了回去,和朱标继续指着朱棣一通输出,而一把年纪的永乐大帝朱棣如今就好像是被堵在墙角里的土拨鼠,瑟瑟发抖,不敢反驳。

朱标倒是没有太过于输出,只是在一旁偶尔说两句罢了。

本来知道朱棣篡位的事儿,朱标倒是没什么感觉,就算他推翻的是自己的儿子朱允炆,朱标也还觉得可能是朱允炆做的太过分了。

但看到朱棣永乐朝的那些个书籍之后,再怎么好脾气的朱标,也受不了了。

老弟,我和你心连心,你搁这儿在背后骂我呢?

虽然可以理解,但朱标还是很生气。

因此,这次的朱标,也加入了战局。

见此情况,朱厚熜不由轻轻一笑,接着便消无声息的退出了大殿。

……

“陛下,蒲子城被敌军攻陷了!”

正在行军路上的刘渊陡然间听到了这个消息,一时之间有些发懵。

沉默片刻之后,刘渊忍不住开口问道:“你说的是蒲子城,就是咱们匈奴新王城的那个蒲子城?”

“是啊陛下。”

那斥候也是愣了一下,仔细想了想,他们也没有第二个蒲子城了,当即回应道:“明军杀入城中,我军伤亡惨重,太子殿下他……”

“真是苦了裕儿。”

听到‘太子殿下’这四个字之后,胡须发白的刘渊不由眼眶湿润了。

虽然老二素来没有存在感,但那也是自己的儿子,刘渊又怎么可能不心疼呢?

但这也是无奈之举。

毕竟他留下了不少有能力的匈奴人殿后,如果皇族全走了,那未免有些太伤人心了。

而老大梁王刘和,肩负着继承大汉的使命,不可能留下来。

而老四楚王刘聪……这个混账东西将大军一股脑葬送了个干净,现在兵败畏罪,不知道逃到了哪里去,这可着实是让刘渊愤怒万分。

虽然刘聪回来,大概率也是要被问责,甚至于会被暴怒之下的刘渊砍了脑袋,但难道他就不能回来吗?

因此,刘渊的选项只有老二刘裕和老三刘隆了。

刘隆不在家,只能老二刘裕了。

让老二留守蒲子城,刘渊还大方的封他当太子。

他还记得老二刘裕受封太子的时候,那可是诚惶诚恐,一把鼻涕一把泪,还说什么‘裕德行有失,不足以王天下,请立皇子和、皇子隆、皇子聪’,唉,这孩子真是太谦逊了。

没想到再一次见面,竟然已经天人两隔。

想到这里刘渊不由感到眼睛湿润了,正准备呜呼哀哉一番的时候,却听到那斥候道:“太子殿下他……他投敌了,现在自号大明匈奴大将军,即匈奴单于,改名叫什么刘余,劝我匈奴各部不要负隅顽抗……”

刘渊:?

“这个逆子!”

一瞬间,刘渊便愤怒万分,方才感慨万千瞬间化做过眼云烟,刘渊怒斥道:“朕让他当太子,就是让他死在蒲子城里,他怎么敢,怎么敢?!”

刘渊愤怒万分,正打算说些什么的时候,却见一骑远远而来,大声喊道:“陛下,斥候发现明军骑兵……”

“快走!”(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