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武周天工谱 > 第六十九回 崔日用反戈一击

武周天工谱 第六十九回 崔日用反戈一击

作者:鲈鱼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澈与太平公主历经无数风雨,在这波谲云诡的宫廷政治斗争中艰难前行。韦后和安乐公主被斩杀,李显被废黜,李旦登基为唐睿宗,林澈受封一品大将军、赐爵国公,太平公主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掌管朝中大权。然而,朝堂之上的权力争斗远未平息,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各方势力也在暗中伺机而动,局势依旧错综复杂。

这日,林澈正在府中与一众谋士商讨如何进一步整顿朝堂、巩固李旦的统治。如今虽已铲除韦后一党,但朝堂之上仍有不少韦后余孽潜伏,边关也时有吐蕃等势力蠢蠢欲动,稍有不慎,大唐便可能再次陷入危机。众人正讨论间,忽有下人来报,说御史大夫崔日用求见。林澈心中一动,崔日用此人在韦后掌权时曾依附于她,如今韦后已倒,不知他此来有何目的,当下便吩咐将崔日用请进书房。

崔日用走进书房,只见他身着官服,神色略显紧张,但又强装镇定。见到林澈,他立刻行礼,说道:“林将军,今日冒昧前来,实有要事相商。” 林澈示意他坐下,说道:“崔大人客气了,不知有何事?但说无妨。” 崔日用犹豫了一下,说道:“林将军,实不相瞒,我虽曾在韦后手下任职,但心中一直对大唐忠心耿耿。韦后一党倒行逆施,我早有不满,只是一直未有机会表明心迹。如今,我听闻太平公主与隆基殿下之间似有嫌隙,我担心这会给朝堂带来动荡,所以特来告知将军,我愿为将军和太平公主效力,以表我的忠心。”

林澈心中暗自思忖,崔日用的话不知是真是假,但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若能将他拉拢过来,或许能为己方增添一份助力。当下便说道:“崔大人能有此心,自然是好。只是,我如何能相信你?” 崔日用连忙说道:“林将军,我有一计,可表我诚意。如今朝堂上还有不少韦后余孽,他们暗中勾结,企图东山再起。我知晓他们的一些秘密据点和联络方式,若将军信得过我,我愿带领人手,将这些余孽一网打尽。” 林澈看着崔日用,目光深邃,说道:“崔大人若真能做到此事,那自然是大功一件。只是此事关系重大,切不可有半点马虎。” 崔日用连忙点头,说道:“将军放心,我定会全力以赴。”

林澈与崔日用商议妥当后,崔日用便告辞离开。林澈心中却并未完全放松警惕,他暗中派人盯着崔日用,以防他有什么不轨企图。几日后,崔日用传来消息,说已摸清了韦后余孽的一处重要据点,就在长安城外的一座废弃庄园里,那里藏着不少韦后余孽的核心成员,正谋划着一场针对朝堂的阴谋。林澈得知后,立刻召集了一队精锐士兵,准备与崔日用一同前往围剿。

临行前,林澈与太平公主商议,太平公主心中也有些担忧,说道:“林郎,崔日用此人不可轻信,此次行动你务必小心。若有任何不对劲,立刻撤回来。” 林澈握住太平公主的手,安慰道:“公主放心,我心中有数。若崔日用真有反心,我定不会让他得逞。” 说罢,便带着士兵们离开了长安。

林澈与崔日用带领着士兵们来到了长安城外的废弃庄园。这庄园看上去破败不堪,杂草丛生,但四周却隐隐有守卫巡逻的踪迹。林澈等人小心翼翼地靠近庄园,崔日用指着庄园说道:“林将军,韦后余孽就在里面,他们防备森严,我们须得小心行事。” 林澈点了点头,说道:“按计划行事,不可打草惊蛇。”

众人悄悄潜入庄园,却发现里面异常安静,不见一个人影。林澈心中顿感不妙,大声喊道:“不好,我们可能中了埋伏!” 话音刚落,四周突然涌出无数黑衣人,将他们团团围住。这些黑衣人手持利刃,眼神冷酷,一看便是训练有素的杀手。林澈心中大怒,他抽出佩剑,对着崔日用说道:“崔日用,你竟敢算计我!” 崔日用却冷笑一声,说道:“林澈,今日就是你的死期!我本就是韦后余孽,之前的话不过是为了引你上钩。你屡次坏我们的好事,今日便要你血债血偿!”

林澈看着崔日用,眼中满是愤怒:“你这奸贼,我本还念着你或许有改过之心,没想到你竟如此阴险!” 说罢,他挥舞着佩剑,与黑衣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林澈的士兵们也纷纷抽出武器,与黑衣人拼死厮杀。林澈虽未经过专业的武术训练,但凭借着在近代学到的格斗技巧和灵活的身手,一时间竟与黑衣人打得难解难分。他的剑法凌厉,每一剑都带着强大的力量,逼得黑衣人连连后退。

然而,黑衣人越来越多,林澈渐渐感到有些吃力。他的士兵们也死伤不少,局势对他们越来越不利。就在这时,崔日用突然从背后偷袭林澈,林澈察觉到背后的动静,侧身一闪,避开了这致命一击,但手臂还是被崔日用的利刃划伤,鲜血顿时染红了他的衣袖。“林将军!” 士兵们见状,纷纷惊呼。林澈咬牙忍着伤痛,说道:“大家不要慌,我们一定能杀出一条血路!”

就在众人陷入绝境之时,突然听到一阵喊杀声从远处传来。林澈心中一喜,他知道,定是太平公主放心不下,派人来救援了。果然,只见一支军队如潮水般涌来,为首的正是太平公主的心腹将领。太平公主的军队加入战斗后,局势立刻发生了逆转。黑衣人在两面夹击下,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四散逃窜。崔日用见势不妙,想要逃跑,林澈怎会轻易放过他,他大喝一声:“崔日用,哪里逃!” 说着,便朝着崔日用追去。

崔日用拼命逃窜,林澈紧追不舍。两人在荒野中你追我赶,崔日用的体力渐渐不支,林澈却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高超的武艺,逐渐拉近了与他的距离。终于,林澈看准时机,一剑刺向崔日用的后背。崔日用惨叫一声,向前扑倒在地。林澈走上前去,用剑指着崔日用的咽喉,说道:“崔日用,你的阴谋不会得逞的。今日便是你的报应!” 崔日用看着林澈,眼中充满了恐惧和不甘,他咬牙切齿地说道:“林澈,你别得意,就算我死,也会有人为我报仇的!” 林澈冷笑一声:“你这逆贼,死到临头还嘴硬!” 说罢,一剑结果了崔日用的性命。

解决了崔日用后,林澈回到庄园,此时战斗已经结束,黑衣人大多被歼灭,少数逃跑的也不足为惧。林澈看着受伤的士兵们,心中满是愧疚。他知道,这次是自己太大意,才让士兵们陷入危险。他连忙安排人手救治受伤的士兵,然后带着众人回到了长安。

回到长安后,林澈立刻去见太平公主。太平公主见到林澈受伤,心疼不已,连忙让人找来太医为林澈诊治。林澈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地告诉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听后,秀眉微蹙,说道:“林郎,此次多亏我派人及时赶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看来这韦后余孽还真是阴魂不散,我们必须加快铲除他们的步伐。” 林澈点头道:“公主说得对,此次虽然让崔日用的阴谋得逞了一部分,但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韦后余孽的狡猾。我们不能再掉以轻心,必须尽快将他们全部铲除,以绝后患。”

经过此事后,林澈和太平公主更加谨慎地应对朝堂局势。他们继续在朝中安插眼线,密切关注各方势力的动向,同时加强对韦后余孽的搜捕。在林澈和太平公主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韦后余孽被抓获,朝堂上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然而,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的矛盾却日益加深。太平公主自恃功高,在朝中培植了大量的亲信,她的势力遍布朝堂内外,甚至一些重要的决策,她都要插手干预。李隆基心怀大志,他渴望真正地掌握皇权,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盛世,对太平公主的行为自然心生不满。林澈夹在两人中间,心中十分为难。他深知两人都是他所看重的人,他不想看到他们之间发生冲突,因为这对大唐的未来极为不利。

一日,林澈在宫中与李隆基交谈。李隆基一脸忧虑地对林澈说道:“林将军,如今太平公主在朝中权势过大,她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父皇的统治和朝堂的稳定。我担心长此以往,大唐会陷入内乱。” 林澈看着李隆基,沉思片刻后说道:“隆基殿下,太平公主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她也是一心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如今你们之间的矛盾,或许只是因为对朝堂的治理方式有所不同。我觉得你们应该坐下来好好谈谈,以大唐的利益为重,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 李隆基微微摇头,说道:“林将军,我也曾试图与太平公主沟通,但她根本听不进去。她一心想要掌控朝政,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 林澈心中无奈,他知道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一个较为严重的地步,若不及时解决,后果不堪设想。

与此同时,太平公主也在府中与亲信们商议着应对之策。她深知李隆基对她的不满,也担心李隆基会对她不利。一个亲信说道:“公主,如今隆基殿下对您心怀不满,他在朝中也渐渐有了自己的势力。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个办法应对。” 太平公主沉思片刻,说道:“我也知道此事不能拖延,但林郎一直劝我以大局为重,不要与隆基起冲突。我实在不想因为权力之争,破坏了我们之间的关系。” 另一个亲信则说道:“公主,您太善良了。隆基殿下野心勃勃,他早晚会对您下手。我们必须先下手为强,否则等他羽翼丰满,我们就危险了。” 太平公主心中犹豫不决,她一方面不想违背林澈的意愿,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的安危和在朝中的地位。

林澈得知太平公主与亲信们的商议后,心中更加忧虑。他知道,若再不采取措施,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很可能会爆发一场激烈的权力争斗,这对大唐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于是,他决定再次分别找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谈话,希望能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林澈先找到太平公主,他看着太平公主,真诚地说道:“公主,隆基殿下心怀天下,他有能力带领大唐走向繁荣。您一直都希望大唐能有一个好的未来,如今隆基殿下正是大唐的希望所在。您何不让出一些权力,支持他成就大业呢?” 太平公主看着林澈,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说道:“林郎,我又何尝不想大唐繁荣昌盛?只是我在这朝堂上辛苦经营多年,怎能轻易将权力拱手让人?而且我也担心,一旦我失去权力,那些曾经被我打压的势力会卷土重来,对我不利。” 林澈握住太平公主的手,说道:“公主,您放心,有我在,我不会让任何人伤害您。而且,您若支持隆基殿下,他定会感激您,也会尊重您的。您为大唐所做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太平公主沉思良久,最终微微点头,说道:“林郎,我听你的。只是我需要一些时间来安排。”

林澈见太平公主有所松动,心中稍感欣慰。他又立刻去找李隆基,对他说道:“隆基殿下,太平公主为大唐付出了很多,她对您并无恶意。如今她愿意做出一些让步,支持您的大业。您也应该理解她,不要与她针锋相对。” 李隆基看着林澈,说道:“林将军,我明白您的意思。只是太平公主在朝中的势力实在太大,我担心她会威胁到我的地位。” 林澈说道:“隆基殿下,您可以与太平公主协商,划分权力范围,相互制衡。这样既能保证您的皇权,又能避免朝堂的动荡。” 李隆基沉思片刻,说道:“林将军所言有理,我会考虑的。”

在林澈的努力下,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终于坐下来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两人在交谈中,逐渐理解了彼此的想法和立场。太平公主表示愿意在一些重要事务上支持李隆基,同时也希望李隆基能尊重她在朝中的地位和权力。李隆基也承诺,会给太平公主一定的权力和地位,不会对她赶尽杀绝。经过这次交谈,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了缓解,朝堂上的局势也暂时稳定了下来。

然而,就在林澈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一个新的危机却悄然降临。在边关,吐蕃趁大唐朝堂动荡之际,再次集结大军,向大唐边境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边关守将抵挡不住,连连败退,向朝廷发出了紧急求援信。林澈得知消息后,心中大惊,他知道,若不及时击退吐蕃,大唐边境的百姓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朝堂也会因此受到极大的影响。

林澈立刻进宫面见唐睿宗李旦,请求带兵前往边关御敌。李旦看着林澈,眼中满是信任,说道:“林卿,如今边关危急,朕就将这重任交给你了。你务必带领大军,击退吐蕃,守护好我大唐的边疆。” 林澈领命后,迅速点齐兵马,准备奔赴边关。临行前,太平公主前来送行,她眼中满是担忧,说道:“林郎,此去边关,危险重重,你一定要多加小心。我在长安等你平安归来。” 林澈紧紧握住太平公主的手,说道:“公主放心,我定会击退吐蕃,平安归来。你在长安也要小心行事,若有任何危险,立刻派人通知我。” 说罢,便翻身上马,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长安。

林澈带领大军日夜兼程,终于抵达了边关。此时的边关,一片战火纷飞的景象。吐蕃军队攻势凶猛,大唐军队虽拼死抵抗,但依旧处于劣势。林澈看着战场上的惨状,心中充满了愤怒。他立刻召集将领们,商议作战计划。林澈根据自己在近代学到的军事知识,结合边关的地形,制定了一套详细的作战方案。他决定先利用地形优势,设下埋伏,引诱吐蕃军队进入包围圈,然后再发动突袭,一举将其击败。

林澈带领士兵们在边关的山谷中设下了重重埋伏。他让人在山谷两侧的山坡上埋下大量的火药,又安排了精锐的弓箭手和骑兵隐藏在山谷中。一切准备就绪后,林澈派了一支小股部队前去引诱吐蕃军队。吐蕃军队见唐军派出小股部队,以为唐军不堪一击,便毫不犹豫地追了上去。当吐蕃军队进入山谷后,林澈一声令下,顿时,山谷两侧的山坡上火药爆炸,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吐蕃军队顿时陷入了混乱,士兵们四处逃窜。就在这时,唐军的弓箭手和骑兵从山谷中杀出,喊杀声震天。吐蕃军队在唐军的突然袭击下,死伤惨重,顿时阵脚大乱。

林澈看着混乱的吐蕃军队,心中一喜,他挥舞着长剑,大声喊道:“将士们,杀!让吐蕃人知道,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唐军士兵们士气大振,纷纷奋勇杀敌。在林澈的带领下,唐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吐蕃军队,与他们展开了激烈的拼杀。吐蕃军队虽顽强抵抗,但在唐军的猛烈攻击下,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向后撤退。林澈见时机已到,下令全军追击。唐军乘胜追击,将吐蕃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一直将他们赶出了大唐边境。

这场战斗,唐军大获全胜,成功地击退了吐蕃的进攻。林澈看着战场上的胜利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士兵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下令士兵们打扫战场,救治伤员,同时加强边关的防御,以防吐蕃再次来犯。

消息传回长安,唐睿宗李旦龙颜大悦,对林澈的功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朝堂上的大臣们也纷纷对林澈表示祝贺,林澈的威望在大唐再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太平公主得知林澈获胜的消息后,心中的担忧终于放下。她在公主府中摆下宴席,庆祝林澈的胜利,同时也期待着他早日归来。

然而,林澈深知,吐蕃虽此次战败,但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日后必定还会卷土重来。他决定留在边关,继续加强防御,训练士兵,提高大唐军队的战斗力。在边关的日子里,林澈利用自己在近代学到的知识,对军队的装备和战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他制造了一些新型的武器,如改良的投石车、威力更大的弩箭等,这些武器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他还对士兵们进行了严格的训练,提高了他们的战斗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林澈的努力下,大唐边关的防御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士兵们的士气也高昂起来。他们日夜坚守在边关,警惕地注视着吐蕃的动向,随时准备应对吐蕃的再次进攻。而林澈在边关的这段日子里,也时常与太平公主通信,两人在信中倾诉着彼此的思念之情,也互相鼓励,共同为大唐的未来而努力。

此时的长安,朝堂上的局势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相互妥协下,暂时保持着稳定。但林澈知道,这只是表面的平静,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随时可能再次爆发。他必须在边关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同时也为了能早日回到太平公主身边,与她一起守护大唐的江山社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