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武周天工谱 > 第十九回 狄公病榻授铁券

武周天工谱 第十九回 狄公病榻授铁券

作者:鲈鱼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澈与太平公主在平定武承嗣叛乱后,声望如日中天,可朝堂局势波谲云诡,暗潮依旧汹涌。武三思、武承嗣虽死,但其党羽仍潜藏暗处,伺机而动。武则天年事渐高,储君之位悬而未决,各方势力皆在暗中角逐,都想在这场权力的棋局中占据上风。

这日,林澈听闻狄仁杰病重,心中忧虑万分。狄公一生刚正不阿,为大唐社稷鞠躬尽瘁,林澈对他向来敬重有加,如今狄公病重,他怎能不去探望?林澈将此事告知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也深知狄公的重要性,当下便与林澈一同前往狄府。

狄府中,气氛凝重压抑。家仆们脚步匆匆,却又不敢发出太大声响,生怕惊扰了病榻上的狄公。林澈和太平公主穿过回廊,来到狄公的卧房。屋内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药味,狄公躺在榻上,面色苍白如纸,形容憔悴,往日的神采已消失殆尽,唯有那双眼睛,虽深陷眼窝,却依旧透着睿智与坚毅。

林澈和太平公主走到榻前,轻轻跪地请安。狄公缓缓睁开眼睛,看到林澈和太平公主,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微微抬手,示意二人起身。

“狄公,您感觉如何?” 林澈关切地问道,声音中满是担忧。

狄公苦笑一声,说道:“我这把老骨头,怕是撑不了多久了。今日你们能来,我心中甚是欢喜。”

太平公主眼眶微红,说道:“狄公,您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好起来的。”

狄公微微摇头,说道:“生死有命,不必挂怀。我这一辈子,为大唐尽心尽力,也算问心无愧。如今,我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这朝堂局势。” 说到此处,狄公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忧虑。

林澈心中一动,他知道狄公接下来要说的必定是关乎大唐未来的大事,当下便认真聆听。

狄公看着林澈,缓缓说道:“林中郎将,你出身不凡,又有经天纬地之才,更难得的是心怀天下。这些日子,你在朝堂上的所作所为,我都看在眼里。如今朝堂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武氏一族虽遭重创,但余孽未除,他们定然不会善罢甘休。而陛下年事已高,储君之位悬而未决,这更是让朝堂动荡不安。”

林澈点头道:“狄公所言极是,如今朝堂乱象丛生,若不加以整治,大唐恐有大祸。只是,不知狄公有何高见?”

狄公微微喘息了片刻,接着说道:“我观那李隆基,年纪虽轻,却聪明睿智,心怀大志,实乃大唐未来的希望。林中郎将,太平公主,你们若能辅佐他,大唐定能延续盛世,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林澈和太平公主对视一眼,他们心中早有扶持李隆基上位的想法,如今听狄公也如此说,更觉坚定。林澈说道:“狄公放心,我和公主早已决定暗中扶持临淄王,只是此事困难重重,还需从长计议。”

狄公欣慰地点点头,说道:“你们有此想法,我便放心了。只是,扶持储君,谈何容易。武氏余党必定会百般阻挠,朝堂上也有许多人持观望态度。你们行事,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操之过急。”

林澈和太平公主齐声应道:“狄公教诲,我等铭记于心。”

狄公又看向太平公主,说道:“太平,你身为公主,在朝堂上有诸多便利。只是,这宫廷斗争残酷无比,你需时刻保持警惕,切不可掉以轻心。”

太平公主坚定地说道:“狄公放心,我自会小心行事。有林郎在我身边,我们定能应对各种危机。”

狄公微微颔首,接着说道:“今日唤你们来,还有一事。” 说着,狄公艰难地抬手,从枕边拿出一个锦盒。

林澈和太平公主疑惑地看着狄公,不知这锦盒中装着何物。狄公缓缓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块金光闪闪的铁券,铁券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字。

“这是陛下早年赐予我的免死铁券,如今我将它转赠给你们。” 狄公说道,眼神中透着郑重。

林澈和太平公主大惊失色,连忙推辞。林澈说道:“狄公,这铁券乃是陛下赐予您的殊荣,我们怎能接受?”

狄公说道:“如今朝堂局势复杂,你们身处漩涡之中,危险重重。这铁券虽不能保你们万全,但关键时刻,或许能救你们一命。你们就收下吧,也算是我为大唐做的最后一点事。”

林澈和太平公主见狄公心意已决,只好收下铁券。林澈感激地说道:“狄公大恩,林澈和公主定不会忘。日后若有机会,定当报答。”

狄公微微一笑,说道:“不必言谢,只望你们能辅佐临淄王,让大唐江山永固,百姓幸福安康。”

三人又交谈了一会儿,狄公便感到疲惫不堪。林澈和太平公主见状,便起身告辞,让狄公安心休息。

离开狄府后,林澈和太平公主心中感慨万千。狄公的一番话,让他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使命,也深知未来的道路充满艰辛。但他们毫不畏惧,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守护大唐的江山社稷,为百姓创造一个太平盛世。

回到公主府,林澈和太平公主立刻召集府中的谋士和亲信,商议接下来的计划。林澈说道:“狄公之言,让我等明白了当下局势的严峻。如今,我们必须加快扶持临淄王的步伐。”

太平公主点头道:“林郎所言极是。只是,武氏余党还在暗中活动,我们需先解决他们,才能为临淄王扫清障碍。”

一位谋士说道:“公主殿下,林中郎将,武氏余党虽已元气大伤,但他们在朝堂上仍有一些势力,且行事隐秘。我们若想将他们一网打尽,还需仔细谋划。”

林澈沉思片刻,说道:“我看我们可以先从武氏余党与朝堂大臣的往来入手,找出他们的联络人,顺藤摸瓜,定能找到他们的藏身之处。”

太平公主说道:“此计甚好。只是,朝堂大臣众多,我们该从何处查起?”

林澈说道:“我们可以先从那些与武三思、武承嗣往来密切的大臣查起。这些人嫌疑最大,若能从他们身上找到线索,必定能事半功倍。”

众人商议已定,便开始行动起来。太平公主利用自己在后宫的人脉,收集情报;林澈则凭借自己在朝堂上的威望,暗中调查那些大臣的动向。

经过一番调查,他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一位名叫王福的大臣,表面上与武氏余党并无往来,但实际上,他时常在深夜与一些神秘人会面。林澈和太平公主怀疑,王福很可能就是武氏余党的联络人。

林澈决定亲自会一会这个王福。这日,林澈以商讨政务为名,邀请王福到府中一叙。王福接到邀请后,心中虽有些疑虑,但又不敢拒绝,只好硬着头皮前往林府。

林澈在府中设宴款待王福。酒过三巡,林澈突然话锋一转,说道:“王大人,近日我听闻一些传言,说你与武氏余党往来密切,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王福心中大惊,手中的酒杯差点掉落。他强作镇定,说道:“林中郎将,这…… 这是从何说起?我向来对陛下忠心耿耿,怎会与武氏余党有染?”

林澈冷笑一声,说道:“王大人,你不必狡辩。你深夜与那些神秘人会面,以为无人知晓?我劝你还是如实招来,否则,休怪我不客气!” 说着,林澈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王福见事情败露,吓得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林中郎将饶命啊!我也是被逼无奈,武氏余党威胁我,若我不帮他们,就会杀了我全家。”

林澈说道:“既然如此,你且将武氏余党的藏身之处和他们的计划一一说来,若有半句假话,你知道后果。”

王福连忙说道:“是,是。武氏余党藏身在长安城外的一处山谷中,他们计划在陛下寿宴之时,发动叛乱,劫持陛下,扶持武氏后人登基。”

林澈心中一惊,没想到武氏余党竟有如此大胆的计划。他说道:“你们还有多少人?都有哪些人参与?”

王福说道:“具体人数我也不清楚,只知道朝堂上有几位大臣也参与其中,他们都是武三思、武承嗣的旧部。”

林澈将王福所说的话一一记下,然后说道:“王福,你今日能如实招来,也算是将功赎罪。你且回去,继续与武氏余党保持联络,若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来报。若你敢耍什么花样,我定不轻饶!”

王福连连点头,说道:“林中郎将放心,我一定照办。”

王福离开后,林澈立刻将此事告知太平公主。太平公主说道:“武氏余党竟如此胆大妄为,我们必须立刻采取行动,将他们一网打尽。”

林澈说道:“公主莫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武氏余党藏身之处易守难攻,且他们肯定有重兵把守。我们若贸然进攻,恐怕会打草惊蛇,让他们逃脱。”

太平公主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林澈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可以先派人在山谷周围埋伏,等到他们发动叛乱之时,再将他们一举擒获。这样既能确保万无一失,又能将他们的阴谋彻底粉碎。”

太平公主点头道:“林郎此计甚好。只是,我们还需与临淄王商议,让他做好准备,以防万一。”

林澈说道:“公主所言极是。我这就去与临淄王会面,商讨此事。”

林澈立刻前往临淄王府,见到李隆基后,将武氏余党的阴谋和自己的计划告知他。李隆基听后,脸色凝重,说道:“武氏余党如此猖獗,若不及时铲除,大唐危矣。林兄的计划甚好,我定会全力配合。”

林澈说道:“临淄王,如今局势危急,我们必须紧密合作。你在军中威望颇高,还需你调动一些可靠的军队,以备不时之需。”

李隆基说道:“林兄放心,我已暗中联络了一些将领,他们对我忠心耿耿。一旦有需要,他们定会听从我的调遣。”

林澈和李隆基又商讨了一些细节,便各自回去准备。林澈回到公主府后,立刻安排人手在山谷周围埋伏。太平公主则继续收集情报,密切关注武氏余党的动向。

日子一天天过去,武氏余党还在为叛乱做着最后的准备,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的阴谋已被林澈等人识破。而林澈和太平公主则在暗中布下天罗地网,只等武氏余党自投罗网。

终于,武则天寿宴的日子到了。长安城中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的氛围。皇宫内,宴会正在热闹地进行着,大臣们纷纷向武则天献上贺礼,祝她万寿无疆。

而在长安城外的山谷中,武氏余党也开始行动起来。他们集结了大批人手,准备趁着夜色,潜入皇宫,发动叛乱。

当武氏余党离开山谷后,埋伏在周围的士兵立刻向林澈和太平公主报告。林澈得知消息后,立刻下令:“行动!”

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进山谷,将武氏余党的老巢一举端掉。而此时,武氏余党还在赶往皇宫的路上,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后路已经被截断。

林澈和太平公主带着士兵们,悄悄跟在武氏余党后面。当他们来到皇宫附近时,武氏余党正准备发动攻击。就在这时,林澈一声令下,士兵们从四面八方冲了出来,将武氏余党团团围住。

武氏余党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发现退路已被截断。他们只能拼死抵抗,但在林澈和太平公主的猛烈攻击下,武氏余党很快便陷入了绝境。

“你们已被包围,速速投降,还可饶你们一命!” 林澈大声喊道。

武氏余党的首领见状,知道大势已去,但他仍不甘心失败,他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喊道:“弟兄们,跟他们拼了!”

武氏余党们听了首领的话,纷纷鼓起勇气,与林澈的士兵们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响彻夜空。

林澈看着武氏余党负隅顽抗,心中大怒。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冲入敌阵,与武氏余党展开了殊死搏斗。林澈虽未经过专业的武术训练,但凭借着在近代学到的格斗技巧和灵活的身手,一时间竟杀得武氏余党节节败退。

太平公主也不甘示弱,她手持匕首,在敌阵中穿梭,专找武氏余党的要害攻击。她的眼神坚定,动作敏捷,丝毫没有身为公主的娇弱之态。

在林澈和太平公主的带领下,士兵们士气大振,他们奋勇杀敌,将武氏余党打得落花流水。武氏余党的首领见大势已去,想要逃跑,却被林澈一剑刺中,当场毙命。

随着武氏余党首领的死亡,武氏余党纷纷放下武器,投降了。林澈和太平公主成功地粉碎了武氏余党的叛乱阴谋,为大唐消除了一大隐患。

叛乱平定后,林澈和太平公主将武氏余党的情况上报给武则天。武则天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下令将参与叛乱的大臣全部处死,武氏余党也被一网打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