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武周天工谱 > 第十八回 地动仪转定乾坤

武周天工谱 第十八回 地动仪转定乾坤

作者:鲈鱼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澈在边关全力整顿防务,太平公主在长安小心周旋各方势力,二人虽分隔两地,却心心相印,共同应对着宫廷政治斗争带来的重重危机。然而,就在此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打破了暂时的平静。

长安城中,一日午后,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街道上的行人匆忙奔走,寻找避雨之处。紧接着,大地开始微微颤抖,起初只是轻微的震动,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震动愈发强烈,房屋开始摇晃,瓦片纷纷从屋顶滑落,砸在地上发出清脆的破碎声。百姓们惊慌失措,纷纷从家中逃出,涌上街头,呼喊声、哭叫声交织在一起。

“地震了!地震了!” 有人大声呼喊,人群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太平公主在公主府中也感受到了这场地震的威力。她看着摇晃的房屋,心中焦急万分,首先想到的便是远在边关的林澈。“林郎在边关不知怎样了,这场地震可千万别波及到他。” 她喃喃自语道,眼神中满是担忧。

与此同时,皇宫中也是一片混乱。武则天在寝宫内,被突如其来的震动吓得脸色苍白。宫女和太监们惊慌失措地跑来跑去,试图保护她的安全。“快,传朕的旨意,让大臣们立刻进宫商议对策!” 武则天强作镇定,大声下令道。

朝堂之上,大臣们陆续赶到,个个神色慌张。面对这场地震,众人都显得束手无策。有人主张立刻组织人手救灾,有人提议先安抚百姓,稳定民心,还有人则担心地震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朝堂局势,众人争论不休,却始终拿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太平公主进宫后,看到大臣们混乱的模样,心中不禁有些失望。她站在一旁,听着众人的争论,突然想起林澈曾跟她提起过在近代了解到的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或许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应对此次危机。

“陛下,” 太平公主上前一步,向武则天奏道,“儿臣听闻林澈曾知晓一些应对地震的方法,或许我们可以借鉴一二。”

武则天看着太平公主,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太平,你且说说看。”

太平公主微微颔首,说道:“林澈曾说,地震发生后,应尽快确定受灾区域,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救援。我们可以在城中高处设立观察点,观察哪些地方受灾严重。另外,要组织人手搭建临时避难场所,安置那些房屋倒塌无家可归的百姓,发放食物和水,防止疫病的发生。”

武则天听后,微微点头:“太平所言有理,就依你说的办。” 随后,她立刻下令大臣们按照太平公主的建议展开行动。

然而,确定受灾区域谈何容易。长安及周边地域广阔,靠人力去探查效率极低。太平公主心中焦急,她知道林澈若在此,定能想出更好的办法。突然,她灵机一动,想起林澈曾提到过古代的地动仪,虽然那是检测地震方位的仪器,但或许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改良出能大致确定受灾区域的装置。

太平公主立刻召集府中的能工巧匠,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他们。工匠们听后,都觉得此事难度极大,但在太平公主的鼓励下,还是决定一试。他们日夜赶工,参考各种古籍,结合太平公主描述的原理,开始制作改良版的 “地动仪”。

另一边,林澈在边关也得知了长安发生地震的消息。他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赶回长安,但边关事务缠身,他实在无法脱身。他只能寄希望于太平公主能够平安无事,同时利用自己在边关的资源,收集各种可能对救灾有用的物资,准备随时送往长安。

经过数日的努力,工匠们终于制成了改良版的 “地动仪”。这台仪器外形与传说中的地动仪有些相似,周身铸有八条龙,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每条龙的口中含着一颗铜球,下方对应着一只蟾蜍。但与传统地动仪不同的是,这台仪器内部构造更为复杂,增加了一些机关,可以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方向和强度,大致判断出受灾区域的远近和方位。

太平公主带着这台改良版的 “地动仪” 进宫面见武则天。武则天看着眼前这个新奇的玩意儿,心中半信半疑:“太平,这东西真能测出受灾区域?”

太平公主自信地说道:“母后,儿臣也不敢保证万无一失,但不妨一试。”

就在这时,大地又开始微微震动。众人紧张地盯着地动仪,只见朝向东方的那条龙口中的铜球突然掉落,正好落入下方蟾蜍的口中。太平公主心中一喜:“看来东方受灾严重,我们应立刻派人前往探查。”

武则天见状,虽仍有疑虑,但此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下令派人按照地动仪指示的方向去探查灾情。不久后,前去探查的人传回消息,长安城东郊一带房屋倒塌严重,百姓伤亡众多。武则天这才对太平公主的办法信服,立刻下令调派物资和人手前往东郊救灾。

在太平公主的指挥下,救灾工作有序展开。临时避难场所很快搭建起来,食物和水也源源不断地发放到百姓手中。同时,太平公主还组织了一些懂医术的人,在避难场所中为受伤的百姓治疗。她亲自前往各个避难场所巡视,安抚百姓的情绪,鼓励他们振作起来,共同度过这场灾难。

然而,救灾工作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食物和水的供应开始紧张,疫病也有蔓延的趋势。太平公主心急如焚,她一面派人去催促各地运送物资,一面让医官们想办法控制疫病的传播。

林澈在边关得知长安救灾遇到困难后,毫不犹豫地从边关调集了一批粮食和药品,派人快马加鞭送往长安。他还写信给太平公主,在信中详细说明了一些预防疫病的方法,如注意卫生、隔离病人等。太平公主收到信后,立刻按照林澈所说的方法去做,成功地控制住了疫病的蔓延。

在太平公主的努力下,长安的灾情逐渐得到控制,百姓们的生活也慢慢恢复正常。这场地震让太平公主在朝堂上的威望大增,武则天对她也更加信任。但太平公主心中明白,这只是暂时的平静,宫廷政治斗争的风暴随时可能再次袭来。

经过这场地震,太平公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她决定继续支持工匠们进行研究,希望能制造出更多有用的东西,为大唐的发展和百姓的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而林澈在边关也继续努力整顿防务,他知道,只有边关稳固,大唐才能长治久安。

与此同时,远在洛阳的武承嗣听闻长安地震,心中暗喜。他觉得这是一个推翻武则天统治,自己登上皇位的好机会。于是,他暗中联络各方势力,企图趁乱起兵,夺取政权。武承嗣派人四处散布谣言,说这场地震是上天对武则天统治的不满,是大唐即将灭亡的征兆,以此来蛊惑人心。他还勾结一些地方官员,招募军队,储备粮草,准备发动叛乱。

太平公主得知武承嗣的动向后,心中大惊。她知道武承嗣此举若成功,大唐必将陷入内乱,百姓又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她立刻将此事告知武则天,并表示自己愿意协助朝廷平定叛乱。

武则天对武承嗣的背叛感到愤怒不已,她下令太平公主和朝廷将领们做好平叛的准备。太平公主深知此次叛乱的严重性,她一方面与将领们商议作战计划,一方面派人收集武承嗣叛乱的证据,准备在朝堂上揭露他的罪行,让天下人看清他的真面目,以争取更多的支持。

林澈在边关也收到了武承嗣叛乱的消息。他深知武承嗣一旦叛乱成功,不仅会破坏大唐的稳定,还会威胁到太平公主的安全。他决定带领一部分精锐部队,秘密返回长安,协助太平公主平定叛乱。他将边关的事务暂时托付给亲信将领,叮嘱他们务必坚守岗位,确保边关的安全。

在回长安的途中,林澈一直在思考着应对武承嗣叛乱的策略。他知道武承嗣虽然势力不小,但大唐军队训练有素,只要战略得当,定能将其击败。他结合自己在近代学到的军事知识,制定了一套详细的作战计划。

林澈回到长安后,立刻与太平公主会合。二人相见,心中感慨万千。短暂的相聚后,他们便投入到平叛的准备工作中。林澈向太平公主和将领们详细阐述了自己的作战计划,众人听后,都觉得此计甚妙,纷纷表示赞同。

很快,朝廷的军队与武承嗣的叛军在洛阳城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林澈亲自指挥作战,他巧妙地运用战术,让大唐军队占据了上风。武承嗣的叛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大多是临时招募的乌合之众,战斗力远不及大唐军队。在林澈的指挥下,大唐军队步步紧逼,打得叛军节节败退。

武承嗣见势不妙,企图逃跑。林澈怎会轻易放过他,他带领一队精锐骑兵,紧追不舍。最终,在一片荒野中,林澈追上了武承嗣。武承嗣看着眼前的林澈,眼中充满了恐惧和不甘:“林澈,你坏我好事!”

林澈冷笑道:“武承嗣,你妄图叛乱,危害大唐,今日便是你的报应!” 说罢,他挥剑刺向武承嗣。武承嗣虽然奋力抵抗,但终究不是林澈的对手,被林澈一剑刺中,当场毙命。

随着武承嗣的死亡,他的叛军群龙无首,很快便被大唐军队全部剿灭。这场叛乱被成功平定,大唐再次恢复了平静。林澈和太平公主在这场平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名字传遍了大唐的每一个角落,百姓们对他们感恩戴德。

经此一役,林澈和太平公主在朝堂上的地位更加稳固。武则天对他们的信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他们知道,宫廷政治斗争永远不会停止,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他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守护大唐的江山社稷,为百姓创造一个太平盛世。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澈和太平公主继续为大唐的发展努力着。林澈利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在农业、水利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太平公主则在朝堂上协助武则天处理政务,她的政治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而此时,一个新的身影逐渐走进了他们的视野,他就是年轻的李隆基。李隆基心怀大志,对林澈和太平公主的事迹早有耳闻,心中十分钦佩。他主动与林澈和太平公主结交,三人时常在一起谈论天下大事,探讨大唐的未来。林澈和太平公主发现李隆基聪明机智,心怀天下,都认为他是大唐未来的希望。他们决定暗中扶持李隆基,希望他能在未来继承皇位,开创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大唐盛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