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十九章 打你屁股

水浒新秩序 第十九章 打你屁股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9: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金国皇帝和前线大军统帅打仗还是种地的路线之争一时不会有结果,给了兵败后的天祚帝再次逃窜的机会。

可是,耶律延禧虽然还保持着皇帝的尊号,却已经失去了皇帝该有的权威。

经过这些年的接连战败和北辽三代伪帝的反复折腾,“大辽皇帝”一词早就不值钱了。

失去了最后的忠勇军队,在遵循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上京道,没兵的皇帝还不如一个小部族首领有权势。

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正在疯狂兼并各部的耶律大石,还是其他的世袭部族首领,都有足够的动机控制或杀死没有自保能力的大辽皇帝。

耶律延禧也清楚这一点,因而不敢再滞留在上京道。

其人继续向西北跑出一段距离,确认摆脱金军的追击后,便折向东南面,再度冒险进入倒塌岭节度使司。

得到皇帝远来的消息,“老朋友”谟葛失再一次前来迎驾,并安排族人给大辽君臣充当“护卫”,还向朝廷馈赠了一批马匹、骆驼和食羊。

不过,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谟葛失进献的食羊仅够皇帝和重臣勉强果腹数日,至于忠心追随皇帝的侍从,则只能就着羊骨头汤和没有调料难吃要死的下水勉强吊命。

其人如此做,自有原因。

两年前,金军大举西进,云中之地落入金国手中。

但金人随后疲于应付难缠的治安战,坚持半年后撤回国内,云中之地陆续被残辽势力夺回。

去年,金军再次西进并击败残辽大军,却被鬼鬼祟祟的夏人摘了桃子。

不过,夏人也没笑到最后,最终还是大同帝国获得了西京道的控制权。

不同于过客般的金夏两国,也不同于管理粗放的大辽,大同对地方的控制极严。

取得丰州、云内州和天德军等地后,大同官府便开始编户齐民,以共建会取代原本家族管控社会底层。

此举自然遭到了各地大户的激烈反抗,无论辽、金,还是夏国,占领西京道后,也只是要大户的钱财,却很少动他们的人。

但大同此举却是要断他们的根,失去了对社会底层的掌控特权,大户还是大户?

可惜,大同不是金夏,在强大的同军面前,这些反抗都遭到了血腥镇压。

这些大户的反叛虽然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动荡,却也有正面意义。

大同官府社会改革前就秉承皇帝的旨意,做足了应对大户反叛的准备。

果断而残酷的镇压之下,反叛者人头滚滚,观望者为之胆寒,因社会改革而获利的普通百姓也增加了对新朝廷的敬畏之心。

期间,也有一些反叛者见识大同帝国的专政铁拳后,自知不敌,越过阴山向北逃亡。

由此,一直密切关注云中之地局势的谟葛失知道了大同帝国的强硬手段。

这些见机快的大户逃了便逃了,徐泽并没有纠结此事。

等朝廷在西京道巨量的钱粮投入,各项基础工程相继展开,原本一盘散沙的底层被组织了起来以后,这些人就再没有回来作威作福的机会了。

不过,西京道耕牧相杂,并不是单纯的农耕区,经济结构不一样,社会管理模式也必然不能一样,朝廷并没有搞一刀切。

各地的社会改革相继展开后,萧近海和岳飞等人便奉命率部深入草原,宣传大同帝国的德政和强大。

北部首领谟葛失最善于多头押宝,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触大同帝国的霉头。

见识了大同收服草原诸部的决心后,其人便遣次子葅泥括失前往燕京向朝廷进贡方物。

正乾皇帝愉快地收下谟葛失的进贡,并安排宣部官员带葅泥括失等人游览燕京名胜。

嗯,其实就是**裸的向北部势力的探子展示大同帝国的实力。

生于阴山后的葅泥括失并不是土包子,他也曾见过辽金夏三国的牌面,但与大同一比,三国就完全没有可比性了。

燕京之行让其人深受震撼,回到部族后,便极力向自己的父亲宣扬大同帝国的强大和富庶,以及正乾皇帝的英明神武。

葅泥括失的言下之意是北部多头押宝的好日子到头了,劝父亲正视现实,千万不要与强大的大同帝国作对。

谟葛失这些年能在多方势力中间左右逢源,自然不是死脑筋,当即接受了葅泥括失的建议,主动上表,请求大同官府派商队到北部来“扶贫”。

因而,当天祚皇帝再次带着自己的草台朝廷来到北部时,谟葛失虽然给了大辽援助,却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内容。

以至于饥饿难耐的辽帝侍从居然要私下找到北部部民,用自己的衣服换取食羊。

患难见真情,一再患难却会消磨非常难得的真情。

北部首领谟葛失在天祚帝患难时曾给予多次援助,本就不是出于什么“真情”,而是夹杂着诸多利益诉求的政治投机。

历经磨难,早就不再单纯的耶律延禧也非常清楚这一点。

见识了谟葛失的“真情”后,天祚帝乃册封其人为“神于越王”,算是为二人的政治交换画上了句号。

实际上,耶律延禧这次潜回倒塌岭节度使司,本来是想偷越阴山继续南下,到其人一直寄予厚望的丰州、云中等地碰碰运气。

但见到了谟葛失前后的态度变化后,天祚帝想起了耶律大石曾经说过的话,意识到西京道彻底丢失,自己若是坚持南下,将有极大可能自投罗网。

甚至,都不需要跑到丰州,只要其人表现出继续南下的想法,谟葛失就有可能会将他绑起来交给正乾皇帝。

耶律延禧性子固执,却不是傻子,很快就接受大辽已经永远失去西京道的事实,乃死了到云中之地搞事之心。

谟葛失不愧为老狐狸,全当没看出天祚帝的戒备,反而热情告知后者想在北部住多久就住多久,却又闭口不提补给之事,反而加派了“护卫”。

见此情形,耶律延禧如何敢继续停留?

其人仅在北部住了两日,就趁着谟葛失出猎的机会,带着自己的人仓惶北遁。

谟葛失虽然没有派人来追,但北部之行还是给耶律延禧留下了极重的心理阴影。

回到上京道后其人就更加谨慎,看谁都像是会出卖自己的奸细,就算偶尔遇到愿意接济朝廷的小部族,他也不敢久留,最多住上一两天就赶忙转移。

天祚帝行事犹如兔鼠,全无半点王者气概,莫说恢复大辽江山,就是带领众人行险一搏的勇气都丧失了。

其人其行自然会让还在追随的臣子极度失望,他们原本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抛家弃业追随皇帝,可不是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四处流浪。

半个月后,因厌倦了接连逃亡且全无半点希望的日子,耶律遥设等十人阴谋反叛,欲要绑架耶律延禧投靠金人,因行事不谨,事情败漏被诛。

这件事让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天祚帝更加不敢信任身边的臣子,也给了本就人心摇动的残辽势力沉重一击。

此后不久,国舅详稳萧挞不也、笔砚祗候察剌二人趁众人不被脱离队伍,一路向东逃跑,显然是要投降金国。

天祚帝派出了两拨人马去追,却一去不复返,十有**是跟着萧挞不也和察剌跑了。

叛徒逃跑,自己的行踪即将失泄,金军很快就会前来追捕,耶律延禧也不敢再派生出异心的侍从追击二人了,赶紧率领小朝廷转移。

然后,一路上不断有人掉队和逃跑,笼罩在残辽行在上的颓丧氛围越来越重。

而时间却悄然进入到了保大四年的冬季(公元1124年),缺乏稳定的补给,在苦寒的上京道西北地区过冬是真的会出人命的。

眼见天气一日寒比一日,走投无路的耶律延禧只能接受未知的命运,主动靠近离行在最近的突吕不部。

突吕不部是辽太祖以大小黄室韦降户所置的部族,属于太祖十八部之一,经过两百余年的发展,势力已经不小。

以突吕不部的体量,有“资格”利用残辽势力的剩余价值,也能给天祚帝耶律延禧提供稍微体面的生活,二者有相互利用的空间。

果然,得知皇帝来投,突吕不部首领讹哥大喜过望,当即率众出迎。

为了表达自己对皇帝的忠诚,讹哥不仅准备了篝火和烤羊,还将部族最好的帐篷——自己的大帐让给了天祚皇帝。

待酒醉的耶律延禧进帐之后,才知道讹哥对其人究竟有多忠诚:

大帐内侧的床榻上,讹哥之妻谙葛已经收拾干净,就等着皇帝临幸了!

上京道胡风炽烈,在一些胡部之中,确实有安排妻妾款待最尊贵客人的风俗。

可是,大辽立国两百多年,也接受汉化近两百年,皇室礼仪更重,早就不是野蛮的契丹蛮子了,很多草原陋俗尽皆被弃。

大辽皇帝出巡突吕不部,啥事没干,就先睡了部族首领的老婆,这算怎么回事?

昏君天祚帝失去军队后,竟然堕落到了这种地步么?!

看到躺在床上的谙葛,耶律延禧便想明白了一切。

其人很想就此退出大帐,赶紧离开突吕不部,可“忠诚的讹哥”亲自守在帐外,正眼巴巴地等着皇帝临幸他的妻。

这本就是二人合作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昏君天祚帝今晚睡了讹哥的老婆,讹哥与耶律延禧才能彼此信任。

为了自己的复辽大业,或者说为了自己的小命,耶律延禧只能接受这个屈辱的条件,出卖自己的身体和名声,毅然选择讹哥提出的合作条件。

次日,天祚帝醒来后,召集行在众臣,宣布了两道诏令:

其一,以突吕不部人讹哥为本部节度使;

其二,纳娶突讹哥之妻谙葛。

皇帝昨晚的荒唐事根本瞒不住行在众人,讹哥也没想瞒住他们。

众臣本以为天祚帝多少注意一点体面,偷偷睡过了就完了,没想到其人却做得如此不堪,均感大丢颜面,个个愤然有色。

只是,身在突吕不部之中,周边都是部族勇士,众臣只能暂时忍下这份屈辱。

于是,天祚皇帝的婚礼上,突吕不部人笑逐颜开,残辽众臣却个个一脸晦气,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反差。

堂堂大辽天子自甘堕落到纳娶蛮部首领之妻,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奇特的年代,总会不缺少奇葩的故事。

比如,万里之外的赵宋王朝便赶在春节前偷偷派出了一个使团,前往与本国打了百多年恶仗的仇敌夏国,名义是贺正旦,也足够荒唐的。

过去的一年里,面对同军已经顶到脑门上的事实,教主道君皇帝寝食难安,先后三次提出迁都之议,都遭到一心为了赵宋江山社稷的臣子们严词拒绝。

只是,聪明睿智的教主道君皇帝手腕显然不是昏庸好色的天祚皇帝可比。

其人被逼急后抛下狠话——再不支持迁都,朕就禅位给皇太子陪你们守东京,自己单独带人去南阳府。

有不少赵宋臣子曾经确实生出过逼教主道君皇帝禅位的幻想,但如今局势下,要是真让赵佶带人去了南阳府,绝对会搞出两个朝廷,赵宋不亡也得亡了。

更关键的是皇太子赵桓除开封府不到一年,却搞出了一屁股的烂事,也让众臣看出来了,论治国,小赵远远不如老赵。

让只知道胡搞的皇太子现在就上位,绝对应付不了内忧外患的复杂局面。

如此经过一番朝堂争斗,赵宋迁都之议终于定了下来,以汴河淤积严重东京漕运量日少为由,昭告天下宣和七年大宋将迁都南阳府。

严格地讲,赵宋朝廷派使入夏,就是宣谕夏人上国即将迁都的大事。

嗯,这个借口也很不体面。

无论扯什么理由,都掩盖不了赵宋被大同逼着迁都的真实原因。

再说,赶在过年前派使,不是贺正旦也是贺正旦。

不过,借口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背后的原因。

一旦迁都南阳府,西北的夏国对赵宋王朝的压力就不是那么大了,在大同帝国的咄咄逼人之下,这点压力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教主道君皇帝此番示好夏人的主要目的自然还是为了大同。

唇亡齿寒,赵宋已经准备迁都,夏国想不想迁都?

别管夏人信不信,先弄出同夏宗藩关系的裂痕再说。

当然,教主道君皇帝自以为隐蔽的行动其实一点都不隐蔽,朝廷的一举一动尽皆被大同正乾皇帝掌控。

徐泽只是装作不知,并没有干涉宋夏两国之间的小动作——迟早要一并收拾的!

不过,相比起赵宋大国主动送上门给小国拜年的荒唐事,金国过年期间发生的荒唐事则更具有轰动性:

大金皇帝完颜吴乞买被人打了屁股!

阅读网址: ,感謝支持,希望大家能支持一下手机网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