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二百一十章 大战将起先杀功臣

水浒新秩序 第二百一十章 大战将起先杀功臣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9: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金国上京道,静州,金国大圣皇帝大营御帐前。

“快通报陛下,宗翰求见。”

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北地千里冰封,寒气透骨,金国移赉勃极烈完颜宗翰却跑出了一身热气。

御帐卫士很快就向皇帝完成了通报,并传宗翰进帐。

帐内,完颜希尹恰好向大圣皇帝汇报完了出使大同之事,见宗翰进来,便起身施礼,向移赉勃极烈问好后准备退出去。

完颜宗翰大咧咧地跟希尹打了招呼,后者还没有走出御帐,其人就汇报起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

“陛下,我们一直追到曷剌河下游,结果还是让耶律大石跑没影了。应该是有人提前走漏了消息,不然的话,这家伙拖家带口,绝对不可能赶在咱们合围前逃走!”

大圣皇帝看着后脚还没有出帐的完颜希尹,眉毛不经意地皱了一下,瞬间又恢复如常,是以完颜宗翰根本没注意到皇帝的表情变化。

“宗翰,累了吧?坐!”

去年入冬后,完颜阿骨打的身体就比以往更差了,故而御帐中的火烧得很旺。

完颜宗翰跑得一身汗,此时觉得更热,坐下后便随手脱掉了皮帽,拿在手中扇风。

“给!”

大圣皇帝从案几上抓起自己的金水壶,一把抛给完颜宗翰。

后者接过,猛灌两口,方才去了一些心口燥气,又将水壶随手放在地上。

“我怀疑伊尔施部——”

“宗翰,你说耶律大石可能跑到了哪里?”

完颜阿骨打颇有些无奈,赶紧岔开了宗翰的话。

这个堂侄打仗绝对是把好手,同辈子弟中,若论行军打仗,罕有人能与宗翰相比。

但在政治敏感性上,其人就完全没有继承已故堂兄撒改的优点。

早些年,有撒改照应着,还不太明显。

这两年随着撒改去世,宗翰又位居高位,做事越发大大咧咧。

去年,金国大军追击耶律延禧,国内兵力空虚,吾都补又不省心,逼得诸部纷纷反叛,让上京道乱成了一锅粥。

完颜阿骨打亲自出面招抚,还让吴乞买囚禁吾都补并杀了稍喝,费了这么大的劲,才堪堪安定临潢府附近的部族。

随后,在他们的配合下,金军才能赶跑阴魂不散的耶律大石。

但大金国对上京道的控制还很有限,西面和北面大片的土地和部族仍掌握在辽国手中,就连临潢府附近诸部也没真正安定下来。

只要金国没有灭掉辽国,这些部族就不可能真心投靠大金。

局势不明的情况下,他们两头押宝,服从大金国的同时留一条退路,又向耶律大石通风报信,不是很正常么?

大金好不容易才在上京道站稳脚跟,要是现在就以耶律大石部人马逃出包围圈一事擅起事端,牵出一大串人,就真是前功尽弃了。

完颜阿骨打心中暗忖,宗翰在政治事务上如此不敏感,自己将他列为大金皇帝的顺位继承人,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不过,完颜宗翰根本就没注意到皇帝的情绪变化,其人满脑子都是打仗的事,一直在琢磨耶律大石的去向问题。

“陛下前段时间已经招抚了黑车子室韦诸部,耶律大石即使逃到大盐泺也站不住脚,黑车子室韦绝不会容忍耶律大石带这么多人来抢他们的草场。”

宗翰一旦分析起军事战略来便极为投入,且说得头头是道,仿佛像变了一个人。

“耶律大石要是聪明的话,肯定不敢在大盐泺逗留。他们要么转道西北,到河董城、塔懒主城去;要么继续往西南逃跑,到西京道寻天祚帝。”

“那你觉得他往哪个方向逃的可能性更大?”

“西南!”

完颜宗翰的回答异常坚定,不等阿骨打追问,其人就主动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

“上京道西北人少荒漠多,比咱们按出虎水还要苦寒,战争潜力有限,影响力更弱,耶律大石要是想去西北早就去了,也不用一直赖在临潢府附近冒险这么久。这家伙是辽国宗室,跟天祚帝一样死犟,可以选的情况下,肯定不会去西北。”

看着侃侃而谈的完颜宗翰,大圣皇帝颇为欣慰,自己终究是没有选错人。

金国就是打仗的命,等自己死了,肯定还要打很长时间的仗。

宗翰是天生的帅才,行军打仗的天赋极高,大金国未来还需要这样的统帅。

政治上的简单确实是个问题,但再过一些年岁数大点,应该,也许会成熟一些吧?

想到此处,完颜阿骨打放下心结,考校宗翰另一个问题。

“你觉得咱们现在就整顿兵马,今年再进西京道,抓住耶律延禧的机会大不大?”

完颜宗翰顿时犯难了,皇帝的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

去年这个时候稍晚一点,辽帝仓惶逃到鸳鸯泊,宗翰鼓动忽鲁勃极烈完颜斜也率军追击耶律延禧时,就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抓住天祚帝。

结果,整个西线数万金军连续奔波大半年时间,却被耶律延禧这狗皇帝拖得苦不堪言。

最后,逼得本国大圣皇帝御驾亲征,还是没有抓住天祚帝。

以至于到现在,只要提起追击耶律延禧,很多人就犯嘀咕。

契丹蛮子太能跑了!

眼前才跑了一个辽国小宗室耶律大石,而赖在西京道不走的耶律延禧可比耶律大石能跑太多了。

“这事不好说。”

思来想去,完颜宗翰决定还是照直说。

“我觉得,咱们要是少于五万追击大军,别想追到天祚帝。”

五万人啊!

完颜阿骨打心中一阵无奈。

以金国现在的实力,当然能抽出五万大军,而且并不是太难。

但这五万人却不是随便征召一些部族凑数就行,要想追上比狗都能跑的耶律延禧,最起码得用骑兵吧?

新归附的很多部族倒是有马,也能跑,但大金国暂时只能用来他们协助转运粮草,或者打顺风仗。

指望这些人追击天祚帝?

不暗地里向耶律延禧通风报信,都算是讲良心的。

现在,上京道临潢府周边诸部才安定下来,东京黄龙府的叛乱平定没多久,中京道兴中府、宜、成等州刚刚纳入治下也不稳。

大金国处处都要用兵,哪里能放心抽调这么多大军?

好在大同立国后,徐泽便很少给金国搞事,倒是让完颜阿骨打松了不少气。

即便如此,用于防备同军北上的人马仍是不能少。

更关键的是北地苦寒,土地出产极少,并不会因为金国取代了辽国,之前才出现人相食惨剧的州县就能粮食增产不用再饿肚子。

连年用兵的金国家底太薄了,实在经不起折腾。

若是一次性出动五万骑兵,再要是在西京道耽误个大半年,别管能不能追到耶律延禧,等到年底,大金国的很多人都得啃草了。

“但咱们也不能不追。”

完颜宗翰接着说出自己的意见。

“大金国在西京道的根基太浅,天祚帝一直不死心,现在耶律大石又跑了过去,等他们合兵一处,就算咱们不出兵,自觉腰杆硬了的天祚帝也会主动找咱们的麻烦,这一仗怎么都躲不过。”

“好!”

完颜阿骨打主意已定,趁着自己还能勉强支撑,今年就再打一场!

辽国西京道落昆髓。

天祚帝耶律延禧带着又一次重建的御帐亲军和辽国朝廷,紧张地等待即将远道而来的大军。

自金国保留部分城池的控制权将大军退出西京道后,残辽势力的活动半径和频率就逐步加大。

耶律延禧也靠着坚持抗金凝聚了部分不想做亡国奴的辽人之心,前来投靠其人的辽地豪杰越来越多,聚拢在天祚帝周边的兵马再次多了起来。

可过去三个月里,任何一批来投靠皇帝的兵马,也不及这次赶来的人多。

须知道,耶律大石可是带着近七千大军来投天祚皇帝。

七千兵马和七千人是有明显区别的,这七千大军还人人有马!

一时间,残辽势力人心大振,仿佛复国的希望就在眼前。

就连天祚帝也大喜过望,命人摆下了自己的全套仪仗,以亲自迎接契丹人新崛起的英雄。

落昆髓以东一百二十里。

耶律大石看着天祚帝派来迎接其人的派牌印郎君谋卢瓦等人,却没有见着耶律阿息保熟悉的身影。

去年,徐泽释放北辽小朝廷部分人员时,曾建议耶律大石带着这些人先去上京道打游击,做出一番功绩后再到西京道寻耶律延禧。

但固执的大石自有想法,不会受任何人的摆布。

其人出奉圣州后,便坚持要直接去寻找天祚帝请罪,待洗刷了自己身上的罪责和耻辱后,再以辽国大臣的身份堂堂正正做事。

耶律大石手中有兵,随行的北辽小朝廷众官苦劝不过,只能跟着其人一路向西,被动等待天祚帝即将到来的雷霆之怒。

不料,峰回路转,众人行不到百里,就碰到了一小队人马——欲要寻天祚帝请罪的耶律阿息保。

阿息保任奚六部秃里太尉期间,“破辽鬼”纥石烈阿疏因参与平定耶律章奴叛乱获得部分兵权,野心大涨,随后跟着叛乱。

天祚帝命阿息保率偏师进击阿疏。

临阵,阿息保不慎坠马被擒。

纥石烈阿疏阿疏与阿息保交情颇深,敬重他的为人,其人才得以免死。

后来,阿疏兵败被招降,阿息保却因这件事被天祚帝囚禁于中京大定府数年时间。

直到去年金军南下攻入中京道,耶律延禧才匆忙下旨放出其人。

没过多久,天祚帝又任阿息保为敌烈皮室详稳,以期望其人能在后方牵制金军。

但国力的衰败已非人力可救,堂堂大辽都被金国打得五京去了三京,坐了几年牢而与时代脱节的耶律阿息保更是无能为力。

敌烈部诸贵族见辽国大势已去,自不可能还对朝廷任命的详稳言听计从,阿息保纵有忠心,在敌烈部也打不开局面,只能是勉强维持。

唯一的功绩便是耶律淳僭号称帝时,派人招揽各地官员,也给阿息保送了信。

其人不仅拒绝了伪帝的招揽,还封好书信派人进献给天祚帝,并劝谏欲要亲征叛逆耶律淳的耶律延禧“东国兵锋十分锐利,不可轻敌。”

后来,因金辽之战陷入僵局,完颜阿骨打御驾亲征,到达上京道招抚诸部。

敌烈部趁机反叛,绑了详稳耶律阿息保及其心腹,准备联络乌古部后将这些人全部杀掉祭旗。

幸好耶律棠古及时赶到乌古部,并以个人威望平定了乌古和敌烈两部的叛乱,阿息保才再次逃过一劫。

经历此劫后,阿息保在敌烈部也没法再待下去了,其人便带着心腹赶往西京道,准备向皇帝请罪,恰好在途中遇到耶律大石一行。

这次偶遇改变了耶律大石和耶律阿息保的命运。

二人都是性格坚韧百折不挠的好汉子,一番攀谈下来,就引以为“同志”而相互敬重。

阿息保虽准备寻天祚帝请罪,却没有放弃自己的职责,当即向大石讲解了金人在临潢府周边的薄弱统治,认为现在去上京道大有所为。

耶律大石这才知道正乾皇帝之前并没有欺骗自己,先去上京道要远比直接去西京道对辽国社稷的贡献大。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暂时不去寻皇帝了,立即转道向东,到金国统治薄弱的后方去闹个天翻地覆。

这之后,二人一南一北,搅得金国后方四处冒烟,极大的鼓舞了各地辽人反抗的决心,导致完颜阿骨打的亲征计划一拖再拖,并给了天祚帝宝贵的喘息机会。

但此举也暴露了两人的行踪,完颜阿骨打痛下决心欲要抓住耶律大石和耶律阿息保后,他们在后方的活动半径便被越压越小,到最后不得不转移。

不比去年落魄时任命运摆布只想找天祚帝请罪,经过这段时间的锤炼后,耶律阿息保的心态有了明显的变化。

其人认为金国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辽国还有救。

但救辽大业必须讲策略,尽量少犯战略上的错误。

而且,能力出众的耶律大石应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阿息保与大石约定自己先返回西京道探路,等天祚帝赦免他们后,再来迎接众人归朝。

但今天朝廷迎接的人群中没见着阿息保,肯定是出事了!

大石心中警兆大作,面色阴沉地喝问牌印郎君谋卢瓦。

“告诉我,耶律阿息保在哪里,他为什么没来?”

这半年多里,耶律大石领着兵马转战四方,浑身上下都透着杀伐之气,上位者的威严十足,其人骑在马上居高临下,给谋卢瓦的压迫感极强。

后者心中惧怕至极,不敢欺瞒耶律大石,咽了一口口水,艰难地答道:

“陛下查明耶律阿息保曾用伪帝耶律淳的名义举事,且数次征召不至,乃有二心,已经明正典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