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尔可愿北面

水浒新秩序 第一百五十九章 尔可愿北面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9: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针对宋同两国边境流民纠纷引来的伪同“严正交涉”,大宋朝廷回以强硬态度时,一众君臣其实颇有些忐忑。

徐泽虽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僭号称制,迟早会覆灭,但伪同武力强悍却是实打实的。

这逆贼要真是被朝廷激怒了,不管不顾南下开封,大宋准备虽多,也未必挡得住。

没想到的是伪同使者竟然被大宋的“义正言辞”给震慑住了,就此偃旗息鼓,灰溜溜地告辞,并没有提出强烈抗议,或者叫嚣武力报复之类的狠话。

此举再次证实了一些大臣的猜测:

徐贼战略失误,不自量力地选在燕京城建国,不仅大失人心,还陷入了对辽、金两国的战争泥沼中,已经无力再干涉中原事务。

伪同现在就是纸糊的大虫,看着吓人,却是一戳就破。

大宋得上天庇佑,国运长久,只待与金国顺利结盟,即可大举北伐,灭此逆贼。

外交上接连取得伟大胜利,天子龙心大悦。

刚好天气晴好,赵佶索性带着新近得宠的嫔妃们游玩刚刚完工的艮岳。

艮岳原名为万岁山,位于东京城内的东北隅,东止马行街,西临延福宫,南至东华门以北,北以内城墙为界。

由苑西华阳门入苑,可见园径宽于驰道,两侧奇石林立,有神运、绍功、敷文、万寿等峰石。

仅神运峰便广有百围,高六仞,居于道中,外构亭以覆之。

整个艮岳以南北东西延伸折而相向环拱的两山构成众山环列,中间平芜的形势。

南山谓寿山,山林葱翠,望之若屏,前山两峰并峙,山后岗阜连属,峰峦崛起,望之千叠万变,不知其有几里。

北山稍稍偏东,名万寿山,山周十里有余,最高一峰达九十步,峰巅立介亭,以界分东西二岭。

据亭南望则山下诸景历历在目,南山列嶂如屏。北望则是景龙江长波远岸,弥漫十余里。介亭两侧另有亭,东曰极目、萧森;西曰麓云、半山。东岭圆混如鲲,腰径百尺,其东高峰峙立,竖一块巨石,曰飞来峰,峰棱如削,飘然有云鹤之姿,高出于城墉之上……

即便是游苑赏景,天下第一人的教主道君皇帝与俗人的眼光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众嫔妃或惊叹于数万珍禽异兽在薛姓驯兽师的指挥下同舞齐鸣,制造出“万岁山瑞禽迎驾”的神奇景象;或询问官家阴雨天能自生云雾的岩洞有何神异;或感叹石间有水喷薄而出,居然形若兽面……

每当此时,天子皆颔首而笑,细细为嫔妃们讲解其中奥妙。

艮岳是教主道君皇帝这些年最得意的艺术品之一,其整体乃至一些精妙细节的构思和设计,皆出自其人之手。

今日赏苑,天子也是带着审视的眼光观察园林的整体布局和细节雕琢,一如其人每次有高超画作诞生之后,都要自己先反复欣赏,然后再邀臣子品鉴一般。

可惜,因为逆贼徐泽的连年捣乱,这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两次停工,留下了不少遗憾。

穷极奇妙的芙蓉城缺少灵动,仓促赶工的瑶华宫毁于火焚,枝叶扶苏如幢盖龙蛇的龙柏坡也略显小气……

当然,天子雅致,是不会当着自己的嫔妃说丧气话的。

“诸位爱妃,待朕平定了北丑,还会再建一座别园,届时再携爱妃们一游如何?”

“官家,那妾身想要单建一座阁楼。”

“妾身也想要——”

“好,好!都有,都有。”

天子正与几位嫔妃热情互动时,内侍李彦仓促跑上山。

其人满脸是汗,脸上还沾了几片树叶,模样说不出的滑稽,逗得几位嫔妃咯咯直笑。

“李彦,你这猴儿,怎的如此慌张?”

“官家,北面来了消息。”

军情虽急,李彦却没有犯糊涂,惊扰了圣驾怎么办?

教主道君皇帝何等心思剔透之人,当即明白发生了什么事,随便扯了个理由,摆驾回宫——这会可是在山上,身边皆是没什么见识的妃子,不方便晕倒啊。

几位嫔妃好不容易出宫一趟,还没有玩尽兴,心有不悦,个个拿眼瞪着李彦撒气。

回宫途中,李彦在逍遥辇上,便向天子汇报了刚刚收到的紧急情报。

因大宋没有及时对伪同的“严正交涉”做出正面回应,伪帝再次发来国书。

徐泽的国书很简单,就一句话:

“应州不应,开封可封?朕欲南巡,尔可愿北面?”

大宋对应州之事“不应”,乃是徐泽挑事的直接原因。

封字可作“密闭,使跟外面隔绝”之意,“开封可封”自是询问大宋是否做好了应对强敌攻城的准备。

“南巡”是说徐泽欲要御驾亲征,至于“北面”之语,更是**裸的威胁。

君王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王则面朝北,故对人称臣乃作“北面”。

人都是会成长的,教主道君皇帝也不例外。

面对徐逆如此**裸的威胁,赵佶居然顶住了压力,没有晕倒在途中。

回到宫中后,天子立即召枢密使蔡攸、太尉高俅商议军情,可这两个臣子虽然管军却不知军,说了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赵佶无奈,只得派快马召在长垣县驻守的种师道面圣。

这一个来回两百多里,待种师道进殿时,赵佶已经颇有些焦急了,让蔡攸通报军情后,就直奔主题。

“种卿,贼酋南下之事,会不会有诈?”

种师道乃是西军宿将,深知大宋禁军积弊。

自西军败于同军之手后,其人就一直在研究这个狡猾而强大的对手。

徐泽半年前才灭掉辽国小朝廷,立国更是不到四个月,还要承受金、辽两国的强大压力,统治根基肯定很不稳。

正常情况下,其人绝不敢在这个时候离开贼巢亲自率军攻伐大宋,这封国书威胁口号的大于实质行动。

但徐泽军头起家,能在极度防范武夫的大宋闯出一片天地,绝非寻常人。

这些年来,所有瞎猜其人行动的,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天子这个问题,实在不好回答。

种师道踌躇片刻,答道:

“陛下,臣以为此事皆因应州之事而起,现在不应纠结徐逆是否会南下,而应该考虑应州之事如何收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