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七十五章 徐泽的诚意

水浒新秩序 第七十五章 徐泽的诚意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9: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中京道隰州急报:海滨县盐场遭遇自称同舟社海军的攻击,盐场和所有海船尽皆被毁。

中京道来州急报:来宾县渔村遭遇自称同舟社海军的攻击,房屋被毁,百姓尽遭受掳掠。

中京道迁州急报:迁民县县城遭遇自称同舟社海军的攻击,东面临海城墙被轰塌,在城上部署防务的兴善军刺史萧思望及百余守军战死。

南京道平州急报……

敌船之大宛如小山,且行动快如闪电,还能喷射长达数里的火焰;

敌人身似蛟龙,可不依靠外物涉海如履平地,个个都会操纵神雷;

有军民打算用投石车击打海上之敌,结果,投石车还没有布置完毕,敌人就降下神雷,现场只剩下一堆焦黑的血肉残渣。

敌军非人力可以阻挡,所触者无不灰飞烟灭。

被金人蹂躏了好几年后,辽人又遇到了更加恐怖的敌人。

大辽国祚到头,已经被上天厌弃,逆天而行者必遭天谴……

从中京道到南京道,从隰州到析津府,由北岛南,各地急报不断,谣传也不断,消息越传越玄乎,越传越恐怖。

燕京析津城内,也是一片兵荒马乱。

辽帝耶律延禧刚刚赶到燕京,计划就近处理与南朝的军事危机,便被一连串的军事打击搞懵了。

更惊人的消息还在后面:

嚣张至极的敌军在析津府沽水岸登陆,随即深入内地近百里,烧毁了沿途所有村庄,还击溃了匆匆前去驱赶侵略者的两千辽军。

得知同军击溃本**队后失去踪迹,辽帝耶律延禧惊慌之下,当即做出率御帐亲军转进西京道的决定。

耶律延禧的仓惶举动让本就紧张的析津城秩序更加失控,燕京行宫前,人喊马嘶,混乱至极。

参知政事李处温竟然趁着御帐亲军防护的空挡,扯住了皇帝坐骑的的缰绳,苦苦哀求耶律延禧不要走。

“陛下,陛下不可以放弃南京啊!”

“你这狗才,快放手!”

耶律延禧大急,举起马鞭,就要抽打李处温,却被另一个臣子出言制止。

“陛下,不可!”

喊话制止皇帝的人,是进京面圣的辽兴军节度使耶律大石。

耶律延禧此时心情极度恶劣,见到此人,怒不可遏地吼道:

“大石!你也要造反?!”

“臣怎么可能造反!”

面对皇帝口不择言地呵斥,耶律大石怡然不惧。

“事情还没到这一步,陛下请先听臣一言,再决定走留不迟。”

这一会时间的耽误,南京留守都元帅耶律淳、南府宰相张琳、翰林侍讲学士虞仲文、内库都点检刘彦良等人也匆匆赶了过来,耶律延禧情知暂时走不脱了。

“好!朕就听你慢慢讲!”

耶律延禧咬牙切齿,一字一顿,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之前挡住皇帝去路的李处温赶紧松开缰绳,闪到一边,耶律大石却仍是不慌不忙。

“陛下,南朝之前在边境大肆修建烽堡,可有大举增兵边境诸州军?”

耶律延禧既恐惧又烦躁,消失无踪的敌人随时都会出现在析津城外,他哪里还有有心思思考这些烂七八糟的问题。

“增兵又如何?不增兵又怎样!”

“南朝与我朝并立一百六十多年,所倚仗着无非就是兵甲精良,人多势众,两国数次相争,都是宋人兵多而我国兵少。”

耶律大石知道皇帝没耐心听,赶紧三两句话讲明燕京城的安全性,打消皇帝马上就要跑路的想法。

“南朝太宗亲率十万开国精锐兵马北侵,都没能打到南京城下,南朝若不大举增兵,只是依靠几万孱弱的河北兵的话,能做什么?”

耶律延禧想起南朝这段时日的异常举动,放下马鞭,冷静了些许。

“就算南朝没有大举增兵河北,可他们的军队现在都打到析津府来了,又算怎么回事?”

皇帝的语气明显有了松动,耶律大石也松了一口气。

“南朝肯定有趁我朝动荡窥伺南京道的想法,但两国并立多年,相互都奈何不了对方,国战不是儿戏,仅靠一支水军绝不可能拿下燕京。以宋人的战力,没有二十万人以上的兵马,就算趁乱占了我大辽几个州县,也会很快被我们赶走。”

辽国战乱多年,耶律延禧也不断经受战火洗礼,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傻子,稍稍一想,也就明白了耶律大石的话有道理。

“什么意思?那你说他们究竟想干啥?”

见皇帝有所醒悟,耶律大石继续分析。

“臣也猜不到南朝的想法,只是有一点推测,这几年我朝内忧外患,南朝同样不稳,应该也发生了动荡,这个同舟社徐泽和南朝朝廷似乎并不是一回事。”

“不是一回事?”

耶律延禧以手扶额,陷入沉思。

随着同舟社的逐步崛起,同舟社徐泽的事迹也频繁传入耶律延禧的耳中。

辽国皇帝对这个神秘人物并不陌生,但因为关键信息的缺失,始终看不透此人。

当年在咸州被实娄驱逐消失无踪的徐泽,六年前占据辽东南路又命蒲离卜返回大辽讨封的徐泽,以及现在出现在南朝河北并悍然打上门来的徐泽。

当徐泽所有的事迹开始重合后,耶律延禧似乎抓住了某些关键信息。

“你是说,这个什么同舟社派水军骚扰我朝沿海,真的只是为了对我们之前派兵威胁南朝边境做出的回应?”

“……”

耶律大石的确有这样的猜测,但他也不敢肯定,只因为其人也看不懂徐泽。

……

“徐某不才,愿打破这地域之别,有生之年,游遍这天下,见识最壮丽的山川,摘录最动人的诗篇,集天下之美景美文汇而成书。”

“让天下人足不出户,亦能知晓这天下之大,遍地壮景;化外之民,亦有美文;万里之外,还有文明!”

这些动人心魄的豪言壮语多次出现在耶律大石的梦中,但那个豪迈洒脱“踏霞行、客天下”的徐霞客却已经消失在了这人世间。

取而代之的,是狡诈阴险、极擅钻营,游刃于辽、金、宋、丽等势力之间的可怕阴谋家徐泽。

八年前,燕京开阳门外的偶遇,勒德山下的再相逢,以及之后茫茫雪原的携手共进,都似乎是一场非常不真实的梦。

就如同国力鼎盛的大辽也随着时光消磨变得虚弱无比,只能在梦中才能追寻大辽的荣光一样。

一切都已经烟消云散,终究是要面对苍白而无奈的现实。

耶律大石深吸一口气,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

“臣猜不到徐泽的想法,但陛下若想稳定时局,是不是应该先回宫?”

街道上仓惶乱窜的官民越来越多,远处还传来隐约的哭骂声,靠上来的臣子们个个面露焦急之色,耶律延禧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既然可以确信暂时没有危险,大辽也的确需要一个稳定的南京道支撑摇摇欲坠的帝国,还是先稳定城中人心再说吧。

“回宫!”

回宫的路上,耶律延禧将这段时间两国边境冲突有关的所有情报认真回想了一遍,总算认清并接受了同舟社问罪辽国的事实。

南朝的“皇弟”肯定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正如耶律大石所说,没有几十万的大军屯驻河北,赵佶小动作都不敢玩,更不可能派水军袭扰沿海。

虽然还搞不懂南朝朝廷和徐泽的同舟社究竟是什么关系,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挑起事端的,只能是同舟社徐泽。

这个人早在八年以前,带商队来春州时,就已经盯上了辽国。

甚至,其人还有极大可能和金国打过仗,至少能和女直人有来有回。

不然的话,以女直人的贪婪和蛮横,绝对不可能放任同舟社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占据东南路。

若能智商,“北朝皇兄”耶律延禧在“南朝皇弟”赵佶面前完全不够看,但论务实,后者又大大不如前者。

辽帝耶律延禧信奉释教,还曾亲手抄写佛经并赐予寺院,但其人并不怎么相信超自然的力量。

谣传中,同舟社有能喷射大火的怪船他信,会操纵操雷的士兵他却持怀疑态度。

但不管怎样,都可以确认一点:同舟社的水军非常强大,而拥有这支水军的徐泽是金人和南朝都奈何不了的狠人!

内忧外患虚弱至极的辽国,绝不能再招惹如此强横的同舟社徐泽。

回到宫内,辽帝没有急着问跟来的耶律大石有什么意见,而是让内侍传旨。

“叫同平章事左企弓过来见朕!”

左企弓正和一帮臣子跟在皇帝的后面,很快就到了耶律延禧跟前。

“再跟朕说一遍之前和同舟社谈判的事,一字不漏!”

“是!南朝……‘放开边境,让以平灭天下战乱为己任的同军北上,替你们平灭国内的大小动乱,要么——’。”

“等一下!”

之前左企弓和耶律高八带回与同舟社谈判的消息时,就提到过这句话。

但彼时耶律高八在高药师态度和语气上用了不少修饰词,成功引起大辽君臣的愤慨之情。

是以耶律延禧记得这句话,却没想太多。

此时,静下心来,其人便听出了徐泽的诚意。

“莫非,同舟社真的愿意帮大辽平灭动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