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六十五章 中兴有望

水浒新秩序 第六十五章 中兴有望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9: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间已经进入了宣和三年的三月,同舟社外曹曹首王四预料的金国灭辽之战却始终没有发动。

实际上,攻下上京临潢府后,就有一些金国贵族提出继续南下攻打中京大定府,进而灭亡辽国的建议。

但都被皇帝以辽国实力尚存、金国准备还不充分为由搪塞过去了。

耶律余睹投降并提供了大量辽国内部情报后,金国好不容易被压下的请战伐辽之声又再次高涨。

完颜阿骨打不得不频繁召见各路主帅,授以机密,要求他们控制麾下的请战浪潮。

只是,金国毕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集权国家,各路主帅对麾下小帅们的约束能力也很有限,总有心热军功和头脑不清醒的家伙上奏请战。

眼见请战的人越来越多,皇帝只能命咸州都统司移送耶律余睹至会宁府,说是要亲自询问其人,详细了解辽国的虚实后再举兵伐辽。

随后,请战的众贵族没有等来皇帝的伐辽诏令,却收到了完颜阿骨打对猛安胡离答的处罚通报。

据说这个猛安没有请示朝廷就擅自任命自己的部属为谋克,这种事在中原王朝简直不敢想象,但在金国却司空见惯,只是以往没严肃处理而已。

皇帝的处分决定是杖胡离答一百,并免掉了其人的猛安之职。

从去年至今,就同舟社掌握的情报中,便有诸如强掳来降辽民为奴、部族内乱和相互械斗、统兵猛安谋克瞒报部曲、滥用职权等性质极其恶劣的问题。

没有暴露出来并被同舟社侦知的,还不知道有多少。

很明显,金国起于蛮部底子太薄又过快扩张的隐患终于爆发了。

若是只管身前事,建立一个数十年国运的区域性野蛮政权,这些问题都不算什么大问题。

但要想建立一个持续百年以上国运的稳定国家,这些问题就绝不能忽视。

显然,志向远大的完颜阿骨打绝不会满足于前者。

其人政治眼光远超族人,这些年又从盟友同舟社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政权建设最需要的秩序和稳定。

从金国以上的情报来看,完颜阿骨打已经意识到国内问题的严重性,并用尽手段打压这些部族残余恶习,以期自己有生之年能完成金国的初步奠基。

徐泽推测在没有稳定国内,至少是完成军队的初步整顿之前,完颜阿骨打肯定不敢再出兵,至少是不敢启动灭辽计划。

不然的话,灭辽的红利让各军事贵族吃下大半,国家却会积累更多的问题,只待其人一死,金国就会自己乱起来。

可以预见,北面两大邻居暂时会消停一段时间,而南面的赵宋,这段时间也终于平静下来了。

教主道君皇帝自与同舟社签订城下之盟后,就安分了不少,每日按时上朝点卯,按时练字作画,按时上床睡觉,并且很久都没有再出过宫了。

其人登基二十余年以来,就没有如此安静过,以至于如此陌生的皇帝让众臣竟然有些害怕。

天子胡乱折腾时,臣子们心忧国事,天子不闹了,臣子们也心忧国君——堂堂大宋天子莫非被人调包了?

好在,郓王赵楷回京时,安静了许久的教主道君皇帝终于显露出本色,让虚惊一场的臣子们终于能安下心来。

彼时,见到形象气质大变的皇三子,兴许是想到了自己万一被徐泽掳掠后的可怕场景,皇帝竟然不顾君仪,与儿子抱头痛哭,甚至因伤心过度而当场昏厥。

其后,天子龙体欠安,辍朝三日。

恢复常朝后,赵佶就抛出一道惊人的诏令:

迁都江南,立即,马上!

原因是逆贼占据河北,随时可以南下威逼朝廷。

大宋空有百万大军,却难挡叛军一击,身处开封府,没有半点安全可言。

唯有迁都江南,依托天险,方能有一丝与叛贼回旋的余地。

此议一出,众臣哗然。

国都并不是一座普通的城池,这里既有数百万军民,还有各种与东京、与朝廷密切捆绑的利益。

大宋并没有经历灭国大战,国都也没有沦陷,就自己迁到江南,甘愿偏安一隅,沦为地方割据政权的大宋还是“大”宋么?

迁都后,朝廷凭什么继续号令天下?

群臣凭什么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落入“敌占区”的家眷族人凭什么得到安全保障?

未战而逃,若是叛军继续南下,又凭什么号召军民抗击?

群臣纷纷劝谏天子收回成命,赵佶却不为所动,坚持要马上迁都。

皇帝御极二十余年,积威颇重,一旦定下决心,一般臣子绝不敢硬抗,敢硬抗的臣子也早被赶出了朝堂。

除了一个人——

关键时刻,刚直敢言的贤相王黼站了出来。

其人不惧天怒,引经据典,声震殿宇,说得皇帝频频侧目。

贤相的气势完全盖过了天子的威势,满朝文武,尽皆失声,无一人为天子辩解,更无人出言呵斥太宰君前失仪。

赵佶见状,只能顺应臣意,迁都之事由此不了了之。

贤相王黼不仅敢于犯颜直谏,更有治政之才,赵宋在其治理下,逐渐恢复了几许元气。

从大名府突破叛军重重阻截的名将王禀也不负众望,统兵平灭了京畿西路的叛乱,文武重臣协力同心,终于稳住了摇摇欲坠的赵宋王朝。

从军十几年,一直不得志的韩世忠也时来运转。

先是因朝廷大军折损于南乐镇,急于补充编制,其人得以由副转正,成了正牌指挥使。

之后,韩世忠又随王禀平乱,频频有亮眼表现,被慧眼识英雄的王都统制举荐,升为副将。

而经历迁都之议被顶后,天子也再次安分下来,安心做泥塑木偶。

其人只是在贵妃刘氏薨后,下诏追册贵妃刘氏为明节皇后引得臣子们讨论了一次。

还是贤相王黼发话定了调子,追册诏书才顺利通过。

赵宋这艘破船从神宗皇帝开始,就一刻不停地折腾了大几十年后,终于消停了一些。

为此,为赵宋内部稳定操碎了心的徐泽特意给朝廷上了一道贺表。

在贺表中,徐宣抚使不吝溢美之词,歌颂圣天子德布四海,赞扬文武重臣治世之表,预言大宋中兴有望。

手机版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