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四十六章 废物换人才

水浒新秩序 第四十六章 废物换人才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9: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宣和二年五月,大名府治所。

徐泽结束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出巡,回到同舟社总部,就立即签署了几项重要的人事任命。

以辽东巡抚使赵遹转任京东巡抚使;

以知登州府事龚孝序出任辽东巡抚使;

以知真定府事詹度知大名府事;

以知海州事张叔夜知真定府事;

以知东平府事程万里知河间府事;

以知密州事刘仁瞻知开德府事;

以知沂州事陈规知信德府事;

以知青州事时崔直躬东平府事;

以知相州事韩肖胄知沧州事;

以知即墨县事赵永裔知相州事……

京东巡抚司是新组建的职司,到目前为止,同舟社在京东东路还缺淮阳军一地,而京东西路更是只拿下了一个东平府,并没有获得完整的京东路治理权。

徐泽设置京东巡抚司明确的管辖范围除京东东路各地外,还囊括海州和东平府两地。

但明眼人都知道,京东两路都是徐泽的囊中物,迟早要被同舟社吞下去。

在辽东磨砺了两年,重新回到中原的赵遹,眼见着徐泽将事业再次做大,并已经着手收拾天下,也彻底放下包袱,摆正了自己的身份,一心做事了。

其人先得到社首的准许,赶到大名府,与徐泽深入交换了意见后,愉快地回到京东路就任。

除了这一系列的任命外,徐泽还驱逐——

咳!

河北东西路、京东东路宣抚使徐泽在自己的辖区转了一圈后,自觉治下英才荟萃,乃向天子上奏,举荐知河间府事范致虚,提点河北西路刑狱公事刘豫、知陈州事邓洵仁、知淄州事孙佐名等“治郡有方”的地方官员一十八人,以尽帅臣为国荐才之责。

徐泽当然不会好心为赵佶推荐英才,实际上,这些家伙全都是他亲自考核过后,认定不可雕的“朽木”、影响政治生态的“毒木”、混吃等死的“废木”。

如范致虚,其人是哲宗元佑三年进士,人物风流,好清谈,出仕以来,皆任亲要之职,曾官至尚书左丞,在士林中颇有贤名。

前几年蜀地、陕西、京东等路屡屡用兵,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天子为此事心忧,召重臣献策。

其余臣工或献用兵破敌的妙计,或进增加财政收入之救时之法,或谏削减一些非必要开支的忠言。

轮到颇有贤名的范致虚,这位清闲惯的了官老爷哪里有什么好办法?

其人只能大谈用兵不详,圣天子当以德治天下之类的扯蛋话,把急于解决难题的赵佶气得够呛,乃落其职,改知河间府。

范致虚到任河间府后,痛定思痛,转而“务实”,专投天子所好,大肆营饬道宇,拜神求仙,搞得地方乌烟瘴气。

徐泽在河间府考察期间,范致虚也是摆出一副天子之旨不抗,反贼之话不听的非暴力不合作态度,倒是颇有气节,当时就被徐泽撸了。

刘豫是元符年间进士,与“颇有贤名”的范致虚相反,据说自幼缺乏教养和德行,其人任殿中侍御史时,还被谏官揭露他读书时偷同窗白金盂和纱衣的老底。

为此,赵佶专门下过诏,要求众官不要再追究此事。

要说刘豫在提点河北西路刑狱公事任上做了啥天怒人怨或荒唐的事,还真没有。

实际上,徐泽与刘豫见都没见过面。

但架不住此人在后世留下的名声太响亮,徐泽就算再孤陋寡闻,也知道他是对大金国“世修子礼”的大齐皇帝。

还有邓洵仁,乃是刚刚死掉的宰相邓洵武的长兄。

其父是神宗朝出了名的小人邓绾,人品恶劣,两面三刀,曾有“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的“豪言壮语”。

不过,徐泽驱逐邓洵仁,与其先父没有半点关系,而是因为其人德性与范致虚差不多,都是正事不干尽扯蛋的货色。

这位老爷知陈州事任上,主要做了两件让教主道君皇帝印象深刻的事。

其一,奏乞选择数十部,先次镂板,颁之州郡。

皇帝很重视,命道录院看祥,取旨施行,

其二,乞禁士庶妇女辄入僧寺。

皇帝依然很重视,诏令吏部申明行下。

而当初差点被徐泽吓尿了孙佐名更是尸位素餐,不懂不会也不学,诸事全赖属僚处理,且胆小如鼠,没有半点担当。

实际上,孙佐名的知淄州事的职务早就被徐泽撸掉了。

幸好其人还有点才艺,能作一手好画,被免官之后,自力更生,总算没有饿死。

徐泽其实对手下人才并没有德才兼备、大公无私之类超出实际的要求。

不懂愿意学的,有坏毛病愿意改的,能力弱愿意踏实干的,他都会给机会。

没办法,任何时代都稀缺真正的精英人才,责全求备是做不好事的。

但他的宽容绝不会给范致虚、刘豫、邓洵仁、孙佐名这类货色。

之所以没对这些人进行严厉惩处,乃是徐泽对改变官场风气一事上也是执行分步走的策略,指望一步到位,只能自欺欺人。

而且,这些人的政治生命虽然被徐泽判了死刑,但还是有一点用处的。

针对徐泽的上奏,东京的赵宋朝廷很快就有了回应,天子全盘接受了徐泽的推荐,并授范致虚、刘豫、邓洵仁等人以新职。

又根据徐宣抚使的“请求”,诏知秀州事王子武、提举京东西路常平司梁扬祖,知钱塘县事何铸等官员补充河北两路和京东东路的官员空额。

没错,徐泽拿这些废物,换了一批自己急需又能用的官员——这也是同舟社与朝廷达成协议之一。

去年,徐泽率军平定两浙路叛乱,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当地官员,主要有王子武和何铸二人。

王子武有能力也有担当,是个不错的官员。

何铸是政和五年的进士,能力赶不上王子武,但为人光明磊落,做事一板一眼,是个品性刚直之人,在杭州灾后重建中很是勤勉。

梁扬祖则是梁子美的第五子,不过,徐泽之所以点名要他,倒不是为了照顾梁子美的“关系”。

而是以赵宋如今的混乱官场,做事干练,又愿意为同舟社做事,且朝廷还能放手的中低阶官员真不好找。

再说,有这么多“更换指标”,总不能浪费吧?

手机版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