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三十九章 足兵足食再灭辽

水浒新秩序 第三十九章 足兵足食再灭辽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9: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河北路驻军吃不饱饭的问题早在国初就已经出现,其后,随着驻军越来越多,这个问题也越突出。

宋仁宗皇祐元年,户部副使包拯论御边之策时言“河北屯兵无虑三十万”,再加上没列入兵籍的乡兵,数字非常恐怖。

只以三十万算,每年需刍粮一千零二十万才能满足兵食所求,但整个河北路赋税收入加起来才勉强达到所需刍粮的十分之三。

这么大的缺口,怎么办?

除了朝廷从江南转运漕粮外,还有和籴、入中等手段获得军粮。

不过,这些手段只能作为补充,且不管哪种方式,都要大量的钱,还存在运输消耗和行政**造成的损失问题,损耗的比率还很惊人。

驻军越多,消耗越大,即便以赵宋之富庶,也难以长期承担。

要想士兵足食,最有效的办法其实是开辟军屯。

河北屯田始自宋太宗时雄州团练使何承矩,其人任职期间,自顺安以东濒海,广袤数百里“悉为稻田”。

澶渊之盟后,朝廷又诏定、保、雄、莫、霸诸州及顺安、平戍、信安等军,凡知州、军,皆兼制置辖区屯田事。

正是这一措施,才保障了河北路当初能养活数十万大军。

军屯之制起于西汉,后被历代延续。

这一制度对于免去百姓负担与转运粮草的困难,在一定时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但也只是“一定时期”。

因为,从本质上讲,军屯就不是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先进制度。

徐泽当年在辽东搞更先进的集体大农庄,都要设定五年之期,因为集体农庄很难长期经营。

而军队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屯田产出分配的封闭性,注定了这种制度只能作为短期的应急手段,时间久了必然会出各种问题。

河北路军队缺编的问题就出在这里。

由于种种问题,屯田越久,士兵种田的积极性就越低。

军屯产出越来越少,已经不能满足驻军吃饱饭的要求了,怎么办?

很简单,把屯田“租”给驻地周边的“百姓”耕种,军队由种田改为收租,集中精力安心练兵打仗,完美!

怎么可能呢?

能“租种”大片军屯土地的,自然不可能是一般人,而地方官员为了政绩,也会默许甚至鼓励“百姓”侵占屯田。

如此一来,地一旦“租”出去就再难收得回,由此军屯之地越来越少,粮食越来越不够吃。

而且,不仅是军屯土地流失、产出变少的问题。

随着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隐田隐户越来越多,税基人口越来越少,河北两路的税收也跟着严重萎缩。

还有,三易回河造成的河北人口大量减员,以及大片利于耕种的良田变成黄泛区。

再加上王朝进入末年,朝政混乱,造成的军费移支、漕粮调度不力、层级**等诸多问题。

等等。

所有问题堆积的结果,就是原本以各种渠道供给军队的粮食都急剧减少,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养不活那么多的人,不缺编还能怎么办?

受限于出身和地位,和诜当然不可能想得这么全,但只对比雄州一地历年的数据,军粮越来越少的事实他这个知州却是非常清楚的。

“相公,下官明白了,要想拿下燕云,就必须抛掉幻想,以硬仗彻底打服辽人,还得有足够的粮食养河北和燕云之兵。”

徐泽点点头。

“对!要想真正收复燕云,不仅要彻底打服辽人,养活新附之民。而且,这些养兵样民之粮最好出自本地,至少,要大半出自本地。”

“这,这怎么可能?!”

和诜被徐泽的话再次震惊住了,河北农业基础最好的时候,都只能供给驻军十分之三的军粮,现在河北驻军早没三十万了,但能供应的军粮也更少,仍是大半需要朝廷供给。

真要北伐的话,也必须要靠朝廷转运粮草。

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

通过军事扩张可以快速取得广阔的国土,但将新占领地区的战争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却需要时间。

即便为野蛮扩张量身定做的“猛安谋克制”,也没法让金国做到拿下一地就马上获得大量兵员和粮草,所以完颜阿骨打每打一场大仗,都要休整几年以转化战争潜力。

辽国的燕云十六州已经被多年的战争严重破坏,生产急剧衰退,一旦时间内就是拖累中原的“负资产”。

而且,向这些地方转运粮食的路程更远,困难也更多。

“不!有可能,而且必须能!”

徐泽给出了自己坚定的回答,并对仍有些不解的和诜图穷匕见。

“不然的话,你以为朝廷会冒着压迫河北以南各地造反的风险,拼命搜刮钱粮,并千里转运河北、燕云,供我这个反贼开疆辟土,立国兴业么?”

“相公!你?”

和诜早就接受了徐泽的反贼身份,但对方一直没有跟朝廷彻底撕破脸,导致和诜产生了以宋臣身份完成北伐的幻想。

“和知州,你不会不知道造反这条路一旦迈出第一步,就没法再回头吧?”

和诜苦笑,自己都已经六十好几,没几年好活了,也愿意配合徐泽的北伐,何苦要逼自己表态呢。

“相公一心恢复燕云,下官愿意追随,可是为什么就不能跟朝廷合作,减少阻力,尽早北伐呢?”

“因为我不需要一个得了又失的燕云十六州。”

得了又失?

和诜很快就想明白了徐泽的意思,徐相公应该是担心与金国起争端。

“金人立国才几年时间,肯定没法吃下整个辽国,我们可以先与金人结盟,约定彼此的战线。”

“呵呵,当年,秦出关中平灭五国,齐国选择与秦国结盟时,也是这样想的。”

金国和同舟社之间必有一战,这是双方签订了任何形式的盟约都无法避免战争,也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原因很简单,建国后就一直战无不胜的扩张惯性不是那么容易刹车的,新兴的金**功贵族没吃饱,他们会不断推动新的战争。

更何况还有扩张太快掩盖的大量内部矛盾,以金国落后的体制根本没法解决这些矛盾,最好也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对外战争。

而徐泽之所以要花大量时间出巡各地,并尽量争取和诜这类真心北伐者的全力支持,就是希望尽快统合河北路的力量。

同舟社一旦取得燕云,处于燕云十六州和京东东路之间的河北路地位就凸显出来了,一个稳定而富有活力的河北路才能担负起连接南北的重任。

同舟社打败朝廷军队,以小吞大,完成河北两路治理权的平稳接收只是第一步。

对积弊深重的河北路进行深入改革,并跟上相应的经济建设,保证以己之力就能足兵足食才是关键步骤,只有做好了这一切,才能再谈北伐之事。

同舟社北伐确实可以压榨一群怂包当家的赵宋,获取一定量的钱粮。

但绝对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他们身上,不然的话,以赵宋的尿性,随便激起几起平灭不了的民乱,自己都没了粮草怎么办?

即便没有内乱,同舟社和金国开战之后,赵宋抓住时机,来个联金灭同如何?

和诜的脸色不断变化,好半响终于下定决心,跳下马,就在道上大礼参拜。

“末将和诜,拜见社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