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过河卒 > 第二百零六章 山河表里潼关路

过河卒 第二百零六章 山河表里潼关路

作者:莫问江湖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13 16:05: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齐玄素视察完崆峒山,小殷也睡醒了,醒了就喊饿,非要把澹台震霄送的那点血食都给吃了不可,吃饱了睡,睡饱了吃,整个一饭桶。

齐玄素知道少吃一顿饿不死,干脆不理他,下令起航,正式前往地肺山。姚司也跟随齐玄素一道,反正“应龙”够大,总有姚司的一间房。

小殷一怒之下怒了一下,然后饿得又去睡觉了,不得不说,这大掌教座舰睡起来是舒服。

齐玄素的这艘大掌教座舰主打一个综合功能,作战功能反而是其次,毕竟在设想当中,大掌教作为道门领袖不太可能驾驶飞舟亲自作战,哪怕大掌教仅仅是从旁督战,对于士气的加成已经很大了。换而言之,真到了大掌教座舰不得不直接参战的局面,那么已经不是加装一点作战功能可以挽回的了。

所以大掌教座舰的生活区域还是相当大。

齐玄素此时便在自己座舰专门配备的书房中,张月鹿坐在一旁。

“在想什么?”张月鹿见齐玄素怔怔望着窗外不由问道。

齐玄素回过神来:“我忽然想起儒门关于亡国和亡天下的说法,最早的时候,我还是相当不以为然,觉得是儒门的落后言论,不值一提。可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事情多了,又觉得没有这么简单。”

张月鹿对于儒门是有些研究的,直接问道:“具体怎么说?”

齐玄素也不藏着掖着:“每每亡天下,外寇入侵,仆从军的数量都要超过侵略军本身,大多数时候的反抗都是在对抗投靠了敌人的中原人。忘记历史等于背叛,我们不能简单视作朝代更迭。大厦将倾之时,若是不曾尊重试图力挽狂澜的一切努力,只是困在所谓大势的梦呓之中,却把血一般的历史教训进行和稀泥,以春秋笔法修饰,是不对的。所谓得民心者,又如何衡量?外寇入主中原,他们也代表了天心民意吗?不见得吧,只是杀得够多,杀得够狠。你说他们是少数还是多数?若是少数,那些庞大的仆从军如何解释?若是多数,反抗的意义又要如何解释?”

张月鹿想了想,说道:“看来你的思考方向与内战本身关系不大,倒是与三教大议有些关系。”

齐玄素叹息道:“当然,儒门的这套理论也未必全对,这不免让我有些犹疑,我此番筹备召集三教大议不知是对是错,这次改制分权,若是搞得不好,是要遗臭万年的。可是走到这一步,内战的爆发让道门不得不做出一个抉择,不得不这样做了。”

张月鹿道:“我觉得大方向是没有错的,不过前路是曲折的,前进两步后退一步,必然会有所反复。”

齐玄素道:“但愿如此吧。算了,不谈这些,我还是要把精力放在军事上,若是正面战场上打不过,那么一切都是白搭。”

张月鹿道:“我有一种预感,秦权殊很可能会亲自来到西线与你对垒。”

齐玄素笑道:“这不奇怪,就算小殷做梦也能梦到这个可能,秦权殊的伤应该养得差不多了,他总不能一直坐困愁城。”

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交谈中,舰队全速前进,没用多久就抵达了地肺山,大掌教驾临了忠实的万寿重阳宫。

直到此时,齐玄素才知道七娘并不在万寿重阳宫,而是去了前线。

齐玄素终于忍不住了:“胡闹!”

曾几何时,齐玄素很不喜欢这种腔调,不过他成为大掌教后,却越来越顺口了。

张月鹿经过这次闭关倒是没有以前那么激烈了,平静问道:“七娘该不会是躲着我吧?”

齐玄素一挥手:“没有这样的道理。”

风陵渡位于秦州、中州、晋州三州交界的长河大拐弯之处,过了风陵渡一路往北,便是晋州重镇河东府,再往东北,则是平阳府,此时儒门大祭酒程太渊便坐镇此地,而不是晋州的首府晋阳府。

平阳府位于晋州西南,东倚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临长河,与秦州隔河相望;北起淮阴岭,与晋中、吕梁毗连;南与河东府接壤。整体来看,平阳府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此处地形轮廓大体呈“凹”字型分布,四周环山,中间平川,是个盆地。

程太渊得知大掌教齐玄素要亲临西线之后,便放弃了河东府,一口气退至了平阳府。

无论是河东府,还是平阳府,都是齐玄素进军路上有着相当战略意义的地方。

三线大军各有各的任务,北线且不去说,东线有三个关键节点,分别是:彭城府、北海府、渤海府,西线同样有三个关键节点,分别是:平阳府、晋阳府、云中府。

所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寥寥几句便道出了晋州的关键所在。

何谓表里山河?

春秋时晋国外临长河,东靠太岳,西靠吕梁,两山之间的地形好似一条西南至东北走向的宽阔走廊,不过这条走廊并非一马平川,而是依次有四个盆地。

风陵渡隶属于河东府,再算上平阳府、晋阳府、云中府,刚好一府一盆地,即河东盆地、平阳盆地、晋阳盆地、云中盆地。

按照程太渊最初的设想,四个盆地可以层层抵抗,不过前提是只有七娘一路大军,可这次全真道分别从西京府和龙门府出兵,最前面的河东府过于突出,两面受敌,再加上大掌教亲临,程太渊为了保险起见,主动放弃了河东府和河东盆地,退到了第二个盆地,也就是平阳府和平阳盆地。

程太渊在平阳府召开了议事——儒门投降道门多年,受到道门的影响,也染上了凡事先议事的习惯。

一位随军的儒门大宗师向程太渊进言:“大祭酒,这次道门大掌教亲自挂帅,虽然全真道兵力上并无优势,但仅凭大掌教一人之武力,只怕晋州也很难守住。所以还是要尽快向帝京求援,皇帝陛下也好,王大祭酒也罢,抑或是其他什么人,总要来上一个。若是只有大祭酒一人,恐怕双拳难敌四手。”

另一人也附和赞同:“正是如此,齐玄素和姚齐二人绝不会自重身份,无论是以多欺少,还是背后偷袭,都是此二人能干出的事情,姚令和皇帝陛下都吃过大亏。”

程太渊微微点头:“正是如此,我已经传讯帝京,陛下也正式给出答复,既然道门的大掌教亲自来了晋州,那么陛下也不好无动于衷,自当与齐大掌教会猎于表里山河之地。不过陛下还有些事务要交接,所以不能第一时间过来,我为了稳妥起见,便先弃了河东府,固守平阳府。”

众人纷纷放下心来,亦作恍然大悟之态,夸赞大祭酒运筹帷幄,明断万里,又有皇帝陛下御驾亲征,晋州定然无忧。

不过这些话,他们自己到底能信上几分,那就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

毕竟芦州之败和凤麟洲改旗易帜,对于秦李联军的士气打击相当巨大,齐玄素又号称姚令之后的道门第一人,四件仙物在手,由此带给其他人的压力自然也十分巨大。关键皇帝与大掌教在南大陆算是交手一次,最终还是皇帝败了一筹。

此番二次交手,皇帝陛下能否扳回一城,谁也不好说,只是在明面上不好说出来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