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过河卒 > 第二百零五章 大军七十万

过河卒 第二百零五章 大军七十万

作者:莫问江湖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13 16:05: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总兵力来说,玉京方面总共三路大军,除去后勤辅兵和维持治安的地方部队,西线大军十万左右,东线大军十二万左右,北线大军人数最多,有十五万左右,合计三十七万,算是四十万的兵力。帝京方面要少一些,不过在存亡之际拼命挤一挤,凑一凑,也大概能拼凑出三十万左右的老本,加起来总共七十万。

交战双方加起来尚且不足一百万人,似乎也不怎么多。

只是账不能这么算,这七十万人并非古代号称的百万大军,这是实打实的统计出来的数字,没有虚张声势,没有把辅兵算进来,就是七十万战兵。而且世道不一样了,无论是兵器装备,还是个人素质,都不存在“炮灰”这个概念,几乎人人都有修为在身,从伪仙到先天之人不等,不存在抓壮丁充数,披甲率基本达到了九成九以上,大规模应用配备重火器、飞舟、大型阵法,更不必说还存在大掌教亲军这种特殊兵种。

这样的七十万大军,驱逐一个没被人间天道削弱的全盛域外天魔都绰绰有余。

所以七十万大军铺开之后,战线绵延数千里,几乎整个长河以北都是战场,包括辽东和新罗。

当张气寒返回凤麟洲的时候,澹台震霄也已经抵达凤麟洲,再加上一直都在凤麟洲的老殷先生,三位老派人物进行了一次简短议事。

此时三洲三道联合舰队驻扎在凤麟洲的对马岛附近,靠近九州岛的萨摩藩,与新罗半岛只有一道海峡之隔。

张气寒去玉京参加议事的时候,也是澹台震霄还未抵达凤麟洲的时候,老殷先生的主要工作就是改编舰队,毕竟海军是个技术兵种,形成战力相当不易,不好直接打散,可又要考虑到忠诚问题,那就要进行多方面的思想工作和物质保障,这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

经过讨论,三人决定让这些投降的铁甲舰担任运输工作,包括运兵和运送各种后勤物资,用婆罗洲的灵官替换掉“应龙”上的灵官,保障飞舟部队,毕竟最终还是要在陆地上定胜负,海军的作用有限。

进攻方向已经定下,也就是新罗半岛。

从理论上来说,应该存在一个新罗道府,但实际上这个所谓的新罗道府早就被齐州道府吞并了,道门的名册上没有这个单位。

齐州道府与齐州是两码事,齐州道府沿着海岸线一路扩张,从齐州半岛到辽东半岛,再从辽东半岛到新罗半岛,皆由齐州道府管辖,所以才说齐州道府拥有内海。

其实东线大军和北线大军都在攻打齐州道府,只是一南一北罢了,相距何止千里,可见这个道府何等庞大。

日后收复齐州道府,定是要将其拆分的。

在诸多大道府中,江南道府、岭南道府、凤麟洲道府的实际面积不算太大,但是质量很高。蜀州道府、西域道府、南北婆罗洲道府、东婆娑洲道府的质量未必很高,不过疆域广阔,所以以上道府都被列为大道府。

齐州道府得兼二者之长,既有质量,从齐州半岛到直隶之地,乃是江北精华之地,又有疆域,横跨江北、辽东、新罗等地。

如果说昆仑道府因为担负拱卫玉京的职责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道府,那么齐州道府就是毫无疑问的第二道府。

齐州道府的内海加上新罗半岛与凤麟洲之间的海域、凤麟洲以东的海域,被称之为东海,从大江入海口以南到南洋婆罗洲,就算是南海了。

随着凤麟洲道府易主,现在东海和南海都在道门的掌握之中,这漫长的海岸线便如常山之蛇,备前而后寡,备后而前寡,处处皆备,则处处皆寡。

北线大军在陆地上推进的同时,可以调集海军配合进攻。

两位副掌教大真人,澹台震霄在南大陆面对的敌人是北方圣廷,主要还是陆地作战,张气寒久在凤麟洲这座海外孤岛,对于海战则不陌生,所以两人做了一个分工,澹台震霄主要负责陆军,张气寒主要负责海军,老殷先生虽然不是副掌教大真人,也没有挂“掌军”二字,但是坐镇凤麟洲,协调婆罗洲和罗娑洲,负责后勤。

关键是出兵时机,澹台震霄虽然强横,但是并不熟悉新罗半岛的具体情况,可张气寒不一样,他本就是太平道宿老,对太平道的情况知根知底,又执掌凤麟洲道府多年,对于仅仅一道海峡之隔的新罗自然也十分了解。

因为新罗分别与辽东道府、凤麟洲道府相邻,并不属于边境道府,再加上这里也不是什么好地方,气候苦寒又多山,所以除了几个海港,驻扎的道士和灵官并不多,主要靠新罗国自治。

随着太平道在南边一再败退,不得不从北边抽调人手,辽东是秦家的龙兴之地,也是中原的一部分,实力还算雄厚,可新罗这个地方的地位跟大虞国差不多,自然不那么上心。

正如那个著名笑话说的,每当中原衰弱,南边的大虞国,北边的新罗国,必定跳出来抢夺正统,按照他们的说法,长江以南都是大虞国故土,长江以北都是新罗国故土,合着中原这么多人都在长江里泡着呢。

总之李家并不重视新罗,现在这个时候,太平道南北不得兼顾,就算秦家和李家猜到了齐玄素要以凤麟洲为跳板进攻新罗半岛,在凤麟洲易主之后如此短的时间里,再想临时重视也来不及了。此时的新罗半岛必定防备空虚。

张气寒说道:“西线那边大掌教刚刚离京不久,许多情况还不熟悉,再加上西线久无战事,准备也未必充分,肯定不能第一时间发兵。东线这边倒是情况熟悉,也准备充分,士气正旺,无奈要直面秦李联军的精锐,需要把握时机,同样不好轻动。我认为,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当仁不让。”

澹台震霄问道:“张大真人的意思是立刻发动进攻?”

张气寒道:“虽然我和澹台大真人是首次合作,但新罗不过三万左右的地方部队,而我们是十五万精锐大军,陆、海、空三军齐备,以多击寡,又占了先手的优势,我认为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澹台震霄又望向老殷先生。

不是这位曾经的西道门之主没有主见,也不是没有魄力,而是他初来乍到,不好独断专行。

毕竟殷老资历深辈分大,又是大掌教的近臣,张气寒同为副掌教大真人,更是本地的地主。虽然澹台震霄是掌军大真人,但也要注意团结道友,若是三个老道友闹得失和,既不利于开展工作,也不利于推进战事,最终一地鸡毛,谁都讨不到好。

不气盛不叫年轻人,可三人都是老人家了,没有那么大的气性,更懂得相忍为国的道理。

老殷先生道:“我也这么认为。磨合也好,整合也罢,最好的办法还是以战代练,新罗国又是个软柿子,正好拿来练手。当然了,我主要负责后勤,大掌教说得很明白,由掌军大真人负责军事指挥,可相机决断,所以这个决心还得澹台道兄来下。”

张气寒这个副掌军大真人也点头赞同道:“正是如此。”

闻听此言,澹台震霄直接下了决断:“既然如此,那我以掌军大真人的名义正式下达命令,明日辰时,我军自对马岛发兵,跨过新罗海峡,夺取新罗港口东莱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