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 第193章 去南京的真正目的——为抗倭保驾护航

罗龙文这儿没白来。

锦衣卫常年监控百官,给百官建密档,收集百官把柄黑料。唯独不收集本卫堂上官的黑料。

这是陆炳为防锦衣卫的堂上官们争权内斗,相互攻讦。

故南京锦衣卫的头头脑脑们是怎样的人,林十三两眼一抹黑,没有密档可查。

罗龙文的督捕司则不同。严党誓要将其打造成小锦衣卫。故督捕司一直暗中搜集锦衣卫官员的情报,汇集成档。

其中甚至包括了南京锦衣卫的堂上官密档。

林十三到南京上任,罗龙文没啥能帮的。干脆连夜派心腹去了一趟督捕司,调来了南京锦衣卫三位堂上官的密档。

罗龙文将密档交给林十三:“这东西不能送你。只能让你看。你看看吧,了解下未来上司的脾性,总比一无所知强。”

林十三翻开了密档。

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徐鹏举;指挥同知,临淮侯李庭竹;指挥佥事掌镇抚司事,诚意伯刘世延。

魏国公徐鹏举,徐达之后。职南京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南京守备、兼南京锦衣卫指挥使。

当初靖难之役,徐家两边下注。老大徐辉祖站队建文帝,屡次率兵与燕军大战。后被成祖囚禁到死。

老幺徐增寿站队燕王。充当燕军在应天城的内应。后因事情败露,被建文帝所杀。

永乐北迁后,徐辉祖一脉承袭魏国公,居于南京;徐增寿一脉封定国公,居于京师。

徐鹏举是第七代魏国公,他可不像自己的老祖徐达。是个实打实的草包,南京人送了他一个雅号“草包国公”。

他与岳飞同名。据说他临产时,其父徐奎璧做了个白日梦。梦见岳飞对他说:“吾一生艰苦,为权奸所陷,今世且投汝家,享几十年安闲富贵。”

故其父为他起名“鹏举”。

用着岳飞的名,却是个大草包。可见白天做梦都是反的。

临淮侯李庭竹,李文忠、李景隆之后。职南京右军都督府左都督、提督操江、兼南京锦衣卫指挥同知。

李庭竹与徐鹏举正好相反。此人宏德邃学,庄简恤士,一肚子墨水不说,还勇武善战,数次率军抗倭。

诚意伯刘世延,刘伯温之后。职南京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兼锦衣卫指挥佥事掌镇抚司。

由于洪武朝的是是非非,诚意伯爵位断袭百年。直到嘉靖初年,嘉靖帝重用勋贵,借以打压文官,才让刘世延的祖父复爵诚意伯。

别看刘世延只有二十来岁,却是个少年英雄,有勇有谋。不过他有着普通勋贵的毛病,喜欢贪个污、受个贿什么的。

罗龙文给林十三的密档十分详细,记载了这三人的一切好恶。

林十三看完后道:“义兄,多谢您了!这三份密档让我受益匪浅。”

罗龙文道:“老弟,你是块金子。我信你到哪儿都能金光灿灿。不要在意陆炳的打压。我告诉你一桩大秘密。”

“陆炳.恐怕命不久矣了!”

林十三惊讶:“什么?”

罗龙文问:“你有多久没见过陆炳了?”

林十三答:“自我从辽东回来见了大掌柜一面,就再未见过。算起来有半年了。这半年以来他的所有命令皆是少掌柜陆绎或指挥佥事朱希孝代传。”

罗龙文解释:“太医院的御医、京城内外的名医,他全看过了。是肝疾入骨,无药可治的绝症。用不了一年,恐怕就得一命呜呼。”

“等陆炳身死之日,就是你起复回京之时。”

林十三听了这话愣了片刻。对他来说,陆炳是一个严厉的上司。但陆炳又是一个好人。

得绝症了?

林十三把亲爹托付给罗龙文,看了一会儿南京锦衣卫官员密档,又聊了一会儿。回到家已是子夜。

官职的调动让他满腹心事,一夜未睡。

翌日,林十三像往常一样来到北镇抚司点卯。

点卯结束,朱希孝道:“十三,你跟我去一趟卫衙办几件事。”

二人骑着马,本来是去锦衣卫本衙方向。

朱希孝却突然说:“不去卫衙了。去陆都督府上。陆都督要见你。”

林十三心中暗道:人真是不经念叨。昨夜还说半年没见过大掌柜了。大掌柜这就要见我。

二人进得陆府。陆绎领着他们去了陆炳的卧房。

陆炳脸色苍白,卧床不起,闭着双目。

仅仅半年没见,他仿佛瘦了几十斤,苍老了二十岁。

陆绎低声道:“爹,林十三来了。”

陆炳睁开了眼。陆绎连忙将一个枕头垫在他背后。

陆炳开门见山:“林十三,知道我为何调你去南京嘛?”

林十三答:“属下不知。”

陆炳道:“如今朝廷的第一要务是抗倭。但江南有一大批人在给抗倭使绊子。或推诿塞责,或出工不出力。”

“甚至有人暗中通倭,给倭寇提供明军情报。”

“南京锦衣卫那群人,吃喝玩乐个个都是行家里手。若说经办秘密差事,为抗倭保驾护航,他们没有那个能力。”

“故,我调你去南京锦衣卫。命你严查内贼通倭情事,兼管搜集倭寇军情。胡宗宪若有事让你办,你在南京也方便。”

说到此,陆炳一阵剧烈的咳嗽。

陆绎接话道:“林十三,我爹让你去南京,既非贬谪,也非让你去享清福。而是让你去为抗倭出力。”

“南京锦衣卫的大部分官员虽都是酒囊饭袋。但我爹慧眼识英雄,前两年推荐了临淮侯李庭竹、诚意伯刘世延担任二堂、三堂。”

“这两个人都是世勋中罕见的忠勇无双者。遇事你可跟他们二人商议。”

林十三拱手:“十三谨记大掌柜、少掌柜教诲。”

陆炳刚才还在说话呢,这才片刻他便昏睡了过去。陆绎对此似乎已经见怪不怪。

陆绎道:“你去南京为抗倭出力,手下只有那三十几人怎么能行?我给你四个北镇抚司总旗队。”

“这两百人个个精通暗杀、跟踪、查案。乃是北镇抚司精锐中的精锐。”

“他们会潜伏在南京城中,随时听从你的调遣。”

说完陆绎拍了拍手:“薛阎王,出来。”

一个人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林十三心中暗惊:薛阎王?

这薛阎王乃是北镇抚司之中最神秘的存在。他的本名已不可考。

卫中人之所以称他为“阎王”,是因他号称北司第一暗杀高手。

此人已有五十岁,在卫三十多年。一直管暗杀,功劳多的数都数不清。

但很奇怪,陆炳却一直压着他。让他当了三十年的百户,从未得到过晋升。

陆绎道:“那四个北司总旗队,一直是老薛带着。此番老薛也去南京,暗地里潜伏。他今后直接听命于你。”

林十三朝着薛阎王一拱手:“薛老前辈,有礼了。今后还请与我同舟共济。”

薛阎王道:“为抗倭出力,乃是职下本份。今后我潜伏南京,愿惟林千户之命是从。”

陆绎道:“好了,事情说完了。林十三,这番你是重任在肩!”

“说白了就是代表锦衣卫,在江南替抗倭保驾护航。”

“倭患不平,你不得回京!”

林十三拱手:“属下领命。”

出得陆府,林十三心中五味杂陈。

本来寻思是去南京享福的,结果依旧是办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差事。

转念一想,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上报朝廷、下救黔首。若真能为平定倭患出一把力气,也算不枉此生。

数日之后,永定河畔。

严世蕃又约上了林十三垂钓。

这几日天气有些好转,不似初三那般寒冷。

在严世蕃面前,林十三得装作恨陆炳恨的牙根痒。

林十三怒道:“义兄。陆炳那厮好狠的心肠,直接把我发配到了南京锦衣卫。到了那边,我一丁点的权力都没了。放屁都不响!”

严世蕃本来对林十三存着三分戒心,但得知林十三“被贬”南京后,戒心烟消云散。

严世蕃道:“没办法,陆炳那厮最近反水了。似有跟我爹对着干的苗头。”

“你跟我严家走得太近了,这几年又颇得圣宠,权力太盛。他自然要打压你。”

“放心,那厮没几天活头了。我严家不会不管你。你只需在南京享乐个一两年,便可风光回京。”

“你如今已是千户。再回京时,说不准能成为锦衣卫的堂上官,至少也可以担任南司或北司的镇抚使。”

林十三道:“有义兄这句话,我的心就放肚子里了。”

严世蕃又道:“你可以和鄢懋卿一同南下。他常驻杭州,你常驻南京。今后你们在江南相互也有个照应。”

林十三嘴上说:“好。那今后我就要多蒙鄢总盐照应了。”

心里却暗道:这次我去江南,说不定差事之一便是对付鄢懋卿。

二人正说着话,臭砖头打得窝起效了!

严世蕃鱼竿上的鸡毛漂突然向下一动,又往上一顶。中鱼了!

严世蕃提起鱼竿后大惊失色!

钓上来的鱼,竟是一条死了的鲤鱼。且这死鱼吃的是正口。

死鱼正口,乃是历朝历代钓鱼人的大忌!

严世蕃提起死鱼看了看:“这,这。似是不祥之兆啊!”

林十三眼疾手快,一把夺过严世蕃的鱼竿,连死鱼一起扔进了冰洞之中。

林十三道:“义兄,死鱼正口,必有鬼祟。此地不宜久留,咱们走吧!”

严世蕃道:“好,走,走。”

二人离开了永定河。

严世蕃道:“难道真有水鬼?不然死鱼怎么会把鱼钩吃个正口?”

亏心事做多了,就怕鬼叫门。

严世蕃跟他爹杀过太多人,整过太多人。遇上这样的不祥之兆,心里未免打起了鼓。

林十三劝慰严世蕃:“义兄,永定河里的河精水鬼多了去了。死鱼正口是常有的事。”

“只要及时离开便可。无需挂在心上。”

严世蕃满腹心事,沉默不言。

林十三回了福寿街的新宅。

只见家里几乎成了裁缝铺。七八个裁缝正在忙不迭的给孙越、李高等三十几个袍泽量体裁衣。

碧云在一旁张罗着。

林十三问碧云:“这是?”

碧云笑道:“南京气候不似京师。再加上老人家有说头,去新家要穿新衣。我让裁缝给弟兄们每人做几套四季常服。”

“南京可是个富贵人扎堆的地方。弟兄们去了那儿,在穿着打扮上不能失了体面,低人一头。”

碧云在替丈夫收买人心上一向是不遗余力。简直就是林十三的贤内助。

孙越笑道:“还是师娘想得周到。弟兄们跟着师父、师娘,既有金银拿,又有新衣穿。”

李高道:“就是就是。师娘待我们这些人真像是对待亲儿子一般呢!”

林十三道:“你俩快别这么说了。她比你们二人还小一岁,倒成了你们的娘?”

“孙越、李高,哦,还有张伯。你们随我去书房。”

四人来到了书房。

林十三将陆炳派他去南京的意图一一告知他们三个。

张伯惊讶:“大掌柜、少掌柜连薛阎王都派给了你?那可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林十三颔首:“看来江南的魑魅魍魉太多。我只有带着一尊活阎王去,才能震慑恶鬼。”

张伯道:“我之前就猜到,大掌柜派你去南京,绝不是让你过安逸日子的。”

林十三喝了口茶:“我的富贵是朝廷给的。总要替朝廷出些力。对付倭寇,总比待在京城掺和那些鸡零狗碎的党争要强。”

张伯却道:“错了。告诉你,东南抗倭牵着朝中党争。”

“你去江南,一定不可掉以轻心。江南是富贵温柔乡,也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当初武宗爷去了趟江南,回来便不明不白的死了。”

林十三颔首:“嗯。多谢张伯提点。”

孙越摩挲着下巴:“也就是说,这回咱们去南京没有定差。凡跟抗倭有关的事,全得管起来?”

林十三颔首:“是这样。应该这么说,南京锦衣卫千户的职位算是我的掩护身份。暗中还是办北镇抚司与抗倭有关的秘密差事。”

李高笑道:“反正我是认准师父您啦。你去哪儿我就跟到哪儿!”

李高随林十三去南京有一桩大好处。李高是裕王府的人,关键时刻可以把他推出去,拉大旗作虎皮。

接下来的十几日,林十三参加的送行宴是一场接一场。

二月初一,他带着三十几个袍泽、二百家眷,和鄢懋卿结伴经运河南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