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454章 歌未竟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454章 歌未竟

作者:冷泡茶加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27: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另外值得一说的,毫无疑问——农民起义。

我们此前说过,黄巢起义毁灭了门阀的**,王小波起义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打出了均贫富的口号。

而在靖康耻发生后,中原大地如同烈火烹油之态,也由此酿造出了农民起义的又一个高峰。

公元1130年,彼时的岳飞与韩世忠合力击退了金兀术的搜山检海,也因此都得了太监皇帝完颜构的青睐。

这一年当中岳飞基本上就成了救火队长,被完颜构调去江淮,先后平定李成、张用、曹成、孔彦舟等各路流寇,卓有成效。

不过这些实际上只能算是小麻烦,什么叫大麻烦呢?当然就是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

就如咱们前面所言,南宋虽然没有完整继承北宋的国土,但它完整继承了北宋的苛捐杂税。

而且在靖康耻之后,赵构还舔着脸又加了抗金税,这些钱有没有成为抗金将领的军费没人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的赵构的小日子过得愈发有声有色了。

皇帝开心了,百姓就没法活了,于是揭竿而起就成了单选题,而且在学习了王小波的先进经验之后,各地的农民起义基本上成了按起葫芦浮起瓢的态势,禁之不绝。

毕竟南宋的老百姓只是穷,不是傻,当饿死在家里和出门抢地主老爷一票这两个放在眼前的时候,任谁都知道怎么选。

南宋名臣李光曾经很直白说过贫民的困境:

“民不为盗,则将坐以待死也!”

公元1135年的钟相起义就尤其特殊。

首先是地点,钟相起义选择的是啸众洞庭湖,从这里顺着长江往上就是襄阳地区,顺着往下呢就是江夏地区,再往下就是赵构偏安所在的江南地区,可谓是踩在心口上了。

其次当然就是性质,钟相在学习了王小波的起义之后,将这个口号做了阶级上的延伸,就此迅速收拢到了大批的破产流民,而这个口号也相当简单:

均贫富,等贵贱!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聚集了近五十万人,他们在钟相父子的带领下接连攻占十九座县城,建政权号大楚,钟相自号楚王,并对占领地区的官僚地主财产进行清算,时称所占之地“无税赋差科,无官司法令”。

不过因为起义军良莠不齐被混入了奸细,钟相父子很快被抓且就地格杀。

按理来说首领被杀,起义军应该很快作鸟兽散,但没有,当时起义军的领袖之一杨幺接过了抗宋大旗并将起义指挥的有声有色。

最终赵构将岳飞从抗金前线召回,钟相杨幺起义也才终于失败。

实际上很无奈的一点是,如果翻开历史,无论是钟相还是杨幺,他们与岳飞都是类似的,都是能看到百姓困苦的人。

钟相出身商贾家庭,青年时入了摩尼教遵循教义在乡里施舍贫民,在亲眼看到了百姓苦难之后,这個商人儿子或是为了传教或是出于怜悯,对百姓不仅施以钱财还允诺等摩尼教大兴之后定然能等贵贱均贫富。

如此行事二十年,直至靖康之耻,赵构对外屈膝苟安对内重拳出击,而且放任招安的匪首之流祸乱乡里,最终逼得钟相揭竿而起。

杨幺就更像了,少年困苦坚持读书,并且靠着撑船载货来往洞庭对当时民生知之甚详,但最终也是当顺民没了活路,揭竿而起投入了轰轰烈烈的起义当中,好在最终岳飞吸纳了杨幺麾下近半数人手,或迁去襄汉安稳过日子,或编入军中北上抗金。

而最终因为宋廷,这些人彼此走到了对立面,着实令人唏嘘。

我们不能用今日的剑去斩前朝的官,镇压起义的岳飞没得选,他还需要宋廷的兵粮去北伐,将家乡从金人铁蹄下拯救出来。

钟相杨幺落草为寇起义也同样是没得选,他们被吃人的宋廷逼上了绝路不得不反抗。

他们最终皆亡于宋廷,这是时代的悲剧,怎么解决?当时没人能知道。

八百多年后,洞庭湖八百里波涛散尽,教员以青史磨墨,以三皇五帝风流人物作笔,挥笔写就《读史》一词,或许算作这个悲剧的一个回答。

遍观上下五千年,唯有百姓,才最堪称风流人物。

歌未竟,东方白。】

汉长安府中,在座诸人久久失语。

最终还是张飞摸摸脑壳,左右瞧了瞧很是实诚道:

“俺不懂,军师给俺讲讲呗?”

只不过让张飞意外的是,那似乎从不会被各种问题难倒的军师,那似永远胸有成竹智珠在握的军师,那看后世种种神异之景最多也只会挑挑眉头的军师,此刻却眉头紧锁不展,仰着头一时竟然痴了。

于是张飞扭头将视线对准了刘备,没想到大哥也很是直白的与他摆手坦然道:

“能品读一二愁怀,却不懂**分意思。”

于是张飞哈哈一笑:

“那大哥岂不是跟俺一样,十分不懂?”

刘备也不反驳,低头将这首词抄录了下来又读了两遍,但最终也只能无奈摇摇头。

尔后方才道:

“虽不懂这词,但那钟相杨幺,却分外好懂。”

这一点上来说确实好懂,毕竟后世不都说了么:季汉麾下多失意之人。

他们虽不如那两宋百姓一般被苛捐杂税逼到绝境,但同样也受困于时局又近似的绝境之感。

就如刘备自己,他若是不出来扛起兴复汉室的大旗,那谁人能扛?

是偏安益州的刘季玉?还是纵横雍凉只计较自己得失的韩遂?又或是那挟天子行不法的曹贼?

总不能是那屡屡给曹阿瞒低头受封的大魏吴王吧?

“谁不懂?”

张飞话语中难得有了点嘲讽的意思:

“那太监皇帝都不念百姓,难不成还想要百姓念他的好吗?”

“他有好可念吗?”

摇摇头甩开脑子里的这些晦气之事,张飞也是忽然脑洞大开:

“可惜那后辈所说的穿越之法难为真。”

“不然咱们跟那南宋换换,用张角换那岳飞如何?”

“再不行,等俺去许都擒了曹贼,用曹丞相换他的岳少保如何?”

刘备:“……”

(本章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