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453章 脱胡归汉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453章 脱胡归汉

作者:冷泡茶加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27: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光义在有气无力的呻吟,赵匡胤和赵普在根据接下来两百年的气候变化在商议北伐之策。

刘翰的思绪还在翻滚,旁边的内侍们则是互相多少都有点面面相觑:

“这张……桓侯之言,当真要一字不差的记载?”

“官家和赵相公此前的吩咐便是要一字不差记载!”

“可这其中全是忤逆之言……而且这般粗俗言语又了无新意…”

“那也当记!须谨记,我等乃是代官家相公执笔。”

“是极是极,且官家素来宽宏,待咱们也颇为大度,怎会如此追究?”

于是内侍们齐齐扭头看着那说官家宽宏大度的,又扭头看了看那还趴在地上眼看都神志不清的晋王。

“这如何能相通?且有粗俗下流之言在此,不正好让人知晓桓侯喜直抒胸臆?”

这话多少便是有些拉偏架了,不过内侍们倒也不在意,毕竟他们是一字一句抄录的,故而对这其中事情梳理的比较明白,认真算来那北宋亡国之祸不就是这位趴在地上没什么声响的人高梁河让世人看了笑话?最终导致咱宋人统统去与这后世都看不上眼的金虏做了奴婢。

还真应了官家所说的“与奴才做奴才”之言了。

那边赵匡胤与赵普略略说定了北伐目标之顺序后,赵普也抬起头来看着那龙飞凤舞的几字,喃喃道:

“此等汉胡之论,真乃别开生面。”

是的,虽然只有短短十个字,但赵普觉得辅以后世的解释足够自成一派,且颇有先亲风采。

君子六艺人人皆知,但如今就不说要求皆有涉猎了,单单射艺当中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五射之法,能通晓者又有几人?

……

汉长安将军府中则是洋溢着欢声笑语。

“玄德公若是想要歇息,自可去也,谁能拦也?”

“谁敢言不是?谁能言不是?只不过这赏舞饮酒之乐事好虽好,但……”

“不成不成,甘嫂嫂尚不说,孙嫂嫂定然不愿。”

“那有何难?玄德公打了一辈仗,观赏一二舞姬又能如何?”

“是极!想那曹贼,建安十五年铸铜雀金凤玉龙三台列峙峥嵘,听闻其盛景十里外犹可闻也,不过些许舞乐……”

刘备啼笑皆非伸手虚压止住众人笑谈:

“好了!”

“吾等如今立恢弘之志,如何能落至与曹贼作比?”

“且舞乐不足醉,这松辽平原宝地之景,想来才足以醉人也!”

于是众人顿时肃手称是。

实际上众人也就调侃一下,毕竟方才所见之玄德公与目前已知的玄德公实可谓大相径庭。

历公安、成都、汉中、长安四地,玄德公最挂念之事无外乎农桑。

这等沉迷享乐之态,与其说是刘玄德,不如说是刘季玉更为恰当。

只不过……刘季玉历战可谓寥寥,要是自陈说“打了一辈子仗”那多少是有点厚颜了。

刘备内心甚至都有点委屈了,后世这类似俳优戏的东西,二弟出现要么是万军丛中斩将制胜,要么是自陈显节,那““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垂于竹帛也”之言三弟早早就会背了。

自己呢?如今总共所见片段不过三,白帝托孤、夷陵大火,以及如今的这“打了一辈子仗”。

哭笑不得摇摇头,刘备遗憾的摇摇头:

“这后世称其至宝的黑土地,吾辈恐怕难知其神妙也。”

短短时间他也捋清楚了,后辈说的松辽平原之所在,若欲屯民首先面对的问题便是其冰天雪地之气候。

唐辽皆可考虑开发,因为从此前那气候图便可知初唐往后的温暖期近两百年,北宋初往后也就两宋相交之时冷了五十余年,只需要将其捱过去也有近乎三百年的温暖期。

至于自己等人如今所在的时期嘛……几乎可以说与那宋恰恰相反,将近三百年的寒冷期当中也就只能暖和不到五十年罢了。

因此后世愈是赞那黑土地,刘备等人便愈是心痛。

想要缓解痛心疾首,唯有转移注意力,于是刘备与自己军师一起干脆去研究何谓那“胡风汉韵杂糅”。

另一边马超满是兴趣的询问张飞:

“翼德将军可知那蒙古骑兵是何态势?”

搜肠刮肚想了一番之后,张飞也只能扭头表示不知晓:

“唯知这蒙古似乎有‘上帝之鞭’的名号,且其西征似乎有越过中亚而直达西方之态。”

马超闻言顿时有点羡慕了,驭骑兵转战千里,不说其间可能遭遇的大小战斗,单单这路途便足以称壮了。

不过此事终归比较遥远,旋即马超问起一桩旧事:

“吾听闻翼德将军曾给曹贼送过一封骂书,被记恨说誓要杀翼德将军。”

“其中所言比之方才光幕所书,如何?”

于是张飞脸上立刻显出不值一哂的神色来。

……

“这张飞,牙尖嘴利满嘴污言。”

李世民与左右笑言:

“看看这大汉桓侯说的什么话,要找那赵宋先祖提前给其改姓完颜。”

“真亏他能想的出来!”

长孙无忌对此反倒很是赞赏,出列道:

“陛下,先贤亦有言,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若是除恶不能务尽,岂不是自酿祸患?”

“观那寥寥宋史,这赵二能登御座,八成之因皆需归于赵大念骨肉血亲之情软了心肠。”

对此李世民不置可否,反倒是又在细微处与后世较劲:

“这胡风汉韵如何不能说作胡风唐韵?”

直至惹的长孙皇后轻轻捏了一把道:“汉唐本一家,陛下何须计较至此?”

于是李世民方才不情不愿点了点头:

“既如此,便议议那松辽平原吧。”

首先跳出来反对的是魏征:

“辽东虽有宝地,然后世亦称此地交错于各部边缘,如今辽东就臣所知,高句丽只是其中一部,更有契丹与靺鞨诸部在旁窥伺,且若欲开发又需迁入人口以万计,殊为不智!”

但同样长孙无忌也第一时间顶上:

“辽东杂胡诸部虽多,但若能尽平亦可得长治久安,自此而治非为此世,乃是为我唐数百年之基业,为我夏民千年之兴也,吾唐既铸强基业,当责无旁贷!”

随后甘露殿中你来我往意见交锋十分激烈,听了片刻之后李世民扭头:

“药师以为如何?”

李靖摸摸胡子思忖了一下道:

“臣虽不知这后世所说的许多,但胡汉之别还是懂的,且此前征吐谷浑又有新见解。”

“哦?”李世民表示洗耳恭听。

李靖淡淡道:

“杂胡诸部,本为夏民,游离中原日久以至于乡音渐忘。”

“如今夏强而威四方,当助居我唐宝地之诸部脱胡。”

“归汉!”

(本章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