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 > 第452章 祢衡,杨修,许是没有为官之命

问策帝王之务。

考题已下,就算骆俊胆寒也无法。

天子一言,与山河同重,只能安排人抄录考题,送往各殿宣考。

千秋万岁殿之内。

众考生的研墨声戛然而止。

呼吸间,窗外的寒风呼啸声,犹如铮铮杀伐回响。

“砰。”

一个考生踉跄起身。

将毛笔压在桌案之上,对着帝陛作揖长拜。

天子定题,言‘有可言者,毋泛毋略’,是为他们行赦免之令,可避天下人仇视。

但是,他却无法提笔,更无法站在刘牧的位置去考量帝王之务,书写出可以令大汉万年的帝王准则。

“勿忧。”

“朕问帝王之务,何尝不是问大汉未来。”

刘牧目光柔和,淡笑道:“天下事,在于天下人,有直前之人,有迂回之人,能行至大业宫,已是天下翘楚,且去休息吧!”

“学生胆怯。”

“有负陛下天恩。”

考生眸子发红,作揖再拜,垂泪走向殿门之外。

事至如此,刘牧都为他们留下颜面,以迂回代替他们的胆怯之心,还言翘楚为赞赏,可见天子的仁慈,与自己的怯懦。

有一人避之,自有第二人。

仅片刻时间,陆陆续续殿宇空出一大半。

“某。”

“许是没有为官之命。”

风雪之中,祢衡接住落下的冰晶,眼中满是自嘲。

“或惧。”

“或忠。”

“你都无需如此。”

杨修从一间殿宇中走出,叹道:“若是某年幼之时,必定仗着聪慧,仗着家世,写一写今日策论,可陛下为天人,修岂敢妄谈帝王之务。”

“你也怕了?”

祢衡转头询问道。

“许是吧。”

杨修目光扫过从各殿走出的考生,复杂道:“我们是惧,有人是忠,不想僭越自身,书写帝王之务,今日所书能为状元者,未来不死,便是能与陈桐,杜景并驾齐驱之臣!”

“何意?”

祢衡眉头紧蹙道。

“还没明白吗?”

杨修苦涩道:“陈桐,杜景,二人有大才,可为中枢令,门下令,而今日问帝王之务,是为东宫寻太子太傅,更是寻未来的谏议令。”

“你太聪明了。”

“这份聪慧,未来可能害了你。”

祢衡脸色微变,劝谏道:“以后若为官,最好莫入洛阳为朝官,不然必亡。”

“或许吧。”

“无论盛世,还是乱世。”

“为官之人,都需要择圣明之君。”

杨修叹了口气,走向远处休息的殿宇。

凡为圣明之君,必有广阔胸怀,今宇中之主便是前所未见的帝王,可他却不敢下笔。

因为他胆怯了,又忧虑未来刘朔的胸襟。

如祢衡所言,今日避退答题之人,未来都会止步于州郡。

“刺啦。”

“刺啦。”

千秋万岁殿中,研墨声骤然响起。

考生不敢四顾,可左右文武的目光却汇聚过去。

并州进士徐桉,身体挺拔如松,捏着墨条徐徐研墨。

“有气节。”

“贲育之士。”

贾诩目光收敛,呢喃自语道。

荀攸眉头微皱,眺望帝陛之上,只见刘牧眼中满是赞赏。

犹如昔日大考,陈桐率先落笔,先答题者未必是状元,却有常人不可及的勇气,能承一国之重,可为良臣。

“啪嗒。”

下一刻,徐桉展开白纸,压上桃木镇纸。

“凡为帝王者。”

“盖古今之未来而称贤者。”

“商以羌为人祭,行不仁之事,亡于无德。”

“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是以礼德而治天下,分诸王以为祸。”

“春秋时,有兵事,列国兴武为王,祭猎天子。”

“故,为帝王者,功分二成贤君,一曰文,一曰武。”

“文安百姓,武定天下,文在当代,武在千秋,并驾齐驱者千古未有。”

“前汉,拥文景之盛,致令家国丰裕,百姓祈念;得造武帝一朝之辉煌,兵凶将威,长驱千里而令漠北无王庭,收归河西,然天下苦楚,百姓凋敝。”

“犹如秦王政一国,为一人而生,君亡则国灭,阳极则阴生。”

“盖追二百年文武之功,天下念汉者不知几何,复立新汉于诸夏宇内。”

“然,天下百姓之财为十,天子分于士,宗室分之一,士者分之九,百姓生年匆匆,四目空空,穷民则穷其国!”

“今,君为帝,问捭阖,定阴阳,当辟蹊径。”

“昔日淮南王安上书速曰:臣闻天子之兵,有征而无战言莫敢校也!”

“故,有征无战,阴阳燮理,机在其中。”

“将士定塞,袅袅晨炊,犹复山河之城邑,为武者,行王化岂不曰文。”

………………

………

“君令诸卿,筹于庙堂之高,御制工业于下。”

“然克监州,执谏议,暂顿刑律,圣言帝王之务,臣曰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故,圣君者圣,圣君者退,圣君者避,还继圣人之君!”

“学生,桉,顿首拜上,侃侃之言,望君详略,再拜帝陛于下!”

“呼。”

徐桉落笔,吹墨。

最后闭目于席位之上,等候殿试结束。

这一幕,令左右文武之臣如坐针毡,恨不能徘徊于殿中,先观其文。

只是,天子定题,礼部掌大考,唯有骆俊一人可以行于殿中,巡视考生所书。

“圣君者圣。”

“圣君者避。”

“还继圣人之君。”

骆俊行于徐桉左侧,心中呢喃自语。

当他看完整篇策论,对徐桉只有‘狂妄’二字的评价,不过其所书字字珠玑,或可得此次大考之首。

“如何?”

卫觊见骆俊有所观,连忙打了个眼色。

他们纵是为一国重臣,都要按照礼制行事,不得在殿中喧哗,影响考生答题。

哪知,骆俊犹如未曾捕捉其意一般,带着一股清风掠过左侧,朝着右侧走了过去。

毕竟,徐桉这一篇策论,可以说指点刘牧怎么做一个天子,怎么延续大汉的辉煌,他岂敢僭越回答好与坏。

“砰。”

羊衜抬脚轻踢了一下卫觊。

示意其莫要询问,不仅殿前失仪,还会令参考者紧张。

不过,今日之问策。

若无意外,状元便是徐桉了。

从会试策论便可以看出,其人有大才,何况首提笔,书写帝王之务。

只要这份策论不是太差,其胆色都足以承一国之重,满殿考生鲜有人能比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