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775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

盛唐挽歌 第775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23: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秋天来了,在汴州运河两岸,看不到一望无际的金黄麦田,反倒是绿中带白的地块到处都是,那是种植草棉的棉田。

经过多年推广,大家都认识到了草棉的好处。单亩的收成换为财帛,要远远高于种麦子。在高度商品化的汴州,有外地不断输入的粮食,本地人压根就不想种麦子,逐步转为种植草棉。

汴梁城及郊外,还有日渐完善的棉纺工坊,从棉被到棉布,应有尽有。这些棉被与棉布,通过运河销往全国,特别是南方,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支柱产业。

骑在马上,眺望着远处的棉田,方重勇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商品经济,社会大分工,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这些事情,古人或许并不能意识到对于社会发展有什么好处。

但是当他们习惯于这样的便捷之后,再返回到过往的小农经济,就会觉得异常难受。

棉纺代替绢纺,极大提高了布匹的产量。而布匹在蒸汽时代之前,可以算作是一种大家都认可的货币。近代工业的发端是从矿业开始的,然而它的高速发展,却又是从纺织业开始的。

棉布代替丝绸,是历史的发展趋势,也是让更多的人冬天不被冻死。

嗯,形势一片大好!

“官家,要不要今日在郭桥歇一天再走?”

一旁的大聪明在一旁低声问道。他看到方重勇骑马驻足不去,有点担忧行程。毕竟,此番出征河西的中军已经在前面了,方重勇和他的幕僚团队还在郭桥大营没动身。

“在河西种草棉,一定可以丰收。”

方重勇没有回答大聪明,而是不知为何,说了一句听起来“莫名其妙”的话。

正在这时,一队骑兵匆匆忙忙而来,他们之中,还围着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人。只看那红中带黑的面庞,就知道必定是吐蕃人无疑。

“官家,有个吐蕃人拦路,他自称是吐蕃赞普的使者,我们在他身上搜出了一封信。还有一件装在木盒子里的礼物。”

领头的一位银枪孝节军营主对方重勇抱拳行了一礼,随即将怀中揣着的信递给对方。方重勇不疑有他,随手拆开信,只见上面是用梵文所书,鬼画符一般的他一个字都不认识。

顿时感觉有点尴尬。

达扎路恭是吐蕃国内出了名的“大唐通”,精通汉学。只不过,吐蕃赞普笃信佛教,而且还是天竺那边的佛教,书信都是用梵文所写。

“官家,听闻大相国寺住持精通梵文,卑职这就跑一趟去叫他来此翻译。”

大聪明连忙禀告道。

“不必,用梵文书写之求保密而已,贫僧益喜旺波,曾经在天竺修习佛法,是懂一点汉话的。

梵文亦是不在话下。”

那位被五花大绑的吐蕃人用字正腔圆的汉话,对方重勇解释道。

不过方重勇还是让大聪明去了。

“松绑。”

方重勇轻轻抬手,身边亲兵就上前将那位吐蕃僧侣身上的绳子解开了。

屏退左右之后,他看向益喜旺波说道:“有什么话,你可以直接说了。”

如果是达扎路恭派人来,方重勇压根聊都懒得聊,不过那位未曾谋面的吐蕃赞普派人来,似乎可以听听对方要说什么。

“官家,方有德没有告诉过您,您母亲是谁么?”

益喜旺波面色平静询问道。

嗯?

一听这话,方重勇心中便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你该不会是想说,本官的母亲是吐蕃人吧?”

方重勇一脸古怪问道,如果是,那也太抽象了。

“不,您母亲是金城公主。名义上,您是当今吐蕃赞普的兄弟。”

益喜旺波面色平静说道。

这下,轮到方重勇不淡定了。

“就算你说的是真,如果本官没有弄错,赤松德赞,应该是纳囊氏的子嗣,与金城公主又有什么关系?怎么就跟本官称兄道弟了呢?”

方重勇反问道。

“所以说,是异父异母的兄弟,您是金城公主之子,但赞普是纳囊氏之子,过继在金城公主名下。”

益喜旺波耐心解释道。

听起来,逻辑上似乎……没有什么硬伤。

方重勇陷入沉思之中,半天都没说话。经历过这么多事情,一个人是不是在说谎,他还是能看出来的。

“当年,李旦驾崩,皇位落到李隆基手中。

于是这位新君,派你父方有德入吐蕃,与金城公主接洽,这才有了你。其间种种,贫僧并不知情。但赤祖徳赞不在金城公主所居住的汤沐之地确是可以肯定。

年幼时你便在吐蕃长大,直到多年后,金城公主病故,皇甫惟明出使吐蕃吊丧,并将你带回了大唐。

这件事乃是贫僧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

你出生后几岁,赤祖德赞便将赤松德赞过继到了金城公主名下。

所以贫僧说官家与赞普是异父异母的兄弟,不算离谱。”

呃,方重勇被这番话给绕晕了,很久之后才理解了其中的关节。

他是金城公主的亲生子嗣,而赤松德赞,则是金城公主的继子。方有德是他亲爹,而上一任赞普赤祖德赞,当了他几年的干爹。

有点乱,但回想起方有德对自己的态度,方重勇好像明白了什么。

如果是这样,那个便宜爹,对自己这个便宜儿子如此一般冷淡态度,似乎也说得过去了。

“好吧,这个先放在一边不提,如今两国交兵,赤松德赞找我做什么呢?”

方重勇疑惑问道。

赤松德赞该不会认为有这么一层不能见光的关系,他就会放过达扎路恭。放弃和吐蕃之间的斗争吧?

如果是那样,这位吐蕃赞普也太幼稚了。

“官家,贫僧按你们这边的话说,算是吐蕃的国师,笃信佛教。

赞普亦是笃信佛教,与达扎路恭信奉的苯教不同,与那一位的主张亦是不同。

赞普希望与官家交好,两国息兵,亦是希望除掉达扎路恭。

有共同的目标,我们可以联手。”

益喜旺波还是那副淡定模样,很明显是见过很多大世面的。

“嗯,有点意思。”

方重勇微微点头,不置可否说道。

吐蕃国内,佛教与苯教之争,已经呈现白热化的趋势。此番达扎路恭攻取河西,便是有意为苯教站台,以军功获得政治优势。

而进攻关中不利,再加上大量吐蕃小贵族阵亡,导致吐蕃国内的政治平衡出现了偏斜。

信奉佛教的吐蕃贵族势力,在撺掇吐蕃赞普废掉达扎路恭,夺回兵权。所以派人来联络大唐这边的“话事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为表诚意,赞普将最心爱的物件赠予您。”

说完,益喜旺波从马背的包袱中拿出一个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个鼓面呈现淡绿色的小鼓。正反两面斗可以敲。

“这是何物?”

方重勇疑惑问道,此物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表面上看做工十分粗糙,但观察细节,上面绘制了栩栩如生的佛图,有种说不出来的精巧……以及邪异。

“这是忿怒尊和持明尊在修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法器,由两颗妙龄少女的颅鼓拼接成鼓身,纯洁少女的人皮为鼓面。

祭祀的时候,与金刚铃杵一同使用,诵经可以使灵魂得到安息。

赞普经常让僧人用此物进行祭祀,每次聆听鼓声,都会如痴如醉。”

益喜旺波脸上露出一丝向往,看向这“鼓”的眼神中都不免有些贪恋。

听到这话,方重勇顿时感觉腹部一阵阵呕吐感,如翻江倒海一般。

他压住心中的不适,对益喜旺波询问道:“赞普每次祭祀,用多少牛羊?”

“非也,与诸部会盟,要祭祀纯洁的少女,还有马,牛,羊等牲畜。平日里则不需要这些,普通的活人就行了。”

益喜旺波满不在乎的说道,似乎那些被祭祀的人,也跟马牛羊是一类的。

“以人祭祀何其残忍?”

方重勇忍不住质问益喜旺波。

没想到这位吐蕃“高僧”面露思索之色,很久之后才叹息道:“金城公主当年也是这么说的。但贫僧告诉她说,人身只是皮囊而已,贫僧将来也会将自己的人皮剥下来,做成法器,这是对佛的供奉。死亡只是灵魂去了另外的世界罢了,并无残忍之说。”

果然,世上的人太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大家心中所想的,都是属于自己的道理,压根不会关注别人怎么看。

吐蕃国内,佛教与苯教的斗争,也无分善恶,更不是先进落后的区别。有什么样的土壤,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

苯教的恐怖跟愚昧落后,方重勇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吐蕃的佛教也是这德行。

人杀死一窝蚂蚁,心中当然是毫无负罪之感。或许这位赞普将农奴拿出来献祭给佛祖,也是一样的心情吧。

说不定这位赞普还认为自己很仁慈呢。

“请回吧,道不同不相为谋。”

方重勇有些厌烦的摆了摆手说道。

益喜旺波露出惊讶的神色,他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官家,如果与赞普联手,您可以很轻松就打败达扎路恭。甚至会有人配合您打开凉州城的城门。即便是这样,您也认为我们不该联合起来吗?”

“我不想跟活人祭祀的赞普合作,言尽于此吧。”

方重勇义正言辞说道。

“官家,达扎路恭也干过活祭的事情,我们吐蕃自有国情在此,并非为了杀人而祭祀。

吐蕃自松赞干布起,每一任赞普皆参与过活人祭祀,当年大唐天子都不嫌弃,您又在嫌弃什么?”

益喜旺波辩解道,他那古板不惊的脸上,出现了慌乱的神色。

不让达扎路恭败亡,他怎么能回逻些城对赞普复命呢?

可惜,方重勇已经懒得再搭理他了。将手中的人皮鼓还给益喜旺波,方重勇吩咐手下亲兵将对方驱赶走,完全没有留下此人商议的意思。

那封用梵文写的信,倒是被他扣下了。

一个时辰之后,大聪明带着大相国寺的那位住持,匆匆忙忙赶到了郭桥的银枪孝节军大营。只见此刻方重勇面色晴转阴,大聪明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好行礼后退到一旁。

“大师,方便翻译一下这封信么?”

方重勇将益喜旺波送来的信递给大相国寺的住持。

“请官家放心。”

大相国寺的住持对方重勇双手合十行了一礼,接过信,毫无阻碍的读了起来。

“兄,兄长见信安好……”

住持念了一句,脑袋顿时要膨胀爆炸,好像是看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啊!

“念啊,怎么不念了?”

方重勇瞥了这位住持一眼,示意对方继续。

这位来自大相国寺的住持,只好硬着头皮将信念完,双腿不停地颤抖。一旁的大聪明,更是面露惊骇之色。

“吐蕃赞普为了离间我大唐,故意搞出这个来,大师听明白了吗?”

念完信,方重勇看向住持询问道。

“贫僧明白,吐蕃赞普心思歹毒,居然用这样的方式给官家身上泼脏水。”

住持看了看方重勇的面色,终于放下心来。

“行了,带住持在大营住下吧。来一趟挺辛苦的,派人去给大相国寺说一声,大师随军出征,负责超度阵亡将士。”

方重勇对大聪明吩咐道。

“得令!”

大聪明对大相国寺的住持做了个请的手势,这位住持苦着脸对方重勇双手合十告辞,走路都是一走三晃的。

“唉!”

看着大营外空旷的棉田,方重勇无奈叹了口气。

当年,方有德出使吐蕃,跟金城公主激情了一阵子,只怕……是为了搞乱吐蕃!这个人,绝对做得出类似的事情来!

害怕大唐的强势,赤祖德赞不好翻脸,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不过赞普之位显然不能给一个野种,于是赤祖德赞让纳囊氏的子嗣过继过来,对外公开宣传说金城公主没有子嗣。后来皇甫惟明带着基哥的任命,出使吐蕃,赤祖德赞也是眼不见心不烦,将方重勇这个耻辱给踢走了。

或许,达扎路恭是知道这件事的,所以当初与方重勇交往的时候,有一种“你是贵族我要对你客气一些”的心思。

吐蕃贵族眼里,人有两种。一种是和他们一样可以交往的人,另一种是长得跟人一样的牲畜,与牛羊无异。

这“两种”生物虽然长得没有本质区别,但在这些人眼中却不是一个物种。此刻方重勇体会到了陈胜喊出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含金量。

第二天,方重勇带着幕僚们离开了郭桥大营,前往潼关。

这一路上,他都是食不甘味,因为始终有一个问题在脑中无法散去:

一个名义上人人平等的社会,距离此刻还有多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