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 第221章 公孙大娘:我要收杜甫为徒!【求月票】

胡紫阳是元丹丘的师父,跟李白是忘年交,李白曾多次在诗文中提到他,比如著名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题随州紫阳先生壁》等诗篇,都跟胡紫阳有关。

至于司马承桢,是道教上清派宗师,自号白云子,被武则天、李旦、李隆基三代帝王奉为国师,还曾在李旦传位给李隆基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当然,他另一个身份,就是大诗人李白的道门师父,李白每次求官受挫,都会跟着司马承桢修一段仙,但不久之后,他又会重整旗鼓,整个人一直在求官、修仙之间摇摆不定。

天宝三年,李白领着高适杜甫前往王屋山阳台宫去拜访司马承桢,才得知恩师已在九十六岁那年仙逝。

他伤感不已,挥笔写下了著名的《上阳台帖》,成了诗仙唯一存世的真迹。

《上阳台帖》只有短短二十五个字,但整幅墨宝的估值,却高达四十六亿,是首批禁止出境的一级文物。

如今接到元丹丘的信,李白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他想了想,拿出了周易送的碧螺春,打算让司马承桢品尝一下。

公孙大娘问道:

“要招待贵客吗?”

李白点了点头:

“我命中的师父白云子要来,准备让他尝尝碧螺春的滋味。”

公孙大娘一听,将自己的小零食也贡献出来一些:

“到时候用巴掌大的白玉碟子,将这些青豆蚕豆花生米整齐摆好,不比那些宫廷茶点逊色……倘若司马承桢想收你为徒,你答应吗?”

李白笑着摇了摇头:

“我于修仙一途已经有了师尊,实在无法再拜他人为师,不过可以书信往来,探讨道法,并不一定非要以师徒相称。”

公孙大娘一听,也想带个徒弟玩玩了,可惜历史上继承她舞剑之术的李十二娘应该还有很多年才会出生,至于别人……这丫头突然想起写诗悼念自己的杜甫:

“现在杜甫才一岁,过几年我可以将他收为徒弟,反正你俩在仕途方面绑在一起也没高适爬的高,还是别在这方面蹉跎了。”

这丫头一直希望混元宫有个小妹妹,可惜一直未能如愿,不得已之下,只得打起了收徒的主意,而让她名垂青史的诗圣杜甫,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李白笑道:

“历史上的子美穷困潦倒,经常吃不饱饭饿肚子,死前还在江上饿了好几天,如今拜个处处藏零食的师父,这辈子不会饿肚子了。”

公孙大娘撕开一包蚕豆,边吃边说道:

“那肯定的,远的不说,混元宫的所有美食,都得让我徒弟品尝一番,让他去哪都昂首挺胸,把历史上受的委屈和白眼,全部还回去!”

这丫头吃完蚕豆,搬着土豆苗回家种去了,打算过段时间从混元宫弄点化肥过来,给开元世界的人开开眼界。

同一时间,混元宫内,西施上午洗的衣服全都干了,她收起来迭好,又坐在电脑前,上了一节网课,开始学习现代汉字。

快傍晚时,周易将一块户外用的电子表递给了西施:

“戴手腕上吧,以后可以用来看时间,要是不知道方向,还可以把表取下来,背面是指北针,指针对准的方向是正北。”

西施眼前一亮,没想到还有如此实用的物品,她戴在手腕上,低声问道:

“仙长,这一节课我没太听懂,可以明天再走吗?”

周易笑道:

“当然可以啊,没问题,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主动要求学习的好学生,都值得夸奖,周易给她讲了一下网课的回看和重播功能,便去厨房准备晚饭去了。

西施还是第一次在混元宫留宿,得好好招待一下。

傍晚,周易做了软烧豆腐、糖醋里脊、红烧排骨和一小盆丝瓜汤,还蒸了两碗米饭……中午的剩菜剩饭被陈汤一股脑打包带走,现在就算想省事儿也不行。

吃饭时,西施向周易请教道:

“若劈死了夫差,我们那个世界的走向会如何发展?”

周易想了想说道:

“没什么大的变化,秦一统六国的结果不会改变,等到了战国时期,不管吴国还是越国,都只能做壁上观,真正的厮杀,一直都在中原,也只会在中原。”

听到这话,西施的神色有些放松,看得周易心里咯噔一声:

“这个大美女,不会到吴国就出手劈死夫差吧?”

不过夫差死就死吧,他死了伍子胥就不用自刎投江了,孙武也不用归隐山林不问世事,算是好事儿来着。

另一边,西汉元帝世界,陈汤渡过黄河后,举起望远镜看了看旁边的山笑着说道:

“此山千年后,会成为北武当山,老甘,你说我现在刻【武当】二字在上面,后世会怎么看?”

老甘喝了口新水杯灌装的凉白开:

“有可能会把【武当】这两个字跟武帝联系在一起,说不定以后还会成为武帝相关的景点呢。”

正闲扯着,对讲机中传来了斥候的声音:

“东南方向,有星星点点的帐篷,疑似是异族乱匪。”

这些异族乱匪,应该是匈奴人和羌族人杂居的,他们躲在黄河东岸为非作歹,匈奴人管不着,羌族人无力管,汉人懒得管。

现在好了,阿汤哥来了,这些野生功德,也到了收获的季节。

陈汤问道:

“前路没有沟壑山涧吧?”

斥候答道:

“没有,尽是一望无际的荒漠。”

听到这话,陈汤给两队随从下达了作战命令:

“全体都有,就地进食,天黑以后,以散兵队形,将这个异族乱匪的聚居点踏平!”

听到命令,斥候们开始沿途做侦查,后方的随从们吃饭的吃饭,喝水的喝水,有几个还趁着太阳没有落山,用太阳灶烧起了开水。

陈汤站在黄河边,看着两岸的悬崖峭壁,想要吟诗一首,但憋半天也没憋出一个字,只得长叹一声:

“当年在家读书时,我也是个出口成章、妙笔生花的俊儒生,如今投身军旅,居然不会作诗了……军功误我啊!”

甘延寿:“……”

要不是同僚关系,老子真想一脚把你踹黄河里。

很快,夜幕降临,随从们也换上了甲胄,拎起了野猪矛。

陈汤给斥候下令:

“现在升起无人机,有篝火的全都做标记,今晚我们要一一给他们送去温暖。”

这个命令让甘延寿眼前一亮。

过去他总觉得无人机只能白天用,夜间什么都看不到,听了陈汤的话才意识到,自己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夜间在空中俯瞰篝火,比秃子脑袋上的虱子还明显呢。

该说不说,奇谋方面,阿汤哥真有两把刷子。

一行人骑着马,慢悠悠向着乱匪们的营地走去,马蹄落地的声音,被松软的沙土抵消得干干净净。

走了大半个时辰,异族乱匪的营地已经近在咫尺。

或许是散漫惯了,也或许是对营地的安全比较自信,这群乱匪连岗哨都没安排,所有人都在篝火旁边嘻嘻哈哈的狂欢,中间夹杂着女人们的哀嚎和惨叫。

陈汤在对讲机中下达了出击的命令:

“兄弟们,开始抢你们的军功吧……中间那几个光屁股的匈奴人给我留着,爷爷我今晚要点天灯!”

这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营地中的乱匪们,根本不知道周围有汉军出没,更没想到已经摸到了营地外面。

陈汤率队杀进去时,半数人连衣服都没穿,那些穿衣服的,也在忙着喝酒吃肉,手边唯一够得着的武器,可能就是牲畜的腿骨了。

甘延寿杀入中心地带,就着火光,看到附近躺着几个赤身女子,当即解下身上的披风,将她们的身体遮住。

很快,营地内又陆续救出了一些女子,看相貌,基本上都是汉人女子。

随从们将各自的披风解下来,给她们披上,陈汤蹲在地上,一心一意玩起了点天灯,当乱匪头目的惨叫声响起时,不少女子都捡起石头,不解恨的朝乱匪头目们砸了过去。

自打被掳来,她们以为这辈子完了,没想到今晚居然能获救,每个人都百感交集的。

几个乱匪的头目被活活烧死后,陈汤扭脸问道:

“你们都是汉人吗?”

所有人都回答是,但有些口音,明显很生硬。

陈汤可没有什么怜悯之心,掏出怀中的令牌命令道:

“发誓!”

这群女子对天发誓,很快天上就降下两道神雷,将两个企图蒙混过关的匈奴女子劈成了焦炭。

陈汤又问道:

“都是被掳来的?发誓!”

这次没雷劈下来,她们的身份得到了确认,但刚刚那两道雷,也把她们的胆子给吓破了,还以为眼前这些人都是神兵天将。

整个营地的人被杀光后,随从们找到几十匹战马,让这场战斗的收益倍增。

至于这些女子,过萧关时交给萧关尉就行了,边关解救被掳走的汉家女子有军功,就当卖给关尉一个人情。

紧接着,陈汤他们又乘着夜色“拜访”了其它异族营地,一晚上下来,居然收获了四五百匹战马,虽然一些马已经无法作战,但当驮马还是没问题的。

天亮后,所有被掳走的女子穿着脏兮兮的衣服,集合在了一起。

陈汤翻身上马,对众人摆手喊道:

“走啊,我带你们回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