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 第202章 刘彻:去病功冠全军,朕封他为冠军侯!【求月票】

没有屋顶的大殿?

听到这句话,周易有些茫然,不明白老范是什么意思?他刚要去占卜一番,武媚娘提醒道:

“商祖乃文财神是也……”

这话一下子提醒了周易,范蠡是文财神,没有屋顶的大殿,指的应该就是混元宫财神殿了吧……那个大殿,到现在还没上梁呢。

这是财神等不及了,给范蠡托梦催促吗?

周易打算等龙王庙开光完毕,就着手财神殿上梁的事。

虽然混元宫的人手不多,但最近大家的功德突飞猛进,霍去病、李清照、辛弃疾、西施全都突破了一斤,自己的功德也从过去的三五钱变成了一斤十二两。

功德越多,混元宫的建材就越轻,到时候可以尝试着用人力上梁了……弄几套滑轮组,来个玄学科学相结合,相信是可以把房梁升上去的。

周易计划月底干这事儿,最近得先做好准备工作。

主梁升上去后,别的檩条之类的就简单多了,可以一点点修建,琉璃瓦之类也可以慢慢铺设。

等财神殿修好,看范蠡还做不做类似的梦了。

周易说道:

“范蠡梦到的是混元宫的财神殿,如今那座大殿还没上梁,所以没有屋顶,不过很快就会修好,让他稍安勿躁。”

西施有些意外:

“军师是神仙吗?”

武媚娘说道:

“他是死后被百姓拜为神仙的,你死后也被拜为荷花仙子了,如今仙长赐你这个道号,也是顺应你的神位。”

说完这个,武媚娘提到了老子西出函谷关:

“仙长,要不要让西施妹妹现在动身,出发去函谷关,等老子赐下《道德经》,就把原稿带过来,给尹喜留一份复印版?”

这个提议让周易眼前一亮:

“好想法,《道德经》原稿对修道之人至关重要,老子还有几年西出函谷关?能赶得上吗?”

武媚娘翻了翻日历说道:

“还有三年,会稽到函谷关两千多里,时间上足够了,甚至还能去拜访一下其他名人。”

周易一听,答应了下来:

“既然时间上来得及,那就去把《道德经》原稿带来吧。”

哪怕暂时借来看看也行,这可是道教的立教之本,没有《道德经》,就没有张道陵的《老子想尔注》,道教也无从说起。

见周易答应,武媚娘打开平板电脑上的春秋地图,安排起了路线:

“西施妹妹先去吴国,以混元宫人间行走的身份去找一下孙武,让他给武成王殿题个字,以后可以刻在石碑上,放在大门口供奉着,若是有军事著作,一并带来或者拍照留存,给后世的武将们一个参考……”

春秋末期的名人还挺多的,要是西施能代表混元宫全部拜访一遍,取得各流派创始人的手迹或著作,说不定能获得很多功德。

毕竟拯救万民是功,让名家典籍流传,同样也是大功一件。

“孔夫子如今应该在卫国,卫国在中原北部,届时还请西施妹妹前去拜访,讨要《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原版竹简。曾子如今才十几岁,就没必要去寻找了。记住一定要赶在公元前485年到达函谷关,讨得《道德经》的原稿,这个很重要。”

庄子一百多年后才出生,道家只有老子这个开创者,得想办法多求教一些问题。

武媚娘很快就将计划列了出来,李白问道:

“师父,可以把道祖请过来坐镇吗?”

周易说道:

“依照老子的性格和主张,大概率是不会来的,倒是可以问问孔夫子,他的后人将儒家学说改得不成样子,剔其精华,取其糟粕,到了明朝时期,基本上就是屎上雕花了……要是他愿意的话,我倒是希望孔夫子来混元宫,好好品评一下后世的儒家主张。”

老夫子来了,儒生笔的真正用法就能揭开……当然,西施找到孔夫子的当天,周易就会让她把儒生笔带过去,请老夫子帮忙修复一下。

西施对这个周游列国的计划挺感兴趣,趁着帮神仙公干的机会饱览一下大好河山,比窝在王宫里练歌舞有意思多了。

敲定完这事儿,公孙大娘吵着要自行车,周易想着西施还没下山逛过,便让李白留守,他开车载着四位美女下山挑了四辆自行车,还给李白选了一辆软尾,方便他在长安城内骑着装逼。

这边忙着购物时,西汉武帝世界,霍去病等人终于跟卫青的大军汇合了。

刚到中军大营,大家就看到军帐外跪着一排扒光上衣的军士。

苏建见儿子苏嘉在一旁站岗,走过去往儿子手中塞了一小包五香花生米,压低嗓门问道:

“怎么回事?”

“大将军排查中军,抓到一批违反军纪之人,他们有的试图给匈奴人通风报信,有的收过匈奴人的赠礼,还有人中饱私囊、吃拿卡要等等。”

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全军上下都非常亢奋,为了保持军纪,卫青开始抓纪律,给这些士卒们降降温。

另外他还给全军下达了一则命令,所有校尉以上军官,每人写一份战后报告,总结各自的得失,反思不足之处。

苏建跟着公孙贺等人走进中军大帐,卫青正坐在桌前,用碳素笔在稿纸上写着上奏天子的疏文。

霍去病扫了一眼,发现上面开头写着“全军开设扫盲班”的字样,很明显,最近舅舅又从后世军事典籍中学到了新手段。

见大家都进来了,卫青放下笔说道:

“先开会吧,如今大军在此驻扎,耗费粮草无数,我决定把大军分散撤回云中、定襄、雁门等郡,先在边防驻守,再派小股骑兵带无人机前往北方侦查,若五月份还见不到匈奴大军的踪影,便班师回朝。”

过了五月,草原就到了放牧期,伊稚斜手下的军户要返回各自的草场伺候牲畜,没法再南下,这个时候,大汉各军就可以撤回长安了。

霍去病问道:

“向北侦查多远距离?”

卫青扭脸看了眼墙上的地图说道:

“一千里,两百人一队,人手你来安排,给养、马匹、向导、路线统统要齐备,莫要丢三落四的。”

霍去病答应一声,接下了军令。

离开中军大帐,他从特战队中挑选了五个队正担任侦查队的队长,各自挑选二百精骑,苏嘉和苏武两兄弟分别编到队伍中,担任副队长。

刚刚在中军大营,苏建就不断朝自己使眼色,现在分派任务,自然要关照一二。

这次侦查,霍去病就不去了,老老实实呆在大营跟着舅舅学习军事管理,下次出征,就没法带这么少的军队了,得把大军后勤管理吃透。

至于侦查队那边,交给赵破奴、张骞和司马迁三人居中调度、管理。

跟着霍去病,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得到全方位的锻炼,然后不知不觉就会成为他指挥体系中的某一环节。

这种与生俱来的统兵天赋,别人羡慕不来。

刚安排好,卫青将霍去病叫回了中军大营,把写好的《关于在军中开设扫盲班的报告》拿了出来:

“帮我看看,还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霍去病接到手中,将这篇数千字的报告洋洋洒洒看了一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师尊说,现代军队中有专门关心战士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官职,舅舅不妨也写上,士兵越团结,战斗力就越强。”

卫青用手指敲击着桌面:

“你说的是军队思想建设是吧?这个确实很有必要性,不过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先试试扫盲班吧,有了效果再一步步改革。”

同一时间,长安城内。

刘彻捧着手中的捷报,高兴地不能自已:

“居然取得了如此大的胜利,去病真不愧是我亲手带大的,子夫,去病已年满十八,赶紧给他择一良家女子成亲。”

卫子夫给刘彻端来一杯茶水,柔声说道:

“去病此前说过,胡虏不破,何以家为,陛下暂时莫要为此事操心了……他首次上战场,立的战功大吗?”

刘彻顾不上喝茶,指着捷报上的数字说道:

“此番夜袭,去病斩杀无数匈奴皇族,他所部斩首、踩死的匈奴兵超过四千,加上此前累积的,斩首近六千,功冠全军!”

卫子夫虽然不懂战争,但六千这个数字还是让她很是吃惊:

“去病首次上战场居然取得如此成绩,一元台修好,我要亲自前去祈祷,感谢仙长对去病的栽培之恩……陛下对去病有何封赏?”

刘彻背着手来回踱了两圈,嘴里念念有词:

“功冠全军,功冠全军,冠军……我要封去病为冠军侯,官职提为骠骑将军,他的副将赵破奴封为从骠侯,张骞开凿西域有功,又率军杀敌,封为博望侯……一校封三侯,他日必成一段佳话!”

卫子夫问道:

“这样会不会太张扬了?若其他将领有意见……”

没等她说完,刘彻便大手一挥说道:

“有意见给我憋着,去病已经给他们做了表率,想封侯就拼命杀敌,匈奴的人头,是全军将士晋升侯爵的唯一阶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