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 第390章 民间教育普及之高潮将临

第390章 民间教育普及之**将临

周文人带来的消息如同一阵冷风,吹散了林诗雅心中因教育普及带来的欣慰。

谣言?

这背后的黑手是谁?

她秀眉微蹙,眸中闪过一丝锐利。

她并没有立刻慌乱,而是冷静地问道:“具体是什么谣言?散播的范围有多广?”

周文人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急切地说道:“他们说,大人您推行教育普及,是为了笼络人心,为自己铺路,甚至说……甚至说您想借此架空朝堂,图谋不轨!”

林诗雅闻言,心中一沉。

这些谣言,句句诛心,矛头直指她的根本。

她知道,这绝非偶然,定是有人在暗中操控。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周文人,你辛苦了。此事我会亲自调查,你无需担忧。”

目送周文人离开后,林诗雅缓缓起身,走到书案旁,她摊开一张巨大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地的村落和学堂,她指尖在地图上缓缓移动,如同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在审视着自己的疆土。

她眼眸微眯,一个念头在她脑海中成型。

她立刻吩咐侍女,“传礼部教育司张大人,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不一会儿,张大人便匆匆赶来,看到林诗雅一脸严肃,心中也隐隐感到不安。

林诗雅开门见山,直接问道:“张大人,最近民间可有出现什么异动?关于我推行的教育普及,可有人私下议论?”

张大人额头冒汗,他支支吾吾地说道:“这……下官……最近并未收到什么异常情况的汇报。”

林诗雅冷笑一声,她早就料到此人不会说实话,直接质问道:“张大人,若我没有记错,你当初也曾公开表示支持我推行的教育普及,为何如今却如此推诿?”

张大人吓得跪倒在地,连声说道:“大人明鉴!下官绝无此意,只是下官愚钝,未能及时察觉民间异动。”

林诗雅并没有继续为难张大人她挥挥手,示意张大人退下。

林诗雅走出房间,抬头望向天空,月亮被阴云遮盖,仿佛也预示着接下来将会发生的事。

她心头涌起一股怒火,既然有人敢暗中破坏她的计划,她绝不会坐视不理。

她命令侍卫:“去把赵管家给我带来!”

不一会儿,赵管家被侍卫押到林诗雅面前,他虽有些慌乱,但脸上依旧强装镇定。

林诗雅冷冷地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道:“赵管家,我不想与你废话,谣言是你散播的吗?”

赵管家身体微微一颤,随即矢口否认:“大人,下官不知您在说什么,下官怎敢散播谣言,诋毁大人您呢!”

林诗雅眼中寒光一闪,她冷哼一声:“死到临头还敢狡辩?来人,搜!”

侍卫们立刻上前,将赵管家里里外外搜了个遍,从他袖口里搜出了一张写着各种污蔑之词的纸条。

赵管家脸色煞白,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林诗雅拿起纸条,狠狠地摔在赵管家脸上:“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赵管家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大人饶命,下官只是一时糊涂,受人指使……”

林诗雅正要继续追问,却听到侍卫来报,说外面有人求见,声音急促,似乎发生了什么要紧的事……

侍卫的禀报打断了林诗雅的审问,她不耐烦地挥挥手,“让他进来。” 一个气喘吁吁的村民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语无伦次地喊道:“大人!不好了!村里的私塾……私塾被砸了!”

林诗雅心头一紧,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谣言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慢慢说,怎么回事?”

村民颤抖着声音说道:“今天早上,村里来了几个外乡人,他们到处散播谣言,说读书无用,还说大人您是想把孩子们都骗去当兵打仗……许多原本支持送孩子去私塾的家庭(families)都开始动摇,有些家长甚至把孩子从私塾里接了回去。老夫子据理力争,却被那些人……那些人……”说到此处,村民泣不成声,“他们把老夫子打伤,还把私塾砸了个稀巴烂!”

林诗雅只觉得脑中嗡嗡作响,眼前浮现出老夫子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他拿着微薄的酬劳,却倾尽所有地教导孩子们读书识字。

一股怒火在她胸中燃烧,她猛地站起身,厉声喝道:“备马!我要亲自去看看!”

一路上,林诗雅心急如焚,马蹄声敲击在她心头,如同擂鼓一般。

她眼前不断浮现着孩子们渴望读书的眼神,那些纯真无邪的面孔,如今却笼罩在阴影之下。

到达村庄时,眼前的景象让她心痛不已。

私塾的牌匾被砸得粉碎,门窗破烂不堪,书籍散落一地,被踩踏得污秽不堪。

老夫子躺在床上,奄奄一息,脸上满是伤痕。

周围的村民们一个个义愤填膺,却敢怒不敢言。

林诗雅强忍着心中的悲痛,走到赵管家面前,厉声质问道:“说!是谁指使你做的!” 赵管家早已吓得魂飞魄散,他哆哆嗦嗦地指着纸条上的名字,“是……是李员外……”

林诗雅转身面向村民,高举着从赵管家身上搜出的纸条,上面赫然写着李员外指使赵管家散播谣言,破坏私塾的证据。

她的声音在村庄上空回荡,“乡亲们!事实就摆在眼前!这都是李员外和赵管家一手策划的阴谋!他们害怕你们的孩子读书识字,害怕你们明辨是非,所以才用这种卑鄙的手段来阻挠教育普及!”

村民们顿时群情激奋,纷纷指责李员外和赵管家。

赵管家被众人唾弃,他瘫软在地,悔恨交加。

林诗雅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

正义得到了伸张她抬头望向天空,乌云渐渐散去,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在大地上。

林诗雅翻身上马,对身边的侍卫说道:“回城!去礼部!”回到京城,林诗雅径直前往礼部。

张大人早已得到消息,战战兢兢地等候在门口。

见到林诗雅,他立刻跪下请罪,额头冷汗直冒,身体止不住地颤抖。

林诗雅没有理会他的求饶,而是将那张写满罪证的纸条扔到他面前,“张大人,你可知罪?”

张大人脸色惨白,他知道自己再也不能推诿,只能将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连连磕头,“下官知罪!下官监管不力,罪该万死!”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林诗雅语气冰冷,“从今日起,你必须全力配合我推行教育普及,不得有任何懈怠!若再有差池,我定不轻饶!”

张大人如蒙大赦,连忙叩谢,“下官定当竭尽全力,万死不辞!”他深知,林诗雅这是给了他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他必须牢牢抓住。

接下来的日子,张大人一改往日的敷衍塞责,积极调配资源,全力支持林诗雅的教育普及计划。

他亲自前往各地视察,督促学堂建设,并严厉打击散播谣言,阻碍教育普及的行为。

一时间,各地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孩子们读书识字的热情空前高涨。

几日后,慕容复微服来到京城,与林诗雅一同前往城郊视察新建的学堂。

阳光明媚,微风和煦,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在空中回荡,如同悦耳的音符。

看着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林诗雅心中充满了欣慰。

慕容复紧紧握着林诗雅的手,眼中满是赞赏,“诗雅,你做得很好。”

林诗雅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这条路还很漫长,但她并不孤单,她有慕容复的支持,有百姓的期盼,她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难,将教育的火种播撒到每一个角落。

两人并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

远处,传来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悦耳。

慕容复停下脚步,目光深情地望着林诗雅,“诗雅,等这一切都结束后,我们……”

他的话未说完,却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断……

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温暖的光辉照耀着一座座新修葺的学堂。

琅琅书声从敞开的窗户中传出,清脆悦耳,如同春日里最动听的鸟鸣。

孩子们坐在整齐的桌椅旁,手捧崭新的书籍,聚精会神地听着先生讲解。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求知的渴望,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曾经破败不堪的私塾如今焕然一新,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墙上挂着色彩鲜艳的图画,窗台上摆放着生机勃勃的绿植。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孩子们稚嫩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林诗雅站在学堂门口,看着眼前这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成就感。

她身穿一袭浅蓝色官服,乌黑的长发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束起,显得干练而优雅。

微风拂过,扬起她衣袂翩翩,宛若一位下凡的仙子。

周围的百姓们纷纷向她投来敬佩的目光,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林诗雅的功劳。

是她不畏强权,排除万难,将教育的火种播撒到这片土地上,让他们的孩子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林大人,您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啊!”一位老妇人颤巍巍地走到林诗雅面前,眼中闪烁着泪光,“我家的孙子以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现在已经能背诵好多诗词了。多亏了您,多亏了您啊!”

林诗雅弯下腰,轻轻地扶起老妇人,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老阿婆,这都是大家的努力。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只有让孩子们都读书识字,才能让他们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百姓们纷纷点头称是,他们知道,在林诗雅的带领下,他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慕容复站在林诗雅身旁,看着她被百姓们簇拥着,眼中满是骄傲和爱慕。

他伸出手,轻轻地握住林诗雅的手,柔声道:“诗雅,你做得很好。”

林诗雅转头看向慕容复

然而,就在这欢欣鼓舞的时刻,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突然响起,“林大人,您只顾着建学堂,却忘了最重要的事情!” 一位老先生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本破旧的书籍,脸上带着一丝忧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