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二百六十三章 北上而济汉,勤王以清君!

今时今日,能站在这座大殿里,尊享荣华者,不是当世名士,也是世家才学。

以他们的眼光,又如何看不见这看似小小一张薄纸,却是取代竹简之大势所趋。

试想一下,当洛阳还在车载斗量,几百斤、上千斤的从治下各郡县运输竹简,以传递当地人口、政务、民生等各项事宜之时。

在那大江以南,各地只以纸张书写,往来不过背一书箧耳。

更别说世家各族之藏书,往往竹简堆积如山,不论翻阅、查找、抄录、搬运都极为不便,若能以纸张承载,何其便利?

便是尚书台之公务,每日成百上千斤的竹简送来,处理批阅不仅仅是脑力活,更是体力活。

最关键的是,若像以前,大家没有纸,都用竹简也便罢了,最怕的就是淮南有,而他们洛阳没有!

不用想也知道,长此以往,今后天下文化必以淮南为中心,世家学子皆往淮南以求纸。

诚如是,则天下人心何以向汉?神器更易无可挽回!

财力富庶不及淮南,兵甲军力屡战屡败,若连这文风儒生也远逊淮南。

经济、军事、文化,皆以淮南为中心,那洛阳还是洛阳吗?哪里是京畿,哪里又是国都?

“陛下!此纸实乃国之重器,不容有失!”

“目下幸得窃纸归洛,今后还需仰仗都亭侯。”

“敢问都亭侯,不知这购纸渠道,可还稳妥?每斤纸,作价几何?”

“斤?”

曹安民闻言就眉头一挑,他这趟可是奉旨带货,就指望着给袁公把差事办好,回去记一大功的。

眼下既能带货,又能借此安身立命,没了生死危急,这些人还都有求于他,以曹安民的性子,他怎不得志起来?

若不将这些富得流油的世家显贵们敲骨吸髓,他的泼天大功又从哪里得来?

当即一脸为难,欲言又止。

“诸公,你们知道的。

本侯虽是诈降于袁,但毕竟一届降臣,寄人篱下,常遭白眼。

此次为匡扶社稷,成兴汉之业,以打通商路,走私国器,也是颇为上下打点。”

他这里起个头,周围世家中人都是各中老手,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这等走私国之重器的渠道,必然不是曹安民一个小小降臣能独立完成的,他背后必然有一整条袁营党派,得把上下张嘴都喂饱才行。

众人也是纷纷表示,他尽管开口便是,他们晓得轻重。

曹安民这才捻起一张纸,表示这玩意不论斤卖,而论张,随后便是和众人一阵讨价还价。

天子、曹操等人看着这一幕,也是直皱眉。

虽说能够走私大量新纸回来,也是为了朝廷采购,但这些世家大臣们直接就此和曹安民谈起生意来了,总也不妥。

刘协当即清咳一声,“朝堂之上,谈买谈卖,成何体统!

荀卿,退朝之后,你着专人同都亭侯洽谈采买事宜,若是他敢坐地起价,便是为在袁营谋利,以通袁论处。

朕倒不信,偌大袁营就他这一处买纸商路。”

荀彧领旨,群臣皆称善,再不敢言。

倒是曹安民虽然也跟群臣一块跪得利索,心底实则对天子以通袁威胁,想要压价的行为不以为意。

偌大袁营未必一条买纸商路?

不好意思,本侯可是奉汉王诏命,奉旨带货的。

本侯这可是在帮汉王抬价,汉王又不会拆自己的台,错过我这价,偌大袁营之中,谁敢卖你们?

便是果真有人贪图小利,和你们走私,天下间谁人不知咱们淮南最是闹黄巾蛾贼。

到时候被黄巾贼抢了,你们就知道本侯这里,贵是有贵的道理的。

曹安民心下安稳,拿捏住这奉旨带货的招牌在手,连通两家,斡旋商贸。

中原各大世家无论想买纸,还是想通商,就绕不开自己,就必然要保自己。

这一刻,连曹安民也不由对当日仅在那烟云缭绕之间,见过一面的汉王袁公惊为天人。

还道说汉王怎么给了自己这等出使送死的危险任务,原来免死金牌,他早在临行前,就殷切叮嘱,交到了自己手上。

恰在这时,却见天子抬眸望他,笑容亲切。

“都亭侯,你此去诈降,想来所窃者,非此一物,可还有袁营机要,献呈于朕,以彰功绩?”

天子笑的亲切,却让方才安稳的曹安民心下一凛。

不够。

他这所谓的诈降走私之语,虽则能让世家群臣为了利益,而忽视他身上的疑点。

而自己的身份,也能让曹操碍于那条【诛九族】的禁令,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他是诈降。

可就凭这点东西,就想蒙混过关,对于没拿到多少好处的天子来说,还嫌不够。

这下曹安民可着了慌,苦思冥想自己还有什么机密能拿得出手,以安天子之心。

可偏偏他在袁营这些天,光跪在大殿之外求见袁术来着,除了跟袁术见了一面外,其他人连话都没攀谈上一句,这又有什么情报机密说来?

忽而,情急之下,曹安民只得把身上最后一物拿了出来。

临行之前,袁公一共给他三物,交托以大事。

一曰:《册汉王疏》。

二曰:淮南纸贵。

三曰:《功劳簿》!

“陛下神机妙算,下臣确还有一件机要献上!”

曹安民心下虽慌,面上临危不乱,朝天子微笑颔首,当即便把袁术赐下之《功劳簿》向大汉群臣展示,为之娓娓道来。

“此乃本侯所窃之袁营选官制!

我手中这一份,正是袁逆亲赐之《丞相功劳簿》,其余在袁营还有《九卿功劳簿》,《三公功劳簿》等。

诸位可看,其上白纸黑字,袁公盖玺,只要积累足够的大小功勋,便可直接兑换对应官职。

此所以袁营上下万众一心,百战而不殆也。”

见曹安民把此物拿出来,朝中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员们不以为意,可底下想进步的群臣眼神都亮了!

丞相?三公?九卿?

攒够大小功勋,就可直升官位?

这么开明的升官制度,他们还只在先帝时期见过。

只不过那时候累积的不是功勋,还是金银,只要给先帝攒够足够的钱财,无论太守、三公,朝廷官职,任选直升!

这套路他们可太熟了。

只可惜自从先帝崩逝,这样的好日子就一去再不回来。

朝中职位,帝党、曹党,一个萝卜一个坑,上面的人不走,下面的人如何进步?

就在群臣心思各异之间,便听曹安民献策进言。

“陛下!

诚可效仿袁逆之策,白纸黑字,累功兑官,则朝中上下孰不殚精竭虑,以效死乎?”

然而对于曹安民这番话,刘协却是脸色难看,管你要袁营机密,这怎么要了个脏东西出来?

真以为他跟淮南那位一样,大权独揽,只手遮天,诏命下达,无有不从?

就今天商议的几件大事,哪个不是得经过帝党、曹党还有他这个天子来回拉扯,最终妥协?

白纸黑子,累功兑官?

他刘协的白纸黑字,曹党认吗?曹操的白纸黑子,帝党又认吗?

况且淮南那边才刚要领汉王位,三公九卿等位置空悬,反观洛阳,早已朝臣满座。

若行此策,那些已经在三公九卿位子上的重臣,老臣又怎么想?

诚如是,必使洛阳官场群魔乱舞,一片乱相。

念及至此,刘协当即斥此为淮南妖政,实乃乱政之根,圣天子所不为也。

然而望着曹安民讪讪收起的丞相功劳簿,在场不乏有渴求上进之臣,目光灼灼。

【若在淮南,连曹安民这等人,都能得一丞相功劳簿,那我上,我也未尝不可。

至于说累积功劳?却不知若将洛阳天子献上,又能得袁公之功劳几许呢?】

一张曹安民拿出来的功劳簿,虽说不能让众人当真为此而有所行动,但一颗想进步的种子,或多或少已在一些人心底埋下。

若是时机成熟,不得不走到这一步,在他们想来,这或许也是另有一条出路。

却说见曹安民一副真的已被掏空的架势,天子也没再逼迫于他,避免他又掏出什么祸乱人心的脏东西来。

而曹安民见没有人再针对自己,这才朝天子复行一礼,小心翼翼问之。

“陛下,小臣此番诈降,虽是借出使之名回来传递情报,但明面上的任务总得有个交代。

却不知那份奏疏,陛下的答复是”

刘协脸色一黑,这玩意你还好意思问?

“袁贼狂悖无道,自请汉王,视太祖高皇帝白马之盟于无物!

你回去告诉袁贼,朕不日便集结大军讨他,会盟天下诸侯共击之,他之死期将至矣。”

然而出乎刘协意料的是,曹安民似乎对此早有所料一般,竟再递上一封奏疏,上书:

【术深知陛下身陷囹圄,为人挟持,言语不能自主,诏命不出己心。

此臣之过也!

陛下放心,待朕为汉王,不日便提兵百万,北上而济汉,勤王以清君!】

刘协:“???”

曹安民笑着为他解释,“汉王精擅料事于先,特地多备了几分,让陛下三辞三让。”

三辞三让?

刘协:“!!!”

你管这个叫三辞三让?

正常不应该是我封你为汉王,你推辞不受,来回三次,以显三辞三让?

见鬼的,你强要汉王,朕不许,来回三次叫三辞三让啊?

“逆贼!狂贼!

朕安能坐受此辱!”

然而没等他说完,曹安民就又递上一封奏疏。

【陛下,臣知晓。

你被控制了,此前皆非你本意。

但请放心,诛杀曹贼,就在今日,陛下尽管动手!

曹贼若敢弑君,术必诛杀此獠,为您报仇。

陛下且在洛阳稍待,有臣这个汉王做您的靠山,我汉室复兴指日可待。】

刘协:“.”

他都弑君了,你给我报仇还顶什么用啊?

而且你都是汉王了,到时候复兴的汉室,到底是朕之汉室,还是你之汉室?

似乎沉默也是一种推辞,为了赶紧完成泼天大功的任务,曹安民已将最后一封奏疏,或者说这封已不再是奏疏,而是盖有传国玉玺的【汉王诏令】递上!

曹安民向众人露出一个苦笑,提前示意自己只是个送诏书的使节,其上如有狂悖言行,那都是袁贼所为,和他曹安民无关。

却见其上所书:

《汉王告天下以匡汉室诏》

【今汉室倾颓,祸乱已极!

自董卓乱政,国祚飘摇,现有国贼曹操,窃据神器。

胁持陛下,幽禁深宫,政令不出宫闱,言行皆非本意。

朝堂上下,尽是曹贼爪牙,所颁诏书,悉为矫诏乱命。

今天子欲封术为汉王,救黎庶于苦海,匡社稷以兴汉,不想却遭曹贼荼毒。

口不能言心,政不发乎己,此天理难容,天人共戮!

曹贼称帝之心,久已昭然,篡逆之实,路人皆知。

屠戮忠良,欺宗室如草芥,威逼天子,视苍生若敝屣。

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天下之士,谁不闻而怒发?四海之民,孰不见而泪下?

朕,四世三公,大汉忠良,安忍见高祖、光武之基业,毁于奸佞之手。

今幸得鲁王、陈王、梁王、沛王,诸宗亲共襄盛举,聚义立诸王议会。

上怀匡扶之志,下存兴汉之念。

重开社稷,兴续炎汉之微光,定都寿春,承祀黄天之诰命。

自此,大汉九州,以议会摄政天下,四海八方,为诸王总领万机。

代行天宪,以安社稷。

术奉议会之命,以领汉王,兴义兵,诛国贼,厉兵秣马,相救陛下。

凡我大汉臣民,朝廷诸公、各州牧守、郡县长吏。

当辨明真伪,认清伪诏,勿为所惑!

须知洛阳朝廷之命,悉为曹贼逼胁之作,非出天子肺腑。

唯有诸王议会之令,方合天意,顺民心!

传朕诏令:天下州郡,皆当起兵响应,解救陛下,共讨曹贼,天下诸侯共击之。

有不从者,即为附逆,来日汉军兵至,勿谓言之不预也!

有能斩曹操之首而救天子者,计九个泼天大功,官职爵位,按功兑换,白纸黑字,金口玉言!

悠悠黎元,汉祚未绝。

朕与诸王,歃血为盟,攘除奸凶,匡扶汉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