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二百五十六章 操:此必袁术之计策也!

幽幽洛阳宫城,大殿之上,刘协高坐龙椅,俯瞰群臣,一言不发。

如荀彧所言,圣天子垂拱而治,他不需要说话。

但无为非无为,正如他方才拒绝荀彧,逼退群臣,独步越过曹军,大步向前一般。

乱臣贼子,安敢窥伺神器?

荀彧许下的安坐域中之地,坐等曹公还政的未来,他不信,也不认。

路要怎么走,朕说的才算。

他只是不再天真,不再单纯的以为斩杀一个国贼,便能万事大吉,就能天子亲政,国泰民安。

世间之事,从没有如此简单的。

要说杀曹,如今董承、徐晃控制皇城,自己一声令下,就能以除贼之名,将曹操格杀当场。

但曹操是有儿子的,曹营是有忠臣的,他此刻杀了曹操,下一刻曹仁便能倾洛阳之众,围杀宫城。

一如当年自己一纸令下,杀了董卓之后,李傕、郭汜领他麾下西凉军直接就杀入长安。

当然,如今刘备、刘表的大军就在城外,自己再让他们下令传讯,城外大军也会同时进攻曹军。

双方厮杀一场,胜负犹未可知。

可打完之后呢,无论是曹操赢,还是自己胜,大汉都完了。

荀彧已经把话讲的很明白了,如果假设袁术的军力是10,那么姑且往好了算,当曹操是5,刘备2、刘表2、刘繇2等等。

自己这边的人勉强凑个6出来,能把曹营打败。

可双方血战一场下来,能剩下2还是3都算侥幸。

方才荀彧之所以一一列举自己身后这些人,都是面对袁营的失败者。

正是为了告诉自己一个道理,自己身后没有兵仙韩信,没有冠军侯霍去病,又或者云台二十八将。

更没有可以凭借2、3之军力,挡住袁营,足以成为自己依仗的人物。

当然,这个人,他曹操也不行。

历数曹操迄今为止的抗袁大业,同样是屡败屡战,只不过对比刘备、刘表、刘繇这些输得彻底,他输得好看些罢了。

便是最近听闻的宛城之战,如果不是这位名为“柱石”的曹相自作自受,还是能全身而退的。

那么问题来了,自己现在这座洛阳城里,把这些5啊、3啊、2啊、1啊的,多少凑一凑。

一群袁营的手下败将汇聚一处,才能勉强能挡住袁术兵锋。

这个时候,大汉都快亡国了,还搞什么除国贼的戏码,再演一出火烧洛阳的内乱,简直就是在亲手为大汉送葬。

荀彧那番话,之所以说的他心神摇曳,一时竟站立不住。

便是将这份血淋淋的现实揭开,绵延四百载之大汉已行将就木,而若不能力挽天倾,救亡图存,他刘协便是亡国之君。

所以荀彧才会有那番谏言,致君尧舜上,让曹公挟天子以令诸侯,整合刘备、刘表等人,倾朝廷全部底蕴,戡平乱世。

但刘协拒绝了,他越过了荀彧,大步向前。

他答应荀彧,朕知晓轻重,是表明荀彧的道理他听懂了,不会再起诛杀国贼这么幼稚的想法。

他拒绝荀彧,是因为:朕安肯坐受废辱?

你荀彧可以将兴汉大业寄托在曹操,这个你认下的明公身上。

但朕这个天子不会!

既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整合朝廷中枢之力,集四方之义士,匡汉扶龙。

那么他这个天子,为什么不亲自来呢?

他所以和曹操演这出君臣相得,是因为此刻的曹操在他眼中,已不仅仅是曾经恨透的国贼,更是自己依仗他用来抵御袁术的手中剑。

但剑可伤人,亦会伤己,所以他还需要刘繇、刘表等人,为他掌中盾。

斗而不破,党而不争,帝王平衡,存乎一心。

他并不知道自己最终能走到哪一步,也不知道凭借自己平衡各方凑出来的这个大汉朝廷。

与荀彧计划里由曹公集权,万众一心的朝廷相比,哪个更能匡正天下,救亡图存。

但名与器,不可假人,这是底线。

所以他才会和曹操虚以委蛇,言说曹操此行劳苦,兵败无过。

所以他才又会暗示刘表,出言怒斥,弹劾曹操此行兵败之罪。

天子与丞相必须要是君臣相得的,这是大汉朝廷维持正统最后的体面,否则就会像此前,无论是谁都可以斥天子诏书为曹贼伪诏,拒不奉命。

可刘表、刘繇等群臣同丞相必须是对抗的,这是自己从曹操手中夺权,不做傀儡的手段。

是以,无为非无为,圣天子垂拱而治,因有百官臣僚,为他发声。

这一刻,随着圣天子一道目光垂落,刘表挺身出列,弹劾曹操兵败。

“.”

“敢问你是何人?”

“本官正是当朝太师,刘表!”

听闻此人自称太师刘表,曹操都笑了,随即眸光冷冽如冰。

“祸国之臣,安敢在此狺狺狂吠?

若非为救你之荆州,我等岂会损兵折将,玄德又怎会失去基业立足?

汝坐享荆襄九郡,拥二十万众,兵败之速,我等救之尚且不及,还敢在此指责兵败?”

言罢,他朝天子一拱手。

“陛下,此等祸国之臣,臣不屑与他同殿。

操请斩刘景升,以安此战士卒亡魂!”

刘表:“???”

“国贼安敢欺我?”

刘表怒斥一声,同样向刘协拱手请命。

“此贼狂悖无礼,犹自猖狂,安敢狂言廷斩太师?

陛下,恕臣直言,臣虽远在荆襄,亦闻曹孟德挟持君父,号令天下。

今日只需陛下一声令下,我等忠心股肱之士,便可为国除贼!”

他说着抬手轻指随曹操一同进来之人,谓天子曰:

“陛下有所不知,此人便是文聘,乃微臣心腹大将。

城外尚有他麾下两万荆州精锐大军,陛下无需有所顾忌,一声令下,我等即刻为国除贼!”

刘表此言一出,如董承、刘繇等人,本就等着今日除贼夺权,此刻更是群情激奋,当即纷纷出声呼应。

“刘太师所言甚是,曹孟德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请陛下下令除贼,匡扶汉室,就在今日。”

“诸公所言甚是,繇亦如此认为,况且今日还有刘玄德在,想来身为大汉宗亲,其必与我等同心。

城外亦有他麾下三万大军,我等军力已在曹贼之上,还请陛下下令,我等一同为国除贼。”

刘繇说着,以目视刘备,“玄德,你我同为大汉宗亲,天子亦称你一声皇叔,事到如今,你想来不会相助国贼吧?”

刘备:“.”

这话叫刘备怎么接?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洛阳城里之群臣,竟如此慷慨激烈。

自己刚进来,还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呢,怎么就要被裹挟着举兵除贼了?

他只勉力附和了声,“备自然尊奉天子号令。”

见太傅一句话,逼住了刘备这支生力军,帝党的情绪更加高亢激动。

“攘除国贼,匡扶汉室。”

“攘除国贼,匡扶汉室。”

众人呼声不绝于耳,另一边曹营群臣也是勃然色变,斥之曰:

“乱臣贼子,安敢蛊惑天子!”

“丞相劳苦功高,岂能受汝等污蔑?”

眼看众人之间一言不合,方才在宫门前被刘协与荀彧勉强压服下来的矛盾,再次一触即发。

高居龙椅上的刘协,才发现自己又一次天真了,所谓帝王心术,平衡之道,哪里是这么容易得?

自己想玩平衡,可麾下的群臣,并非是自己的提线木偶。

明明只是想让刘表打压一下曹操,借问罪之名,削他官职,夺他职权。

可谁想到这整座洛阳城里,早就是个一点就燃的火药桶了。

此前兵微将寡,这些人就想除贼夺权,现在来了刘表、刘备总共五万大军,就在城外支援,他们又哪还忍得住?

毕竟,只要杀了曹操,这座大汉天下,就落入他们帝党的掌控。

至于什么淮南袁术?河北袁绍?

谁考虑那么多,我先掌权了再说。

目睹此情此景,刘协幽幽叹了口气。

自己带着这么一群人,真的能匡扶汉室吗?

眼看群情难遏,刘协的目光不由落在场中一人身上。

正是刘备!

他见刘备虽然也附和众人,表示自己会听命行事。

但眼观鼻,鼻观心,与亢奋除贼的帝党众人格格不入,显然心中另有打算,忙出声问之。

“可是朕之皇叔,刘备,刘玄德。

皇叔久历四方,不知对此事,有何见解?”

见天子发话,群臣肃然,刘繇更是用期待的目光望向刘备,显然希望他也能向天子提议,诛杀曹贼。

万众瞩目之间,却见刘备作动容之状,眼圈都红了,几欲落泪,行礼而拜。

“败军之将,漂泊无依之人,安受皇叔之名?

臣在外征战多年,几次蒙受陛下诏书,授我于州牧,托我以大事。

臣虽庶竭驽钝,难报天恩,今陛下有命,臣当万死不辞。”

刘协:“.”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皇叔!

我问你怎么办?

你把皮球又给我踢回来了是吧?

我明显希望你能带着你那三万人,让大家清醒清醒。

曹操当然要除,但得一点点除,暂且利用他抵挡袁术,我们慢慢发展,直到有能力靠自己对付袁术了,自然就是除曹之时。

这个道理,旁人看不明白,你刘玄德名满天下,也不明白吗?

怎么就成了个只会听命行事的愚忠之人了?

刘协这里被众人裹挟,骑虎难下,似乎今日就只能顺水推舟,先除了曹贼,与曹营战过一场,分个胜负。

而众人看见刘备表示会听命行事后,更是得理不饶人,齐呼除贼,磨刀霍霍向曹操。

当此之时,就连荀彧都已色变,曹操也情知不妙。

他刚还嘲笑刘表,却没想到当下之刘表得了文聘两万大军在城外,自以为大权在握。

直至此时,曹操也大概明白了此间局势。

或许天子还没想杀自己,可得了两万荆州军的刘表,裹挟了三万刘备军的刘繇,没想放过自已。

这帮乱臣贼子,自以为得了兵马,便想行险一搏,将自己诛杀当场。

曹操明白自己必须自救了,龙椅上那位,显然根本不是他在控臣,而是臣在控君。

可究竟要怎样才能让一群热血上头,匡扶大义之人清醒过来呢?

又该怎么样才能让这些一心要诛杀国贼之人,不再把矛头针对自己呢?

答案显而易见!

唯有另一个更强大,更恐怖,足以让众人感到窒息的绝世国贼!

却见在“攘除国贼”的群情激奋下,曹操忽的发笑。

他大笑三声,怒斥群臣。

“愚蠢!

尔等死期将至,我等将为亡国之臣,犹不自知。

还在这里为了争权夺利,排除异己。

大汉若亡,便是亡在尔等手中。”

言罢,也不与众人对峙,曹操向天子拱手曰:

“陛下,臣此行虽则兵败,却也并非一无所获。

臣正有一则惊天密闻,欲告之于陛下。”

只听他幽幽言道:

“大汉所以沦落至今,九州为之分崩离析,皆操之于一人耳!

国贼袁术,布局深远,天下受他蒙蔽,诸侯如操偶绳。

昔年党锢之祸起,直至黄巾之乱,乃至何进受诛,董卓进京,皆他一人之谋。”

曹操说着,一一将曹营此前对袁术的分析细细道来,一桩桩一件件有理有据,听得方才还在叫嚣除贼的众人都惊疑不定。

什么!袁术竟与何皇后有染?贼子安敢有辱国母。

什么?袁术才是真正的大贤良师?张角不过是他推出来的替死鬼?

什么?董卓是袁家门生故吏,进京之事,皆是袁术谋划,袁绍不过是他的替罪羊?

什么?十八路诸侯讨董,只是他为了坑杀袁隗、袁基,借此执掌袁家的阴谋?

等等?

我们刚才要干什么来着?

对了!诛杀曹贼!

刘繇第一个反应过来,忙打断曹操的滔滔不绝。

“曹贼,休要胡言乱语,祸乱视听!

袁逆狂悖无道又不是一天两天了,便是他罪行累累,触目惊心,也不是你脱罪的理由!”

然而曹操只淡淡看了他一眼,抬手轻指,谓天子曰:

“陛下,此人乃袁术内应!”

刘繇一惊,心下发虚,涨红了脸斥之,“曹贼胡言乱语,安敢血口喷人!”

曹操冷笑!

“既然诸位已经知道了,袁术布局天下,谋划之深远,恐怖如斯。

焉知今日之局,非是袁术所谋?

试问今日若杀了我曹操,诸位与我两败俱伤,谁是利益既得者?

是陛下吗?

非也!

谁又是乐见其成者?

舍袁术谁与!”

他轻飘飘的话音不大,却振聋发聩。

“诸君扪心自问,今日到底是你们想杀我,还是袁术想杀我?

莫要被袁营内应蛊惑,做了他手中刀,掌中剑,犹不自知!”

他又向天子拜曰:

“袁术此人诡计多端,陛下不得不防,今当严查!

在场众人之中,说不定就藏了袁营内应,假做忠义之名,暗图亡汉之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