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58章 你这个至尊,他正经吗?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158章 你这个至尊,他正经吗?

作者:狗脚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8: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孙刘反目?”曹叡沉思。

“自刘备与孙权夷陵一战,两无所得后,二逆重修盟好已有数年。

“二逆猾虏,深知共为唇齿,祸福相倚之理。

“刘禅刚得关中,如何能中离间之计与孙权反目?”

适才刘晔所言,利用刘禅刚愎类父的性格,离间蜀吴之盟。

可刘禅又不是真的傻子,而且蜀国又不是刘禅说了算,刘禅诸葛亮再怎么志得意满,也不可能在这时候对孙权宣战。

倒是孙权,一旦收到刘禅亲征打下关中,夺回长安的消息,恐怕心情复杂程度,一点也不会比他这大魏天子小。

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怕,但盟友的成功更让人揪心。

然而一念至此,曹叡神色却是陡然一沉,刚刚平稳下来的心绪再度变得纷乱烦躁起来。

刘晔却是上前,一副成竹在胸的姿态,徐徐言道:

“陛下言之有理,刘禅此刻刚夺关中,确实不可能与孙权反目。”

曹叡烦躁中尽量压抑自己的情绪不再外露。

思虑片刻后,眉毛忽的一挑,随即微微颔首:“朕明白太中大夫之意了。”

就连曹叡都听明白了,陈群、钟繇、华歆这几位半截脑袋都已埋入黄土的三朝元老,如何不懂?

曾随太祖南征北战,腹有军略的贾逵、辛毗、蒋济三人,此刻顺着刘晔的话稍捋片刻,也大体明白了刘晔到底想说什么。

相觑颔首之后,一更将目光投于天子之身。

却见天子从容出声:

“这一次,吴逆蜀贼联手入寇我大魏,蜀贼侥幸夺得关中。

“吴逆为蜀贼张势,在东方牵扯我大魏,却寸土未得,寸功未建,教孙权那鼠辈如何甘心?

“如朕前言,刘禅既侥幸夺得关中,势必不愿与孙权反目,孙权群獠必也深知这点,诸卿以为,孙权接下来会怎么做?”

言即此处,曹叡似乎是看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话一般,嘴角轻轻一勾。

蒋济接过话头:“若刘禅诸葛亮君臣此番只取陇右,孙权大概不会有什么动作。

“可刘禅却偏偏夺下关中,窃汉旧都,造出了所谓『还定三秦』的声势。

“如此一来,从来不认同蜀寇承两汉正朔,自以为自己与刘禅平起平坐的孙权,恐怕就要如坐针毡,如芒在背了。

“而蜀寇以大兵盘踞关中,则两川必然空虚。

“如此一来,孙权虽未必有本事引兵入川,却至少能够提防兵力空虚的蜀寇出川了。

“依臣愚见,孙权极有可能趁此时机向刘禅提出二王并立之议,自立为吴王。”

蒋济此言一出,曹叡再度一笑。

而陈群、钟繇、华歆等元老也终于明白了所谓的离间孙刘,究竟是什么意思了。

蜀寇宣称自己绍汉正朔,嗣武二祖,是汉非蜀。

而孙权从来不认同此种说法,为了保持自己地位的独立,对伪帝刘禅从来都以蜀主相称。

如今刘禅肆虐关中,窃汉旧都,不论大魏愿不愿意,也不论孙权承不承认,『还定三秦』之势,一定会使得天下人心向蜀汉靠拢。

孙权若不趁此时机称王,恐怕江东人心都会有所动摇,他在东吴的统治根基就越发薄弱了。

此时刘禅以大兵盘踞关中,蜀中空虚,纵使孙权称王,纵使刘禅想反对,事实上也无力反对。

换言之,孙权此时不称王,等到刘禅在关中立稳跟脚,将来就再难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刘晔此时道:

“当年汉高祖刘邦与群臣杀白马歃血为誓。

“『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伪汉既以汉室正统自居,若纵容孙权僭越称王,岂非自毁法统?

“臣适才所言,施离间之计,借刘禅刚愎类父的性格激怒刘禅,使二贼反目便是此意了。”

曹叡颔首深思。

正如刘协封太祖为魏王一般。

一旦刘禅同意孙权称王,毫无疑问,一定会极大动摇伪汉政权本就让天下人质疑的法理。

刚刚才因重现汉祖刘邦『还定三秦』之势而聚拢的些许人心,也势必会因此失却。

以刘禅近月展现出来刚愎类父的性格观之,定然不可能让孙权称王,这是必然之事。

唯一的不可控因素就是孙权。

但也并非真的完全不可控。

不论是从孙权的性格,还是从孙权的政治权谋手段去分析,孙权一定会在此时考虑称王之事。

一旦称王,那么孙权在这一战中就不算全无所得。

而现在大魏要做的,一个是撺掇孙权称王,二则是给孙权制造一个敢于称王的环境。

这就是所谓的“离间计”了。

曹叡看向刘晔:

“太中大夫以为,我们当向孙权开出何种条件,诱引他向刘禅提称王之议?”

刘晔道:“陛下,如今孙权仍在襄樊用兵。

“臣以为当先请大司马与贾豫州引兵击退之,其后,再遣使与孙权相议。”

孙权攻打襄樊已有一月。

却因为关东大旱,汉水水位亦因此下降的缘故。

其唯一值得称道的水军,在汉水上转进艰难,也铺展不开,几乎无用武之地。

上岸后,所谓的过江龙就变成了软脚虾,根本不能对襄樊两城造成太大的威胁。

若非如此,曹叡也不会把本在赶往襄樊战场路上的曹休、贾逵二人全部叫回洛阳坐镇。

曹叡随即看向贾逵,诚颜恳色道:“贾卿,襄樊战场便托付予你与大司马了。”

贾逵当即拱手:“臣必不辱使命。”

曹叡抿嘴颔首,旋即又扭身去看刘晔:

“待驱逐吴虏后呢?是乘胜追击至江陵一试?还是与吴贼停战,设计使二贼自相攻伐?”

刘晔道:“若能乘胜追击,臣以为应当追击,若江陵不能克,再遣使离间孙权可也。”

曹叡看了眼贾逵,见贾逵也颔首同意,便也颔首。

刚好望见断流的洛水,随即想到所谓『洛水枯,圣人出』之谶,又想到渭水之滨与刘禅隔水相望,胸中再度生起一股无名之火。

事实上,魏国在汉水的水军已经练得像模像样了。

若非曹真被斩,张郃大败,司马懿被调往关中,曹叡本来对江南是有一套极其完整,且成功率极高的作战计划的。

一是先派曹休在淮南举大军十万出濡须口为疑兵,直取江北,诱江陵的朱然、武昌的陆逊,顺大江南下支援。

其后再以差点擒得孙权的江夏太守胡质为将,入江水截断陆逊、朱然诸将的归路。

最后,再以司马懿引水师进取江陵,这是大魏真正的主力。江陵一旦夺下,孙吴死期指日可待,天下一统在望。

这是司马懿两年前就为曹叡谋划好的一统战略,也是曹叡命司马懿都督荆豫军事的主要缘由。

原来的历史线上,大司马曹休在此时中了吴将周鲂的诈降之策,十万大军几乎尽丧,破坏了曹叡与司马懿原本的谋划。

曹休上书谢罪,曹叡礼赐益隆。

休遂羞恨不已,背发痈疮而薨。

如今曹休未有此败,这位大魏天子便只能将满腔的怨恨与愤怒,全部倾泄在刘禅身上了。

他这几日饮酒服散,醉生梦死之际,便与宦侍言道:

待天下一统,必要用刘邦斩蛇剑将刘禅首级斩下,制成酒器,与王莽头一并存于武库,传于万代,永为僭逆者戒。

失神许久,曹叡脑子里还是他与刘禅隔渭水相望,而后遥射一箭,最后弃弓于渭水的画面。这时,刘晔终于出声,将这位天子从幻想中拉回了现实:

“陛下,孙权首鼠两端之辈。

“待其败走,我大魏夺不下江陵的话,便只需遣使诱其称王,再遣兵至潼关、河东,威胁刘禅,使刘禅不敢分兵回蜀中。

“孙权一旦见刘禅无暇南顾,必会遣使报书,与刘禅议称王之事。

“接下来,我大魏就看蜀吴二犬相争便是。”

钟繇、华歆、杨阜几名老臣闻言恍然颔首。

几人身侧,陈群却是忽然想到了什么,出身道:

“陛下,当年刘备死,臣等常书信劝说诸葛亮举国归心,与其素有书信往来。

“又尝咨黄公衡(黄权)及一并归顺的蜀中降将。

“知诸葛亮理政行事,向以『务实效而弃虚名』为纲。

“若孙权果真以称王为条件,要挟伪汉。

“诸葛亮其人,未必会顾忌所谓『非刘氏不可称王』的汉制,以期维系二国之盟,掎角之势。”

众人闻言一愣。

对啊,蜀国真正的执政者,还是诸葛亮,刘禅虽然因亲征得胜话语权有所上升,但短时间内,他的意见未必能起到什么作用,至少难以动摇诸葛亮的话语权。

辛毗却道:

“陈公之言,臣倒以为不然。

“如太中大夫适才所言,刘禅北寇以来,用兵伐谋颇肖其父,有恃勇冒进,刚愎自专之象。

“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刘禅既恃勇刚愎如此,又侥幸得此大胜,必飘然自得,与诸葛亮争衡于庙堂之上,夺势于军旅之中。

“诸葛亮若赞同孙权称王,蜀国必将上下哗然。

“尤其蜀**界,仍以赵云、魏延等刘备宿将为锋。

“此次又随刘禅寇掠得胜,诸将一定会慢慢拥护刘禅。

“诸葛亮若同意孙权为王,正好是刘禅将伪汉权力夺回的时机。

“若然,无须等刘禅与孙权二犬相争,刘禅与诸葛亮君臣之间,恐怕就会率先爆发一场内斗了。”

辛毗此言落罢,在场君臣尽皆恍然大悟,乃至于竟隐隐有些兴奋了起来。

孙权若趁此时称王,那真是有功于大魏,有德于天下,所谓大魏幸甚,天下幸甚啊。

曹叡也渐渐回过神来,思虑一二后微微点头:

“真如卫尉所言,刘禅夺下关中乃是饮鸩止渴,自取灭亡了。

“刘禅不允孙权称王,则孙刘两家盟约无以为继。

“刘禅允诺孙权称王,则刘禅与伪汉自绝于天下。

“刘禅若与诸葛亮就孙权称王之事争衡于庙堂军旅…嘿。”

曹叡忽的勾起嘴角,嗤笑一下。

大魏都派兵帮孙权威胁刘禅了,孙权要是这都不敢称王,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再者,称王也并非孙权一个人的事情,江东那么多世家大族在孙权身后摇旗呐喊,出兵出粮,孙权难道不需要兑现政治利益的吗?

孙权一直不承认蜀汉是汉,非但是为自己考量。

也是因为,包括东吴人在内的所有有识之士,全部都认同『天命』这个虚无缥缈的东西。

曹魏窃取天命,是贼。

蜀汉妄称天命,也是贼。

真正的天命在刘协那断了。

既然曹操、曹叡、刘备、刘禅可以妄称自己续上了天命,那么孙权为什么不可以续上?

拥护孙权的那群人,别说让孙权称王了,恨不得孙权马上大败曹魏一场,昭告天下人,天命在吴,然后立刻祭天称帝!

可是…现在刘禅突然克复关中,还于旧都,大有汉高祖皇帝『还定三秦』之势了。

天命在谁?

天命似乎在蜀啊!!

故此,江东文武百獠一定会赞同孙权此时去与刘禅议称王之事,谋二王并立,周召共和之政,一起讨伐篡取天命的伪魏,重拾天命。

以此,既削弱蜀汉法理,又树立江东政权存在的法理性。

最重要的,能从孙权那里兑现一次政治利益!

大家投资你,是要当大官的。

你一开始顶着个违背大汉三互法的扬州牧的名头。

后来跟刘备互表,当了徐州牧,总算不违法了。

结果刘备称帝后,你竟当了大魏吴王,为天下笑。

其后跟刘备议和,大魏吴王也不当了,让大家喊你至尊。

至尊…是个什么东西?

至尊手下的官,他正经吗?

你不怕被天下人笑,我们这些出兵出粮的,祭祀的时候都不好意思跟祖宗讲,我当了至尊手下的官。

至尊……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