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55章 天厌魏德?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155章 天厌魏德?

作者:狗脚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8: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伊水。

官道。

棨戟十二具开道。

前导八,后从四。

骖驾之舆,向洛阳徐行。

大魏之制。

郡守配棨戟八具。

九卿、刺史,配棨戟十具。

三公、大将军、大司马,配棨戟十二。

列侯,加配棨戟二具。

沿途百姓见有棨戟开道,无不避让,根本不去数到底几具,反正是惹不起的朱紫贵人。

一些知礼之人在仔细辨认棨戟数量后便有了猜测,坐在三马车驾内的大官,不是当朝三公,便是功封列侯的刺史、九卿。

于是避让道旁,不敢言语。

待车驾越过他们后才加快脚步速速离去。

一骑自洛水之畔奔回,至车驾前下马骇然道:“君侯,洛水…是洛水断流了!”

其声落罢,车厢侧帘被掀开。

“什么?”豫州刺史、阳里亭侯贾逵灰白驳杂的须髯随风轻动,眉头微皱间,给人一种老而弥坚、不猛而威之感。

再度往洛阳城,或者说洛水方向凝望片刻后,这位本就心有惴惴的豫州刺史愈发不能自安。

『洛水枯,圣人出』的谶语,早在月前就已经传到了距洛阳千里之遥的豫州南部。

襄樊战事本就急如星火,他此番领豫州军前往支援,却在大军刚到宛城时,突然接到了天子四百里加急召他入洛的旨意,并让他将豫州大军调往武关戍守。

如此一来,他对司马懿在关中的战事便有了极其不妙的猜测,此刻洛水断流,再配合上那则妖言惑众的洛水之谶。

——事大不妙啊。

车驾沿着伊水官道一路北行,很快来到了洛水之畔。

有棨戟开道,伊洛之交的百姓很快四散一空。

一身素衣的贾逵弃了车驾棨戟,仅带着十几名护卫仆从,溯洛水河道而下。

行不二里,远离了洛阳城的洛水之畔,数百上千百姓聚在一起,嘈杂吵闹地议论着什么。

神情严肃的贾逵不声不响,没入洛水之畔的人海声潮中。

大部分百姓都是洛阳周边豪强富户家里的佃农田隶,今日起早,只是遵主家之命来抢水灌溉田地,不曾想洛水今日竟直接枯竭。

所谓『洛水枯,圣人出』的谶语于他们而言没什么现实意义,刘汉还是曹魏当权执政,于他们而言大概也并没什么两样。

但大旱是事实存在的,洛水断流是事实存在的,田地恐将绝收,无数人恐将饿死,也是可以预见的。

说百姓们因此哭天抢地,说此地因此哀鸿遍野,似乎有些夸张。

但这群衣衫褴褛之人俯仰之间,麻木与呆滞的目光碰撞,一种难以言喻的愁苦,一种极端压抑的绝望,便开始如野火般无声蔓延。

别有用心之人大概早就预见了这种愁苦与绝望,躲藏在人群中吼出了暗中排练了无数遍的话术。

“天厌魏德,旱魃作祟!”

“天佑炎刘,降魏天罚!”

“洛枯龙隐,渭涨龙兴!”

“迎回大汉,旱灾就会结束!”

“……”

贾逵躲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却根本辨别不出这些别有用心的声音从何处传来。

他身边的护卫,则欲拔刀将这群妖言惑众之人驱离喝散,以避免愚昧无知的百姓被妖言蛊惑,却被贾逵按住阻止。

继续在洛水之畔的人群中缓缓穿行,贾逵很快便对民意的暗流有了大致的了解,神情愈发复杂。

这暗流本与愚民黔首无关,但居心叵测之人躲在这群愚民黔首中,借种种不利于大魏之事施以蛊惑,便与他们有关了。

若当真把这群愚民黔首说动,鼓动他们去闹事,激怒朝廷,使得天子一怒便在洛水之畔大开杀戒,那别有用心之人的目的就达成了。

今日之事一定会传遍天下的。

只是……汉魏禅代这么多年了,何以还有这么多人心系前汉,推波助澜?

从『洛水枯,圣人出』的谶语传到千里外的豫州,再到如今『天厌魏德,炎刘当兴』这样的妖言借着洛水枯竭的天灾大行其道。

就连他这个豫州刺史还没有收到司马懿关中已败的确切消息,洛水之畔的百姓就已经在传,伪汉天子刘禅御驾亲征,大破司马,复现汉高祖刘邦还定三秦之势云云。

一时之间,当年关羽威震华夏,魏讽、陈祎于邺城造反,侯音、卫开在南阳作乱的情景,再度浮现在他眼前。

贾逵继续沿河道东走。

走到人群边缘,只见一群衣衫褴褛的黔首跪在干裂的河床上,对着洛水残存的水洼磕头祈祷。

一名身被五斗米教道袍的白发老者,持道杖手舞足蹈做法一番后涕泗横流,颤声不已:

“洛神啊洛神。

“立春以来,滴雨未降。

“洛水干涸,庄稼枯萎。

“再不降下甘霖,恢复水流,今年恐怕就要颗粒无收,人间恐要再生不忍言之事!

“洛神啊洛神!

“愿你怜悯百姓万民!

“垂鲛人之泪,洒作甘霖!

“遣雨师之车,驰润枯壤!”

“……”

洛水断流不过是今晨之事,大魏天子都还不及从城里派人出来驱逐百姓,禁止流言,五斗米妖道都已经就位了?

就在五斗米仙师仍在祈雨之时,人群中忽有一农夫模样的人大喝:

“当年汉室逢灾,便罢黜三公以谢天谴!

“如今大魏三公宰辅不修德政,对老百姓横征暴敛,洛神见老百姓赋税徭役负担过重,才降此天灾,警示魏朝!”

贾逵眯着眼往那人望去,那人显然也不是真正的农夫。

招来护卫看住那人,其后继续隐没在人群中观望。

就在此时,又有人嚷道:

“关东大旱,洛水断流,关西河渭二水却没有受旱迹象,这正是大汉天子身入关中,德感天地所致啊!

“听闻大汉天子已经从魏朝手中夺回长安!若能迎回大汉天子,或许洛神就会降雨!”

“谁还敢妖言惑众!”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怒喝,“给我杀!”

贾逵顿时扭头望去。

却见十余武士凶神恶煞向刚刚喊话那几人冲去。

待这群武士腰刀出鞘,贾逵这才发现,这群人手中刀乃是军刀。

不少人手中刀还在往下滴血,显然刚杀过人。

“住手!”贾逵这时怒喝一声。

几名武士脚步为之一滞,见出声之人不过一介素衣耆老,便又继续提刀冲入人群,目标明确去擒杀方才妖言惑众的为首之人。

贾逵的护卫亦拔刀冲上前去。

“尔等究竟何人,竟敢回护这群妖言惑众的逆贼?!”这群武士的为首之人看向贾逵。

贾逵却是不答反问:“谁让你们至此杀人?当道杀人,难道是大魏的律法吗?!”

喝罢心中烦闷难言。

天子三月归洛,便已因『天子已崩,曹植当立』的谣言,在洛阳杀了许多人,如今伪汉夺下关中,让天子彻底失了理智吗?

那为首武士被问得一怔,而后愈发愤怒:“这些人妖言惑众,犯了大逆之罪,按律当族诛!”

贾逵怒斥:

“纵使族诛,也应押付有司,论罪而诛,尔等当道杀人,视大魏律法为何物?!”

“你是何人?!”为首的甲士也不是不长眼的,眼前老者虽然一身素服,却给人一种久在军旅,常年征战的杀伐气。

问罢又突然后悔:

“我管你何人!

“我受大司马之命诛除篡逆!

“你若再行阻挠,便是与贼同罪,一并诛之!”

此人言罢,周围百姓顿时轰动。

而十余武士早已在人群中锁定了妖言惑众的几人,此时得到命令,再次提刀冲上前去。

“给我住手!”贾逵怫然作色。

“洛水断流,民怨沸腾,你们却在洛水之畔肆行杀戮,枉顾国法,准备置陛下何种境地?!”

曹休手下不管不顾,继续下令,催动手下擒杀叛逆。

大司马诛奸讨逆还有罪了?

眼前这人看起来虽不好惹,但满朝朱紫文武,论贵重,论武功,论与陛下亲近程度,哪个比得上大魏大司马曹休?

然而就在念头刚生起之时,其人神情猛然一凛。

只见那老者的十几名护卫得到命令,提刀便与他带来的十几名便衣武士混战在一起。

然而更令他诧异的是,他带来的人竟很快就落入下风,没几个回合便死伤三五人。

“洛阳城边,天子脚下,你敢对大司马的人动手?!我看你是真活腻歪了!”

言罢拔刀便要去擒那老者。

就在此时,突然十几名武士从四散的百姓中突然跑出,挡在了他与那老者中间。

一名素服荆钗的女子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将军且住!

“这位是大魏豫州刺史、阳亭侯贾使君!

“陛下只怕很快就要出城,有什么误会,还请将军等陛下、大司马到了再一起说吧。”

曹休手下闻之神情一凝。

豫州刺史贾逵他是知道的。

“你是何人?”

“我乃太常之妻,卫尉之女。”

曹休手下神情再次一滞。

卫尉虽是九卿,但辛毗辛佐治这三朝元老居之,却使得卫尉之职比三公还要贵重。

毕竟三公不过虚衔,而这位卫尉可是常持节代天子督军天下,巡狩四方,他在大司马之侧,是见过那位卫尉几次的,就连大司马在那卫尉面前都要客气几分。

只是…一个戴荆钗的妇人,竟是卫尉之女,太常之妻?

一个着布衣素服的老头,竟是豫州刺史阳里亭侯贾逵?

而就在他愣神之间,豫州刺史贾逵的人突然走上前来,在他一脸茫然不明所以时两下将他擒住。

“你要做什么?!”曹休手下顿时有些慌张。

“我要做什么?你当道杀人,枉顾国法,自然当付廷尉问罪!”贾逵正色严辞,根本不给所谓的大司马一点面子。

贾逵与曹休素有恩怨。

曹休仗着自己是朝廷宗室,一向瞧不起豪强出身的贾逵。

文皇帝曹丕曾想授贾逵节钺,令贾逵督豫扬二州军事。

而扬州牧、大司马曹休不甘为贾逵所督,于是从中作梗,说贾逵其人性情刚烈,一向轻视诸将,这种人不可都督一方。

曹丕闻此,只得暂时打消了重用这位在曹操梓宫送葬邺城时,严辞拒绝曹彰求取曹操印绶,助他登上王位的大魏忠臣。

将那曹休手下擒住,贾逵也不去管另外那些迅速跑离的人,走到辛宪英、羊祜几人身边。

“宪英,你父亲现在在洛阳,还是在关中?”贾逵有些担心。

辛宪英道:“劳使君挂心,我家大人在洛阳。”

贾逵又问:“关中那边战事究竟如何,你可知晓?”

辛宪英颔首:“我也是四五日前才从大人那里听说,骠骑将军在关中大败,长安已经落入伪汉之手。”

听到婶娘口中伪汉二字,羊徽瑜与羊祜姊弟二人神色都有些复杂,沉默相觑一眼。

贾逵叹了一气:“听说伪帝临阵亲征,这事也是真的吗?”

辛宪英再度颔首。

贾逵心里猛的一沉,对着眼前断流枯竭的洛水河道一叹:“这真是雪上加霜啊。”

辛宪英颔首不语。

洛水断流应谶,于魏朝而言,确实是雪上加霜。

但贾逵说的显然不止此事。

而是大汉天子刘禅亲征得胜。

若蜀汉丞相诸葛亮打下关中,大魏面临的舆论压力还没那么大,还能寄希望于诸葛亮是个权臣,寄希望于蜀汉君臣不和,内部自乱。

但大汉天子亲征得胜,已经毫无疑问地向天下人证明:

大汉君臣相得,诸葛亮过去这几年营造出来的权臣形象,刘禅过去这几年营造出来的庸主形象,都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天下人,都被这对君臣骗了。

这才是真正的雪上加霜。

大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接下来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

贾逵与辛宪英边聊边走,往洛阳南门行去。

未至洛阳南门。

南门突然奔出数千甲士。

大魏天子车驾从城中缓缓行出。

至洛水之畔停下。

金铃骤止。

车上跨下一男子,头戴通天冠,身披锦绣衣,腰系玉狮带,脚踏金缕靴,端是贵不可言。

只是其人脸上并无表情。

唯有见到南门附近属于贾逵的十二棨戟仪仗时愣了片刻。

却也只是片刻,而后便往断流的洛水望去。

在他身后,同样望着洛水发呆的钟繇、陈群、辛毗、蒋济、杨阜、高堂隆等重臣,俱是色如死灰,额头汗密似珠。

贾逵上前见礼。

曹叡见到贾逵,一时悲从中来。

曹真死了。

张郃死了。

司马懿也大败。

贾逵虽有武功,却这么老了。

满朝朱紫文武,大魏能用者谁?

“贾卿,王扬烈死了。

“骠骑将军长子也战殁沙场。

“还有许多人…死的死,俘的俘,大魏…大魏当如何是好啊?

“会不会…会不会是洛神真的厌弃魏德?”

面对这位拥护文帝登基的忠臣,曹叡声色有些疲惫无助。

自他登基以来,从未有过如此灰暗的时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