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00章 苟利社稷,生死以之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100章 苟利社稷,生死以之

作者:狗脚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8: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身着先帝银甲的大汉天子,先是将丞相扶上车舆,其后再返身与随丞相而来的众文武慰劳一番,最后登上略显简朴的天子车驾。

天子带来的三千甲士在前开路。

雄赳赳气昂昂,精气神丝毫不输陇右下来的主力之师。

魏延、陈式、刘琰、吴班等一众追随先帝多年的老臣,远远看着天子身上那套熟悉的银色甲胄,神情皆是有些恍惚。

下午,大军回到五丈塬,于渭水河畔早就平整好的营地驻扎。

自然也早已准备好了犒军用的粟饭肉羹烤炙,待大军扎营已毕,便立时分发到各校各营。

自陇右而来的将士,自然是一扫半月行军的疲惫,欢欣鼓舞。

事实上,自陇右到关中这一路五百余里,大军并没有急行军,而是以日行三十里的速度,一路护送着粮草辎重,一边休整一边行进,保证将士不会积累太多疲劳。

落日前,丞相才终于安排好了军中庶务,登上车驾,随着意气风发,执意骑马而行的天子一并往五丈塬而去。

这天子倒是想跟丞相一起把手乘舆,但丞相却不愿意,显然还是存了身为臣子的分寸感。

于是这天子也只能无可奈何。

费祎、杨仪、刘琰、胡济等一众府僚则骑着马紧随其后。

自然无人胡乱议论。

但任谁都很难不在心中感慨。

这位久居深宫之中,向来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华服的年轻天子,怎么忽然就摇身一变,成了英姿勃发,能带将士打胜仗的马上天子了?

难道刘家人都这样,一开始都是这种风格,到了一定的年纪才会觉醒帝王血脉?

高祖刘邦如此。

世祖刘秀如此。

昭烈刘备如此。

如今这位,也是如此!

一念至此,不少府僚望着那位穿着先帝甲胄骑着马耀武扬威,隐隐有高祖先帝之风的汉家天子,眼神忽的变得更加热烈起来。

这不是天命,什么是天命?!

大汉当兴啊!

刘禅先丞相一步到了塬上,熟练又轻松地翻身下马,把缰绳交到赵广手上,之后亲自走到丞相车驾前把丞相扶了下来。

在众府僚眼中似乎年轻了好几岁的丞相笑吟吟踏下车来。

先向天子轻轻施了一礼,然后才随着天子一齐转身,朝着广袤无垠的关中平原放眼望去。

那位有种期末考了一百分之感大汉天子此刻忽然有点想来一句:

『相父,看,这就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

当然了,这种顽皮话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他只是先指了指斜谷口,嘴里开始叨叨个不停。

从打曹真那一仗开始说起,说到自己如何跟赵云去追杀曹叡,又说到张郃火船是在何处被烟船所破,最后说到前几天,自己在哪个地方抱了几根滚木,亲手砸飞了好几个魏寇。

丞相一点也不扫兴,时不时爽朗大笑,变着花样夸起了这个很有表现欲的汉家天子。

待刘禅终于把一肚子的话全部抛完,才忽然反应过来,今日的他怎么好像被阿斗夺舍了一般,完全忘记了他这鸠占鹊巢的穿越者与这位丞相才是第一次见面而已。

君臣二人并肩徐行,说说笑笑,任夕阳将两道斜长的影子投在这片黄土地上,却是浑然不觉,他们身后不少曾受先帝厚恩殊遇的府僚臣属,已是被潸然之泪湿了衣襟袖袍。

昔年先帝曾言,孤有孔明,犹鱼遇水,及至驾崩,更举国托孤,心神无贰,丝毫猜忌也无。

而今日这位陛下在丞相面前展现出来的赤子之心,何尝不是先帝与丞相鱼水之情的延续?

丞相秉忠持正,至公为国,人人敬而服之。

但作为总领一**政的权相,谁知这位亲征以来连连得胜的天子,会不会突然想收束权柄,进而对丞相产生猜忌,视丞相为又一个王莽?

周公恐惧流言日,就连成王都因谣言对周公产生猜忌,由不得一众臣僚不为之隐忧。

但目前看来,他们想太多了。

众人跟着君臣二人走着走着,到了一片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前,十几头耕牛与农人仍在地里翻土。

刘禅忽然看到了什么异常,眉头微微一皱,随即从丞相身侧离开,甩开袖子快步朝前走去,赵广当即率二十名人高马大、全副武装的龙骧郎卫紧紧跟上。

一众臣僚不知陛下为何突然收敛神色又快速离去,但见所有人都仍在原地,于是目光全部朝那位被龙骧郎簇拥的天子望去。

然而丞相却是很快收回目光,随即努力眯着眼,打量着地里那些形制古怪,却一牛就能拉动,一人就能操作的短犁。

董允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丞相,此乃陛下召匠人改良的曲辕犁。

“虽只一牛拉犁,但允已亲自试过,非但耕作速度快上六七成,更是能省不止三四成气力。

“陛下已召塬上工匠营造,一日可制犁三十张。

“陛下还说,五六月种上豆子,九十月便能种麦。

“眼前这一垄地,便是昨日陛下扶犁亲耕。”

董允对这位天子近来的表现实在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以至于一些礼仪言语上的疏失,他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挑刺。

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失?

抓大放小,不是原则性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而董允话音甫一落罢,包括丞相在内的一众汉家臣子,脸上所呈皆已是不可抑制的讶然之色。

“一牛拉犁,速度竟能比原来两牛还快?还更省力?”费祎表示不可思议。

杨仪则看着眼前新翻的田垄,不敢确定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这是陛下亲耕?”

天子亲耕乃是邦国重务,每年正月都会举行一次,叫“籍田礼”,以示重农,以此劝农,但那只是仪式性的,与眼下这时节的天子亲耕意义大不一样。

董允笑笑,轻轻颔首。

众人闻言,先是看看眼前这块天子亲耕的新地,复又看向田间来回耕地翻土那十来头黄牛,最后看向已经走远的天子,愕然无语。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耕与战。

这位一鸣惊人的天子,如今能打仗,能打胜仗,却不只想着打仗,而是连事关国本的农事,也真正地给予重视,教人如何不感到惊讶?

这说明这位天子并非是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激进派,而是跟丞相一般脚踏实地的务实派!

不少人议论纷纷,董允则继续给丞相及众府僚介绍曲辕犁与龙骨水车的优势,还有天子诏令各郡县举荐能工巧匠这些事情。

众臣僚再度慨叹不已。

先帝是务实之人,丞相也是务实之人,今日有资格追随天子与丞相到此地的,纵使不真正崇尚务实避虚,也不可能大庭广众下对表现出务实姿态的天子表达什么异议。

不多时,天子行端走直,不疾不徐地领着龙骧郎们从远处折返。

待天子走近,一众许久未曾见过天子的臣僚这才察觉,天子肤色已不再是昔日久居深宫那种白皙,

而是微微泛起铜色,面颌线条也刀削般利落,整个人阳刚硬朗,颇有些英霸之主的雄浑气象。

丞相整肃衣冠,大袖一敛,率先对着天子躬行一礼:

“陛下亲征临戎,履险蹈危,务耕力农,强国固本,真有高祖太宗之风。

“假以时日,我大汉必是猛士如云,沃野千里,炎汉中兴,真指日可待矣。”

一众臣僚见状亦皆躬身俯首,在相府长史带领下放声齐祝:“炎汉中兴,指日可待!”

塬上往来不息的民夫与兵士们尽皆朝此处望来。

受过丞相与陛下恩惠之人心中难免燃起希望,为之气振,疲惫麻木之人虽仍旧麻木,却也有些人开始期待天下承平那一日快些到来。

见丞相带头给自己造势,刘禅立时影帝附体,沉容凝色间徐徐出声: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但朕之所为,与丞相及诸卿、诸将士积年累月付出的血汗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炎汉当兴,兴于所有为大汉呕心沥血的骨鲠之臣,兴于所有为大汉不避斧钺的雄兵猛将。”

说完默默给自己点了个赞。

造型摆得不错。

而另一边,一众汉家臣子皆已是再次瞩目于这位天子身上,久久难移。

天子之言化用了《左传》里的一句『苟利社稷,生死以之』。

何意?但凡利于社稷,就连生死都可置之度外。

不少见过天子写给丞相那封信的府僚,如费祎、杨仪,这时候都想到了信中那句:『倘终不能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则君王死社稷可也』。

却也有不少赢得有些得意忘形之人,这时候才忽然回过神来,他们之所以能从陇右走到关中,其实没那么顺利。

若非天子赴险蹈危败了曹真,恐怕此次北伐,在马谡失街亭的那一刻起就已然失败。

所以,天子所作所为,真的能用微末之功来形容?说是力挽狂澜恐怕也不为过吧?

“陛下方才匆匆离去,可是彼处发生什么要紧事?”

丞相身后,一位衣锦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的五十余岁老臣问道。

刘禅循声望去。

原来是深得先帝厚遇,眼下官位仅居丞相与李严二人之下的大汉车骑将军刘琰。

这位车骑将军在大汉的地位跟简雍差不太多,座谈客而已,没太大理政用兵的本事。

但因为先帝对旧人一直都很厚道,所以地位很高。

先帝驾崩,丞相主政,依然给了他足够的尊重。

每每联名上书,这刘琰的名字总是排在第一位。

但此人结局却是被斩首弃市。

原因很狗血。

只因他家里有个年轻貌美的妻子,唤作胡氏,在某年正月,因年俗惯例入宫朝庆,结果被好姐妹吴太后留在宫中一个多月。

刘琰便觉得他被阿斗绿了。

于是叫小卒拿鞋底抽胡氏的脸,最后将胡氏休弃,赶出家门。

胡氏不甘受辱,把这事告到了有关部门那里,事关国家脸面,有关部门只能把刘琰给刀了。

自此以后,大臣的妻子、母亲入朝庆贺的惯例就取消了。

见天子许久不答,这刘琰还以为是天子不给他面子,顿时有些悻悻不悦起来。

一旁的费祎先是看了眼刘琰,又看向刘禅,道:“陛下,可是方才有士卒犯法?”

费祎方才隐约望见了,天子走过去的时候,远处似有几名士卒正对一个倒在地上的黔首布衣拳打脚踢。

丞相明令禁止,不得无故对军中役夫徒隶施暴,当然了,要是偷懒不干活,或拒不服从命令挨上两鞭,也不算无故了。

刘禅的思绪被刘琰的话又勾回方才那被殴打的俘虏身上去了,听到费祎的话,先是点点头,而后又是摇头:

“确是有士卒在殴打俘虏来的役夫,但那役夫似是得了疫病,说浑身乏力,干不动活。

“看管的士卒觉得那役夫看着不像得病的样子,以为他偷懒,就对他动手了。”

现在这年头,当兵的不能要求他有多高的素质,打打俘虏什么的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宁作太平犬,莫作乱离人,这种几百年一见的乱世,能活着就不错,还能奢求什么呢?

但军中确实有丞相颁下科法约束官兵,严禁官兵无故伤人,更严禁官兵杀人伤人取乐,否则皆视轻重依法惩戒。

如果真能贯彻下去,军纪简直比二十世纪的果军还要好了,这让刘禅不得不感叹,丞相似乎比他这个穿越者还要敢想敢做。

至于那被殴打的役夫俘虏,他见到的时候本想叫个龙骧郎去问问什么情况,是不知法,还是真在丞相面前知法犯法。

但忽然想到,他今日上午才在军法吏文书里看到,说最近出现了十好几例类似例子。

都是俘虏来的役夫说没气力干活,然后遭到军卒的殴打,军法吏听到了抱怨,探验后判断,可能役夫真是害了某种疫病。

刘禅这才想过去看一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现在已经快五月了,自入夏以后,天气转暖,空气湿度上升,各种致命的霍乱、鼠疫、疟疾细菌都开始变得活跃,疫病的威胁开始增大。

真要是这时候闹什么大型疫病,那可就完犊子了。

建安七子五个死于大疫,东吴大都督鲁肃也病殁于厮,所谓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瘟疫可不管你命是贵是贱,全都一视同仁。

虽然没听说过建安大疫后还闹过什么特别恐怖的大瘟疫,但刘禅的出现显然已经让历史改变,堆尸如山的战场,又是最容易闹瘟疫的地方。

不得不慎重对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