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退婚你提的,我当皇帝你又求复合 > 第734章 全部罢免?!

太和殿中,气氛已然沉如千钧。

金柱高悬,青烟缭绕,朱红殿门微掩,晨光斜照而入,映得玉阶如霜。

沉沉天光里,金龙浮雕若隐若现,像随时将腾跃出这静寂的朝局风暴。

而那御阶之上,墨袍少年帝王,正端坐龙椅,神色寡淡,目光低垂,指节轻敲扶手,一下,两下,节奏不紧不慢,仿佛世间喧嚣皆与他无关。

这一刻,谁也无法忽视那份冷静所携带的锋芒。

他的面容依旧少年,唇线却冷,眉宇间藏锋。

他沉默的模样,比言辞更具威压;他平静的气息,像是在风暴之前划出的刀痕——清晰,锋锐,冷入骨髓。

而殿下百官,皆被这沉默所困。

方才天子只言片语,语气不重,却让整座朝堂陷入莫名的凝滞——

“朕以为,人这一生,最重要的,其实不过一事——体魄康健。”

他说得缓慢、温和,语意轻飘,却忽然转了方向,脱离了兵部尚书之争,仿佛无端扯出一条新线。

朝堂中,许多大臣一时间竟是面面相觑。

清流阵中,霍纲眉头紧锁,低声自语:“体魄……这与兵部之任有何干系?”

魏瑞冷着脸,双目半阖,眼神警惕,却也在心中隐隐发虚。

“陛下这……为何突然说这个做什么?”

更有几位年长清流,彼此交换目光,却谁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唯独许居正——他的手指已然暗暗握紧。

少年天子提“体魄”为重,不像是无的放矢。

他虽未点名,也未明示意图,但许居正已觉察出某种不安——那番话绝非随口感慨,而是言中有锋,意有所指。

而新党阵中,反应则更加复杂。

林志远皱起眉头,一时未懂,低声询问身侧:“这‘体魄’之说,莫非又是陛下转移话题?”

王擎重却不语,只轻轻阖眼,又睁开,神色仍旧从容。

“让他说。”他低声答道,“不外乎是转移锋芒。他自己都还没定下人选呢。”

在他看来,萧宁若真有棋,就不会拖至此刻才缓缓出招;若真有破局之策,也该顺水推舟,而不是绕来绕去讲一番“体魄”之语。

可王擎重低估了那份静默背后的力量。

大殿之上,少年天子缓缓抬头,视线从众臣面上一一扫过。

他的眼神不怒不喜,却藏着锋利的温度。

他像是在注视,又像是在审视。

他的目光从清流扫过,停留在许居正的面上——微不可察地顿了片刻。

许居正神色微变,垂首不语,心底已然有了最坏的猜想。

然后,那道声音再次响起。

“朕以为,人最重要的,就是体魄。”

语气温和,声线如常。

可一字一句,却宛如叩响太和殿的铜钟,震得殿中众臣呼吸一紧。

“若是体魄不佳,就算其他方面再优,也无济于事。”

他顿了顿,唇角微扬,似是笑了,却比不笑更寒。

“可是,听王卿所言,这些大人们……好像身体不佳啊。”

此话一出,满殿俱震!

本就紧绷的空气,顷刻间似被利刃割破——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天子这一句,并非闲语,更非感慨!

——这是反击!

——这是回马枪!

清流阵中,霍纲瞳孔骤缩,差点失声而出。

魏瑞则猛然直起身,额角青筋跳动,心中惊讶却生生按住。

他一眼看向许居正,却见后者双唇紧抿,神色异常凝重。

“他真敢啊……”霍纲喃喃低语,声音发颤。

许居正没有回应,目光却死死盯着那高坐其上的少年帝王,眼底泛出一丝从未有过的焦灼。

他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句,看似轻描淡写,实则锋芒所指,直刺新党核心!

“那些人,病了。”

“他们抱恙。”

“他们不堪重任。”

天子未明言废谁,亦未点名诛谁。

但只凭王擎重方才所说——卢修礼、裴景台、陈荫仁、顾延平……这些新党重臣,全数“抱病不朝”。

萧宁一语,便将这“抱病”,翻成了“不能胜任”。

不是不朝,而是不堪为官。

不是偶感风寒,而是应当罢免!

许居正心中冷汗直冒——他终于知道萧宁想做什么了。

他要,借王擎重之言,反手打出一道“革职令”!

而这一刀下去,新党必乱,朝堂必震!

可清流现在,偏偏不能让他动手。

不为新党,只为朝局。

“若一朝罢数人,新旧皆失衡,谁来补缺?”

“我们?我们也不够啊……”

“而且——陛下不该动这一手!不是不能动,而是现在不能!”

许居正眼神极为复杂,他既敬佩陛下心中早有杀招,又忧虑这杀招会斩断整个朝堂根骨——

他猛地向前一步,几欲出声劝阻,唇却又生生止住。

不行,若此刻阻止,便等于告诉朝堂众臣——清流怕了,萧宁错了!

这一念生起,许居正咬紧牙关,只能强忍着那句到喉的话,退了回去。

殿中一时间鸦雀无声。

少年帝王话音未落,笑意已散。

那一抹似有似无的冷意,如冬日的薄霜,悄然落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头。

新党一列中,林志远第一个反应过来,几乎是从心底升起了惊悸之感。

他猛地转向王擎重,压低声音,声音里已带出一丝不加掩饰的慌张:“他这是要拿我们开刀!”

“王兄,他要以‘抱恙’为由,罢黜我们的人,打散我党根基!”

“卢修礼、裴景台、陈荫仁、顾延平……一个都跑不掉!”

“他要下手了!”

他声音虽小,但眼神中已满是焦灼。林志远本就是谨慎之人,又亲历过多场朝争之败,最懂得察觉风向。

当朝帝王话锋一转,毫无预兆地拿“体魄”说事,他便知事情不妙。

这不是闲话!这是——

“借病削权”!

王擎重却并未如林志远那般动容。

他只是垂眸,面上依旧平静,嘴角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急什么?”他低声道,“他说得再响,也不敢真动。”

“他若真要借‘抱恙’之由罢人,那就先得想清楚——谁来补缺?”

“你以为,清流真能接得起这半个朝廷?”

“别忘了,清流那边怕得比我们还早。”

林志远神色仍慌:“可他若真不顾一切……”

“他不敢。”王擎重斩钉截铁道。

他低声说着,眼神中却满是笃定与算计。

“陛下再如何意气用事,也不过是个刚亲政不久的少年,他能看见几步?我们不是不知他谋局,但这局棋下得越大,越无人敢落子。”

“清流自己都不敢真看着朝堂崩盘。”

“他若今日一怒废人,那清流第一时间就会出列劝阻。”

“他们不敢放手。”

“更何况——”他说着,眸光深沉,“我们缺席的,不是几个闲职,是整个新党的权核。若真拔掉这些人,朝堂将有一半空座。清流愿意上,他们敢吗?”

“他们自己都怕。”

清流之中,果然如王擎重所料,已然开始动荡。

“……他真要动人?”霍纲低声道,声音几不可闻,带着一丝深深的不安,“若真动了新党那些要员,谁来补?”

魏瑞面色铁青:“不补也得动!放着他们抱病不朝,就当没事,那才是纵虎为患!”

“可陛下不是才……三荐三斥?”霍纲转向许居正,声音压得极低,“你说,若今日再动新党,我们……还能压得住局面吗?”

许居正没有回应,只是眉头紧锁,脸上看不出一丝波动,眼神却一片暗涌翻腾。

他当然知道,现在若借“抱恙”罢人,朝堂将会瞬间失去新党近半的中坚力量。裴景台、卢修礼、陈荫仁、顾延平……这四人,可不是朝中寻常清贵。

他们撑着的是吏、兵、都察、户四条主干。

任何一条断裂,便足以令日常政务停摆三日,若四人一并失位,整座朝堂的权责划分都要重新洗牌。

更何况,如今并无“可替之人”在手!

许居正再清楚不过,清流虽忠直,却根基未稳。

近年来遭新党压制,已是人手不足。

现今被推至风口浪尖的,仍不过魏瑞、霍纲、自己等几位老臣,尚无年轻接班之人可一手接过数部大权。

一旦新党被连根拔起,留下的,只是一地空缺。

而空缺,就是混乱,就是动荡。

这局,是萧宁主导的,但却逼得清流骑虎难下。

魏瑞虽性急,口中不忿,但这一刻也沉默了。

他也懂得局势的严重。

眼前这一局,不再是“站谁”或“斥谁”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撑住朝堂、不至倾覆的问题。

“他要真动手,谁能拦得住?”霍纲低声问。

“我们。”许居正闭了闭眼,终于低声回答。

“我们……得拦。”

霍纲愣住:“你说什么?”

“我们得劝。”许居正缓缓道,“不是为新党,也不是为朝堂之和,而是为陛下。”

“你可知,若他今日一言罢数人,将引来何等风波?”

“天下文武,岂肯再信少年天子心有公道?中枢多空,州府难安,百官若生疑,谁还敢上殿言事?”

“他再不顾这格局,天子之名也将不稳。”

魏瑞咬牙:“你是说——我们要劝他留着那帮人?!”

许居正神色凝重:“至少,不能一次罢得太多。朝堂之势,动一线而崩全盘。”

“留一些?还是留全部?”魏瑞盯着他,眼神如刀。

许居正不语。

他不想说,但他心里很清楚——真正该做的,是稳住局势,哪怕得暂时“留全”。

魏瑞冷笑:“你这叫辅政?这叫跪政!”

许居正苦笑一声,目光却投向高坐上的少年天子。

他看见那双漆黑眼眸,沉静如夜,正在缓缓环视满殿。

不是虚伪的宽仁,也不是轻狂的怒意。

那眼中,只有深沉的寒光,像是在酝酿着一场从不属于少年之年的肃杀风暴。

许居正低声喃喃:

“这么下去,就算有违本心,我们也必须拦啊,不拦,社稷将塌!”

而就在这死寂的片刻中,殿中气息沉得几欲凝固。

新党心惊、清流惶惑,而高阶之上,那少年帝王,终是缓缓起身。

他一只手扶着玉案,一只手负于身后,姿态平稳,神情冷静至极。

他什么都没说。

只是静静地站起身,一步步,走到御阶边缘,俯瞰满朝。

天光斜照在他身上,映得那一袭墨袍如寒夜沉冰,而眼底那一点漠然的光,在此刻,叫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件事:

——他,是真的动了杀心。

新党一列中,林志远神色已彻底乱了。

他本就谨慎多疑,一向行事周密,今日又是主导王擎重上前“荐人”者之一。

方才还以为靠着那句“病中告假”,便能逼萧宁收手退让。

谁知转瞬之间,话锋突变,天子却忽然话中带刺,将这一“抱恙不朝”之事,反过来成了打击新党的借口!

他望向高阶之上那道淡漠的身影,只觉如坠冰窖。

“他……如果真敢,咱们怎么办?”林志远喉中低语,声音都发着颤。

他无法相信,那个尚且年幼、不过方才御政不过月余的天子,竟敢以这般“绕指柔”的方式开战。

若真借“体魄不佳”为名,削掉今日缺席的几位新党要臣,那新党不止是颜面扫地,更是根基大动!

而今朝中形势,本就因“三荐三斥”而动荡,此刻再动人……林志远越想越怕,连手中笏板都几乎握不住了。

他试图侧身去看王擎重,想要寻求一个稳妥的对策,哪怕只是一句话安抚,可却见王擎重立在殿前,从容负手,神色依旧平稳。

甚至——隐隐带着一丝冷然的讥笑。

王擎重,依旧是一点也不惊慌。

“王大人,你还在赌……这会不会赌的有些大……不行,咱们就认个错吧!”林志远小声道。

可是,王擎重根本不为所动。

他不是不知道风险,而是笃定——萧宁不敢出手!

他赌,萧宁身后之人会劝,朝堂之势会拦,局势的代价太大,天子必定放手。

而这份赌注的支撑点——就在清流。

林志远心中惊疑交错,正在忐忑不安之时,忽然前排一人袍袖微动,缓缓出列。

那人一动,殿中无数目光随之一震。

正是清流领袖之一:许居正。

少年天子尚未发话,而他已提前一步站出,神情庄重,眼神平静,拱手肃拜。

“启奏陛下。”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磐,带着清流特有的清正与威重。

“臣闻陛下忧朝纲、虑人事,心系社稷,实乃万民之福。”

“方才王大人所言,朝中数位大臣抱病未朝,诚令人忧。然臣以为,偶感风寒,终非大病,待其病愈,当能复职尽责。”

“倘因暂疾而断其参政之任,未免过急。”

他说得极为得体,一方面承认了“身体不佳”的确属实,另一方面又强调“此病非重”,“不足以损官德官能”,巧妙回避了“是否罢官”的锋芒。

朝堂之上,许多人都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这不是为新党说话,而是在拦天子的一刀。

清流列中,魏瑞脸色陡变,眸光寒如霜雪,几欲出声呵斥,却终究沉默不语。

他心中愤然,却也知道,这一步许居正若不出,天子真一怒削官,新党立刻倒戈,全局大乱。

清流虽志洁言正,却远非一夕之间可接管整个政务体系。

而此刻拦刀,不是心软,更不是妥协,是为了稳局,是为了——保住萧宁的“上局”。

御阶之上,萧宁静静俯瞰着许居正,未有言语。

他那张清隽的面容上看不出半点喜怒,只是静静看着。

周遭安静到极致,仿佛连风都避让了片刻。

良久,他微一点头:“许卿之言,朕记下了。”

语气平平,无甚波澜,却叫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林志远在这一刻,几乎腿软地靠了口气出来。

他不知道自己刚才是不是离生死一线有多近,但许居正这一拦,让他从悬崖边退了半步,心中那根快要绷断的弦终于松开。

他立刻低头,装作不动声色,却手指微颤,冷汗已在额间渗出。

王擎重,则不动如山。

他从始至终都在观察许居正,眼底深意流转。

“果然。”他心中低语。

“他终究出手了。”

许居正这人,他最清楚不过——不擅权谋,却擅守大局,做得出自斩其臂的事,只为保一个“稳”字。

这时候站出,是意料之中,也是计划之内。

王擎重轻轻一笑,低头拱手不语,神情竟比适才更从容。

他不是不担心萧宁的狠劲,而是深知这场朝局的天平从未真正倒向谁。

清流不敢搏,天子不能孤。

只要他王擎重还站在这殿上,新党这条线,就没人能轻易斩断。

而高阶之上,萧宁缓缓回座,指尖轻轻敲了两下扶手。

声音极轻,却仿佛落在每个人心头,敲出一声声未尽的回响。

他眸中没有愠色,亦无讥诮,只是冷静、淡然,一如始终。

可就是那份淡然中,藏着的,却不是让步。

太和殿中,依旧一片死寂。

一炷香的时间,仿佛已在这沉默之中拉长成百年。

殿外天光明净,却无法照透这殿内一寸寒意。

高阶之上,萧宁重新坐回龙椅,眼眸平静如水,指节再度轻轻敲击扶手——一下,两下,三下。

像是钟声,又像是倒数。

那一声声极轻,落在王擎重耳中,却似雷霆振鼓,仿佛下一刻便将决断天下之局。

而此刻,许居正拦刀已毕,殿中稍缓,可那压抑的气氛却未见消解,反而更显诡异。

所有人都在等,等这位年少天子是否会顺势放过,或是,反手一击。

他却始终未动,未言。

直到这敲击声落至第五声,他才终于开口了。

“王卿。”

清淡两字,如风掠水,无澜无波,却直落在王擎重心头。

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顿时齐齐投向那新党第一人。

他自方才起便未曾出列,也未做更多解释。

此刻被天子点名,才终于缓缓拱手,半步而出。

“臣在。”

萧宁未曾多看他一眼,只缓缓道:

“适才王卿言,朝中数位大臣抱病未朝,实乃忧虑之事。如今许卿劝朕,言不过一时小恙,尚不妨事。”

“那你——以为呢?”

这句话,看似平淡询问,实则语锋再起,步步紧逼。

朝堂之上,人人一惊。

天子这是——逼问?

而且,逼问的不是旁人,正是王擎重!

所有人都知道,若是此刻王擎重顺着许居正之言说上几句,哪怕只说“尚可等候痊愈”、“陛下可再观察几日”,那便算是台阶,局势也便缓了。

可若他不接……

那天子此问,便是战帖!

清流一列中,霍纲屏息,魏瑞死盯着王擎重,许居正则一手紧握笏板,眼神之中,已泛出几分难以掩饰的焦急。

而王擎重,却依旧站得笔直。

他未动容,也未有丝毫慌乱,神色从容,声音平静:

“臣以为,此事无须多论。”

“陛下若有旨意,当依旨施行。”

言尽于此,似是顺从,实则不承。

他既未否定新党诸人抱恙,也未承认可继续参政,只说“全凭陛下旨意”。

这话,换而言之,就是:你要动,尽管动;你若不动,我们也不求情。

态度——硬得不能再硬。

满殿朝臣皆是一凛。

魏瑞几乎要冷笑出声,而许居正面色大变,低声叹息。

——果然,王擎重不肯退!

他要的,不是台阶,不是缓局,而是抗到底,甚至于借此迫天子收手。

殿中再次陷入短暂的沉默。

然而这一回,沉默没有持续太久。

因为高阶之上,那位端坐的少年帝王,忽然轻轻一笑。

不讥,不怒,不怒反笑。

那笑容淡得几不可察,却叫众臣心头骤然一跳。

他缓缓开口,声音依旧不高:

“好。”

“王卿既言全凭朕之旨意,那——朕便旨意一下吧。”

“这些日子里,朕心思再三,思之又思。”

“新党之中,诸多大人抱恙不朝,确实令人担忧。许卿虽言无碍,可国政不可久空,兵权、户籍、刑名、军饷……皆不可或缓。”

“既如此——”

他语声顿住,目光缓缓扫过王擎重、林志远,再到清流一列。

“——那便请他们,安心养病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