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退婚你提的,我当皇帝你又求复合 > 第727章 香山七子:许大相?!!

太和殿外,伴随着诸多朝臣的心思转变。

于是,在退朝的御道之上,许多朝臣脚步轻快地追向清流一方,满脸堆笑,恭贺声不绝于耳:

“许大人,今朝之议,当真酣畅淋漓,痛快人心哪!”

“左相大人神采更胜旧日,天子所托,果非凡流!”

“魏中相端方威重,早该执中枢,如今乃朝堂幸事!”

许居正冷眼看着这群朝臣,一个个两日前还在王擎重耳边低语、在林志远提案中击掌附和,如今却摇头摆尾地跑来“恭贺”。

边孟广脸上波澜不兴,只轻轻抱拳应礼:“多谢厚意。”

魏瑞则根本不搭理他们,只对许居正低声道:“你看这些人,前日还请我削职查办,今日便称我威重。”

许居正冷笑一声:“落水狗才可怜,这些……不过是见风狗。”

他转头看向一名咬牙切齿恭维得最卖力的郎中:“你若当真欣喜,大可去中书一趟,将你几日前参我之疏再读一遍。”

那人面色一变,讪笑着低头,连忙后退两步,转身遁去。

许居正一甩袖,与边孟广、魏瑞一同离去,不再理睬这些墙头草。

而那群转风者面面相觑,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他们忽然意识到:

新党失势已成定局,可清流……早已记住他们的嘴脸。

在这个权力场中,一朝得势,未必能容百官;但一旦失势,昨日的谄媚,便成今日的耻辱。

……

而不远处,新党一列也已散去大半。

林志远与王擎重皆未露声色,但身后之人已明显各怀心思。

那位曾在朝上率先附议林驭堂告状的户部侍郎,此刻脸色发白,不断在殿柱旁徘徊,望向清流方向,又迟迟不敢上前。

另一位新党地方出身的员外郎甚至小声嘀咕:“许大人今日……似乎真动怒了。”

“我们……要不要去致个歉?”

“致歉?”旁边人眼神凛然,“怕是连路都没得走了。”

御道之上,阳光明烈。

可那些曾踩着蒙尚元落井下石、曾跟随林志远欺压异党的新党官员们,一个个却像站在寒风中,脊背生寒,面如土色。

朝堂的局势,已悄然易手。

……

醉梦轩,一层。

午后的阳光斜斜洒入,天光柔亮,映着檐角挂珠,竹影斑驳。

轩中陈设雅致,却无半分闲情逸致。

香山七子今日齐聚一堂,然而氛围却凝重至极。

王案游倚着窗,不发一言,只不时饮着杯中冷茶;郭芷坐在案前,指尖轻点木几,神色烦闷。

长孙川则将手中棋子捏得紧紧,原本落子的动作也迟疑不前。

而最沉默的,莫过于许瑞山。

他今日一身素衣,腰束青带,却全无昔日洒然之气,整个人如山雨前的山林,沉沉地笼着愁雾。

“……宫中还没有消息么?”长孙川终于低声问道。

“没有。”王案游摇头,眼神晦暗,“从今早等到现在,东宫、南书房都未传出任何旨意。”

“可太和殿今日又是正论议事,陛下说要整肃新旧,许先生这番……只怕真的保不住了。”郭芷咬唇轻叹。

没人接话。

空气像是被闷热的雨云压住,一言不发的愁绪在每个人心头翻卷不止。

“若今日罢相者为我父……”许瑞山终于开口,声音却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哑意,“也算是在朝堂上,走到尽头了。”

“他在朝三十载,劝谏十载,守节、守官、守天下,却守不住一朝之君的心。”他语气平淡,眼底却浮出**裸的悲凉。

郭芷闻言一震,神色复杂,她想起昨夜父亲匆匆离府,说要前往皇后宫中陈情。

她原以为能有一线转机,可如今看许瑞山此态,却连他都不抱希望了。

“可能……陛下已经下定了决心。”

“即便是皇后娘娘开口,也不能动摇他罢。”长孙川轻声道。

一时间,轩中七人,俱都低头不语。

这原是香山书院七杰,才情横溢、意气风发,如今却在这场朝局翻覆中,各自站位、各自观望——到了今日,也唯有心照不宣的沉默,来面对一个可能落幕的未来。

就在这时,门外忽有脚步声急促而来。

“少爷!少爷!”是府中小厮急匆匆跑进来,满脸红涨,额上尽是汗珠。

“怎么了?”许瑞山蓦地起身,王案游等人也齐齐侧目。

小厮连忙俯身行礼,眼中却透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和惊疑交织之意。

“消息、消息来了——宫里传出来了,说是太和殿上……有诏旨已下!”

“谁被罢相了?”长孙川神情骤紧。

许瑞山更是急道:“我……父亲?还是不是中相?”

小厮一怔,犹豫了下,却还是咽了口口水:“额……确、确实是……许中相,如今,不能再叫中相了……”

此话一出,满座皆寂。

一瞬间,所有人脸色骤变。

“不能叫中相了?”王案游声音低沉,宛如暮鼓。

“这么说……陛下终究还是动手了。”郭芷整个人呆住,脸上浮出一丝无法掩饰的苦涩。

许瑞山抬眼望向窗外阳光,光影洒落在青石地面,清冷如雪。

他低声道:“我爹……终究还是……”

说到此处,声音哑住,话未说完,眼角已泛红。

所有人心中最后一丝希望,就在这句“不能再叫中相”中,被彻底按下。

可小厮却在此时猛地一拍脑袋:“哎哟我说错了说错了——不是贬了,是升了!”

“不是不能叫中相了,而是——以后要叫大相了!”

这一句,宛如平地惊雷,劈得整个醉梦轩都震了一下!

“……你说什么?!”郭芷倏然站起,声音高出几分。

“你再说一遍!”王案游惊愕地盯着他,仿佛在分辨真伪。

小厮也不敢卖关子,连忙将听来的话一股脑抖出来:

“是宫里传的!许中相……许大人,被陛下任命为大相!”

“陛下说,许大人十年辅政有功、明断不徇,有大忠有大节,应为大用!”

他说完最后一句,整座轩中顿时鸦雀无声。

长孙川手中棋子“啪”的一声落地,王案游嘴角甚至微微张开,半晌合不拢,郭芷则一手掩唇,眼中闪出不可置信的光芒。

最震惊的,却是许瑞山。

他怔怔望着眼前的小厮,几次张嘴,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大相……”

“我父亲……成了大相?”他声音低不可闻,似是问小厮,更像在问自己。

“是、是的啊!”小厮点头如捣蒜,“整个东都都传遍了!说陛下在太和殿上宣布,说许大人为‘三相之首’,今后持印总裁朝务!”

“而且——而且!”他越说越激动。“今日下了朝,漫天的人都在恭贺许大相呢!”

他说得唾沫飞扬,轩中却仍旧没有人回应。

不是不相信,而是——他们根本没反应过来!

香山七子互望一眼,眼中俱是茫然、震动、不可置信。

原以为,许居正或将离朝,新党大势已成,香山之脉几近断绝。

哪成想,世局翻覆竟在一朝之间!

他们等来的,不是一纸贬令,而是许居正直接登顶庙堂之巅!

一时间,醉梦轩之中,谁也没有说话。

一切,似乎又好了过来!

醉梦轩内,香山七子还未从刚刚那道“许居正升为大相”的惊雷中回神,轩内气氛仍旧凝滞,如梦似幻。

许瑞山盯着案上的茶盏,仿佛还在确认那句“不能再叫中相了”是否确实为“升”,不是“罢”。

王案游率先回过神,轻轻吸了口气,转头看向郭芷,试探着问了一句:“那……原本的大相郭仪,如今如何安置?”

这话一出,众人皆是一顿,才想起,许居正的升迁,必然意味着原本那位“三朝元老”之相,或已调离。

郭芷微怔,眉目轻蹙,似也方才意识到此事,转头看向那仍立于门边的小厮:“对啊,你方才说许大人升了大相……那,我父亲呢?”

小厮赶忙应声:“姑娘,奴才正要回话呢——陛下担忧郭大人多年操劳,病体难支,今朝在朝堂上,正式下旨,准郭大人告老还乡,归隐田园。”

“特令中书整理旧章赐归,赐田一百亩,良田五顷,蔬果地十亩,又赏赐上林苑旧亭一座,供其养疾静养。”

郭芷听到这里,神情一缓,轻轻点头:“这倒也好。”

她语气平稳,可心头却忍不住浮上一层淡淡的酸楚。

她是知父亲病情的,若非朝务缠身,原本早该退隐数年。

只是,退得再光荣,也终归意味着——这位曾在风雨中守朝十余年的老臣,终于彻底退出了这个舞台。

“他毕生都在朝中奔波……”她轻声道,“如今能得这份善终,算是……功满身退。”

七子无人出声,只是齐齐对她抱拳,行了一礼,算作对郭仪大相的送别。

正当众人沉思未久,长孙川忽然道:“既如此,那陛下此番调整,应是将许大人提为大相……那左相与中相,想必也有异动了?”

“没错。”王案游眉头轻蹙,转向小厮,“左相与中相,谁接任了?”

这一问,所有人神色又紧张起来。

他们心中自然有数——朝堂三相并立,若清流得其一,另一二相,定要让予新党,以示权衡。

许居正执大相,中相未定,那么左相多半便是林志远无疑。

甚至,王擎重上任中相也非不可能。

这也合常理。

许瑞山思索了一番,沉声道:“既如此,那新大相已定,那左相与中相呢?”

“许先生升了大相,旧位必空,理应有人接任。既要平衡两派,那左相一位该是新党的人了罢?莫非是林志远?”

“中相之位……”长孙川接过话头,眉头紧蹙,“也该轮到王擎重了。”

这是合情合理的推论。许居正升任大相,清流掌其首,则平衡之道便是让新党执一角,理顺内外之争。

小厮却忽然一愣:“左相……左相不是林大人。”

“不是林志远?”众人几乎同时道。

“那是谁?”郭芷下意识追问。

小厮眨了眨眼,像是在回忆:“宫里人说得明白,是陛下亲口宣的——新任左相,是……是边孟广。”

此言一出,轩内一片寂静,仿佛连窗外蝉声都骤然顿住。

“谁?”王案游起身站起,难以置信地问了一遍。

“边孟广。”小厮重复一遍,见几人眼神皆露出错愕,赶紧解释道:

“就是……原刑部尚书边大人,据说今早一早便入殿,连皇城门都没出,直接从尚书升了左相。”

“……什么?!”

长孙川倒吸一口凉气,棋子“啪”地一声落回棋盒。

郭芷眼中明显划过一丝震动:“陛下这是……又任用了清流?”

“可左相啊!”许瑞山声音一紧,低声喃喃,“边大人虽是清流出身,却一向不善交际,不曾结党,甚至与香山一脉也交往稀薄……”

“怎么会是他?”

王案游冷声道:“就是因为他不结党,所以用他。”

“陛下是要表明态度。”他顿了顿,语气低沉,“不是给谁机会,而是要彻底摧毁新党‘分赃’的幻想。”

“边孟广……一人独上左相。”郭芷轻声一叹,唇角泛起一点讥讽似的笑意,“也好。”

“这下……恐怕林志远才是真的坐不住了。”

“一个许居正,一位边孟广,加上霍纲霍大人”长孙川幽幽接道,“这朝堂上,四相已有其三——新党半寸未得。”

“难道……难道天子从一开始,就是奔着这个结果来的?”许瑞山喃喃道。

没人回答他。

醉梦轩内,一时间再度安静下来。

可这一刻的沉默,却与方才不同。

刚才那是绝望中的压抑。

而如今,却是震惊之后的警觉——

他们忽然发现,天子的步子,远比他们想象得大,也快得多。

许居正登顶,他们已觉意外。

可如今,连左相之位,也毫不妥协地落于清流——而非折中——这已不是在“平衡”,这是在“重塑”。

朝堂之局,真的,变了。

郭芷收回目光,轻轻一叹:“如今这结果,已是最好的局面了。”

“新党横行多年,如今四相之中,三位皆出清流,唯有中相之位未明……陛下若将此位留给新党,也算是给他们一个台阶。”

“若真如此,倒也无憾。”

她语气温和,眉宇舒展,仿佛悬在心头的重石终于落下。

哪知她话音才落,小厮却突然一拍大腿:“姑娘这话……又说错啦!”

“中相,也不是新党中人!”

轩内霎时静了片刻。

长孙川眉头一挑:“不是新党?”

王案游声音低沉:“那是清流?”

“不不不!”小厮连连摆手,脸上满是古怪之色,“也不是清流!”

“嗯?”许瑞山皱眉:“不是新党,不是清流,那还能是谁?”

香山七子齐齐转头看向那小厮,目光中满是疑惑与紧张。

这种格局之外之人,谁还能坐上中相之位?朝堂重位,怎会落于派系之外?

“听说啊!”小厮此时压低声音,语气里透着一股压不住的激动与震惊,“陛下此番,真是做了件大事!”

大事?

几人闻言,洗耳恭听。

小厮顿了顿,脸上带着几分说不出的神色。

又故作神秘,环视了一圈,整个人凑上半步,压低声音道:

“因为,这次的中相——”

他刻意顿了顿,眼睛里带着那种传八卦前的兴奋和震动:

“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就连宫里那些伺候了几朝的老内官,都说他们在太和殿外听到诏旨那一刻,差点摔了手里的净瓶!”

“朝堂上啊,据说连许大人都沉了一瞬,边大人眉头都跳了一下,林志远王擎重更是脸色变了三变!”

“而那魏……呃,那人本人,七八十岁的年纪了,竟然激动地当朝痛哭!”

他说到这里,几乎语带颤音,像是亲历者一般:

“当场所有人都安静了,太和殿里连一声咳嗽都听不见——”

“听说那一刻,连殿外的鸽子都飞了。”

他几句话一出,顿时勾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七八十岁当朝痛哭?朝中有这般老臣么?”王案游皱眉。

“那到底是谁?你倒是快说啊。”郭芷忍不住催了一句,声音都不由自主带上了几分紧张。

这下,小厮终于是公布了答案。

“中相一位,直接给了……魏瑞大人!”

“谁?!”郭芷一怔,以为自己听错了。

“魏……魏瑞?”长孙川语调都变了,瞳孔一缩,猛然站起身。

“魏笔架?!”王案游声音都有些走调。

“魏瑞……就是那位三朝老臣、素有‘魏笔架’之称的魏瑞?”许瑞山面色剧震。

小厮连连点头,像是亲眼见了那场惊雷般道:“是的!就是那位魏瑞!”

“太和殿上,陛下亲口宣布——魏瑞任中相!”

“听说那一刻,朝堂上下几乎全愣住了,连王擎重、林志远都脸色大变!”

“就连许大人和边大人,也没想到陛下会这般任命!”

空气在这一刻仿佛瞬间凝结了。

整个醉梦轩陷入了比方才更为彻底的沉寂之中。

魏瑞——那个谁都知道的魏瑞。

那位三朝之中,敢上殿咆哮斥相、批驳天子、连中书机要都能驳回重写的魏笔架!

他不是不忠,不是不贤,恰恰相反——他太忠、太贤、太直。

直到连皇帝都头痛,连清流都敬而远之,连新党都不敢碰!

此人,这些年来一直在西都担任大相顾问职,却始终没有进入权力核心。

因为没人敢用他!

不是不配用,而是——用不得。

太刚了。

太直了。

太不可控了!

可是现在,陛下竟然——真的用了?

一瞬间,香山七子脑海中闪过无数记忆。

那年边境军制改革,是魏瑞第一个站出来上疏,言辞凿凿,直指军权私化之弊,结果惹恼了前朝皇帝,被贬西都十年。

那年田政废新法,他直谏六疏,三日不休,最后一封疏中用了“此政若行,朝亡于五年,民怨于三年”的狠话,当场激怒当朝相国。

连许居正当年还在礼部任时,见到魏瑞都要避其锋芒。

就是这样的人,萧宁……竟然敢用?

王案游嘴唇微张,喃喃开口:“他真的……敢用魏瑞?”

“疯了……”长孙川忍不住低语,“他是疯了么?!”

“不,这不是疯。”郭芷缓缓摇头,神情却比方才任何时候都凝重。

“这是……天子要用他的刀了。”

“魏瑞,是刀锋。”

她的声音越说越低,却像是一把钉子,死死钉在所有人的心头。

“先用许居正,打定大局;再以边孟广,夺左之印;最后以魏瑞,横斩中枢。”

“此三人,不是平衡,而是三面围剿。”

“陛下不是妥协派系,而是彻底重塑朝局!”

“他要清理的,不止是新党。”

“是整个旧的政治格局。”

香山七子沉默了。

他们这些年读书明理,入仕从政,自觉看透了庙堂风云。

可就在今日,他们才意识到——

庙堂之上,有人已走到了他们的前面。

不是许居正。

不是王擎重。

不是边孟广。

而是——那位少年天子。

他用三相人事,用三道意志,用三层惊雷——

轰塌了一个时代。

也打破了他们的认知。

魏瑞任中相,这不止是任命一个人,这是告诉天下:从今往后,再没有新旧之党,只有敢不敢听命行事、敢不敢为我所用!

那一刻,醉梦轩内鸦雀无声。

王案游低低一叹:“我们这群人,真是……想得太浅了。”

“原以为看得通透,原来,皆在他算中。”

“香山书院,自诩为士林脊梁。”长孙川轻声自嘲,“可今日看来,这脊梁……也未必撑得住这新天。”

许瑞山神情复杂至极,他终于明白,父亲许居正近日为何日日沉默,原来,连他也不敢断言这少帝到底想做什么。

如今真相揭晓,竟是这般……雷霆万钧!

他喃喃一句:“魏瑞……中相……”

“好一个萧宁啊。”

窗外风声骤起。

那是东南之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