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退婚你提的,我当皇帝你又求复合 > 第619章 主仆!

退婚你提的,我当皇帝你又求复合 第619章 主仆!

作者:长工绝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3: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马车之外,元无忌等人列阵肃立,寒光照壁,风声如刃。

而马车之内,汝南王方才还满怀希望与狂念,笃定凭着最后一张底牌——付长功,尚可破局而出。

他那低鸣的玉哨已吹响。

可时间一寸一寸流逝,夜色沉沉如山,前方街道却依旧静寂无声,哪怕一丝风吹草动,也无。

“怎么回事……”

他心跳骤然提起,眼神再度泛起骇意。

“付长功呢?!”

“人呢?!”

他猛地掀起车帘,一双眼紧盯前方黑夜,可目光所及——空荡无物。

无疾步而来的灰影。

无潜行于暗的剑光。

也无那熟悉到极致的,那道被誉为“血剑”的身影。

他身子僵住,呼吸仿佛被人狠狠勒住了一般。

而这时,坐在对面的墨染,忽然轻轻地,笑了。

那笑容仍旧娴雅温和,却在这夜风中,多了几分似笑非笑的冷意。

“王爷……”

“您该不会还在等那位‘血剑’出手救你吧?”

声音不大,却仿佛一盆冰水,兜头泼下!

汝南王猛地回头,眼神如刀:“你说什么?”

墨染淡然起身,拂了拂衣袖上的一缕尘灰:

“付长功啊……”她语气缓慢,却字字诛心,“您以为,他一直在暗处守护您?”

“可实际上,他从头到尾——都是我们的人。”

“从您第一次见到他起,他就已归顺于——陛下。”

轰!

这一瞬,汝南王只觉天旋地转,浑身血液似乎都凝固在了血管之中。

“你、你在胡说!”他怒吼,颤声大喊:“他是我安排在汝南的私剑!我亲自试过他的身手!我亲自将他带来京中!他怎会——”

“怎会是你们的人?!”

墨染没有争辩,只是从袖中,缓缓取出一枚铁令。

那是一枚黑铁锻铸的“血字令”。

其上,龙形游纹隐隐,正是血剑付长功从不轻易示人的身份信物。

“这是……?”

“这是他交给我的。”墨染声音轻柔,却仿佛一锤一锤击在汝南王心上,“他亲手托我带来。”

“并让我转告王爷一句话。”

“什么话……”

“汝南王一局精棋,可惜心术不正。”

“此人,不配我出剑。”

轰!

汝南王脑中嗡的一声,彻底僵在了座位上!

仿佛整个人的血肉、骨骼、意志,在这一瞬——

全部崩塌!

他不再怒吼,不再挣扎,只是满脸呆滞地,望着那枚铁令,双唇微颤:

“付长功……你也……”

“你也背叛我了?”

他喃喃着,仿佛一个失了魂的人,眼神一寸寸灰败。

他曾经那么信任的人。

他亲自安排、亲自调教、亲自托命的杀器。

竟然也是……

“他不是背叛。”墨染轻轻打断他,“他从未属于你。”

“你啊,王爷。”

“到最后,才终于明白——你身边……没有一个,是你的人。”

这句话,宛若长剑直入心肺!

马车之内,死一般沉寂。

外头风声猎猎,铁甲列阵,杀气森寒。

而汝南王,如老兽伏檐,终于再也不言。

许久,他低下头,像是终于撑不住了一样,将整个人的背脊,埋入黑色斗篷之下。

他的声音,低微而破碎,如一缕微弱的风:

“原来如此……”

“原来……这才是结局。”

“真是……好棋啊……”

“你赢了……萧宁……”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

原来,从他第一步派出七位高手阻截萧宁起。

从他第一步安排付长功试探秦玉京起。

从他第一步鼓动淮北王登台起。

他便已经落入了那个年轻皇帝的长局之中。

每一步,皆在算计。

每一招,皆有后手。

而他引以为傲的筹码——

无一例外。

皆为他人搭建的“戏台”。

他的戏,已经演完了。

——

火光映照下,马车缓缓驶入洛陵城内。

元无忌翻身下马,率众军拱卫于左右。

车门打开。

禁军将士低声禀道:

“启禀王爷。”

“康王殿下已在天牢候您。”

汝南王没有回话。

他只是慢慢抬头,眼神已无波澜。

然后,他迈步下车。

步伐稳健如旧,却不再有昔日王者之风。

他就这样,缓缓踏入了洛陵宫阙之中。

踏入那属于帝王的掌控。

踏入那座,为他准备好的——囚笼。

而那条通往天牢的石阶上。

早已有一人,负手而立。

康王萧康,披着玄衣,面容沉静。

他轻轻一拱手:

“汝南王。”

“请吧。”

这一刻,洛陵之夜。

彻底落幕。

夜深如墨,天牢沉沉。

风从铁窗缝隙间拂入,带着一股说不清的湿冷与腐气。

牢狱石壁之上,油灯孤燃,光焰颤动,将影子拉得狰狞可怖。

汝南王萧真,被粗链锁于石柱之下,双手紧缚,双足戴枷,鬓发凌乱,黑袍染血,狼狈不堪。那张曾令朝堂臣子噤若寒蝉的面庞,如今竟徒余灰败。

康王萧康站在他对面,一身宫中亲王服,神色肃然,手中一柄明黄卷轴紧紧收拢在手。

“王兄,”他缓声道,“稍后,会有一位故人前来问话。你若还有什么想说的,不妨趁此时间,想清楚。”

萧真垂眸无言。

他没有挣扎,也没有怒骂,只是神色平静,仿佛那一身铁链,不再是枷锁,而是一件沉重的旧衣。

康王见状,长叹一声,转身离去。

他迈出牢门,望着那条昏暗的甬道。

不久后,一道金冠龙纹的身影,缓缓自光影深处现身。

——萧宁,来了。

康王当即弯腰行礼,几乎卑躬屈膝地迎了上去:“陛下。”

“人可醒?”萧宁语调淡漠,步伐未停。

“醒着,一句话也没说。”

“嗯。”萧宁应了一声,背手缓步迈入天牢最深处。

……

铁门“哐当”一声关上。

油灯映照下,兄弟二人四目相对,一方龙威天颜,一方颓败囚徒。

萧宁驻足不语,凝视着面前的汝南王。良久,才低声道:

“王兄,好久不见。”

“……是啊。”萧真咧嘴笑了笑,牙缝间带着一丝铁锈味,“自你登基后,我们还是头一回以‘君臣’相见。”

萧宁缓缓坐下,双肘倚在膝上,盯着他:“你输得不冤。”

“我认了。”萧真点头,神色没有半分挣扎,“本王输了,愿刀愿剐,悉听尊便。”

“只是——”他忽地抬眼,“我有一事,不解。”

“讲。”

“本王那十五万汝南兵马,已经按照安排,以勤王之名进驻京畿,至今未动。”他眯起眼睛,嗓音低沉如水,“陛下……是如何应对的?”

萧宁闻言,轻笑出声。

“淮北王的兵马,是靠着他那一颗人头镇下去的。”

他话音一顿,目光微凝:“你说……汝南军的兵马,需要什么?”

萧真心头微震,脸上却仍强作镇定,沉默片刻,终是喟然一叹:

“我明白了。”

他声音低沉:“汝南兵皆是我十年苦心训练而成,所入京畿,皆为本王密令。”

“他们未曾知情。”

“陛下若能念在他们忠于职守,从未造次……望能善待。”

萧宁盯着他,片刻后,微一点头:“这话,倒还有些人情。”

“我允你。”

“汝南军之事,我亲自发旨,解散军伍、遣返乡里,不再追究。”

汝南王露出一抹苦笑,却不再言语。

空气安静得几乎令人窒息。

牢门外,康王默默立着,一言不发。

萧宁起身,看着眼前这位昔日叱咤风云、暗藏锋芒的叔父,语气不带丝毫波澜:

“今日你败,不是败于兵权,不是败于布局。”

“而是——你不懂我。”

萧真喃喃自语:“我从来都没把你当成过对手……直到为时已晚。”

萧宁转身,走至康王身前。

“动手吧。”

康王点头,正欲取刀,却忽然听到那牢中之人,低声开口:

“慢着。”

二人齐齐回望。

只见那满身枷锁之人,忽地缓缓站起,缓步走至囚笼中央。

他站得笔直,目光如霜如雪。

“我自己来。”

康王一怔:“王兄,你……”

萧真轻笑,低声道:“毕竟是我错了……也得我自己收场。”

他伸手,从墙边铁桌上取过那柄生锈的牢刀。

双手拢袖,面朝东方,肃然跪下。

“萧氏一族,汝南一脉。”

“今日伏法,自知罪责难逃。”

“愿以此首,谢天下。”

语罢——

寒光一闪,血如泉涌!

汝南王,萧真。

项上人头,滚落血泊!

……

康王神色肃然,俯身捧首,双手高举,跪拜行礼:

“谨以此头,镇汝南军心。”

萧宁静静看着,不发一言。

牢中灯火忽然跳跃了一下,像是风吹灯灭前最后一瞬的挣扎。

血染石壁,寒气侵骨。

那颗曾布局十年、暗谋天下的头颅,如今不过一颗尘埃。

从此,大尧王朝,再无汝南王。

天牢之外,夜风渐紧,雨似未下,却潮气沉沉,仿佛天地也在压着一口不散的悲哀与肃杀。

一声沉闷的“咚——”在石壁深处回响。

那是汝南王的头颅落地之声,滚过青石,沾着血、染着旧尘,最后停在了那盏快要熄灭的油灯前,火焰抖了抖,像极了人世最后一口气。

刹那间,整座天牢安静得出奇。

仿佛所有人都在静听,听这声首落之后,是否还有余音。

康王捧首而跪,双膝一触地,声如雷霆:“汝南王逆行谋叛,已伏诛!请陛下定夺军情!”

萧宁站在原地,双目低垂。

那一刻,他未曾言语,也未曾动弹,只是静静凝视着那一地血红。

他的眼神无波,却藏着一丝难以言状的冷寂。

他不是没动容。

那是叔父,那是亲族血脉。

曾在无数梦幻之时,另一个他,于自己肩头按剑问询:“日后你登基,他若不服,杀不杀?”

他未答。

却有一人影道:“当斩。”

——今日,终于斩了。

可心底那一寸冰凉,并非因恨而起,而是因“明知必须为之”,却终究仍为人,难以完全割情。

他转身,缓步而出,声音平静如水:

“康王。”

“宣旨,解汝南军建制,兵归兵、民归民,三日内,遣送回乡。”

“任何敢抗旨之将——”

“即刻问斩。”

康王低头肃应:“臣,领旨。”

天牢之外,风吹动龙袍一角,金线在灯下微微闪烁。

萧宁走至台阶下,忽而抬头。

夜色深沉。

一只乌鸦停在墙头,嘶哑地叫了一声,扑腾着翅膀消失在黑暗中。

身后,天牢铁门缓缓关上,“哐当”一声巨响,如一块沉碑,盖下了汝南王十年野心的终点。

……

那夜,洛陵无风。

却有些许细雨,无声洒落。

北巷屋檐下,一名乞儿缩在角落,抱着麻袋睡得香沉。

他未听见天牢深处的低语,也不知城南兵营的大帐内,已有人接过圣旨,火速起兵,准备将汝南军遣散送回。

但这场平叛,真正的最后一笔,终究不是落在兵马战阵之上。

而是这一间阴暗的天牢里。

一滴滴雨珠打在石阶上,溅起细小水花。

天色已将明未明,整个洛陵城却依旧沉在一种压抑的静中。

这夜过后,大尧再无汝南王。

那位曾筹谋半生的王者,最终一如他兄长淮北王一般——

败于一人之手。

也败在——同一个人写的剧本之中。

……

而萧宁站于天牢之外,神色平静,似乎不带喜怒。

但那一刻,康王偷偷抬眼望去,却在他眼角的光中,读出了一丝罕见的疲倦。

那不是为杀亲之痛。

也不是为胜局之悔。

那是一种帝王站上权柄之巅后,必须承担的沉沉代价。

一代天子,终究不是由“仁心”所成。

而是由——一步步血,铸成。

……

“陛下。”

康王上前低声道。

“今夜风寒,不如早些回宫。”

萧宁轻轻点了点头。

“走吧。”

“明日,朝会。”

“昭告天下——”

“乱臣贼子,俱已伏诛。”

话音落下。

他回首,再看天牢那沉沉一隅。

雨雾中,那里仿佛仍有一人,抱膝坐于黑暗深处,背对人世,目望孤天。

——那是汝南王最后的模样。

亦是天下谋士,最凄凉的一幕落幕。

汝南营,位于洛陵郊北二十里。

三日之前,这里尚是汝南军铁蹄压境之地,兵旗猎猎,甲光如林。

十五万铁骑驻地,旌旗蔽空,若远山压野,天地失色。

而此刻。

营中却静得出奇。

原本每日演武操阵的号角声,今日迟迟未响。

各处营盘的士卒也纷纷围聚在一处空地上,望着不远处搭起的高台,神情迷茫不安。

高台之上,一杆龙纹金绣大纛静静竖立,宣示着皇命将至的肃严。

午时。

北风劲吹,寒意透骨,旌旗如怒涛翻卷。

康王萧康身披玄青蟒纹法服,随身仅带数十内卫骑士,自城中疾驰至此。

下马之时,营中早有主将迎接,乃是汝南军副统领庄通,一身银甲,神色肃然。

“康王殿下。”庄通单膝跪地,拳落如钧。

康王微微颔首,双眸沉如古井。

“唤将校集于演武台。”

庄通虽心中疑惑,仍领命退下,顷刻间,一众将领汇集,数百将官齐至,黑压压一片,肃然静立。

康王立于台上,微风拂动衣角,声如洪钟:

“奉陛下圣命——”

“汝南王萧真,擅动王兵,私入京畿,图谋不轨!”

“今事泄败露,罪状确凿,已于午时三刻,于天牢伏诛!”

“其首级,已送至御前法堂,以昭朝纲!”

话音落地,台下顿时一片哗然!

“什么?!”

“王爷……死了?”

“他不是入京勤王?”

“怎么会——!”

将士们面面相觑,有人大声反驳:“王爷忠心耿耿,怎可能造反?”

康王面色不变,自袖中取出一道明黄诏旨,朗声再宣:

“奉天承运,大尧皇帝诏曰:”

“汝南王萧真,私调王兵,擅入京畿,阴谋篡逆。”

“今已伏诛。”

“其兵不得入城。”

“将士各归所属,汝南兵马,自日落之前,全军撤出洛陵境地。”

“有敢违令者——以叛论处。”

康王宣读完毕,缓缓将圣旨合拢,朗声补上一句:

“陛下有旨——”

“凡不知情之将士,皆不追责。”

“愿归者,赦。”

“愿逆者,诛!”

这一句,宛如重锤砸入众人心中!

瞬间。

全军哗然。

将官们一个个神情巨变,一位副将急声问道:

“殿下……可有证据?”

康王淡然一笑,抬手示意。

一名侍卫当即揭开一方锦布。

赫然——

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

那张脸,哪怕五官已经因断颈而扭曲,仍然被众人一眼认出。

“是王爷!”

“王爷真的……被处斩了?!”

“天啊……怎么会变成这样?!”

兵营之内,议论声如洪水决堤,整个军心在这一刻彻底崩散!

那颗头颅,如同一把利剑,斩碎了十五万铁骑的信仰!

庄通面色惨白,颤声问道:

“殿下……我们……我们该如何是好?”

康王冷然道:

“既已知真相,自当洗清身上叛兵之名。”

“从现在起——”

“全军听令!去旌卸甲,归营待命!”

“擅出半步者,斩!”

“有违令之言者,斩!”

“有妄图扰乱军心者,斩!”

三斩令下,众将噤声!

数息后,副统庄通第一个单膝跪地:

“末将……愿归!”

紧随其后,数十将官接连跪下。

“愿归!”

“愿归!!”

声势如涛,传遍整个军营。

片刻之间。

十五万兵马,瓦解于无形!

无须一战。

无需一刃。

康王于旌旗下立定,望着下方跪伏如山的将士们,良久无言。

……

暮色初降,北风渐紧。

营帐外,几只风鸢被吹得呼啦作响,兵马纷纷撤编,各自归位,秩序井然,却透着一股无法言说的空旷与颓唐。

康王独自站在主将大帐前,回首望着营中一幕幕。

一日之内,三十五万大军——崩。

一边,是淮北王那二十万虎狼之师。

一边,是汝南王十五万精锐王兵。

此二者,足以颠覆天下,摧毁朝局。

然而……

却皆落于陛下掌中。

且,不动一兵一卒!

康王沉默片刻,终于轻轻叹出一口气。

他忽然觉得,自己一直以来对陛下的“了解”,也许——太浅了。

“如此布局。”

“如此心机。”

“如此……杀伐。”

“难怪……他能拿得下这大尧天下。”

他低声喃喃,目光如夜中孤星。

“看来,我投得……是对的,至少,已经走了一半了。”

风过营前,火光猎猎。

而远处的帝城之上,金色的龙旗在夜风中,缓缓舒展——

夜色渐深,洛陵城东,沉沉灯火沉入屋檐,染出一层黯淡金黄。

康王萧康缓缓回到府邸时,夜已近三更。

这处宅邸坐落于洛陵内城东巷,远离喧市,不为人察,是他此次奉命入京时由内卫悄然设下的“隐居”之所。

高墙深院、四门封闭,只有近身死士往来出入。

外院中,竹影斜斜,枯叶如霜。

大门处,早有一身素衣的墨染候在那里。

她站于台阶之下,静静地,仿佛自黄昏便未曾动过一步。

萧康踏进门槛,眼神沉敛,一身袍服未换,沾满尘烟与铁意,整个人看起来像一尊还未从战局中褪下的铠甲。

墨染上前,微微一礼,声音低柔如水。

“王爷,辛苦。”

萧康点了点头,语气中仍带着一丝沉凝。

“外头的事算是稳下来了。陛下那边……也未再言语。”

“诸侯听令,百官皆服,倒是比预想的还顺些。”

墨染抬眼看他,眸光清澈。

“那是因为,有人甘为前锋,有人……愿做刀。”

“王爷这柄刀,砍得狠,自然换得朝中安宁。”

她语气温和,像是在安慰,又像在评点。

萧康听了,却只是笑了笑,没说话。

两人并肩穿过前院,台阶之下,一灯挑亮。

侍婢们皆早退下,府中无人,静得出奇。

走到廊下,萧康忽然顿了顿,回首望了一眼漆黑天色。

“今晚月色太冷。”

墨染侧首看他一眼,淡淡道:“冷是因为夜里风大。”

“可若王爷觉得冷,屋中早备好了汤火。”

萧康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他先行推门入内,待墨染也步入厅中,他却突然将门缓缓关上,发出一声清响:

“咔哒。”

那一声极轻,却仿佛切断了两重世界。

门外,是王。

门内,是奴。

关门的刹那,整个人的气息——仿佛都变了。

再无刚刚在兵营中威震三军的肃然。

也无殿上亲迎圣驾的沉敛。

他站在门前,忽地转身,看向墨染。

而墨染,只是静静看着他,未动。

下一瞬——

萧康忽然“扑通”一声跪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