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朱来南明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朱来南明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50: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嗡嗡!”

轰鸣的马达声音响动。

一辆2032年最新款的东风猛士越过荒野,在崎岖难行的路上如履平地。

等车辆越过一个一个的丘陵,之后来到了一个小山坡前。

朱棣跳下车,高兴地对朱元璋道:“爹,这车越野能力真的很厉害,感觉什么地形都能走。”

“军工级别的,外面市场价三百多万,你说呢?”

老朱笑了笑说道。

八月一日,现代那边的拉动核能电闸,开始对石碑进行疯狂充能。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石碑能源是以量子纠缠与超吸收效应的方式存储和释放。

它不仅仅是一个空间坐标节点,同时也是一个超级量子电池,能够储备大量能源用于空间穿梭。

这项研究对储能行业有着巨大的帮助。

因为量子电池这个概念自从2015年提出以来,到如今2032年的今天依旧没有实现。

结果没想到在深山老林里居然能找到一个成品进行研究逆推。

有了科研发现之后,经过半年摸索,现代科学家们已经成功模拟出了这种石碑的量子纠缠状态,以此为基础研发出了新型量子电池。

这种电池在现代那边已经产生了颠覆性的技术革命,预计明年就能正式量产问世,可以说是一个科学的里程碑。

不过对于石碑本身来说,它兼具着科学技术的先进以及技术粗糙的落后,依旧算不上完美。

先进点在于它的空间迁跃能力和能源储备方式。

落后的地方在于它的空间坐标节点与能源储备不能随着石碑的移动而移动,一旦移动石碑,空间坐标便会丢失,能源储存失效,又得重新充能。

结果就是任何一个朝代出现了石碑移动的情况,就会造成无法穿梭的情况,需要通过能源重新定位坐标以及贯通通道。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学家们也是感慨这简直是大自然的一个奇迹,甚至是一个宇宙级别的奇迹。

因为石碑上并没有任何科学与玄幻色彩存在,本质上它就是一块石头。

只是它的材质十分特殊,是数百种矿物元素经过地质运动挤压成了某种特殊的内部纹路,产生了类似于电路板的效果,有了一定特别之处。

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再过多少年它都只是一块石头而已。

偏偏有人把它从山里开采出来,工匠把它雕刻成了石碑,像是对电子元件进行集成加工一样,让它拥有了神奇的能力。

之后它捕捉空气当中的电离子,在充能效率低得令人发指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几百上千年的充能才可以积攒穿梭那么几次的能量。

一旦错过,或者少几次雷雨天气,导致电离子缺失,其中蕴藏的能量被消耗,那么它就彻底变成一块普通石碑,又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被人发现。

结果偏偏老朱所在的平行宇宙发生了意外,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天气触动了石碑,引发了一次空间传送。

可以说这已经不是多少分之一概率的问题,而是整个宇宙仅此一例的特例。

太多的偶然因素造成了这个结果。

称之为神迹不足为过。

如今尚峰山建立起了军事基地和科研基地,通过研究对科学也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同时也能攫取大量的宝贵资源。

在核能充电下,很短的时间内,石碑完成了移动后的能源失效恢复,老朱顺利地抵达了南明。

跟他一起来的除了一万五千洪武明军以外,还有大量的现代物资。

包括各类武器弹药,机器狗之类的高精端科技,还有其余东西,如一些运输车辆、汽油、电台、无人机,无人直升机之类的玩意儿。

这辆东风猛士就是其中之一。

送过来的运输工具要么是卡车,要么是越野车,也只有这两种车能适应没有平坦道路的古代了。

“可惜了。”

朱棣舔了舔嘴唇道:“有驾照的太少,要是再多运来一些卡车就好了。”

“知足吧。”

老朱摇摇头道:“能带的汽油不多,对付个古代社会,你还想弄那么多重型卡车吗?何况虽然我们的大军有现代那边帮忙训练现代军事技巧,但考驾照这种东西跟开枪不一样,上了车人就容易紧张,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训练出一批就不错了。就算考出来的那些,技术如何能应付古代那么复杂的地形环境?”

这倒是实话。

洪武军队需要现代派人进行军事指导,主要是为了帮他们更快适应新时代的武器装备。

本质上来说,洪武大军是一支从冷兵器转型到现代武器装备的队伍。

还不是明末清初那种火绳枪、燧发枪、火铳、火炮时期;而是自动步枪、突击枪、高爆手雷、野战火炮,甚至信息化的队伍。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现代派人指导,否则就算买了大量现代高精端的武器装备,拿着说明书都不知道怎么用。

因此现代军事训练目前以武器指导为主,战术训练为辅,至于开车这种技能,自然没那么重要。

结果就是虽然训练出了一批会开车的人,但技术还是不太过关。

毕竟就连朱棣这种考驾照六七年的人都不一定能应付得了古代复杂的地形,更别说那些新兵蛋子。

“老祖宗。”

朱云峰在旁边挠挠头道:“如果没记错的话,您那边好像比这边更古。”

“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老朱白了他一眼。

“爹,现在缅甸也灭了,下一步是不是该进军了?”

朱棣笑嘻嘻地说道。

这是他现在最关心的事情,也是最想做的事情。

老朱摇摇头道:“不急,我要把所有的物资都带上,尽量保证每一场战斗都是歼灭战,不放跑任何一个建奴。”

“还是您老人家狠。”

朱云峰竖起大拇指。

老朱宁愿多等几天,把后续所有物资都备齐也不愿意提前发动攻势。

为的是啥?

为了让炮弹和子弹充足,在以后的每一场战斗都把敌人杀光。

是真正意义上的杀光。

因为除了建奴鞑子和蒙古骑兵以外,那些绿营也是满清屠杀汉人的刽子手之一,他不打算放过,也不接受任何投降。

都得死!

因此到时候包括绿营在内,只要是清军,估摸着有大乐子看。

“滴滴滴滴。”

正在这个时候,老朱随身带的手机响了起来。

这手机是特制的。

现代那边帮忙弄了小型通讯基站车,用的是最先进技术,低频段信号,连网肯定不现实,基本就只能打个电话。

但覆盖范围广,到今天以目前的移动技术,一辆基站车能覆盖五六十平方公里范围。

因此老朱他们如果去别的世界,或者前往洪武大明没有修通讯基站的地方,带上这个东西,就能完成远程通话,也就能告别电台的不方便。

听到手机响,老朱拿出来说道:“是我。”

“陛下,永历帝、李定国、白文选他们到了。”

“在哪?”

“黔国公府。”

“嗯,我马上过来。”

老朱收起手机,对朱棣和朱云峰道:“走,回去。”

三人上了车,东风猛士疾驰而去,身后则有两大卡车的士兵跟随,犹如东南亚军阀一样。

这里是昆明北郊,后世昆明园林植物园一带,距离城池十多公里,沿途一路都是那种夯土路面,但不管是东风猛士还是大卡车都如履平地,毫无阻碍。

过了二十多分钟接近半个小时,车队徐徐开入了昆明城。

此时的昆明已经慢慢恢复了平静,城池内外秩序井然,特别是昨天老朱带着一万五千人过来后,一夜之间昆明到处都是全副武装的士兵。

这些士兵大部分都驻扎在城外军营,剩余的则在城内维持秩序,城墙上、街道边,随处可见巡逻的卫队,让整个昆明都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治安极为优渥的状况。

刚开始的时候百姓还非常害怕。

害怕他们就像是明末清初的任何一支军队一样开始肆意劫掠残杀百姓。

不过朱棣接手昆明将近一个月来,他的士兵都对百姓秋毫无犯,且纪律严明,因此百姓们倒也慢慢放下心来,纷纷走出家门,该生活还是得继续生活。

只是对于街道上偶尔出现的车辆还是非常惊恐。

那庞然大物让认知能力不高的古人觉得它仿佛是一头恐怖的巨兽,要将一切阻拦在它面前的人吞噬殆尽。

也正因如此,当朱棣开车进城的时候,可以说是畅通无阻。

沿街的百姓看到他们都会立马让开道路,退得远远的,汽车出动的时候,整条街的行人都会缩去街角或者店铺门口,可比后世乱闯红灯的行人或电动车强了不知道多少万倍。

“这两天出来的百姓多了不少嘛。”

朱棣注意到街上人多得不像话,让路的速度都比今天出城的时候慢得多,便打开了驾驶位的车窗好奇地观望。

朱云峰笑道:“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肯定是卸货导致的。”

“好像是。”

快到黔国公府邸的时候,朱棣看到大量物资正在从府邸里搬运出来,送往城东外的军营。

朱云峰说道:“任何一个地方物流是门大生意,老祖宗从现代那边源源不断地搞物资过来,两万人吃喝拉撒,还有那么多武器装备,加一起不知道多少吨,雇佣当地百姓搬运,银子撒出去可不就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了吗?”

“看来昆明这次赚大了。”

朱棣把车停好。

徐达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除了他以外,还有李文忠、汤和、傅友德、冯胜、蓝玉、唐胜宗、陆仲亨等。

如今现代与洪武全面交往,历史也徐徐在他们面前展开。

很多人都知道后来的结局。

包括蓝玉在内,都知道了自己未来会被老朱弄死。

然而没有一个人敢有任何不轨举动,甚至在得知真相后,好似有高人指点,一个个纷纷交出兵权,乖乖每天呆在家养老。

开玩笑。

老朱没和现代交往的时候,弄死他们跟弄死只蚂蚁没什么区别。

如今全面交往,老朱家的统治地位稳固得像是大地一样不可撼动,他们要是有举动,恐怕就不是历史上那样抄家了,而是直接被拖出去机枪扫射五分钟。

因此即便嚣张跋扈如蓝玉,也是老老实实,看到老朱跟个鹌鹑似的,老朱随意一瞥,都能吓得他们浑身发抖,战战兢兢不敢说话。

其中也就徐达、汤和、李文忠三人稍好一些。

见到老朱下车,徐达上前拱手道:“陛下。”

“人呢。”

“在前庭。”

“嗯。”

老朱点点头,双手背负在身后迈步进入国公府。

路过旁边几个大将的时候真就是只看了他们一眼,每个人都惊恐地低下头,不敢跟他对视。

老朱也没放在心上。

若是按照以前他的性子,那大抵是这些人全弄死得了。

毕竟他们已经知道自己历史上是怎么死的,要是还留着,哪怕可能性不高,但万一以后变成祸害呢。

但到了如今这个高度,老朱忽然就发现好像也没有这个必要了。

他们知道真相,或许比瞒着更有压迫感。

犹如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头上,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一个先到来,这样也挺好。

不过还是得让他们安心点才行,否则把他们逼得神经衰弱了哪天搞把枪玩匹夫一怒要跟老朱九族换一就不好。

因而太子朱标的作用就体现了出来。

事实上这些人如今的老实都是朱标在安抚,也是他告诉众人他们为什么会死。

那就是因为他朱标没了。

而只要他朱标在一天,那他们就是太子党,就不会死。

至于他们是不是太子党也无所谓,老朱从来都不会在意太子党,反正江山都是留给朱标的,这些人自然就有存在的必要。

也因此那些死于洪武大案当中的诸多勋贵们才能老实下来。

一方面恐惧于老朱。

另外一方面又得死死抱紧太子的大腿。

如此父子二人完美地控制了所有勋贵,让他们生不出半分异心。

这是最高明的御下手段。

跨步进了府邸,外面是个巨大的外庭花园。

黔国公府本来就大,后来刘文秀把这里占了成蜀王府,又扩建了一番。

吴三桂进来后将这里打造成平西大将军府,于今年年初完成了新一轮扩建,可谓是豪宅连栋,园林众多,甚至后来昆明的翠湖公园,就是归属于黔国公府的湖泊。

此刻在黔国公府的后院,也就是靠近后世洗马河附近,那里作为军营校场,正有大量的物资从石碑中送过来,再置往城外主军营。

而前庭的前厅内,永历皇帝、李定国和白文选三人正小心翼翼地坐在那里,他们已经坐了半个多小时了。

“晋王,你说,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永历帝环顾四周,看着以前曾经住过一段时间的黔国公府,以及门口站岗的卫士,小心翼翼地问李定国。

李定国苦笑道:“陛下,这一切在来的路上不都已经有了定论吗?”

“可是.可是朕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永历帝喃喃自语道:“太祖太宗皇帝真的来救我们了,大明江山有救了,朕像是在做梦一般。”

“这是陛下之幸,也是大明之幸。”

白文选说道。

“唉。”

似乎是想起了曾经的种种不堪,永历帝眼角发酸,用衣袍擦了擦泪水道:“是啊,大明万幸啊。可怜朕也是大明皇帝,曾经上邦国主,不仅沦落到去下邦小国避难,甚至还差点为下邦俘获,若非太宗陛下救朕,朕恐怕.”

“一切都过去了。”

李定国宽慰道:“陛下一生经历磨难重重,或许也正是因此感动了上苍,召来太祖太宗,以后有大明列祖列宗庇佑,陛下自当驱逐胡虏,兴复皇汉。”

“太祖陛下到!”

正在此时,门外忽然有人高喊。

三人连忙站起来。

就看到一名威严的老者穿着龙袍龙行虎步般跨入厅内,犹如巡视领地的狮王一般,审视着三人。

“孙儿(臣)参见太祖陛下。”

三人忙跪下行礼。

“起来吧。”

老朱平静地走过去,自然而然地坐到了主位上。

三人起身,都细细端详着老朱。

永历帝看着看着,忽然就有些泪目,又开始用衣袍擦拭起眼泪。

见此老朱纳闷道:“你哭甚。”

永历帝啜泣道:“国家垂危,孙儿奔波于各地逃难之时,曾无数次在梦中梦到太祖爷下凡救救子孙后人。今亲眼看到太祖,死而无憾矣。”

“大男儿做什么女子态,哭哭啼啼。”

老朱又气又心疼。

气的是南明末帝如此平庸无能,性格还十分软弱,也无怪乎在拥有近乎整个西南的情况下,还无法站出来统筹局势,以至于被满清逐个击破。

心疼的是终究是自己后辈子孙,永历帝本来就是被赶鸭子上架当的皇帝,没有什么能力,最终随波逐流,还落得个流亡缅甸,却被缅甸人俘虏,送到云南被吴三桂勒死的下场。

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没过过几天安稳日子,很多东西也不能完全怪他。

也因而老朱的态度倒软了下来。

他见永历帝还在哭泣,便说道:“好了,朕既然来了,也不至于再让你们受委屈。永历。”

“孙儿在。”

朱由榔抹了抹眼角的泪水,眼睛已经是通红。

“你性子软弱,不适合做皇帝,晚些时候你传位给吉王府的一名侄子,以后就安安心心当个闲散王爷,过过逍遥日子便是。”

老朱淡淡地说道。

朱由榔先是一愣,脸上略微挣扎。

皇帝嘛。

谁不想做?

但想到自己做皇帝以来的悲惨遭遇,最终还是咬咬牙道:“是,孙儿敬遵太祖之令。”

“白文选是哪个?”

老朱又看向另外两人。

白文选忙站出来道:“太祖陛下。”

“你虽然略有瑕疵,最终投降满清,没有为大明殉国,但也算不错了。”

老朱说道:“山穷水尽之时,有些东西怪不得你。不过这郡王便别当了,朕既然来了,非朱姓不得封王的规矩可不能坏,做个国公便是,以后少不得你的富贵。”

“多谢太祖陛下,臣领旨谢恩。”

白文选忙跪下道谢。

虽然被撸了郡王,可那种亡国郡王与国家强盛时期的国公是两个概念。

前者一无是处,基本只剩个名头。

后者则什么都有,而且还是太祖爷亲封,这份荣耀也不同一般。

“李定国。”

朱元璋又看向最后一人。

李定国神情当中略显激动地道:“臣叩见太祖陛下。”

“你很不错,为大明奋战到了最后一刻。”

老朱叹道:“谁能想到,大明最后的忠臣,却是造大明的反的流寇出身。不过很多东西本就无常,你不造反就得饿死,怪不得谁。只能怪大明已是江山末年,百姓吃不饱饭,这是朕子孙后人没有做好的缘故。”

他当然清楚自己也有责任,毕竟那藩王制度就是他做的,藩王分封下捞了百姓多少油水,占了朝堂多少支出,老朱心里明白的很。

但他自然不可能说是自己的错,让一个犟种皇帝承认自己错了,怎么可能嘛。

所以他就又道:“李定国,朕封你为晋国公,将来朕平定天下之后,自会带人离开,如刘秀再立大汉一样,汝也当是功臣之首。”

“多谢陛下!”

李定国兴奋不已,跪下谢恩。

“嗯。”

老朱站起身,走到永历帝面前,抓着他的手,擦了擦他的泪水道:“好了,辛苦了孩子。现在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日子还很长,太祖不是不想让你当皇帝,是如今国家危难之际,需要的是一个雄主能力挽狂澜,你的性子不适合,也别怪太祖,将来太祖打了天下,你这孩子就安安心心地过这辈子便是,毋须再提心吊胆,也毋须再东躲西藏!”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那一瞬间,朱由榔所有的委屈都爆发出来,嚎啕哭泣道:“太祖,孙儿明白,孙儿明白。孙儿从不在意这皇位,只希望身边的人不要再死了,孙儿也不想再到处惊慌失措地逃了,只想安安稳稳。”

“好孩子!”

老朱把他抱了抱,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给了他一丝祖宗的温柔。

至少永历帝宽厚不假,他是个好人,但不是个好皇帝。

仅此而已,又何必如此苛责于他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