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74章 来日陛下可上尊号,曰,天可汗!

安庆泽,就这个地名,就可知道这里水草丰茂,且还有湿地与浅水湖泊!

宋人来了,安庆泽周遭,有好几个分散的小部落,围着水泽而居,轻骑四处在奔,重骑倒是并不如何飞奔,只是慢慢一部一部去。

这里能逃散的人自也很多,漫山遍野是在逃跑的人,也并不能一一都追得上去。

远远的苏武也在说:“再往北,怕是就要常常扑空了……”

宋骑来了的消息,大概也就瞒不住了,不仅仅是安庆泽的四散而逃,想来在那王亭镇,消息已然就散了出去,不少来得晚的牧民,比宋骑到得还晚,自就逃回去了,消息大概已经在这片草原里蔓延了去……

刘光世随在苏武身边,也来答话:“人,自难舍弃财物,再往北就是黄羊平,然后就是沙漠了,所以这些牧人即便收到了消息,必是往东去,拖家带口,还要赶着无数牲畜,想来走得快不了,咱们也要往东去,一路上当是能掩杀无数……”

苏武点着头:“道理如此,到得黄羊平之后,也不必这般狂飙猛进了,慢些走就是,儿郎们与马匹,都要好好休息一下,许还有一场大战在几日之后。”

刘光世闻言就忧:“三万党项,相公当真要决死一番?”

苏武点头来:“若是此番不打,这三万党项回了兴庆府,与兴庆府之兵聚在一处,便是更难打!”

战略到得此时,已然达到了预期,再如何运筹帷幄,再如何智计百出,终究还是要军汉拿刀砍在敌人身上,敌人不可能真的不战而亡。

刘光世担忧许多,毕竟此番,敌众我寡。

苏武自还来说:“如此野战对垒,无有城池堡寨,我等皆骑,自是优势巨大,可握主动在手,胜多败少。”

刘光世眉头并不见松,但也点头:“那当是如此……”

“当派快马往西去大同了,最好女真人也出一支骑兵从东往西来,如此两相夹击,胜算更大。”这是苏武早作的谋划。

“就怕女真不来……”刘光世也聪明非常。

“是啊……”苏武点头,但又说:“不来也无妨,只当是个试探,如此一试,就知女真人如今如何作想?”

“相公既是这般谋略,也是高明非常,伏脉千里之算,那这一趟,我去……”刘光世如此来言。

苏武听得一愣,本是觉得刘光世是个极其谨慎保守之人,但此时怎么又主动请缨来?

真说起,这一趟大同之行,要路过的都是党项的地盘,还有昔日辽国的地盘,乃至东边还有三万党项之军,要这么一路去,显然并不安全……

刘光世看得苏武面色,微微一笑:“哥哥知我,我不是那般愿意轻易犯险之人,我也知道,姚总管那差事……哥哥信不过我,所以提前不言,之后来说,更不教就近我去办,反而让姚总管费尽手脚远远去做……”

苏武闻言,看了看刘光世,微微有笑,都是聪明人呐……

刘光世继续来说:“既是已然到得这里了,我也当做点什么才是,不能跟着哥哥出来一趟,毫无建树,回去了也无话可言,也好教哥哥知我,虽然我谨慎小心,但也不是那般贪生怕死之辈!更不愿真教人笑话了去!”

“好,你去!”苏武点头,拍了拍刘光世的肩膀,勉励一语:“你莫要多想,此番你经常出那担忧之言,我从未怪罪过你,这世间之事啊,过于保守不好,过于进取也是不好,所谓中庸之道,便是平衡之道,军中多进取之辈,且都过于进取,所以需要你这般保守之人在侧,时时担忧,也好让我不至于真的被什么事情冲昏了头脑,兵事,死生之地也,不可不察,这军中缺你不得!”

刘光世听来,眉宇一松,起了几分喜色,便是来问:“哥哥所言当真?”

苏武认真且严肃:“当真,万事皆如此,国事家事兵事,天下之事,无不如此,只有你在我身边多多担忧谨慎,我便也少一些纰漏。”

“哥哥当真这么想,那……”刘光世一时有些激动,又道:“那再好不过,哥哥当知我不是怯懦无胆,我这就去!”

说着,刘光世当真就要去点人出发。

苏武一语来:“你去最合适,你最是谨慎小心,这一路,必然无忧,人不必多,安全到达就是,你去点人,我去写书信。”

刘光世拱手一礼,打马飞奔。

四处健马骑士还在到处追杀搜刮,苏武这边入了一个毡房,开始写信,写两封,一封写给大金皇帝完颜阿骨打,说的是局势,说的是盟约。

一封写给那个昔日在深山雪地里拜的兄弟完颜乌珠,说感情,还说若是完颜皇帝愿意派兵来,请完颜乌珠一定主动请缨来。

大宋,汴京城里。

那龙亭之下,依旧是天子抚琴,几人来听,听罢了琴,还看书画。

天子一时兴致也高,在长案上摊开一张一两丈的长卷,说道:“此乃书画院后进张择端之作,耗时耗力,也耗费心血,画了许久,名曰《金明池争标图》,诸卿共鉴。”

众人自就围着看,当然也要出点评,倒是也知道,最近天子愿意教人,教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张择端,显然天子倒是喜他,这张择端年岁不算小,长得倒是一表人才。

《金明池争标图》,就是赛龙舟,北宋人民赛龙舟,画的自就是一场热闹与北宋人民的精神娱乐活动。

王黼来说:“此画写实,诸般细微皆入笔下,盛景跃然纸上,更也是一派我大宋繁盛之景,如此留与后人,后人得见,自当身临其境,知晓我大宋在官家治下,是一番如何盛世!”

天子听来,捋须轻笑:“理是此理,但今日只谈画技!”

童贯来说:“要说画技,此界画之法,倒是登峰造极,只是少了飘逸,少了那般大作之态,论画技之造诣,此还不到巅峰造极,还缺一样……”

“缺得哪样?”天子就问。

“缺得如陛下那般恣意之灵动,缥缈之文雅!”童贯最早,就是凭借帮着天子四处收罗书画的差事深得帝心,乃至最早蔡京能从杭州回京再起,也是童贯拿着蔡京的手笔来到天子面前一通猛夸。

天子笑着:“此言准确!”

天子又看蔡京,蔡京才是压轴出场:“此张择端,真要说笔下技法,那是无可指摘了,已然深得陛下真传,这般技法行此界画,自是手到擒来,老臣倒是很喜欢这幅画作,此子擅画盛世之景也,只待来日,陛下再调教一二,张择端,自当出类拔萃!”

天子闻言岂能不喜?蔡京不论是书法还是丹青,已然也是当世绝顶之辈,如此之言,正中下怀,只管一语:“老太师当真乃此道妙人!”

蔡京连忙躬身一礼:“陛下谬赞,与陛下来比,老臣却也差了一道。”

“哦?”天子有些兴趣了,问:“差在何处?”

“老臣差在多了几分庸俗,陛下却多了几分出尘。”蔡京如此一语。

“哈哈……”天子点头来,深以为然,左右摆手:“坐!”

众人自坐,吃些好茶,来些糕点,说正事,蔡京先说:“陛下,那苏学士领兵去,已然聚兵多时了,只听说大军聚在两处,一直都在边境不动,不曾开战,更不曾攻城拔寨去,倒也不知是为何……”

蔡京,是真有些急,哪里有这么打仗的?

天子也微微皱眉,左右去看,目光停在童贯身上,意思是童贯来答一下。

童贯无奈,只能来答:“当是引君入瓮之法……”

蔡京却是不同意:“这算什么引君入瓮?若是不开战去打,敌人何以能入瓮来?如此拖沓,钱粮靡费无数,敌人自也不动,岂不更是以逸待劳,如此我军靡费,敌军无忧,久拖之下,岂不是敌人占了先机去?”

王黼瞅准机会,立马满脸为难来说:“是啊,这三司之下,调拨钱粮往前线去,不知靡费几何,我这政事堂里,日日焦头烂额,这钱粮从各处征调,岂不都是百姓口边省下来的民脂民膏?若真就是这般动也不动,不论是什么计策,如何对得住天下黎民?”

显然,王黼是真急,他当家,他自知道柴米油盐贵,朝廷度支之困,早已无以复加,再拖下去,王黼真就要上吊了,别人都只知道花钱,他就是钱袋子,他的难处,谁人知晓?

张邦昌不免也来说:“此番我军是攻势,党项是守势,哪里有攻势一方不动,等着守势之人来打?”

天子越听越不对劲,频频去看童贯,也问:“苏卿可有书信到得枢密院来说清道明?”

还真没有,也是苏武知道,说不清道不明,就朝堂之上这些虫豸,哪里能与苏武思维同频?

童贯摇摇头,只道:“子卿许是为了囤积粮草,以往伐党项,常常因为粮草不济而败,此番,子卿许就是想着在边境之处囤积到足够的粮草,再开战猛攻,一举鼎定!”

这话,倒是说对了许多,苏武是有这个打算。

蔡京就问:“教他这般囤积下去,囤到什么时候算足够?几十大军,只管速战速决就是,朝廷而今本就度支困难,他岂能不体恤朝廷?他莫不是……怠战怕战吧?”

童贯连连摆手:“不会不会,子卿不是怠战之辈!”

白时中便也来说:“他倒也不一定是怕战怠战,许就是心中底气不足,思前想后,犹豫来去。”

童贯也皱眉,什么话都让他们说完了,他便叹口气去:“那就发令与他,教他早早开战就是,这也无甚……”

天子立马点头:“那就枢密院……发个令去。”

蔡京却来一语:“陛下,枢密院之军令,也怕苏学士心中不知急,还是圣旨而去最好不过,如此,他才知晓急迫,也好教他知晓,朝廷可经不起他如此拖沓,也当去信监军,让监军多催,此乃圣谕,监军当是知晓利害。”

天子摆手去:“嗯,就这般!”

却听得头前梁师成来禀:“陛下,金人使节入京了,鸿胪寺正安置他们住宿,倒也不知他们为何着急,说是一会儿洗漱一番换了衣装,就要来拜见我大宋天子!”

“哦?这么急?”天子也笑。

王黼见缝插针一语:“定是那金使第一次如此正式而来,便是要感激我大宋盟邦相助之情,想来更也是要急着瞻仰我大宋天子威仪!”

天子笑意更甚,只道:“那就见见吧,诸卿同去。”

众人起身,天子也还要去换衣,一身道袍,得换个黄金猛龙,既然要见天子威仪,那天子自就要有威仪。

都在忙,那边殿前司,也要挑选一番,把那好看的、周正的、高大的、健硕的,都挑来,甲胄穿好,四处站班。

只待金使入皇城,金使何名?高庆裔,自也入宫而来,四处去看,也是新鲜,各处甲士,也是不少,算是威武。

直到垂拱大殿,躬身去拜:“外臣高庆裔,拜见大宋皇帝陛下!”

天子呵呵笑着:“嗯,不必多礼!”

“禀奏陛下,此来,一是为了交好,二来也是大金皇帝陛下有一些事要与大宋皇帝陛下商议!”高庆裔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天子答话:“盟约早成,交好无数,辽人早已是苟延残喘,如此大胜,愿世代友好。”

高庆裔连连点头:“大金皇帝陛下也正是此意!愿与大宋,世世代代交好。外臣带来大金皇帝陛下的礼物,共计一千四百八十样,礼单在此!”

梁师成也不假人手,自己连忙去接,再送到天子面前。

天子翻看之间,岂能不喜?大喜之下,天子也说:“待你回去了,鸿胪寺自也备好礼物,你带去与你们皇帝就是……”

高庆裔微微躬身:“拜谢皇帝陛下。”

“说事……”天子手一抬,当真心情极好。

“再谢陛下,此来有两件事,第一件事,而今大金新定,处处衰颓,百姓百万之众,嗷嗷待哺,军队还在与辽人苦战,时值冬日,开春还早,想与大宋借调一些粮食,只待明年收获,自当归还!”

高庆裔如此来言,也看左右。

看那左右之人,大多好似有些意外,也有一个高大健硕的老臣眉宇稍稍在皱。

只管去看皇帝,皇帝立马就说:“要多少?”

皇帝如此来言,倒也没人惊讶,只有那高大健硕的老头童贯,眉头更是深皱。

“愿借五十万石。”高庆裔开口了。

如此,王黼也是眉头一皱,显然这差事又在他身上,他连忙去看天子。

天子倒是也微微皱眉了,王黼心下一松,还好还好。

却听天子说:“这般太多,怕是一时也筹措不来,这般,二十万石,如何?”

“陛下……”王黼心中一紧,连忙去看天子,上哪弄二十万石粮食借给女真?

天子摆摆手去:“无妨,盟邦有难,岂能坐视不理?”

高庆裔似也没想到,他立马当真点头:“拜谢大宋皇帝陛下!二十万石,燕云各州府,便就凑得出,如此倒也少了从中原运送之靡费,如此两国皆不为难,更解大金盟邦燃眉之急,大宋果然礼仪之邦也,待盟友如待兄弟,只待来年,一定还来!”

“再说第二件事!”天子大手一挥。

“再谢陛下,这第二件事,就是要与大宋议定,双方不可收留各自逃民,大金拢共不过百万民众,新定之国,立国之本也,还望大宋皇帝陛下应允!契丹本就人多,而今死而不僵,若是大金立国不稳,也怕契丹来日卷土重来,还请皇帝陛下体谅。”

高庆裔着实是礼节周到,姿态极佳。

天子倒也点头:“这事何难?我大宋万万之民,多几个也无甚用处,自也不会去引诱盟邦之民归附,应了就是!”

高庆裔似乎也没想到这一趟来会如此顺利,顺利到几言几语就搞定了差事,本还以为会很艰难,乃至还带了无数的钱财宝物,准备满朝堂的诸公都走动走动,没想到,用不上了……

那便只管躬身行礼就是,连连拜谢,这事一成,着实是解了燃眉之急。

谢来谢去,谢罢几番,天子大手一挥,高庆裔躬身退去。

在场诸公,自是有人不在乎,有人脑袋疼,有人笑意盈盈。

天子最是高兴,这般感觉,其实极好,有一种老大哥照顾小兄弟的感觉,岂能不是成就感?

却是王黼皱眉来说:“陛下,盟邦有难,自也当帮衬一二,只是……只是……二十万石,岂不太多?”

“燕云州府,就可凑出来,倒也算不得什么……”天子如此一语。

王黼连忙来说:“陛下,这倒是不假,只是……若是这般,那燕云官员的俸禄,军队的粮草,岂不难以就地发放?还当从河北运去,也是靡费……”

天子倒是刚才没想到这些,此时明白了,微微一沉,却是又说:“我知此事为难,但你不知其中深意!”

“还请陛下教诲。”王黼一语来。

“女真乃蛮夷而起,初次与大宋真正打交道,他们许还不知我大宋是哪般之国,不知我大宋何等国富民强?若是些许小事,抠抠索索不允,不免叫盟邦看轻,以为我大宋也是羸弱穷困之国,此乃国力展示,如此,来日女真就知晓大宋乃是庞然大物,他不过蕞尔小邦,岂能不允之?”

天子说得认真非常。

有没有道理?还真有些道理,王黼一时听得好似有些难以反驳,甚至觉得有些对。

天子再言:“此番借粮去,女真便更是欠了人情,我为泱泱大国,万万之民,他为蕞尔小邦,不过百万人众,只待他们当真知晓我大宋仁义仁德,岂不拜服?来日许还可封赏其主,蛮夷之人,自也会心慕王化,读我诗书,听我教诲,如此,岂不是美谈?”

王黼越听越觉得真有道理,好似勒紧裤腰带,给这二十万石粮,不是什么大问题!

童贯频频在看天子,他心中有那么一点忧,想的也是来日可能要翻脸之类,但此时一听天子之语,好似也觉得多少有点道理。

自古,蛮夷之辈,就没有不心慕王化的,就说大唐,契丹本也蛮夷,但心慕王化,所以成了大唐驱策之犬马,如契丹这般在大唐驱策下的蛮夷,昔日里多了去了。

如今大宋威势如此,自也当与大唐一般,包罗万象,万国来朝……

真说女真,不过几万之众,男女老幼加在一起,许也不过十几二十万人,如今新定,麾下之民也不过百十来万,连党项都不如……

是当格局大一些才对,当有盛唐之心!

这世间的道理也奇怪,怎么说都可以有理。

王黼躬身一礼:“还是陛下高瞻远瞩,谋划深远!是臣愚钝,未想到这一层去。”

天子摆手去:“王卿也不必妄自菲薄,朕自是多想一些,王卿来日多学,自也就能想到这些去。”

童贯忽然躬身:“许来日,陛下可上尊号,曰,天可汗!”

童贯是会的,他从来都会,有机会就要说几句,如此才受圣宠。

天子喜笑颜开,也还要问:“太师以为如何?”

蔡京一语来:“只要覆灭党项,女真之事,自就手到擒来,自当前来受封,万国来朝之事也在不远,尊号天可汗,自也不在话下!”

如今之局,若真这么去看,蔡京之语,好似也没什么问题,是这么回事了。

王黼知道自己慢了,得追一追,更是一语来:“不免来日,当往泰山封禅,以敬告天地神祇!”

天子站起身来,那自是意气风发,威严如山,却也含笑一语:“速拟圣旨,着苏卿速速进军,速战速决,覆灭党项!”

王黼躬身:“遵旨!”

京中圣旨就拟,快马飞奔。

只是苏武不在军中,而在黄羊平,他甚至已经看到了毛乌素沙漠那连绵不断的沙丘,风一吹来,天地皆黄。

苏武正也头疼,刘光世已然去了几日,也不知到没到大同,这不是苏武头疼之处,苏武真正头疼,是他连连在派游骑东去,他想知道党项李良辅之军,到底在何处,却是迟迟收到不消息。

安庆泽杀戮两三万人去,得马五六千,此时在沙漠边缘黄羊平,又杀七八千人,得马两千。

到得此时此刻,苏武得马,就已然到了一万四五千匹,虽然老弱皆有,但青壮良马,也在万匹左右。

财是在发了,但此时还不算,得安安稳稳把这些马带回去,才算真发了财。

苏武满心都是马,与女真对战,没有马,苏武信心严重不足,他也想过许多事,比如火器。

一直以来,苏武着实是时间紧迫,不是在这就是在那,其实真算起来,苏武崛起,也不过短短两年左右,才堪堪算是稳住了自己的局势。

头前回去那一遭,他也抽空见了一下轰天雷凌振,也交代了火器之事。

真正问过此事之后,苏武才知道此事之难。

头前,苏武不免以为自己只要给个火药配方,便是万事大吉。其实不然,这个时代的黑火药配方,已然很先进了,什么一硝二硫三木炭,它其实早就大差不差了,北宋末年的火药,早已崩得噼里啪啦的……

若是火药配方还想再进步,苏武有些了解,那是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的配方,且原材料的纯度是个大问题……

这都是其次,这些是可以慢慢试出来的,此时凌振的差事就是在试验各种配方的差异,以选出最好的那个配比。

真正麻烦的事,是如何造出无缝的钢管,这个钢该是什么含碳量?要怎么确保工艺精准,也要试。

还有更麻烦的,那就是枪管如何做?

只道是如何?其实苏武知道,枪管只有一种加工工艺,那就是钻,一根实心钢棒,然后从中掏空,炮管也是如此。

铸造之法,只能造一些的厚重火炮,管壁又厚又重,威力也还是一般般,更不谈什么机动能力。

这又该如何加工?大规模加工的工艺如何?

乃至,这个时代,并不是没有火枪火炮一类的武器,不好用不堪用而已。

要做出真正苏武所需的那种好用堪用的,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太多,也好比还有火药原材料的提纯问题……

都是问题,都需要大量的时间与金钱,还有人力物力。

苏武没这个空闲,他得稳住一点什么了,他才有这个精力去做这些事,比如稳住什么呢?

那就是搞定党项,稳住女真,如此,苏武才能把部分心思放在这件事上。

苏武头前把这件事想得简单了,而今,千难万难,不知多少问题,等着他去解决,且还真只能他去带人解决,全托付凌振身上,那也是不太现实的,进度必然慢得令人发指。

也说火枪更新换代,在历史上,它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这事,不论多难,苏武心中也知晓,一定要提上日程来,要找机会去做。

只有把这件事做成了,所谓中国之千秋霸业,才真有可能维持下去。

苏武想得很多,座下的马匹在走,往东走,去找人,找党项大将李良辅。

头前却也有游骑奔回,苏武正望眼欲穿,打马去迎……

(兄弟们,七千,来了!再努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