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73章 我去打仗,我去杀宋人!

东边正起鱼肚白,赶集的牧人趁着夜色就会出发,赶着的羊,要去换许多东西……

布匹、盐巴、茶饼、粮食,这些是生活必需品,若是还有余钱,也可买一些其他东西,比如一柄铁质的小刀,一把铁质的烧水壶,几个漂亮一点的碗盘……

若是还有余钱,那就给孩子带一个小礼物,给妻子带一个小饰品……

当然,这些是与商人换的,也会与其他部落的牧人交换一些种羊种马,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若是不经常换种,羊群与马就容易生病,体格不健康,老人们都说,换的种,越远越好……

成群结队的牧人从四面八方在往王亭镇聚集,越是去得早,就越能换到好东西,去晚了,那都是被人挑剩下的……

马匹拉着车架,青壮的汉子在维持着自己的羊群,高高兴兴的孩童随着老人坐在车架里,有说有笑,孩童自也高兴,因为这是他第一次走进集市,爷爷在说集市里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也还说有一种饴糖,说是宋人用麦子做的,很甜很甜,到了集市,就买一些尝尝……

“快看,王亭镇就要到了,就在前面!看得到了……”老人指着金黄朝霞下的那座不算小的镇子。

他们来得有些晚,因为他们家,羊多,远比一般人家多,所以准备时间长,路上也慢了……

孩童立马站起去远眺,似看得到,似也看得并不清晰,也疑惑去指:“是那里吗?”

一旁有打马的青壮,嘿嘿笑着:“就快到了,一会儿就到了,等你长大了,父亲就老了,往后啊,就由你赶着羊群来这镇子了……”

孩童六七岁,懂了许多事,也听了许多事,人世间的故事,大概就是从这个年岁开始口口相传,一代一代。

孩童在说:“父亲,我不喜欢赶羊……”

“那你喜欢什么?”父亲笑着问。

“我喜欢听爷爷说以前打仗的故事,爷爷厉害,他打仗可厉害,父亲怎么不去打仗?”孩童有些懵懂,但真有喜好,打仗的故事,比放羊的故事有吸引力。

青壮的汉子来笑:“咱们家,大伯去打仗了,所以我就不用去了,有人打仗,就也要有人放羊……”

“那我长大了,我去打仗,让妹妹放羊……爷爷说,咱们家的羊之所以比别人家的多,都是爷爷年轻时候打仗赚来的,我去打仗,咱们家的羊就会越来越多……”孩童答着。

老人摸了摸孙儿的头:“哈哈……我孙儿是个勇士!只是呢,若是你父亲只有你一个儿子,那你就不能去打仗,让你父亲再生,再多生几个儿子!”

“好,父亲多生,我就要当勇士,勇士好!”孩童一脸的倔强。

青壮的汉子也是苦笑,看着他的老父亲苦笑,他倒也不是不愿多生,只是这事情,也得看天意,父亲的意思,他懂。

前头羊群又乱走了,汉子驱马往前去,得把羊群归拢起来。

爷孙二人,自还在说话,孙儿在问:“爷爷,打仗是怎么打的?”

“当勇士也不是那么好当的,那可是要杀人的,你还小……”爷爷笑着来答,不免也想起昔日年轻时候的峥嵘岁月。

“杀人?杀谁人?”孩童的世界里,永远充满了好奇。

“杀宋人……”

“宋人是哪里?与王亭镇远吗?”

“远,你还小,对你来说很远很远,但等你长大了,那就不算远了……”老人家的话语,总是能说出一些生活里返璞归真的哲理。

“那我要快快长大,我去打仗,我去杀宋人!”孩童话语,斩钉截铁,充满期盼。

忽然,羊群越来越乱,那青壮的汉子不断驱赶呼喊,依旧不能把羊群归拢……

青壮的汉子越来越急,驱赶之间打马来去,已然说起了脏话来骂,对于一个很有经验的牧人来说,羊群其实好控制,今日也不知为何,羊群好似惊了一般。

含笑弄孙的老汉,自也发现了有些不对劲,转身来去周遭远望,是不是周遭出现了狼?这自也是牧人的经验。

看得几番,老汉只感觉耳边传来一种低沉的嗡鸣。

并不清晰,好似山间大水冲撞,又好似羊群被狼惊扰的狂奔,还好似马群在奔……

是马吗?

老人皱起眉头微微直起身子去看,是马吗?老人去喊:“儿啊,别急,往前头去截住头羊,先停一停……”

打马汉子还在骂:“这些畜生今日发疯了!”

汉子也回头在答:“知道了,这就去先截住。”

那嗡鸣之声,越来越清晰了,打马赶羊的汉子,青壮的汉子站在马镫上往远眺望,也看不到什么……

汉子在喊:“父亲,这是什么事啊?”

老人眉头皱了又皱,答了一语:“许是哪里有马群在奔……”

“马群?陛下的骑兵来了?”汉子又问,想到马群,也只有陛下的骑兵了,他其实也没见过,但他知道,他的哥哥就在当骑兵。

老人答话:“不知道……你先赶快把羊群截住!”

“哦……”汉子来答。

那孩童一脸好奇,甚至还有几分兴奋,便是那轰鸣之声越来越清晰,他还来问:“爷爷,是不是打仗?”

是不是打仗?

“不是打仗……”老人这么答着,却是心中一紧,按理说打仗打不到这里来,党项陛下的骑兵,也不会到这里来……

“哦……不是打仗啊……”孩童显出几分失望。

羊群当真难拢,那大地好似真颤抖起来了,老人一声喊去:“真是马队,真是骑兵!”

他有优秀牧人的经验,也有一个优秀战士的经验。

孩童又少了几分失望,连忙来问:“爷爷,是打仗对不对?是打仗了吗?”

老人忽然不答话了,这般轰鸣,马队人数必然不少,且还不是一般马队,一般马队若只是行军走路,不会如此狂奔,狂奔的马,不持久。

那这是……

“儿啊,快,羊不要了,快走,快!”老人不断呼喊,自己也跳下马车,连忙去解那拉车的马笼头!

是有大批骑兵冲过来了,虽然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但一定如此!

许是辽人的?许是那个什么……嗯……女真人的?许……莫非还可能是宋人的?

宋人当是没有这般胆气,也不该聚得起这么多的骑兵……

不论是谁人的,先走为妙,羊群损失的虽然心疼,但先走肯定没错,最好是一场误会,若是误会,回头来,许还能把羊群找回来……

“什么?”汉子在问。

“儿啊,快回来,快走!”老汉解笼头的动作,快速非常,解得马来,回头又来抱孙子。

“父亲,我先把羊群赶回来……”

“走啊,回来,咱们走……”老汉拼命在喊,打仗,说峥嵘岁月,说故事,那自是有趣的,但真打起来,老汉最知道其中的惨烈与血腥。

“父亲,我这就把羊群赶回来……”汉子显然舍不得他一整个春夏秋冬的心血。

“是敌人,是敌人来了!”老汉抱起孙儿,上了马,往前方去,去寻儿子,更要去拉儿子的缰绳。

轰鸣之声,早已激荡而起,朝霞还是那朝霞,并未升起多少来,却是老汉的视野尽头,真看到了从西而来的那一片金黄披洒下去的甲胄。

真来了!

老汉甚至有些不敢置信,他知道来了,但他就是不敢置信,怎么会来了?辽与女真在东边,那边是西边……

是宋人,再不敢置信,他也知道,那是宋人,他怎么都知道那是宋人,许是因为来的方向,许是因为那些甲胄与外表的样式,许就是一种感觉,那些骑兵,感觉就是宋骑。

老汉一手抱着坐在前面的孙儿,一手拿着缰绳,双腿不断去夹马腹,往前狂奔,口中呼喊:“儿啊,不要了,走啊,快走!”

那头前的汉子,也愣在当场,他也看到了西边那片朝霞下的金黄,所以他愣住了,听得父亲的呼喊,他才反应过来,连忙调转马头,快走快走……

老汉见得儿子转头来了,连忙勒马,也去转头……

他甚至能看到宋人的两翼轻骑在飞驰而来,目标不是镇子,而是镇子两侧,有一边就是是他这个方向……

他也能看到那健马着实是快,奔来好似离弦之箭。

“快走快走!”老汉大急,他看得到那些骑兵一人数马来去轮换,也知道自家拉扯的马是匹老马,已经走了两个多时辰,其实疲惫无力。

所以他更是不断去拍打座下的马匹……

来了,宋骑来了,来得极快,甚至弓弦已然在鸣。

老汉喊着:“儿啊,你快把我孙儿接去,快走快走!”

“父亲,一起走!”头前的汉子一边降低马速来接儿子,一边急切呼喊。

“你们走!我走不了……”老汉就是经验太足太多,所以心中没有丝毫的侥幸,甚至下意识里也知,许儿孙都难以逃出生天……

那汉子如何舍得放下父亲,自还躬身去拉父亲的缰绳,便是拖着也要一起走。

“你走啊!”老汉急得不行,甚至与儿子在争夺缰绳。

那弓弦当真在响,清晰非常,那箭矢咻咻在飞,好似就在左右。

“走!”老汉撕心裂肺去喊。

那汉子听得咻咻之声,好似也少了几分勇气,争夺不过,无奈之下,便也把父亲的缰绳舍去,快马去奔,时不时还往后看得一眼。

那老汉腰间有一柄刀,不是长刀,是短刃,平常里宰羊割肉,也是用它,此时他把刀拔在手中,似乎也回忆起了年轻时打马驰骋上阵的威风……

他座下的马已然在绕圈子,在转头,许是为了儿孙去拖沓片刻吧……许也是想着能杀一个也不算亏……

那轰鸣而来的轻骑,身上皮铁甲泛起光泽,是宋人,确认无误,就是宋人,宋人缘何能如此万骑而来?

头前那宋人似乎还有笑容,也有话语:“都头,竟是个白发老汉!我去搠他!”

都头答话:“嗯,你去!”

一骑稍稍脱队而来,一杆长枪腋下夹紧,迎面就来。

那老汉似也都知道怎么对敌,这般无有长枪,那自当矮身去躲避一枪,再起身贴近瞬间去捅,不捅胸腹有铁甲之处,要捅在侧面腰肋之间的皮甲。

近了近了,老汉依旧骁勇,目光如狼,年轻时候,宋军他杀过不少,今日,再杀一个。

时机,看准时机,一切都在电石火花之间,早了,那宋骑的长枪会跟着躲避的动作来捅,晚了,自就被捅个正着,那电石火花的时机,最是重要。

好,好,好,就是此时,躬身去……

“你还想躲?”那宋骑捅刺之间,竟还有话语来说。

一杆长枪结结实实捅去一个对穿,把那老汉捅落马下,看那老汉在地上不断翻滚,那宋骑也不回头来看,头前还有一骑,大队人马不去追,他自去追,老的只值十贯,但那头前青壮,那可是二十五贯。

那落地的老头,霎那间感觉到的是天旋地转,没有痛觉,但有一种浑身上下无比的痛苦,说不清道不明的痛苦,他在恍惚,恍惚自己刚才明明时机把握极为精准,怎么还是被捅刺而下?

哦……是老了,腿脚腰腹再也不如年轻时候有力敏捷了,躲避的动作太慢了,那宋骑似也当真技艺精湛……

儿呢?孙呢?

翻滚之下,终于落定,他转头往东去看……

看到的岂不正是儿孙落马?

那宋骑追近二三十步,好似追得也难,把那长枪往得胜钩一架,把一柄短弓从肩腹中取出,好似射术并不十分精湛,连连三箭去,二三十步外的那青壮才中箭而落。

老汉一声呼喊,没喊出来,口鼻之处,呛出的皆是鲜血,眼神里是无尽的悲伤……

他还看得见,看得见那宋骑勒马而回,背负了短弓,长枪在手,往地上去扎,扎的是老大当兵老二牧羊的儿子,扎的是呆呆愣愣的孙子,那个长大了要去打仗杀宋人的孙子。

没什么仪式感,扎得几下,那宋骑也不多看,打马再走,只管在喊:“三个,给我记着啊,两个老幼,一个青壮。”

也有人答:“记着了记着了,快往西边去,把这镇子围住!”

老汉还没死,甚至还能在地上蠕动去爬,说不出话,只有口鼻之处不断呛出来的鲜血……

许他也还能想起在兴庆府当骑兵的大儿子,还会想一件事,要报仇,一定要报仇!

镇子里,更也在鸡飞狗跳不止,羊比人多,马也不少,入镇子的是那铁甲重骑,浑身包覆,好似地狱而来,看得一眼就叫人恐惧颤抖。

那长枪不戳了,皆是长刀劈砍,健马也不飞驰,一个个铁甲军汉入镇子,便开始下马来杀。

不是没人上前去迎,也有长刀,也有长枪,乃至也有弓弩来射,却着实无力,无以反抗。

镇子的人不算少,青壮之人,至少三四千去,却是无力非常,哪里招架得住?

镇子一排一排是房屋,不知那毡房,夯土的房屋,屋里大多是诸般店铺,屠宰的肉铺,南边宋人那里来的布匹,盐巴香料,当铺,铁匠……

这里看似并不如何繁华,连房屋都是土做的,但这里,交易量极大,正经交易,走私交易……

如狼似虎的军汉冲进一家店铺里,那店铺里的人举手就跪,战战兢兢口中大喊:“宋人宋人,我是宋人!”

头前的军汉当真一愣,上下一打量,听着口音,许还真是个宋人。

军汉有些犹豫,却是这军汉身后走过来一人,低沉之声问得一语:“你做什么生意?”

那宋人被吓得瑟瑟发抖,连忙来说:“铁,布,茶……”

“走不走马?”铁甲军汉问得一语。

那宋人下意识来答:“不不……不曾走马……”

那军汉上前举刀,说砍就砍,那宋人,不免也是一刀成了两段。

却看那军汉转头一语:“走马的可以留,其他的都不留!”

“得小刘帅之令!”军汉皆是拱手。

为何走马的可以留?大宋与西夏的贸易,大宋不需要西夏任何东西,除了一些更西边来的奇异之物,大宋只需要党项一样东西,那就是马。

其他的,都是西夏需要大宋的,自也就是从大宋运到西夏来的,说不走私,那是笑话。

刘正彦对这些事,太清楚不过,资敌,那自就要杀,助军的,那自就留,是非分明。

杀,继续杀,杀习惯了,杀顺手了,效率越来越高。

连京东军都杀人杀得麻木起来……

镇子外的轻骑,早已分成了一彪一彪的小队,不知多少人从镇子里逃散出来,轻骑来去驰骋,箭矢也射,长枪也捅,一个一个杀个干干净净……

暖阳在升,慢慢照出了几分舒适。

军帅苏武,马蹄也慢慢入了镇子,军汉们都在忙,搜人来杀,宰杀牲畜,收拢马匹,搜刮财货。

财货最贵重,不外乎钱,布,盐……

铁不要,太重,盐也不要,不好带,带一点点来吃就行,布要,布就是钱,钱更是要的。

西夏钱也要,宋钱也要,其实宋钱在哪都能使,在西夏能用,在辽国也能用,乃至在东南亚,在印度半岛,在吕宋爪哇,在中亚西亚,乃至到得地中海沿岸的某些欧罗巴地区,宋钱都能使……

金银之物,更不用说。

翻箱倒柜,掘地三尺,拿刀架脖子!

磕头的,求饶的,哭喊的……

自古战争,都是如此,越是乱世,越是如此……

苏武打马慢慢走过,从镇子主路另外一边出来,镇子外依旧还在杀人,有军汉在喜,发财了,一车搜出百十贯来,还有不少布匹与贵重之物。

有些军汉自也骂骂咧咧,穷鬼一个,一串不过百十个钱。

自是不论多少,军中都要收缴统一,到时候再来分发,这是军规军纪,一般情况下,倒也没必要违反,因为苏帅不会亏待,且大数目的钱财,私人也藏不住,本也多是众目睽睽之下,更也难藏。

真是有个别人藏了个什么小东西,军中汉子日日吃睡在一起,被发现了,军杖自也要打,乃至,赶出军去,回乡少不得教人戳一辈子脊梁骨……

真是让你藏住带回家了,那……也算是你的本事。

慢慢尘埃落定了……

到底财货多少,还待虞候们统算一下,当也不会太多,最多三五十万贯钱物,主要是那些不要的东西太多了,若是那些都带上,包括牲畜,怎么也能有一二百万贯去。

哦,马匹没算在内,又是两千多匹马,如此三战,拢共算起来,已然就得马匹八千余,其中也有老弱,不论如何,驮东西都是可以的,便也是不要车架。

苏帅说,车架太慢,拖沓行程,还时不时要坏要修,不要不要……

能不要的,全都不要。

苏帅还说,赶紧支起炉灶,在这里吃顿热乎的……

还可以在这里睡一觉……

众人热火朝天在干,草料之物,只管让马匹多吃,吃得饱饱,还要备盐巴与马匹去舔。

范云,领一队人去,往后去伏击党项游骑。

收拾出一个好屋子,让苏帅休息,血腥味还在,热羊汤也来,有菜了,终于有菜了,还有瓜果……

旁人许吃不到什么,但苏武吃到了。

屋内屋外,乃至门口外,坐着不知多少军汉。

韩世忠端着羊汤来,嘿嘿笑着递给梁红玉,梁红玉双目有些失神,许是累的,许也是……

按理说,她在江南,是见识过贼寇肆虐之下的惨烈……

但那里的惨烈,又如何与这里来比?

只待梁红玉接过羊汤,又接过面饼,就看韩世忠忽然从怀中掏出一物来,用布包着,慢慢解开,笑呵呵来说:“给你吃,相公教我拿来给你的……”

是一捧红枣,梁红玉也微微一笑,拿了几个,剩了几个,说道:“你也吃……”

韩世忠嘿嘿笑着,也不矫情,当真拿起一个就吃:“甜!”

梁红玉却不先吃,手中七八颗,左右看了看,竟是起身左右去分:“都吃都吃……”

弄得韩世忠也不好意思了,便也起身左右分了分,拢共才十几二十颗,一分去,也就没什么了……

“吃饱睡一觉,睡好了,往北去。”韩世忠嘟囔着,便是狼吞虎咽。

梁红玉点着头,兴许她心中有许多感受或者心思,但她知道,不该说,也不必说……

屋里,相公在说事:“游骑还要远一些去,往东去,要防备起来,东边之敌,在大同周遭,怕是要往西来了。”

游骑在谁?自是燕青,他来点头:“遵命!”

刘光世也问:“相公,咱们睡多久?”

“睡三个时辰!”苏武如此一语,并不犹豫,又道:“睡了起来,再饱食一顿热的!”

“好……”众将皆是点头。

苏武又道:“与儿郎们说,这几日,除去军功封赏以外,所有人,一人赏十贯!也与他们说,都记录在案,不论生死,回去就发到手上,一钱不差。也望儿郎们再接再励,此番,只管奋勇,赏赐还有不少,回家之日,都当发财!我这一字一句,要传得清清楚楚!”

“得令!”

西边,七百里外,毛乌素沙漠的另外一头,黄河之边,贺兰山下,兴庆府里。

无有什么朝会,皇城之内,兄弟二人对坐。

国主李乾顺在急:“怎么回事,怎么宋人如此多的骑兵?竟是敢孤军深入往牧区而去?”

李察哥自也是皱眉不止,与兄长面前,他自不装什么,也是来说:“真未预料到,着实乱我大计!”

便是头前听得禀报,他自不会说这番话,头前他与旁人来说,只说无妨无妨,小事小事……

李乾顺立马就问:“如何是好?”

李察哥正在思索,思索来去,说道:“陛下勿忧,此宋人之计策也,那什么苏武,以往从来不曾听闻,未想真是个难缠之人,如今,宋军聚在边境之处,安营扎寨,准备粮草,何也?以逸待劳也,他们想咱们大军往南去,想咱们去迎他们,偏偏不中这计。”

“那东边呢?那些宋骑,怕是就要到大漠边缘了。”李乾顺又问。

“陛下,他是想引咱们分兵去打,也不能中计!”李察哥当真反应得快,沙场老帅,建功无数,自不是旁人可比。

“那当如何是好?总不能看着他们到处肆虐漠南,若是不管不顾,说不定他们还绕过沙漠,去到河套河南地……”

李察哥摇摇头:“他们当是不敢绕过沙漠再往北,那般,他们可就真的回不去了,他们想的是一路往北往西,想着的是从银州与大同去靠,他们想着后路……”

“当阻拦他们!不能让他们如此肆意!”国主李乾顺咬牙切齿。

李察哥点头来:“无妨,着李良辅从大同撤军,去西来堵,量他宋人孤军,无胆开战,宋兵宋将,向来懦弱,大军野战对垒,我党项何曾败过?越是孤军,越是惶惶,前路漫漫,后路无缘,此部宋军,本就是在欺善怕恶,只教李良辅从大同那边回头来赶,自当把他们驱赶得如丧家之犬!”

(兄弟们,月票好像多起来了,拜谢诸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