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09章 枢密院直学士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第209章 枢密院直学士

作者:祝家大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0 22:4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童贯拿捏的,还是赵佶某种“好大喜功”的心态,或也是昔日章惇所言的“端王轻佻”。

“轻佻好大”之人,便有一个特质,那就是“凑热闹”,凑一种“他有我也有、他行我也行”的热闹。

果然,赵佶是笑的,哈哈笑着:“识人善用之事,古今亦然,秦王也好,汉武也罢,择良才而用,所以成大事,苏子卿,廿二年岁,今日有才有能,有勇有谋,自当用之,便也是考教,他若来日犯下过错,自也当认罪认罚,如此,才是朝廷之开明,乃大宋治国之本!”

要说赵佶不懂,他也懂得多……毕竟也是正儿八经读书人。

童贯只管是一脸惊讶,左右看了看,还在摆手:“怕是不妥,怕是不妥啊……”

童贯越说不妥,赵佶好像个反叛少年,越是来说:“好了,此事就议到这里了,就这么定了,今日诸位皆在,便当说一说其他事……”

“唉……”童贯还叹气,嘟囔轻声:“如此年轻,这般圣宠,倒也不知是不是害了他啊……”

这话没人接了,便是童贯表演落幕的一语。

便听王黼在问:“陛下要议何事?”

天子面色便也严肃了几分,说道:“北边之事……金人来信几番了,也在询问此事,毕竟结成盟约有些日子了,若是不动,也该商议一个回复之语,不好得罪盟邦,若是动,那又该如何动?”

说着,天子左右去看。

蔡京,那是老神在在,一语不发,他之所以如此,其实不仅因为他城府之类,更也因为最近一些日子,天子有些讨厌他。

为何?一来因为蔡京掌权太久,年岁也大,七十有三,以往还在皇帝面前或多或少表现过某种倚老卖老的情绪。

二来,蔡京不好玩了,或者说是天子对蔡京已经有些腻了,一个人的花样与手段,总是会使完的,时间一长,蔡京是着实变不出花样来。

谁能有花样呢?或者说新鲜感?那自然是年轻人,王黼何以能超晋八级?就是太讨天子欢心。

能讨天子欢心到什么地步呢?或者说王黼与天子能互动到什么地步呢?

一个天子赵佶扮演商贩,一个宰相王黼扮演乞丐,不亦乐乎。

天子还能骑在宰相的脖子上,然后天子喊王黼为司马光,王黼喊天子为神宗陛下……

这就是王黼与赵佶两人互动玩乐的真实写照。

只问,七十三岁的蔡京能来吗?蔡京再如何,也没有王黼这点能耐。

但蔡京这辈子什么风浪没见过?多少次起落了,他自也知道,天子如何“喜新厌旧”了,也正常,等着吧,等着看,等着就是……

更也知道,这位天子,也不是那种冷血无情之君王,即便如今对蔡京有些厌烦了,但也依旧对蔡京这位老人老臣,保持着尊重。

蔡京不言,那王黼自是来言:“陛下,臣以为动有动的好,不动有不动的好!”

蔡京听得心中一笑,这话,不就是左掖门外他对王黼说的吗?

天子也问:“那就都说说吧……”

王黼开口:“陛下,若是动呢,此时辽人还未真正陷入死地,多多少少还有一战之力,便是最初那女真势如破竹之势,此时也稍稍有些不济了,也看那金人频频来信询问,便是知道,越是金人询问得急,便越证明金人打得也不顺利,所以,若是轻动,则也怕那辽人困兽之斗,若是全力与我军来战,岂不让金人坐收渔翁之利?”

有道理,天子点着头:“继续说……”

王黼再说:“若是不动呢,也怕那女真当真在何时一击大胜,摧枯拉朽而下,辽人一泻千里,咱反应不急,反而燕云落入女真之手。或者,也怕辽人当真缓过来了,女真反而退兵了,到时候再想燕云,更也麻烦……”

王黼正话反话,说了个遍,都有道理。

道理这种东西,经常是这样,怎么说都有理。

赵佶不免就夸:“王相公大才也!”

此时,王黼就去看童贯,童贯也笑着与王黼点头,两人好似头前有过什么交流。

便是童贯说苏武之事的时候,王黼可也卖了力气。

此时,该当是童贯卖力气了,便听童贯来言:“陛下,王相公谋略之道,已然绝顶,臣想借是王相公之言,多禀奏两句。”

“说就是了……”赵佶点头。

“有一计,可在动与不动之间,即可回复金人,也可牵制辽人,还可随势而动,坐收燕云!”童贯答着。

“嗯,还有此般妙策?”赵佶感兴趣。

“陛下容禀,其实简单,屯兵边境尔,金人来问,就说大军正在集结,也不是假话。辽人来问,就说防备辽国遍地战乱,屯兵防备的是乱军乱民,也防备女真。只待局势而变,若是辽人精锐皆在北,伺机就动。若是辽人还有余力在南,那就对峙以待。”

事情到底怎么办,这话语,还得童贯来说。

胜败之事,都得童贯负责,王黼是不能说的,也不能负责。来日若胜,那自也有王相公分析利弊掌控大局之功也!

来日若败,那也都是童贯今日出谋划策之锅也!

童贯也是此时最适合背锅之人,不是因为他掌管枢密院,而是因为他年纪也大,时日也少,也没过多的政治羽翼,背锅的后遗症也小。

童贯自己也乐意背锅,原因也简单,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也知道自己年纪大时日少,搏的就是这一把,搏成了,那当是古今第一宦官,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搏不成,也影响不了什么子孙后代之前程。

赵佶听得那是连连点头,左右去看,满脸是笑,就眼前这些大才之辈谋国事,谋得如此高明,岂能不欣慰?

却是赵佶也问:“老太师何不也说几语?”

赵佶对蔡京,也还是尊重的。乃至对蔡氏一族,也极好,不说别说,就说蔡京之子蔡攸,那也是很有趣的人,天子很喜欢,蔡攸之宠,那是可以不等召见就能入宫。

蔡攸今日也在当场。

老太师说啥呢?他左右看了看,微微笑着:“王相公所言,利弊其中,一清二楚,童枢密所言,那自是进退自如,二位之议,已是妙不可言也!”

这老头无趣,赵佶点了点头,只当是走个过场了。

却是不想蔡京忽然又道:“陛下,老臣但有一言,若复燕云,史书万代,陛下之名,永世流芳!百年千年,不知多少诗词文章里,溢美之词不可想象!”

就这一语来,赵佶两个嘴角,眼看着的就咧开了,声音也出:“哈哈……朕不慕这些名利之事,只愿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人,如此而已。”

赵佶说完,又左右看了看,众人皆不言,他自再说:“那就依照童枢密之言,如此准备!”

“陛下,只待此番,军汉们各自归家一番,解了相思之苦,安定了家中亲眷,再出军令召集,来去,三四个月差不多了……”童贯答着。

“还要三四个月?”赵佶已然有些急了。

童贯点着头来解释:“军汉离家久了,此番大胜又得赏赐,人心思归,只待此番先在京中见了天子,沐浴天子之恩德,归家去安定了亲眷,再召集而来,必是士气如虹!”

“如此,也好!”赵佶无奈点头,却也接受。

正事大事议完了,赵佶还要说点私事,左右看去几番,再来说:“朕那艮岳,想移一些景致,动一些草木,毕竟景致看久,不免生老,少了趣味,近来有了新的念想……不知……”

艮岳是什么?起初名叫万岁山,是皇城东北角的一个极大的景观园林,那里是走兽驰骋,飞禽来去,花鸟鱼虫,怪石奇木……

一步一景,一景一别,那艺术造诣,那艺术价值,老高老高了,那是大宋最高审美,审美之最!

不知花费皇帝赵佶多少心血在其中,倾尽了赵佶全身上下所有的艺术细胞。

顶级的园林景观设计师,顶级的当代艺术家,那自是创意一个接着一个,创意来了,第一时间里,那就要付诸行动,若是行动不起来,就如满身都是蚂蚁在爬。

这是什么?

这就是花石纲!

一个拥有无限财力人力物力的艺术家,他对艺术的追求,那也是将是无限的,高雅的人生,不是匹夫能懂。

皇帝之意,就是要重启花石纲项目。

怎么办?

王黼知道,自己失职了,没有提前先来说这事,而是让皇帝自己来问,这岂能不是失职?

王黼立马开口:“陛下,翻修艮岳,此陛下毕生之心血也,臣自当尽心尽力。”

赵佶闻言就笑:“倒是还缺个人选……”

皇帝也有难处,缺个经纪人,策展人,也还缺个赞助商。朱勔本来干得极好,甚是完美,可惜,死了。

王黼立马满脑袋去想,谁?

哪里知道,蔡攸忽然起身:“陛下,臣愿往江南两浙,只是臣这一去,便与陛下一隔千里,怕是难熬想念陛下之相思苦。”

蔡攸脸上,还真有那种我真要去,又舍不得的模样。

赵佶一看蔡攸,心中感动不已:“爱卿……”

“陛下,臣若去了,陛下一定保重!”蔡攸真是红了眼眶。

这件事,甚至好似都已经决定了一般。

岂不就是决定了?天子来言:“爱卿远去,朕亦不舍……”

“陛下,千般万般,臣多归就是,便是换了旁人,只怕陛下难合心意……”蔡攸几欲落泪,已然抬袖来遮。

也别说,这种事,艺术上的事,讲究共鸣,就是你得懂它,也得懂他,要审美一致,情绪点感情点能通。

不然,随便派个人,送来的东西,天子这也不喜,那也不喜,那还谈什么艺术?

艺术家,都是孤独的!

唯有赵佶,他的艺术,是幸福的!至少,蔡攸共鸣了好多年。

昔日蔡京能起复,也在于这份艺术的共鸣,二十年前端王赵佶登基之时,蔡京在杭州抓住机会,一把击中。

子承父业,也是子学父之法。

话都说到这里了,王黼心中已然无奈,蔡家父子,他是千方百计想弄,奈何弄不动!又让蔡攸这厮得逞了。

唉……王黼远远看一眼皇帝身边站着的太监梁师成,梁师成没有什么动作,只是眼皮子往下看了看……

王黼懂了,再从长计议吧……

童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赛道,他是不参与的,只陪着。

也是童贯今日收获甚大,盆满钵满,已然足够。

至于童贯自己,他也没什么能升的了,看天子随便选吧,加个什么楚国公,加个太师,都行。

这些,都是人臣绝顶之处,该有就会有的,童贯看来,多少有些不太值钱了。

收复燕云,那才是极致,古今之极致,竹帛之极致。

苏武正在忙着呢,汴京城里到处跑,他自己也想,如此也好,提前把这汴京城好好熟悉一番,各门各街各道……乃至巷弄,都转悠一下。

这汴京城有一点好,其中道路,基本上都是横平竖直,好走好记。

然后回到枢密院里,就要写计划了,大计划一份,然后还得分成各种小计划送给诸般军将,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与作战计划是一回事。

却听门外有人大喊:“喜报,喜报啊!”

诸多官员皆往院子里来,只看是那枢密院编修程浩,呼喊不止。

有人问:“程编修,什么喜报?”

程浩身后,大门之处,童贯刚刚下车,走了进来。

程浩又不说话了,只拱手与童贯。

童贯摆摆手:“你既是喊了,你就说……”

说着,童贯含笑往自己班房处去。

程浩再喊:“苏承旨,苏承旨……”

苏武才出门来:“何事?”

“喜报,你的喜报。”程浩激动不已。

“你说……”苏武好似不太激动。

程浩先走到苏武身边,再来说:“你……圣旨还未来,礼部与吏部的人也还未来,我先告诉你,也与诸位来说,苏承旨如今可是学士了,枢密院直学士,陛下也赐了同进士出身。”

苏武一愣,真成了?

这事,苏武看来何其难也?这般也能让童贯办成了?

就凭借一篇《淫祀十论》,就能当学士?

学士这种名头,在大宋而言,那是什么概念?放在以前,那都是学富五车的人才有资格得享,就好比苏轼。

便说包拯,他当知开封府的时候,当御史中丞的时候,乃至当到三司使的时候,他都没混到个学士,直到当了枢密副使的时候,才混到一个龙图阁直学士……

苏武甚至有些尴尬,只问,出门去,人家拱手一礼来,称呼一声“苏学士”,苏武是应还是不应?

苏武自是也不知童贯是如何一套组合拳给皇帝打懵了。

苏武只觉得,如今这大宋朝,他妈的真有趣!

程浩看着苏武面色一些奇怪,便还来问:“怎么?此事岂能不是大喜?”

苏武转了个笑脸:“倒也不是不喜,是天子恩宠如此,不免教我受宠若惊!”

一边说着,苏武还一边与左右众人拱手致意。

左右众人,那自是贺喜之声此起彼伏,至于是真贺喜还是羡慕嫉妒恨,那也管不了这么多。

同僚之间,苏武这回再来,那还得各家各户,都上门走走,亲自去。

汴京之高门,这门不是自己请木匠做的,而是诸位一起抬起来的,苏武知道,人性是通的,用对待军汉的方式对待文官,必也奏效,只是文官麻烦一点而已。

如今,苏武显然就是这枢密院里第二号人物了,虽然官职不大,但他就是。

一旁程浩嘴角都咧到后耳根了,只管来说:“苏……学士,快去见过枢相。”

苏武自是左右再拱手,多谢同僚们的贺喜,转身去童贯在后面的班房。

童贯见苏武来,嘿嘿笑着:“你知道了?”

苏武那能不是躬身大礼去:“拜谢枢相抬举之大恩。”

童贯摆着手:“先坐先坐……”

程浩忙里忙外,看茶,上点心,这些事,本都有差役小吏来说,但自从程浩来了,但凡是童贯这屋子里的事,他事无巨细,都包揽下来。

今日,那更是把脚背在后背来跑,浑身上下充满了劲头,笑容更是一点都不收,就是个心里高兴!

童贯说着话语:“那些什么拜谢之语,就不必多言了,还是要叮嘱你,士大夫要有士大夫的做派,学着来……”

“只怕担不起这学士之名!”苏武还是担心这个,他还是对这时代与社会的规则有敬畏。

学士学士,出门就要装逼,开口就要圣贤,说出话可以不多,但一句说出,那就得是有逼格有哲理的话语。

场合上,那更要如此,引经据典那只是寻常,诗词那也是小道,文章更不用谈,学士学士,饱学之士,那是要给皇帝与朝廷时不时洋洋洒洒来一篇的……

至于聚会之类的时候,那自是文人雅士,哪个不是出口成章?哪个不是挥毫泼墨?

弄个同进士出身,苏武泰然处之,弄个直学士,那真是要人的命!

童贯只管来笑:“学士而已,以你之谋略,绰绰有余!不必担忧……”

苏武也笑:“倒是枢相对下官多有信任……”

“说正事……”童贯面色严正了一番。

“下官恭听!”苏武那是会谦虚的。

“你要多见一见官家了……”童贯如此说着。

苏武点头:“还请枢相指教。”

童贯自就是真来指教的,也还组织了一下语言,再慢慢来说:“官家什么喜好,其实你明白,喜好之外,官家啊,是个好人呐,与好人打交道,其实不难,但其实也难……难在何处呢?”

苏武不插话,知道童贯是会自问自答的。

就听童贯继续来说:“难就难在,让官家这么一个好人,永远都能认为自己做到了好人所为,万万不能让官家这个好人做不下去,明白这一点,便可成事也。此言许也复杂,你聪明得紧,当悟。”

这话,还真不好悟。

苏武似懂非懂,真在悟,似也悟到了一些,似也并不十分透彻。

童贯再来一语:“也不急,伴君之道,其实难以一言蔽之,你多见几番,慢慢就会明悟许多,无甚之难!”

童贯这话,不假,无甚之难,就看天子身边那一圈人,只要有点聪明,哪个悟不到呢?

不外乎都是心照不宣,各有各法,也就都把天子拿捏住了。

苏武点头:“多谢枢相指教。”

“有一事,你要准备一下。”童贯说着。

“枢相吩咐……”

“天子想来是也要见那方腊的,天子为何要见方腊,你要明白,便也要做准备。”童贯说得很认真。

苏武立马就想,天子为何要见方腊?

胜利者要装逼?

苏武所想,一语中的,胜利者既然要装逼,那就得有人配合,就怕方腊不配合?

若是方腊不配合,怎么办?总不能把方腊的嘴巴缝合起来,也不能把方腊的舌头割掉,若是如此,那天子这逼就装不出去了。

或者先把方腊弄服帖?只管在天子面前,磕头不止,知罪知罪,再去求饶?

那天子一身的逼,也装不起来,天子要的就是那个过程……

要的就是方腊临死之前,大义凛然,然后语出惊人。

如此,天子出言,一番一番驳斥,驳斥得方腊哑口无言……

凸显的是天子之圣明,天命之所归,贼首方腊之恶贯满盈,死不足惜。

天子是万万不可能放过方腊的,他要的是这个过程。

如此,这个逼才能让天子装爽了……

苏武想明白这些,才知道这个事,要求真的高!

头疼……

只看苏武为难不已,童贯又说:“此事若你在天子当面办成,天子待你,必如股肱!天子用你,必是深信!”

苏武更明白了,这是要苏武当面帮天子装完这一把。

也是童贯那一句“天子用你,必是深信”,实在诱惑力极大,那这事得办,搜肠刮肚去办。

还要提前模拟准备一二。

想死到临头的方腊会说什么,如何应对……

却听童贯一语来:“与你说件事,花石纲又要开始了,蔡攸亲自往江南两浙负责此事。”

苏武听来,也是一愣,这他妈还干呢?

童贯也说:“非你我之难也,是邢岳与唐恪等人之难也,是王禀之难也!”

苏武也是皱眉,这不倒霉催的吗?邢岳唐恪这些人,出钱出物,王禀大概是要人出力的……

最倒霉的,又哪里是这些人?百姓才是倒霉催的。

不知谁人说过一句名言,那就只能再苦一苦百姓了。

这回,百姓应该是不敢再反了!

说着,童贯已然起身,也没啥事了,只道:“今日就到此罢了,我也归家,你也下值,这汴京之繁华,你当耍弄一二去,莫要总是操劳在公事之中,如此,人生无趣也……”

童贯在笑,其实也是苦笑……许多人生之乐,他懂得,他近成年才阉割,岂能不懂?可惜不成……

若是自小阉割,不懂反倒也还更好。

说着,童贯走了出去,程浩自去备车,苏武到大门前去送。

童贯上车走了,程浩随车相送而去。

不得片刻,程浩又回来了,便笑:“枢相赶我来,说不必我去送,说让我带你好生见识一下繁华汴京城……”

苏武点点头:“往哪去见识啊?”

“那自是往樊楼去见识!”程浩大手一挥。

“去樊楼吃酒?”苏武问。

“吃酒只是其次……”程浩笑着答。

“那什么是主要?在杭州之时,你可不是这样的……”苏武玩味来笑。

程浩稍有尴尬:“那不同,杭州那一班人,那是送到你家去的,咱们去樊楼,那是在外,岂能一样?再说……而今,是吧,与以前大不同了……”

苏武其实懂,程家如今可不同了,苏武如今也大不同了,程浩可还没装过逼呢,难得今日,忙里偷闲,奉命去耍……

程浩等这个机会都不知多久了。

“走吧……”苏武抬手一挥,一旁门口站着一帮不穿甲胄的大汉,范云就在其中,已然去牵马来了。

汴京城打马,那就是皇城根下飙跑车,还是敞篷跑车。

程浩坐在马上,只管摇头晃脑,正眼不带瞧人。

樊楼并不太远,只管去,苏武这几天,那也路过了许多次。

只待那门楼近前。

路旁就有人在说:“可是枢密院程编修?”

看过去,一个士子模样的年轻人,一身青色儒衫,手中折扇在摇,拱手在问。

程浩转头看去,已然也笑:“是我是我,竟是徐子良,幸会幸会!”

“诶呦,当真是程兄,贵人贵人,许久不见,竟是回京了!可是往樊楼去?”

“是也,今日带贵人往樊楼里坐坐。”程浩嘿嘿笑着,也不下马,只管让马随步在走,让那徐子良跟在马侧来走。

“还有贵人?”那徐子良眼神立马一变,左右去看,看来看去,岂能不看到苏武身上,便是一躬身:“不知是哪位贵人当面?”

苏武点头一笑,只算客气。

自有程浩来说:“当面是枢密院苏学士!”

苏武还有些听不习惯,苏学士……

只管大名一出,那徐子良一边纳闷哪位苏学士,哪里有了一位苏学士?

却也一边先行礼:“拜见苏学士!”

“不必多礼。”苏武正在感受,感受一下这种感觉,要习惯。

樊楼说到就到,那徐子良立马开口:“想来苏学士与程编修公事繁忙,不曾订厢间席位,在下有席,不知是否有幸,能与二位同席而坐。”

就看那程浩抬头先看门楼,再来答话:“皆是故旧,无甚不可。”

苏武懂得了,程浩许正享受这一刻,以往,鞍前马后者,都是他程浩,如今当真不同了。

“请!”徐子良已然躬身作请。

程浩却等一步,等苏武往前,他再往前。

自也有小厮来招呼,只管往徐子良的厢间去,自也是来去安排……

不得一会儿,又换地方,往后面雅苑去,这樊楼之地,不是一座楼,前后左右,五座楼,甚至还有高空廊道相接。

徐子良自是在安排,前面吵杂,后面曲径通幽,自有花鸟鱼虫亭台楼阁之雅苑,雅苑里节目也不一样,消费自也不是一个档次。

如此道理。

苏武只随安排就是,看着程浩装逼,他其实内心里也挺高兴,人生在世,其实大多时候,不过如此而已。

不得片刻,便是左右之间呼朋引伴,来了不少人。

一个个皆是有礼有节,又拜苏武,又拜程浩,所有人都纳闷,哪里有个苏学士,显然就是今日刚刚有的苏学士,还来不及传开,只待明天后天,苏学士之大名自就不同。

但也没人真敢问,只管是到处打听来去。

程浩端坐,笑脸迎接一个又一个的人,并不当真如何言行举止去装逼,只是享受这一刻的氛围。

富贵不还乡,岂不就是锦衣夜行?程浩的锦衣,就当穿在此处。

正当程浩享受其中,却是这雅苑之中,又来一人,便是此人一到,众人皆往那里去迎,个个躬身拱手去拜。

连那徐子良也告了一礼而去,程浩这边,陡然一空。

却也听人在喊:“状元郎到!”

苏武也抬头去看,只见那状元郎走进了雅苑正厅之中,昂首阔步,抬头挺胸,那真是说不尽的风采。

程浩也来为苏武解惑:“此乃政和二年之一甲头名,名唤莫俦,字寿朋,如今好似是太常寺少卿,拔擢极快,已然四品!”

“他年岁几何?”苏武也问。

“年纪不大,仿佛三十上下……”程浩答着。

三十上下,正四品,那真是牛逼人物,程浩他爸爸程万里,当初快五十了,才拜童贯拜来个五品官。

太常寺负责祭祀礼仪之类的事情,可也不是什么闲差闲职,祭祀就是大事,太常寺少卿,基本就是太常寺的主官,极大的官,来日前途不可限量。

过几日,天子要在太庙有大典,这事定然也是这个莫俦来负责,莫俦,自也是天子近臣。

苏武说一语:“状元郎真不错!”

那状元郎自是龙行虎步在走,往大厅头前而去,落座最头前不在话下,左右围满了人,个个都想上前攀谈几句,乃至自我介绍一二。

苏武也在打量,这不得学吗?状元郎岂能不是最最牛逼正统的士大夫模样?

苏武哪里又知道,这厮来日靖康之时,背主求荣,卖国最快,亲手草拟《大楚受命册文》,言称金国灭宋,天命所归。

苏武坐在莫俦对面,只听看着对面来去聊得畅快,人声鼎沸。

忽然听得莫俦高声在问:“听说今日来得一位学士相公,我看得几番,倒是不曾熟识,不知哪位学士驾临?也好拜见才是……”

学士这种名头,所得者,大多发髻斑白之辈,就没有年轻人。这里是年轻人来的场合,放眼望去,也皆是黑发之辈……

不必多言,这是一种变相的质疑。

倒是有点尴尬,连程浩都转头来看苏武,苏武微微一笑,程浩显然也是不自信,面对昔日同窗,他有信心装逼,但面对太常寺少卿,且还是个状元郎,他还是心虚的。

这就是心态也还没起来,与苏武一样,还没学会在东京里当一个上位者。

这也是某种底蕴上的事,高门大户里出来的人,就是趾高气昂,小门小户里出来的人,陡然“乍富”了,真遇到牛逼人,还是有点自卑。

苏武推了推程浩的背:“无妨,有礼有节就是。”

程浩点点头,只管是苏武一语,他好似信心又起来了,答了话语:“枢密院编修程浩,见过莫少卿!”

就这一语去,那莫俦哈哈一笑:“哦,京东程相公之子,敢问,哪位是学士相公啊?”

显然,莫俦并不把程浩当回事,也是程浩年轻,也显然,他也并不真觉得程万里有多少面子,因为他后面也有人,短短几年,从一个进士到四品少卿,那也是坐火箭的速度。

其实,莫俦身后,就是张邦昌,张邦昌何许人也?中书侍郎,这是个什么官呢?

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宰相,就是管着中书省与门下省,门下侍郎,如今大概就等于门下省的主官,就是宰相的副手,约等于副宰相,乃至,也约等于熬一熬资历时间就是宰相。

至于莫俦自己,那也是常伴天子左右之人,也得圣宠,只凭他一手绝顶的书画绝技,岂能不也是如日中天?

圣宠这种事,那从来不是一人独享,而是许多人都有。

莫俦之父,名叫莫卞,昔日里本是兵部郎中,而今已然也是兵部侍郎,不过兵部侍郎与中书侍郎,那还差得远,兵部侍郎不过从四品。

但也要说的就是莫俦,那才是正经汴京高门出身。

如此莫俦,自有他装逼的资格。

程浩面对莫俦,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那都是差得远,心态如何能定?

不免还是回头看一眼苏武。

苏武还是笑着,又推了推程浩的背:“你怕他作甚?”

武夫之语也。

程浩深吸一口气,郎朗开口点头:“莫少卿,下官身旁所坐之人,乃京东两路兵马都总管,枢密院都承旨,枢密院直学士,上苏下武,大字子卿,是也!”

一番话语落地,只看得满场陡然噤声,一个个转头来看,皆看苏武那年轻非常的面庞。

苏武还起身一礼:“诸位,幸会,今日无事,来此消遣一二。”

便听人群之中一语来:“可是……那勇擒反贼方腊之苏承旨?”

程浩面色一正:“然也!”

其实,很多人想问,怎么就成了枢密院直学士,当然,也还没有正式成为。

但也没人问。

这般事,如此说出来,定也就做不得假了。

莫俦面色先是一黑,却又一正,终究是不情不愿,拱手一礼:“那就在此见过苏学士了。”

“莫少卿,有礼了!”苏武也拱手一礼,终究还是武夫做派,刻在骨子里了,学不太来。

莫俦点点头,只算是个基本礼貌,然后左右摆手去:“罢了罢了,各自落座去,一会儿李大家若是当真有暇出来了,诸位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苏武闻言陡然一愣……

李大家?

程浩一脸惊喜:“妹夫,这不来得巧吗?听起来好似今日李大家要现身,平常里,一年到头她鲜少露面……”

“谁?”苏武附耳来问,土包子进城,城里的事,他着实得问。

程浩也附耳来说:“李师师……”

“哦,是她啊……”苏武点头,知道知道,如雷贯耳。

“也不知道是不是今日真要露面……”程浩一脸期待。

陡然,苏武也明白了,莫俦今日为何会来,这不也是门道吗?李师师何许人也?天子床笫之人也!

天子家花虽多,但野花也偷,虽然两人相会并不十分频繁,但一年总也有不少来去。

知道这件事的人,显然也不少。

可见,今日所到之人,还真没有一个是简单的,怕都是达官显贵之后。

只看众人都各自落座,那徐子良也到程浩身旁坐定,所有人都在整理衣衫冠帽,然后等着。

酒菜在上,乃至也上笔墨纸砚之物,显然这里今日不谈其他,只谈风雅。

头前倒是来了一班人,琴瑟琵琶,笛箫尺八,胡笳小鼓……

便也有女子上前来唱,定然也是这樊楼里的花魁人物,平时里必也是拥趸不少,但今日,显然并不是主角,众人也并不十分激动。

只待等着等着,只看那一袭靛蓝带青,犹如春日之色,聘聘婷婷从侧门而入,莲步款款往头前站定,微微一礼之后,才起头颅,才露脸面。

苏武一眼看去,还真是个秀气美人。

程浩激动不已:“真是李大家,她今日真会客,咱们今日走了大运道……”

李大家,这个称呼吧,苏武总能想起李清照来,想到这里,不免也想,也不知易安居士李清照最近如何,近况可好,乃至……身在何处?

许久了,战场厮杀,一直真没问过一语,毕竟也算朋友一场。

就听得众人起身回礼,程浩也起身去拜。

苏武后知后觉,也才起身来,只管观瞧,倒也未有什么大礼。

那李师师开口来,软软糯糯:“不敢受诸位大礼!再拜诸位厚爱,近来也是无趣,楼里的旧词已然唱老,想请几首新词,还望诸位不弃!”

不是什么考教,也不是什么正式诗会,就是大明星想出张新专辑,想来也是那天子要求高难伺候,没点新鲜玩意,天子来得就不勤了……

就看满场之人,那一个个就激动起来了,莫俦自来开口:“好说好说……李大家稍候就是……”

(兄弟们,我昨天请假了啊,怎么有书友在书评区里说我停更也不说一声,真是冤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