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 第两百五十六章:燕太子丹归燕,燕国紧急加强

来了……赵公子谊在心中默念,高举酒樽:

“请燕兄勿忘谊!

“若谊归赵,必与燕国修好!”

一饮而尽。

终于来了……燕太子丹喜不自胜,闻听赵谊言语,心情方下落。

自席上起身,未拿酒樽,凝视曾同病相怜、共同进退,称得上好友的赵公子谊一眼:

“丹不弃赵兄,望赵兄亦不弃丹。”

没来由想起也曾与自己是好友的秦王政:

“莫要学赵政。”

秦王政不叫赵政,燕太子丹以赵政称之是提醒赵谊。秦王政和你一样在赵国邯郸长大,为寡情之人,你呢?

“谊只闻秦公子政,不知赵政。”赵谊沉声说道。

秦王政如今这副模样,是因为他是秦国王室,秦国王室骨子里就凉薄,与出生在赵国无关。

燕太子丹不置可否,快步出门。

此间主人走了,客人自然也不该留。

赵谊亦起身,临走前走到燕太子丹那桌案前,俯身去看燕太子丹酒樽中的美酒有几何。

樽底数滴酒,淌动若流萤。

赵谊苦笑。

他敬酒,满樽。

燕太子丹的酒樽中却只有一点底。

这是轻视。

赵国在攻打燕国。

他这个原赵国太子,在秦国被燕国太子轻视。

赵国强,与他赵谊无干。

暂时无干。

章台宫,前殿。

燕太子丹至,一见是章台,心中便有了底气。

章台宫是秦国接见外宾最正式的宫殿,在这里面见是为两国交往。

归燕有望……燕太子丹眼神一热,脚步不由得加快许多,行路节奏紊乱。

入得前殿,早有所猜想的燕太子丹果见秦王政,俯身大礼参拜:

“拜见秦王!”

燕丹作为燕国太子,出现在这里就代表燕国。以他原本心性,宁死都不会做出这等辱没燕国的事。

现在,燕国要死。

亡了的国家,哪里有威严可言呢?

他愿意表现得再谦卑一点,只要能够归燕。

他不知道自己归燕能否救国,但他知道他不归燕,燕国在其父手中或早或晚亡之。

秦王政眼中闪过异色,没想到当年那个气宇轩昂的燕公子,今日竟会在章台宫前殿行跪礼。

这是臣都不会行的礼。

“哦,是燕丹啊。”秦王政一副刚认出燕太子丹的模样:“快起来起来。”

“谢秦王。”五体投地的燕丹爬起。

“你怎么来了?”秦王政对着燕丹说,扭头看坐于下首的弟弟:“你叫来的?”

少而为君,归来十三的少年颔首:

“王上不是说,乌白头,马生角,便放燕太子丹归燕吗?”

燕太子丹曾数次向秦王政提出归燕,秦王政说乌鸦白头,骏马生角,你才可以回去。

嬴成蟜不等秦王政回话,冲着殿门口大喊:

“呼!把燕太子送我的马带进来!”

完全没有被告知有这么一出的燕太子丹神色如常,侧立而站,静静望着大殿门口。

就像是他真的送了一匹骏马给长安君一样。

呼牵着一匹马,走上章台宫前殿的大堂。

他牵的是一匹白马。

这匹白马的头上有一个黑色凸起,远远看去当真如角一般。

“白马生角。”嬴成蟜对着上首秦王政微微欠身:“王上该履行诺言了。”

“世间当真有如此奇事?”秦王政自高台上走下,踱步至白马近前。

这么近距离打量,那根黑色凸起便很是明显了。

那哪里是角,分明是一块石头。

一块被不知道什么物件粘在马头上的石头。

白马微微晃动脑袋,想要把头上的异物甩下去,不舒服。

秦王政用眼角余光瞄燕太子丹,没有发觉这位曾经友人有什么紧张情绪,暗叹口气。

“既是天意如此。”秦王政转身,正视燕太子丹:“燕丹,你若是愿意归燕,便可以准备归燕了,随时可行。”

燕太子丹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事情顺利得超乎他的想象,这么容易吗?

第二时间,他拜倒在地上,表现出最谦卑的一面,大声说道:

“谢秦王!”

由始至终,他都没有说什么。

一切,都是长安君的安排。

[真乃信人也!]这一刻的燕太子丹,比这个世上九成九的人都要拥护秦公子成蟜。

燕太子丹知道,不是事情容易,而是为他出力的人有力量。

那匹白马就从他面前经过,他不至于分不出石头和角。

他额头抵在地上,想起了刚刚还一起喝酒的赵谊。

犹豫片刻后,他小心翼翼地仰起头,想要为赵谊敲敲边鼓。

他知道赵谊远远强于现在的赵王偃,赵国在赵谊手中绝对要强过在赵王偃的手中。

一个立娼妓为后的王,一个立男宠为相邦的王,能有什么雄才大略?

若是平时,他和赵谊感情再深厚,也不会为赵谊说话——他巴不得赵谊老死在秦国。

赵、燕相邻,摩擦不断。

赵国越强大,对燕国越不是好事。

可现在是非常时期。

赵国正在筹备对燕国用兵,而这个决定是当今赵王偃的决策。

赵谊不回去,赵王偃会灭燕国。

赵谊回去,赵国虽然会更强大,但可能大概也许,不会立刻攻打燕国。

饮鸩止渴不可取。

但若是在快要渴死的时候,可取。

“王上,赵公子谊……”燕太子丹的话刚开了一个头,就住了口。

秦王政看过来的眼神中写满不耐烦。

他不敢再说下去。

他害怕再说下去,连自己都走不了。

当初那个他可怜的秦质子,如今是秦王,是一个眼神就让他不敢再说下去的秦王。

他向秦王政再拜,叩首,告退。

得了秦王政的准许,燕太子丹匆匆回到鸿胪寺,吩咐下人速速收拾。

夜长梦多,他打算今日就启程,万一明天秦王就反悔了呢?

事情虽然很是紧急,但紧急间还是要抽出时间来感谢长安君的。

没有长安君就没有今天,燕太子丹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从那天的排场看,他不知道若是不感谢长安君,自己能不能走出秦国。

事情办成以后就把办事的人撇开,不仅以后办不成事,原本办成的事或许也会被搞砸。

天色将晚。

着急走,一直焦急等待的燕太子丹终于等来了嬴成蟜。

鸿胪寺门口,公子成蟜专属的驷马高车停住。

燕太子丹早便等在这里。

他像一个仆人似的走到马车的车前室,等待公子成蟜从车厢出来。明明心里都急得火上房了,面上却硬是看不出一点急色。

车帘从内被掀开,嬴成蟜脑袋探出,冲着侍立一旁的燕太子丹道:

“本君就不下车了,快走吧。”

燕太子丹喜见于此,腰却微微弯下,嘴上极为诚恳地道:

“丹已备下酒菜,只等君侯入内,君侯何故拒之?”

嬴成蟜叹口气:

“你要这么说的话,那你就留在咸阳,天天陪着本君吃饭喝酒好了,你愿意吗?”

燕太子丹想说自己愿意,这些虚情假意的话,他说的越来越顺嘴了。

话将出口,看着少年黑亮的眼睛,他又咽了回去。

如此君子,不该欺之。

“谢君侯。”他再次弯腰下拜,诚心诚意。

跪秦王,是为了归燕。

拜长安,是认为当拜。

“君侯大恩,容后再报!”他低着头,字字铿锵,如同发誓。

“是你自己争取来的。”少年并不居功:“若是你拒绝随我去白家,就算我帮你,你也是回不去的。”

“没有君侯,我去不了白家。”燕太子丹脑海中掠过白马身影。

不是脑袋上沾石头的白马,而是白家的白马。

那个邀请他赴宴,见嬴成蟜的白马。

这身影一闪而逝,杀上白马祖宅的燕太子丹继续道:

“乌头白,马生角。

“君侯只牵了生角的马,秦王连问都没问白头的乌鸦。

“可见,乌头白马生角都不重要,君侯才重要。

“没有君侯,便是我去了白家,也走不了。”

被夸赞的嬴成蟜轻笑两声,钻回马车,声音自车内飘出:

“快走吧,再会。”

驷马高车来了,驷马高车又走了。

他的主人连车都没下,这等极为无礼的举动,却让望着马车远去的燕太子丹深深感叹了一句:

“真是高义。”

有了和长安君的公开会面,他在秦国的路途,应该会走地很顺畅。

宵禁之前,燕太子丹的马车车队出了咸阳,向着东北而去,踏上回家之途。

赵公子谊羡慕有加,再次懊悔没有应长安君之请,给长安君送去拜帖。

他几乎每天都送。

但这些拜帖都如石沉大海一样,连个回应都没有。

赵谊猜测,定是自己先前行为让长安君生恼,所以才不想与自己有交流。长安君这等君子生气便是生气,毫不虚伪。

赵谊想要亲自去拜访长安君。

但长安君住在秦王宫,秦王宫可不是他随便就能进的。

于是,他就只能继续送拜帖,并着人注意长安君行踪。宫中进不去,那就在宫外好了。

成蟜宫,李一宫。

嬴成蟜坐在桌案前,脑海中仔细回想前世的这段历史。

赵公子谊是春平侯,而春平侯归赵之后好像是成为了秦国间人。

瞄一眼那一堆叠放得有半人高的拜帖,少年捏着下巴,有些拿不定主意。

从当下赵谊表现来看,他实在看不出赵谊有被策反的可能。若是把赵谊放回赵国,无异于放虎归山。

是相信历史。

还是相信自己。

少年想到了死去的蒙毅,面色有些发白。

历史其实一直在变,只是他没有注意到而已。

他呼出一口气,又想起了曾与之有过不少交集的赵王偃。

说实话,在赵国与赵王偃相处的过程中,少年没有察觉这位赵王特别差。

至少和燕王喜相比,少年觉得还是赵王偃好一些。

立娼女为后,立郭开为相邦,这种荒唐的事,那个显得很是机灵的赵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与赵偃相比,赵谊确实是要强出太多太多。

当今赵国,因为强秦蛰伏治水,边大将李牧横扫大漠,声势如日中天。

李牧的崛起,完全填补了老将廉颇离去造成的动荡。

西北打胡人,东北打燕国的李牧,向这个天下宣告新一代的战神来临,堪称以一己之力强行拉了赵国一大把。

“这可不行啊。”嬴成蟜自语。

燕太子丹不想看见一个强大的赵国,他更不想。

由始至终,周游过列国的他,都认为能和秦国兵马堪比的,有且只有赵国的兵马。

赵国不能崛起。

得给赵国找点事干。

赵国太强,想要阻止赵国腾飞,有两个方法。

一个是加强燕国。

一个是削弱赵国。

削弱赵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赵谊放回去——前太子应该还是有一大批拥趸的吧?

嬴成蟜不想放,那就只能先加强燕国。把燕太子丹放回燕,希望能让燕国多撑一会。

赵谊并不知晓。

就算他那日跟着燕太子丹一同去了白家,也并不能归赵。

而燕太子丹就算拒绝去白家,现在也依旧会归燕。

强者找借口敷衍弱者,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

手托着下巴,少年换了一个姿势。

他记得,因为李牧抢夺燕国城池,所以燕将剧辛在春暖花开之日,在李牧要率领大军驻扎在边境不能擅离时期,领大军伐赵。

这场战争,燕国输了。

名将剧辛,有剧子之称,先为赵将后为燕将的老将不是输在李牧手里——李牧在边境戍守。

而是输在他的老友,赵国老将庞煖手中,

既然是加强燕国,削弱赵国,那自然就不能让燕国输。

嬴成蟜眼中闪过缕缕寒芒。

若是他没有记错的话,当下的庞煖,赋闲在家,并不被赵王偃重视。

赵王偃起用庞煖迎战燕国,也不是想起了庞煖,而是郭开的提议。

嬴成蟜觉得郭开当初提这个谏言,也是死马当活马医,却没想到还真挖出来一个老宝。

嬴成蟜思索片刻,执笔,在一卷空白竹简上奋笔疾书,将所思所想诉诸于竹。

若是庞煖死了,赵国还会不会赢呢?

赵国将领虽多,但剧辛也不是泛泛之辈,能够把剧辛打败的人,应该也不是那么多吧?

嬴成蟜心中想着事情,笔下的越来越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