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 第两百五十五章:秦始皇,秦王政

专注于一件事情做,时间就过得很快。

嬴成蟜、秦王政两兄弟在议政殿说着话,太阳便从东方钻出来了。

金辉投射,唤醒咸阳。

日光自殿宇窗棂钻入,阳光其实较大烛台上燃烧的火光强不了多少,却就是显得堂内明亮许多。

秦王政说着接下来要做什么,要如何做,要嬴成蟜如何配合其做事。

嬴成蟜静静听着,眼中时不时闪过无奈、你是不是有什么大病的神色,太激进了。

少年看一眼投射在丹墀上的金线,揉揉肚子。

起来太早,他有点饿了。

“要不。”长安君又揉揉肚子,这次是给兄长看:“先吃饭吧。”

被打断的秦王政一脸正色,本以为弟弟会说出什么独到见解,为自己接下来的计划查漏补缺,打起精神倾听之。

孰料是,吃饭?

初始有些错愕。

但或许是吃饭也像打呵欠一样会传染,秦王政肚子忽然“咕咕”叫了两声,五脏庙接到指令开始闹腾。

“边吃边说。”秦王政也揉揉肚子,动作也会传染。

不多时,膳宫的饭食送来了。

从膳宫到议政殿的距离推算,是在秦王政命令到达的时候,膳宫就做出饭食,遣人跟着传达王令的宦官齐归。

秦王政等待饭食的时间,就是宦官这一来一回的行走时间,几乎没有等待过饭食。

秦王政醒来,中宫诸多宫就醒了,包括成蟜宫中的膳宫。

不管秦王政要不要求食物,膳宫都会开始做。确保秦王政王令到达的时候,能在数十息内将饭食做好送出。

这是最古早的预制菜,秦王政的时间要比所有人的时间都宝贵。

“怎么如此油腻?”秦王政看着面前食盒第一层的羊肉汤鼎,有些不悦。

这可是大清早啊。

“这是我的。”嬴成蟜搬食盒到自己近前,指着另一个食盒道:“你的是那个。”

赵高递过第二个食盒,打开第一层。

小半碗豆肉粥,这是秦王政最常吃的饮食。

秦王政吃着豆肉粥,配着两小碟绿色不知名蔬菜。

嬴成蟜大口喝着羊头汤,吃着羊肉炒韭菜,加一杯橘子汁解腻。

“成蟜。”秦王政按照太医令所言,细嚼慢咽,盯着弟弟下之如飞的筷子,嘴角抽了抽:“大早上,你也吃得下去?”

“阿兄很久不练武了吧?”嬴成蟜囫囵着说。

秦王政持勺微顿,搅弄豆肉粥,点点头:

“是有一阵子了。”

他其实一直有在练武,但和之前每日下午昼夜交替之前练武不辍相比,现在的就不叫练武。

“当初白无瑕教我们的时候,你偷懒耍滑,孤从不叫苦。”秦王政回忆往昔,感慨连连:“恐怕谁都不会想到,坚持到最后的是你不是孤。孤的智还没能弥补上来与你齐平,你的武却也超过孤了。”

初归秦国,初见弟弟的时候,秦王政就为弟弟之智而惊叹。那时的他自认能强过弟弟的就是武,能杀人,敢杀人。

六七年过去,他今非昔比,弟弟进步却好像比他还要大。

他本以为弟弟会因为师长亡故,陷入悲痛无法自拔,一睡就是三四年,再不理世事。

原来只是睡一天。

秦王政想到大父死的那个夜晚,想到父王先将弟弟打入咸阳狱,未几日便亲自带出封为长安君。

其弟会心情不好,但不会一直心情不好,自我调整很快。

“是寡人小瞧了你。”秦王政摇摇头,吹去勺上热粥热气,送入口中:“你除了偶尔会为情字冲昏头脑,做出不智之事,再没有什么缺点了。”

呵口气,苦笑一声:

“但这种事好像也没法讲理,若不是你攻打白家,寡人也没有办法这么快掌权亲政。

“真心若是能换来真心,不会错付,便不是缺点。”

嬴成蟜端起小鼎,闷头喝了一大口羊汤。他根本不想要这还过来的真心,他想要他在乎的人活着。

“阿兄。”嬴成蟜放小鼎在桌案,“咚”的一声轻响:“阿父之所以不让你亲政,让你认师长为仲父,给师长留下压制你的名,正是因为你的激进啊。”

少年做最后努力:

“你做事太急了,阿父希望能借着师长的手让你学会沉稳,知道退让。”

秦王政拿着勺子,勺子停在粥里:

“退让是指你带着五国,拉拢白起,拉拢师长,拉拢孤,迫使父王改变主意,治水修渠吗?

“还是说师长用句芒之神名,迫使寡人不得不听从他的话呢?

“寡人会被迫退让。

“寡人若是不懂退让就活不到见你,早在赵国就和那些该死的赵公子拼命了。

“但寡人不会在明明有力量的情况下,为了所谓的大局退让,寡人才是大局。

“当初若是寡人为王,你逼迫寡人放弃征战治水修渠,寡人若是同意只会是因为被你说服,认为你说得对。

“而不是在寡人能够强硬拒绝的情形下,被你身后站的人和身边的人所胁迫,做出所谓最正确的选择。”

眯着眼睛,秦王政想起父王:

“你说父王留下师长压制寡人是为了让寡人学会沉稳、退让,寡人也是和你想的一般。

“但寡人的想法没有到此为止,寡人认为父王还有另一层用意。我们的父王做事向来滴水不漏,一根甘蔗两头甜。

“若是寡人被师长一直压制,那就会学会沉稳、退让,成长为父王想要的秦王样子。

“若是寡人在父王给予师长的如此优势下成功夺得权力,那就证明寡人超过了父王的想象。

“能够胜过师长的寡人也可以胜过列国,夺得天下。”

“十年,不!”察觉到兄长不以为意神色的嬴成蟜立刻改口,举起五根手指头:“五年,只要五年!我们就能积蓄起足以扫荡天下的粮草,兵员。我们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秦国,将重要位置都换成我们的人。”

“五年太久。”秦王政举起两根手指:“寡人依旧认为,两年足矣。两年能办成的事,不应该拖到五年。”

“阿兄为什么这么急呢?”嬴成蟜吃掉盘中最后一块羊肉。

秦王政淡淡说道:

“昭襄王不急,长平之战退兵,到死也没完成统一。

“父王不急,到死也没有大功绩,史书上只会记下庄襄王灭东周。

“总是不急,总是要等。

“什么时候急,等到什么时候?

“寡人有十成力量,就要做十成的事,绝不会为了求稳而去做九成九。

“寡人认为寡人做得成,那寡人就要做。

“梳理国内,征战国外。

“一统天下,四海归一。

“这都是寡人要做的事。

“我国历代先君一统天下的大愿,必将在寡人手里得到实现。

“寡人想知道东海另一边是什么,还想知道西北继续走还有多大。

“想见到一直在书中出现的神灵,想找到颛顼帝绝地天通断的那条天路。

“百年太短,做不完寡人想做的事,寡人能做多少是多少。”

秦王政一边说,一边吃。

说到这里,勺子舀起最后一口粥,停在嘴边:

“阿弟,寡人不死,你可以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

“寡人若是死了,你就要上来了。

“你要做的事不会很多,做你的君子在一些时候配合寡人就可以了。

“其他的事,交给寡人,如何?”

嬴成蟜叹了口气,童稚小脸起大人忧愁,苦笑道:

“为了我能够自在一点,我还是多帮阿兄做一些事吧,阿兄你一定要撑住。”

秦王政开怀大笑,喜形于色,重重道下一字:

“好!”

没有成功劝阻的少年看着兄长神色,没来由想起了历史书上的秦始皇。

千古一帝。

暴君。

开创大一统帝国先河。

废分封,立郡县,制度后延两千年直到现代——什么州府制、行省制、省县制,全都是换汤不换药。

焚书,书同文字。

捣毁列国道路,车同轨。

天下称量强制一致,量同衡。

……

记忆中的秦始皇,开始和眼前的秦王政重合了。

能够在有生之年做下如此多事的秦始皇,怎么可能是一个稳重的人呢?

秦始皇就该是这个样子,有十成力量绝不会办九成九的事……少年想着,捡起放置在桌案边的竹简,递给兄长:

“这是我的间人传过来的,阿兄先看看。

“安内先要攘外。

“赵国最近气势太盛了,我们当下不好打赵国,就加强燕。

“给赵国找点事干,否则李牧就要带着赵国兵马和胡人一起来萧关扣关了。

“赵武灵王全盛时,在大漠的名头也没有今日的李牧响亮。”

秦王政笑着点点头,这件事昨日他就说过,两兄弟倒是难得在一件事上达成一致。

接过竹简,视线扫过。

竹简上的文字是赵字,一个接一个地连在一起。

秦王政微微皱眉。

赵字他认识,他自小第一个学习的文字就是赵字。让他眉头蹙起的,是这竹简上的文字没有用标点符号分文。

句读这种事,他很久都不做了。

习惯有标点符号分文的秦王政,再看从前格式的文字有些吃力。

稍微耗费了一点时间,比阅读同数量文字的奏章要多个三四倍时间,秦王政终于知晓了竹简内容。

李牧在这个冬天不但收拾了大漠上的胡人势力,还搂草打兔子一般拿下了燕国六座城池。

燕国都是大城。

廉颇打到燕国都城蓟,才迫使燕王喜割让了五座大城,丢掉六座大城对燕国来说绝对是一个惨痛打击。

眼下冬天已过,早春已到。

赵国又要兵伐燕国,报数次背后捅刀之仇。

曾经背后捅了赵国一刀的燕王喜,竟然要求和、结盟、割让领土。

“事不宜迟?”秦王政询问弟弟意见。

“事不宜迟。”嬴成蟜颔首,给出肯定回答。

“赵高。”秦王政唤。

“臣在。”完完整整听下两兄弟言语的赵高躬身欠首,应声,心跳加速不止。

“叫燕丹来见寡人。”

“唯。”

领命的赵高后退着走出五步,转身又走三步。

“等等。”嬴成蟜突兀出声。

赵高止步,转回身,神色恭敬,欠身低头。

他万分肯定,王上不会因为他听长安君的令而生气。

“让我的人去。”嬴成蟜对兄长说。

秦王政脸上闪过一抹恍然之色,笑着连连点头:

“是,此事确实是阿弟出面更合适。”

————

鸿胪寺。

谋反、平叛的那一夜过去之后,燕太子丹便自原本秦国拨放给其的宅邸来到这里。

燕太子丹所住的是一所大庭院,唤作贵人庭。其内有小桥流水,是鸿胪寺最好的庭院。

然而和他之前在咸阳二环住的宅邸相比,从环境到奴仆质量奴仆人数,都是远远不如的。

燕太子丹并不生怒,而是隐隐期待。

贵人庭大堂。

赵公子谊端起酒樽,敬燕太子丹酒:

“改变就是好事。”

言毕,饮尽,苦的很。

住在二环宅邸的赵谊,特别羡慕住在鸿胪寺的燕丹。

他们原本处境是一样的,都是质子。

现在身份还是一样,只是有些地方不一样了。

燕丹应长安君所请,劈出对白家的第一剑,劈出秦王政诛叛的第一剑。

赵谊自顾自倒上酒,嘴角满是苦涩,谁能想到长安君说的是真的呢?

这在赵国绝对是不可能的事,在列国也绝对是不可能的事,在秦国怎么就是真的呢?

亲口说过自己要谋反的长安君,这次竟然真的是平叛,而不是谋反。

赵谊不相信,他也不相信燕丹相信。

一切,只因为他还有得选,而燕丹没的选。

眼角余光瞥见燕丹神色冰冷,桌案上酒樽纹丝未动。

赵谊抬起脸庞,让燕丹看到其脸上的苦涩:

“谊比燕兄还要早质秦。

“谊是赵人不假,但赵国攻打燕国,与谊无关啊。

“谊若是有朝一日能归赵,必交还燕城,以示共进退之诚心。”

燕丹冷冷看着赵谊半晌,举樽,一口气喝尽:

“真有那么一日,赵兄不要忘了今日所言。”

“定当如此!”赵谊面露一脸为难之色,良久,苦笑一声,似乎放弃了什么:“谊预祝燕兄归燕!”

燕丹低头,沉默,抬头,正色:

“丹若能归燕,会尽全力使赵兄归赵,赵兄勿忘今日之言。”

“燕兄高义!”赵谊一脸感动激动:“谊!绝不敢忘!”

两人关系破冰,渐渐重归于好,宴饮过半。

善于呼喊的呼踏进鸿胪寺,进入贵人庭,在外呼喊:

“长安君请燕太子入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