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贼天子 > 第九百零四章 死罪难逃

贼天子 第九百零四章 死罪难逃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3: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治河,是所有王朝都必须要去做的事情,因为如果不脚踏实地的去做这个事,是真的会被黄河母亲疯狂肘击。

今年的这一场大灾,就是例子。

到目前为止,九司已经派了数百人详查此事,几个决口的点都还没有发现人为的痕迹以及证据。

这至少证明,在新朝以及李皇帝的威严下,目前还没有人敢去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

但同时也说明了另外一件事,大河已经失修了。

虽然李唐至今开国不足十年,后世史书书写这段历史的时候,一直到现在,武周正式亡国也就是不到十年的时间。

但如果往前推一推,整个昭定一朝加上显德一朝,到现在为止,执政的朝廷已经差不多三十年没有怎么正经修河了。

也就是说,年久失修的不仅仅是一条大河,天下各处的水系,只要能够人工干预的地方,恐怕都要修上一修才行。

这注定是一个耗时耗力耗钱的差事,但是没有办法,事情总要起个头,总要有人去做。

卓光瑞在拜相之前,做了很多年的工部尚书,如今虽然他早已经卸职,但是毕竟是有经验的。

水利的事情相当要紧,他身为宰辅来牵头,也合乎情理。

这一天,君臣二人细谈了关于治河的一些事情,一直到中午,皇帝陛下才离开了这处客店,在卓光瑞等人的陪同下,在汴州城里转了一圈。

汴州城,是这一次决口遭灾最严重的地方,此时城里的水已经退去,但是城中各处还是可以看到淤泥。

李云等人,此时都已经换上了便服,连杨喜这些随行的羽林军中人,都已经换下了甲胄。

他们所到之处,可以看到地方官府已经在召集当地的青壮,在城中各地清理淤泥。

皇帝陛下也驻足看了看这些青壮干活的场景,然后回头看了看跟在自己身后的卓光瑞,开口道:“汴州刺史是谁?”

卓光瑞在灾区已经一个多月了,与汴州的地方官员都已经熟悉,闻言不假思索的说道:“张通。”

“章武元年的进士。”

李皇帝想了想,笑着说道:“我记得他,黑胖黑胖的,说话还有些磕巴。”

章武元年的那一批进士,对于国朝相当重要,二百来个人,李皇帝几乎每个人都见过一面,也亲自考察过学问。

而且,本朝取士,与前朝不同,前朝吏部考察官员,讲究“身言书判”四个方面,而这个张通如果在前朝,身言两个方面,他就过不了。

卓光瑞想了想,还是低声道:“上位,汴州地方官员,已经知道了您的仪仗进了汴州境界,他这个时候辛苦用事,不见得便是真的辛苦用事了。”

李云回头看了看卓光瑞,开口道:“刚才转了好几圈,我看这汴州城里的淤泥,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了,我那仪仗应该是明后天就能到汴州,地方官员赶着我到来之前,清理州城,这是常情。”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笑着说道:“他若真是个奸滑的,应当留一些淤泥不要清理,等我到的那天,他穿着一身淤泥的官服去见我。”

“那才是一门心思钻营的人。”

卓光瑞一怔,随即忍不住赞叹道:“上位这番话,真是鞭辟入里…”

李皇帝微微摇头,开口道:“这些卓兄未必想不到。”

他顿了顿之后,开口说道:“回头,统计这一次受灾的州县,以县级为准,所有受灾的县,免去…免去三年钱粮。”

卓光瑞欲言又止,随即微微低头:“臣遵命。”

按照常理,一般是免去当年钱粮就差不多了,毕竟这虽然是天灾,明年也就能略微恢复些元气了。

皇帝陛下看出了卓光瑞的言外之意,开口笑道:“我都不心疼,你心疼什么?”

李云的新朝,与从前的朝代都不太一样,因为他的朝廷收入,已经不是单一从税收之中获取了。

他有一些自己的买卖。

比如说薛家的薛侯爷一直经营的产业,还有在洛阳金陵两处都有建立的琉璃厂。

除此之外,还有五六家类似的产业,这些产业足够让李皇帝个人的腰包富裕起来,也就没有必要再这么死抠百姓手里的钱财。

而且等社会繁荣起来,税收的大头,是要放在商税上,更没有必要在田地里,跟百姓抢食吃了。

卓光瑞摇头道:“臣不是心疼,只是陛下如此宽宥,臣恐怕以后,会有人假报灾情…”

听到这句话,李云先是微微一怔,然后扶住的身边一颗树,笑了笑:“你不提醒,我还真差点忘了这回事,放心,我以后会留个心眼的。”

卓光瑞这么一提醒,李云自然会做一些改变,以后再有人报灾,朝廷动作的同时,恐怕要派九司一同去看一看了。

“谁要是敢做这种事。”

皇帝陛下神色平静下来。

“我李二,也不是好欺的。”

…………

此后整整一个月时间,李云基本上都在灾区穿行,只是与常人想象的高高在上的天子不同,李云本人,跟他的仪仗,基本上少有重合的时候,只有在接见地方官员的时候,李云才会回到仪仗里。

其余时候,基本上是他走他的,仪仗走仪仗的。

这对于其他皇帝来说,可能是不安全的,毕竟白龙鱼服,随时可能会遭遇危险。

但是李云跟那些脆皮皇帝不同。

他是硬生生打出来的马上天子,撇开身边暗中护卫的羽林军不提,以他自家身上的本事,一个人行走天下,他不太可能会遭遇到什么风险。

除非是有神射手贴到二十丈之内。

且不说现在暗中还有多少势力要杀李云,即便是有,他们也不太可能知道李云的动向,更不可能突破羽林军,贴近到李皇帝二十丈之内。

整整一个月时间,皇帝陛下把灾区走了一遍,然后他才准备南下,回江南道去看一看。

临南下之前,洛阳朝廷里的文书,终于送到了皇帝陛下手里。

这份文书,有太子的印信,同时还有杜相公,以及许相公的签名,上面书写了朝廷对于这一次舞弊案的详查。

基本上能挖出来的,都已经被杜谦等人挖了出来。

此时,李云已经与仪仗一起,行进到了颖州境地,准备渡过淮水南下,接到这份文书之后,他先是自己看了一遍,然后立刻让人,把让随行的卓光瑞请了过来。

卓光瑞到了之后,李皇帝屏退了所有人,连姚仲都先行告退。

等到房间里只剩下李云与卓光瑞两个人,李皇帝才把这份朝廷里的文书,递给他看。

上面,记录着朝廷对于这桩案件的查问,以及两位宰相给出来的处理意见。

对于两位参与其中的礼部侍郎,杜谦给出的处理意见是处斩,以及抄家。

所有参与其中的官员,最次也是流放。

而真正涉案的差不多二十多个进士,一律免除功名,永不录用。

至于卓光瑞…

杜谦只在文书里,写了一句身为主考,罪责难脱,请陛下定夺。

同为宰相,杜谦没有圣旨,很难给卓光瑞定罪。

卓光瑞看完了文书之后,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将文书递给李云,低头道:“陛下,杜相公处事公允,臣心服口服。”

“臣是主考,在臣主考的科考中,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臣罪责难逃。”

他跪在地上,再一次低头道:“先前陛下要宽恕臣,现在看了这份案卷,臣觉得不妥…”

李皇帝背着手,看着跪在地上的卓光瑞,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伸手将他搀扶了起来,开口说道:“先前,本来打算带你一起走完这一趟东巡的,如今朝廷的文书到了,我就不好继续带着你了,免得那些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对你将来脱罪。”

“也没有好处。”

皇帝陛下淡淡的说道:“明天,你便脱队,自行返回洛阳罢。”

卓光瑞惶恐不已,低头道:“陛下,臣回到洛阳,如何自处?”

“放心。”

天子淡淡的说道:“我会给杜受益批复,本案一切罪犯,俱都看押大理寺大牢,等我回去之后,一并处理,你不用去大理寺,在家里待罪就是。”

卓光瑞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道:“臣的罪过…”

“按律当斩。”

皇帝陛下背着手,开口道:“为了给后世之君立下规矩,我也包庇不得你。”

卓光瑞愣在原地,半天没有说话,他跪在地上,额头深深触碰地面:“臣,多谢陛下。”

皇帝陛下再一次弯下身子,将他搀扶起来,叹了口气:“等我回洛阳之后,你便将章武二年我赐下去的丹书铁券寻出来。”

“这一回之后。”

天子语气深长。

“就只剩两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