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贼天子 > 第九百零三章 千年之功

贼天子 第九百零三章 千年之功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3: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帝陛下,已经许久没有这么开心了。

凡事有利必有弊。

做皇帝当然是好的,做开国之君,开创万世基业,当然是一件畅快的事情。

做一个庞大集团的主心骨,也是一件令人心驰神往的事情,会被后来人赞叹一句大丈夫应如是。

但是他自然也有他的坏处。

比如说,从当年做了吴王之后,李云就很少能离开集团的中心,到处去野了。

哪怕是去前线,他的身边也时时刻刻围着一大帮人。

当了皇帝之后,更是如此。

当坐班皇帝,对于另一个世界的李云来说,并不难接受,毕竟他有过一些类似的经验,但是对于那位“李大寨主”来说,就是很难熬的体验了。

他是一个充满野性的人,渴望着自由自在。

如今,皇帝仪仗出巡,李云也终于有机会,借着这个档口,从仪仗里脱身出来,亲自骑马奔行在汴州大地上。

迎面而来的风,让他心情畅快。

但是只奔走了数十里,皇帝陛下脸上的笑容,就已经消失不见了。

因为官道上,还残留着依稀可见的泥沙。

官道两边的田地里,有一些身穿简陋衣裳的百姓,正在田野里,清理田地。

这些百姓里,很多还身上着素白,显然是家里有人,丧生在了这场大灾之中。

李皇帝下马,远远眺望路边的田野。

杨喜杨侯爷,也匆忙下马,跟在了李云身后,他顺着李云的目光看去,忍不住惊呼了一声:“怎么这么多泥沙。”

李云回头看了看他,闷声道:“黄河决口,河水里带出来的。”

他走到一棵树旁边,看了看泥沙在树上留下来的痕迹,比划了一下,又有些沉默。

从树上的痕迹来看,大河的河水经过这里的时候,已经快要到他的大腿那么高了。

而他的身材高大,这个高度,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到腰部,甚至更高。

而这里,显然不是峰值,可以想象的是,这场大水真的到来的时候,人力是不值一提的。

杨喜看了看,问道:“上位,这田里的泥沙,会耽误耕种么?”

李皇帝回头看了看他,摇头道:“又不都是沙子,应该不会。”

“如果河泥比较多的话。”

李云想了想,继续说道:“土地会变得肥沃,明年耕种会更好。”

河水之所以会被称为母亲河,就是因为河流会冲积出肥沃的田地。

但是这种决口,带来的天灾,又是不可接受的。

李皇帝看了一会儿,又翻身上马,一边走,到了傍晚时分,才到了汴州州城开封附近。

此时,开封的官员已经都去迎接天子仪仗了,并没有人知道他这个天子到了汴州城。

至少汴州本地的官员不知道。

皇帝陛下凭借着手底下禁军的腰牌,成功进入到了汴州城里,此时此刻,汴州城里的人,也只当他是天子的亲军,提前进汴州城来,替天子排除危险的。

因为身后跟了百多个着甲的将军,自然没有人敢惹他们,当夜,李云等人就寻了个大客店住下,等住下之后,杨喜站在李云面前,低头苦笑:“上位,今夜就在这里住下,您可千万不能出去了。”

“这里我们羽林军全不熟悉,又不能大张旗鼓的布防…”

李皇帝看了看他,哑然道:“除了你们,又没有人知道我在这里,你怕什么?”

“莫非你们羽林军有人泄密?”

杨喜吓得连连摆手,正要解释,就听皇帝陛下开口笑道:“好了好了,我这一路有些累了,先睡一睡,你去替我办一件事。”

杨喜连忙说道:“您说。”

“你连夜骑马,把仪仗里的卓光瑞,给我带到汴州城里来,等我睡醒,我要见到他。”

杨喜连忙点头道:“好,我亲自去接卓相公。”

李云“嗯”了一声,开口道:“你去罢。”

杨喜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抱拳,然后小心翼翼的退了出去,离开房间之后,他对着下属详细安排了一番,然后亲自骑快马,一路奔向身后的天子仪仗。

等到了仪仗之后,他寻到了卓光瑞,简单说了几句之后,他便也给卓相公备了快马,二人连夜赶往汴州城。

天色蒙蒙亮的时候,杨喜以羽林卫腰牌,叫开汴州城大门,将卓光瑞一路带到天子所在的客店。

此时,李皇帝还没有醒来。

等到他睡醒的时候,两眼血丝的卓光瑞,已经被带到了他房中,对着他毕恭毕敬道:“陛下。”

李云稍稍离开仪仗的事情,别人不知道,随行的两个宰相自然是知道的。

此时的卓光瑞,有些惴惴不安。

他清楚,皇帝陛下离队,当然是想去亲眼看一看,他这一次赈灾,到底赈得怎么样,到底得力不得力。

现在,见结果的时候到了。

皇帝陛下示意他坐下,然后叹了口气道:“昨天白天,我自己在汴州奔了一百多里路,问了十来个当地人,也算是将灾情自个儿看了一遍。”

“汴州这里,卓兄办得还是得力的。”

李云看着他,夸奖道:“当地百姓都说,你到了之后,汴州便再没有人饿死了。”

“都称呼你作稠相公。”

这是在夸奖卓光瑞赈灾的时候,救济的米粥稠。

卓光瑞长松了一口气,低头道:“这都是臣分内之事,不敢当陛下的夸奖。”

李云微微摇头:“赈灾的过程中,中饱私囊的有的是,你能做好份内的事情,能保证上下通畅,保证底下办事的官员不上下其手,已经相当难得了。”

卓光瑞低头道:“单单汴州一地,臣就斩杀了数十小吏,这些人才不敢从中渔利。”

李云“嗯”了一声,连问那些小吏的事情都没有问,而是开口说道:“赈灾是难,但是有一件事更难。”

“这一天走下来,当地百姓对大河…”

“都心怀恐惧。”

李皇帝轻声说道:“有人说,大河三年两汛。”

“是。”

卓光瑞低头道:“但是小汛,最多就是水没过脚板,没过膝盖,像今年这样,就是洪灾了。”

“所以,本朝要开始治河。”

“这水利,本是工部的事情,卓兄做了许多年工部尚书,可有什么想法?”

卓光瑞闻言,低头道:“臣在工部的时候,的确知道一些水利方面的能人,但是治河,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

“尤其是大河。”

他苦笑道:“大河狂暴无常,难以揣度。”

“这一次决口,臣带了工部的人过来,一道查看,工部的官员说。”

“应当引大河改道,从利津入海。”

李云低头琢磨了一下,然后看了看卓光瑞,开口说道:“我不懂这方面的东西,也没有办法跟你多说什么,但是这一次大灾之后,由卓兄你牵头,在工部开辟水利司,专门负责修河事宜。”

“治大河…”

李皇帝闭上眼睛,脑子里疯狂搜索这方面的有关知识,终于想到了一些零星的只言片语,他开口说道:“我曾经听人说,大河之所以猖獗,主要是因为泥沙堆积,导致河道越来越高。”

“堤坝,也随之越建越高,这样下去,不可长久。”

“有人曾经说过,用束水攻沙之法,或可以慢慢消减掉大河的隐患。”

“束水攻沙…”

卓相公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琢磨这句话,李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说道:“不管怎么说,这事就交给卓兄你去办了。”

“此是千年之功。”

“不管是十年还是二十年,只要你挑出来的人,能治好大河。”

皇帝陛下正色道:“哪怕只是略见成效,我一定给你复爵。”

“让你家袭爵,也没有问题。”

袭爵不罔替,也就是卓光瑞的儿子,将来可以袭侯爵。

这个奖赏的意思是,等回了洛阳之后,皇帝依旧会因为科考案,削去卓家的爵位,但只要卓光瑞这件事办得好。

李云会再把这个爵位归还给他。

如果办得很好,真的造福千年,一个世袭罔替的国公,李云也不会不舍得给出去。

卓光瑞沉默许久,才深深低头,对着天子行礼。

“臣…尽力而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