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顽贼 > 第七百六十九章 自成

顽贼 第七百六十九章 自成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2: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承宗对李自成的到来,虽然有点‘皇上投奔咱’的复杂情绪,但内心还是非常高兴。

这种势力之间的良性吞并,能为元帅府提供大量新血,张献忠一系人马就是这样的例子。

同时这也意味着自崇祯登基以来,当年清涧会盟崭露头角的四路人马,都已被刘承宗收入囊中。

王嘉胤的继承者是蟠踞横山的周清和惠登相,高迎祥一系一直是刘狮子的盟友,而刘狮子自己本就是一路首领,如今继承不沾泥的李自成也加入了元帅府。

这对刘承宗当然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宣大军民二百余年来的肘腋之祸,漠南北虏,在他的崛起下成为一家,再无操戈之乱。

陕甘军民百余年以来的心腹之患,青海海贼,在他的劝导下一心向善,迁居雪山之上礼贡佛祖。

辽东军民近五十年来的生死大敌,女直东虏,被他捣巢焚陵,力挫大军,扑灭了染指漠南的嚣张气焰。

现在。

秦晋楚豫这十年来的流贼之乱,也将随着闯将这一路人马被收编,最终销声匿迹,成为历史浪潮中转瞬即逝的浪花。

是谁平息了这场始自白水王二,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陕西流民起义?

难道是崇祯皇帝和他的朝臣吗?

当然不是。

是伟大的和平守护者——承宗!

当然,除了这点历史意义,对刘承宗来说更重要的是,李自成是他的旧相识。

他还在米脂县大牢里蹭饭的时候,就已经跟子承父业当驿卒的李鸿基相识了,真正的识于微末。

尽管人生轨迹不同,但终归知根知底,感情上比旁人要亲近一点。

为了迎接旧友加盟,刘承宗在战争中拿出了最隆重的欢迎仪式,命礼衙侍郎韩王从西安护送,尚书张献忠去米脂迎接,将李自成及其麾下将领都带过来。

李自成这一路走得非常荒诞。

从西安府到延安府,一路上看见许多当初穿县过府作乱的老朋友,摇身一变成了像模像样的官府驻军。

但这其实感觉上还凑合,毕竟早在大家都还是流寇的时候,就已经有一批首领玩过升堂断案的把戏了。

在白水县,那个陕西大起义,首倡叛乱王二哥起兵的地方,他甚至看见一个名叫朱迥滼的大明宗室秀才在给叛军当知县。

而且白水县究竟是属于刘承宗还是像韩城一样属于大明,其实都不好说。

在朱迥滼上任前,白水县并没有被元帅府设官治理或驻军防守。

同样,白水县也没有大明的官或驻军,这里的最后一支明军团练,追随孙守法、刘进爵等韩郃营兵前去讨伐刘承宗,并在一个照面之内就被打垮。

在那之后,白水县的士绅在县衙共议,将税收了上来,打着给朝廷交税的名头,把钱粮运到西安府。

这都是白水县第二批甚至第三批士绅了,基本上属于历次叛乱、流寇过境时站队、使用各种手段

刘承宗当时忙着征粮,一看白水县挺懂事,就把这个县从敌对名单里划了,挪到了已经归附的州县里,而且还是第一等的忠诚。

尽管当时的白水县,属于自治的法外之地。

可刘承宗管他自治不自治呢,就像他老家,把部队拉过去,都征不来钱粮。

而人家白水县,十分主动地把钱粮自己运来了,这难道还不够忠诚吗?

就在这会儿,山西潞州的沈藩宗室朱迥滼以贡生的身份在国子监读书,被吏部铨选了白水知县,拿着委任来了。

白水县的士绅百姓,对这位宗室知县一点都不抵触,毕竟在他们看来,属于是挨刀的替死鬼来了。

所以两头骗。

这边对元帅府是交税纳粮,那边对大明也是忠心耿耿,问就是今年钱粮已经交给陈奇瑜了。

都想着拖一天算一天,反正下次交粮是半年后的事,那么长时间,谁知道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还能发生什么大变化。

朱迥滼的知县当的也挺正常,每次要交给朝廷的公文,衙役出门就送到六房修改,然后交给西安府的布政司;西安府的批复送回来,也是先经县衙六房修改,再交付朱迥滼。

甚至就连这次李自成过境,朱迥滼都以为是朝廷的平叛兵马,还拉着‘李将军’一顿寒暄。

说实话一开始李自成都没察觉出有啥不对,元帅府这个地方太魔怔了,以至于出现啥事他都觉得‘就是这样’,只是自己见识短。

白水县,无非也就是元帅府另一个特色韩城呗。

不足为奇。

直到他走回米脂老家……巨大的冲击力,来自礼衙尚书张献忠。

这位头戴铁幞头、身披水银甲、腰胯雁翎刀,开口闭口,黄娃子长、黄娃子短的张部堂,居然真把礼衙尚书这一职位干得心安理得。

李自成很难接受。

真的,哪怕礼衙尚书是韩王这样的窝囊蛋,李自成多少也能感受到一点儿礼的存在。

而八大王……这玩意能他妈当尚书?

李自成的评价是不如张天琳!

虽然张天琳的性格也不讨人喜欢,尾巴都翘到天上了,但李自成至少能感觉到,张天琳的傲慢外溢,只是其对弱者的怜悯。

讨厌归讨厌,但张天琳是内心有一套自己的规矩,识强弱。

我强你弱,所以我看不起你,但如果你需要帮助,我身为强者理应帮你,但帮了你,就论证了我比你强的事实,所以更名正言顺的瞧不起你。

这种性格就决定了张天琳很难成为大首领,更像个辅佐的将领人才,很难让李自成这种有领导力的人感觉到威胁。

张献忠不一样,这玩意就属于……属于那种出身基层衙役,凶狠剽悍又会装傻充愣,对内部拥有充足领导力,但对外有便宜就占个没够,往那一站就是威胁,是跟谁都合不来的那种恶棍。

李自成能理解,刘承宗派礼衙尚书到米脂接他,意在让他在老家风光一把,再到榆林拜见。

但张献忠这个逼人,带着米脂知县温应星及一群乡中绅士,接上李自成第二句,就指着不远处的山头道:“黄娃子,我听这龟知县说,你在那拦过羊!”

知县温应星是既不敢怒也不敢言。

他才刚上任不久,米脂这个地方就像个贼窝子,在这当知县的待遇并没有比在延安当知府好到哪里去,一样的政令不出衙门。

甚至就连张献忠这样的叛军大员亲至米脂,他都是整座城最后一个知道的。

原本想跑来着,结果刚从衙门后墙翻出去,就被张献忠的亲随接住,一路给他押着按到正门,喜提‘龟知县’之名号,被裹挟进迎接李自成的队伍。

李自成都不知道这话该咋接。

他实在不愿意跟张献忠一般见识。

但老张蹬鼻子上脸惯了,挨锤之前绝不内耗,他都能初至刘承宗的地盘就喊出三年免征,能是什么好东西?

又怎么可能因为李自成甩个脸子就作罢,一路的骄傲自得、趾高气扬,多次气得李自成额头狂跳,李过的手按在刀柄一路都下来,大家差点就要扯旗子回郧阳打卢象升了。

闯营一系部将,宁可再被卢象升、祖大乐等明军天团锤上一年,也不愿在张献忠身边受这气。

说来好笑,元帅府的地方建制越烂,李自成要面见刘承宗、投奔元帅府的决心就越坚定。

去年,他随刘承宗东征,短暂经过陕西,那时候人们耳朵里听的都是元帅府的青海大治。

一个建制完整,拥有汉蒙番三个完整的军民政工商序列的青海元帅府,对李自成没啥吸引力。

但现在,坐拥陕西的元帅府建制一团稀烂,反而对李自成吸引力很大。

李自成在年轻时是安于现状的平庸者,但到如今,转战多年,品尝到生杀大权的甜头、迁徙野兽般的劫掠刺激,让他很难再接受自己做个平庸之人。

显然,元帅府在陕西暴露出四个字:用人之际。

正是这份信念,撑着李自成极力压制部下想跑回郧阳送死的念头,在张献忠令人厌恶的趾高气扬态度下,一路捱到了榆林镇北台以南四十里,二道边墙外的归德堡。

北方的炮声轰隆。

李自成刚出边墙,就看到满是凋敝残垣的归德堡外,醒目的卤薄仪仗。

随着李自成的到来,黄龙麾高举,饶歌侍卫击镈奏乐,建鼓敲击,编磬清脆,埙调合鸣,排萧齐吹,腰鼓拍打,二十四面龙鼓交击,直至黄龙麾降下,竹籈扫过伏虎背上的立片,鼓乐随之停止。

随后携杖、旗、扇、伞的百余侍卫排开,持豹尾枪、仪刀、弓矢的武士左右列队,前十后二共十二名佩刀亲随乘马而出,刘承宗则在正中打马,远远望见李自成,便拍马而出。

李自成等人,还在头一次看见皇帝卤薄这种威武仪仗的震撼之下,刘承宗就已经裹着马蹄扬起的风沙奔至眼前,翻身下马,一把将刚被张献忠狠推一把,准备躬身下拜的李自成薅了起来。

“哈哈哈,黄娃哥!”

“听张天琳说你进了关内,我就日盼夜盼,可算把你盼来了……过娃!”

刘狮子把着李自成的胳膊,又在其身后扫视一眼,认出人群里李自成的侄子李过,这人只比李自成小几个月,小时候常见,便打了招呼,随后又跟一群不认识的闯营部将一一点头致意。

别人也赶紧行礼。

他的热情,让李自成有点招架不住。

连带着其身后的众多部将,也都脑瓜子直嗡嗡。

他们一路上看张天琳、张振、张献忠这仨玩意的态度,心理上对刘承宗已经有了一个可怕且不近人情的固有印象。

不论如何都想不到,刘承宗居然会对他们如此亲近。

当然,更大的震撼,来自刘承宗身后按刀前行的左良玉。

他们跟左良玉在武安是真打过,这会两边见面,眼神对视空气里都像有火星子一样。

唯独刘承宗蛮不在乎,笑着说道:“这是我义子良玉,如今既已成一家,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

“榆林还在打,我们边走边说。”

说实话,有张天琳、张献忠这两个傲慢的家伙打底,见到刘承宗如今愿意跟他并马而行,李自成感动的都快哭了。

“兄长前来助我,正是时候,你看那卤薄。”

刘承宗扬鞭指向随驾卤薄,其实他现在对这些繁文缛节的玩意也不太习惯,道:“金国汗黄台吉僭号称崇德皇帝,我跟他在漠南以东打了一场,讨巧占了便宜,将他卤薄旗纛都夺了过来。”

“眼下这版图啊,像块大石头,丑得没法看。”

李自成瞪大眼睛,谁会嫌弃版图丑啊?

何况……在塞外殴打皇帝这种大事,你就说得这么轻描淡写?

就在这时,刘承宗在马上突然转过头,盯着李自成问道:“兄长是真要投我,共谋大业?还是只想谋个歇息的安身之所,将来再出去自成一部?”

说实话,像张献忠、李自成这样的人,刘承宗在心里总觉得他们是终究要做大事的。

反倒是李自成自己,没想那么多,干干脆脆地被问得愣住。

“狮……大元帅,属下诚心归附,自然要尽力助大帅成就大业。”

刘承宗转头看向前路,缓缓颔首,心里还是不信。

不过信不信的,刘承宗早就经历过这种事,忠诚永远是动态,控制不住别人是他技不如人,没必要杞人忧天。

他便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兄弟携手,干他一番大事!”

说罢,他接着道:“眼下攻打榆林,兄长来得晚了些,是掺不上了,闯营的一营人马,我看就先交给李过带,让他做参将,兄长意下如何?”

李自成的脸一下子就沉了下去,哪儿有一上来就夺兵权的。

其实对他来说,心里最好的归宿,是有个一府之地,经营也好、驻防也罢,一面休养生息,一面有个证明自己部下将领们的机会。

毕竟闯营如今千把号人,兵力虽少,但虽他转战整个北方的精兵强将可不少,一多半人都能做军官。

但把营参将的官职交给侄子李过,倒也不算完全夺了兵权。

他想了想,问道:“那依大帅之意,卑职又去向何处?”

“当然在我身边了,兄长做首领带营这么些年,当然要做官员,在兵衙做个主事是绰绰有余——别嫌官职低。”

刘狮子笑道:“别让别人说不能服众,也算熟悉熟悉元帅府的军事,等回了西安往上动动,后面有领兵出战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