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顽贼 > 第七百六十八章 可造之材

顽贼 第七百六十八章 可造之材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2: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七月二十五日。

刘承宗亲抵榆林城外的第三日,围城部队完成了部署调动。

任权儿的第二旅,被配属了二十四门缴获火炮,调至榆溪河西岸,配合原本十二门千斤野炮,架设出三十六门大炮的攻城阵地,修造铁窑,赶制炮弹。

刘承宗本部的北元、宗室、拔突、黑旗四营,则被部署于城北的镇北台下,仅仅起一个掠阵的作用。

毕竟榆林这座城,主要防御方向就是北方,北边没有城门,还防守严密,刘承宗也没打算从这个方向破城。

他的主要进攻方向,是城东的驼峰山。

榆林城只有那个方向,没有天险阻隔。

刘芳名、马献图、张天禄、张天福、徐勇、王允成等降将降将,甚至还有惠登相、周清的归附民军,超过两万兵马被调动至驼峰山下,自北向南连营十里,构成漫长的攻城阵线。

在他们当中,还加了个辽阳营的孙龙。

不过刘承宗并没有把辽阳营投入攻城的想法,只是让孙龙带兵,看着刘芳名等人。

没办法,人的际遇难讲。

虽然孙龙降的晚,可人家不仅是主动归降,还带降军投入了对阵八旗的岭东战役,虽未立下巨大功勋,护着宗人营阵线钉在战场上,也是苦劳。

何况……刘承宗心里对孙龙手下的老辽兵,评价很高。

这帮人是他妈真猛,开局一辆宗室战车,装备全靠捡,不光没被砍死多少人,战后居然攒出半个营的八旗式白甲兵。

身处夹缝战场上的辽兵,求生欲是长进骨子里了。

经过岭东一战,孙龙手下的战斗力非常豪华,三个千总,一个是歹青的恭顺王孔有德,一个是尚藩甲喇章京卢可用,一个是孔藩备御洪文魁。

陆战能打,水战更精。

最重要的是,孙龙对刘承宗很忠诚。

在孔有德成为其麾下千总以后,更忠诚了。

等到他们抵达陕西,整个辽阳营都肉眼可见的忠诚起来。

人生地不熟,剃着秃瓢头,满地老陕,不忠诚还能咋办呢?

七月二十六。

镇北台上的刻漏进了卯时,天色刚明,榆溪河西岸就传出轰鸣炮响。

任权儿的第二旅,炮兵阵地向西城墙发起轰击。

夜宿城上的守军扰攘喧闹,很快也将火炮向城外打放还击。

双方交火起先只是零星炮响,但是在各式火炮交替打出十余炮后,第二旅三十六门重炮开始各有节奏地放响轰鸣,将一颗颗大小不一的炮弹轰向城垛。

刘承宗给任权儿配的二十四门重炮,是其远征辽东硕果仅存的战利品。

绝大多数缴获的沉重火炮,都被留在松漠府城,封锁交通要道……主要是刘狮子只抢了炮,没抢那么多炮弹。

这也是岭东之战,虽然有上百门大炮打放,但都开几炮就哑火的原故。

缴获的火炮毕竟不如自造,口径混乱、射程不一,甚至粗略一看还很奇怪。

但兵器,其实难分优劣,尤其像火炮这种用料极多的大件,每个看上去影响性能的参数,都有其原因。

就比如尚藩重炮,粗制滥造,是因为其麾下没有手艺精良的铸炮匠,还要解决缺乏船炮的问题。

孔藩占据辽阳城,库存不少明铸红夷,但重量大而口径小,这是因为那批火炮是由两广支援京师城防,威力不必大,但不能在皇上眼皮子底下被打坏,所以疯狂堆料的结果。

如今被配属加强给任权儿的二十四门重炮,既有无敌大将军、也有红夷炮,同样不是那上百门缴获火炮里做工最为精良的火炮。

刘承宗又不缺炮,拉着这么多重炮跑回来,是因为这些炮属于辽东、东江、金国有代表性的制式火炮。

他打算把这二十四门大炮拉回西安,暂时放在工衙,供铸炮匠观摩。

待重开关中书院,就放过去当教具。

不过眼下,该用还得用。

西城墙有百十步宽的榆溪河庇护,河上仅有长桥三座,是易守难攻的地方。

但正因其易守难攻,刘承宗才更要授意任权儿起手攻城,填埋榆溪河,做出强攻城西的架势,调动守军。

三十六门重炮依照射程、威力列出三道炮阵,轰鸣着将炮弹轰向城头。

第二旅副总兵欧阳衮则指派军兵多路齐进,地上以战车掩护、地下以壕沟掘进,运送土石,于城外四百步堆筑土垒。

刘承宗在镇北台上,看见第二旅的部署就不禁发笑。

榆林城留下的守军并不多,仅有万余出头,而据刘狮子了解,这一万多守军里,也以老弱病残居多,同时城西只是佯攻,并不的值得如此慎重对待。

任权儿他搞得阵仗挺大,其实不是在攻城,而是在练兵。

刘承宗对城西部署看得再清楚不过,任权儿是要在河西架设出攻击城垛的火炮阵线、高过城墙的抬枪土垒,在打掉城垛的基础上,进一步以火力投射,打得城墙上站不住人。

至少有这样的架势。

至于要不要真打出那么猛的投射能力,那完全要看守将的选择。

榆林城守军若是放着城西不管,任权儿肯定就会变成破城主力,先填榆溪河,再爬榆林城。

谁也不会放着这种火力的敌军对城墙肆意轰击。

很快,榆林城内的守军就一队队登上西城墙,城中妇孺也将土袋木板堆在被击毁的城垛位置,以避免防守出现纰漏。

土袋木板当然不可能挡住炮弹,但这些东西的意义,是减少士兵对火炮的恐惧,至少不能影响行动。

甚至就连西城墙的三座城门,也同时洞开,瓮城里的明军列队而出,绕着城墙下的小路,端鸟铳于羊马墙后布防,准备对填河的元帅军进行反击。

但城上的火炮反击越是猛烈,第二旅的部队进攻就越没劲,开始一队队后撤,在四百步外留下一个个堆起半截的墩台土垒,人全都钻到壕沟后撤退了。

只有时不时来一轮齐射的火炮,给城上守军造成持久压力。

到了下午,东边的擂鼓声也震天动地的响了起来。

刘芳名等人,自从知道自己要进攻榆林城,这几日都在驼峰山伐木取材赶制攻城器械,造了一大堆鹅车、冲车、飞楼、云梯之类的攻城车辆。

但说实话,明军的攻城水平一言难尽……极度缺乏经验,攻城方法全靠背书。

反倒是惠登相和周清这俩民军头目,就来得简单多了,只造了一些遮挡枪子箭矢的板车,就开始了挖掘地道的繁重工作。

榆林城,四面都不适合挖掘地道。

有护城河的城,没办法挖地道。

惠登相挖地道,是为了把护城河的水都泄出去。

他们先堵了护城河南边汇入榆阳河的河湾,又开始掘长壕,不厌其烦地做土工。

这俩人虽然是王嘉胤手下的将领出身,但长久居于横山,手下都有一批擅长挖山开石的手艺人。

降将那边是强攻,民军这边是泄水,目标都非常明确。

就在这个时候,刘承宗见到了意想不到的人。

“大帅,关内道张旅帅的信。”

张天琳一封书信送到镇北台,刘承宗展开书信,面上当即露出极大的错愕。

身旁侍立的张献忠从未见过他露出这样的表情,不禁问道:“大帅,咋了嘛,是关中出啥事了?”

“嗯……”

刘承宗看看张献忠,这才从错愕神情中逐渐恢复过来,沉吟片刻,摇头道:“倒也没出啥事,就是……黄娃哥来了。”

李自成来了。

不是以闯将的身份,而是关内驻防旅的外编参将。

刘承宗的错愕正因如此,他是做梦也想不到,李自成居然会成了张天琳的部将。

张天琳送信过来,就为此事,信中详细叙述了李自成最近在郧阳、河南的遭遇,就……张天琳对这位挨了各种毒打的闯将评价很高。

咋说呢,能在总理卢象升、湖广巡抚王梦尹、郧阳巡抚宋祖舜,大将杨正芳、雷时声、秦翼明、李重镇、杨世恩、祖大乐这么一个超级豪华的阵容手下,捡回条命,实属不易。

张天琳形容李自成,是可造之材。

所以借着李自成在潼关十二连城舔伤口的机会,张天琳就给他招抚了。

李自成也确实累了。

去年他领军经陕西进湖广,那时候是雄心勃勃,想要效仿刘承宗,以湖广为根基,干出些大事。

平心而论,李自成崭露头角以来,本部四营,又与老回回那革左五营联合行动,去年进湖广,在声势上,几乎是农民军挑大梁的首领了。

毕竟刘承宗这个路子,早就是自成一派的割据政权,完全不是流动作战的农民军所能比拟。

而绝大多数农民军首领,一来有自己的心气,二来也确实没有同元帅军比肩的能耐,以至于大多数人,就连投奔刘承宗的勇气都没有。

像张一川、惠登相、周清那样,能主动跟刘承宗去谈归附,就已经是天底下很有野心胆量的豪杰了。

在张一川下一档的,就是四天王李养纯、整齐王张胖子那俩,闷不吭声的把自己天王、大王的名号改成总兵官,做出观望的模样,自称是刘承宗的部下。

更多人,是一面想着天下之大,总有自己能站住脚的地方,尽量离刘承宗远一点。

毕竟以大多数民军首领的行事作风,离刘承宗近了,别说联合行动,不被刘承宗发兵剿灭就谢天谢地了。

因为他们大多数部队,在思想上非常混乱,得过且过,以至于比蒙古兵的军纪还差。

李自成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本部能打,也更能接受其他大大小小的首领连营,甚至在自身本部力量的设计上,他就天然需要与其他首领连营作战。

但也跳不出流动作战的圈子,谈不上有推翻大明、建立军政的野心。

甚至跃进湖广的那一点苗头,都是刘承宗给他启发的。

没办法,不是别人思想上想不到,而是局势,根本没有建立政权的机会。

哪怕很小的政权,都不行。

早年是打不过明军,没那个基础;没等他们发展出足够的战斗力,刘承宗又回来了。

就像李养纯、张整齐在西河、宁羌两县,干的挺好,有了一点框架,但很快就跟元帅府的地盘接壤,要么被吞并、要么开战、要么离开。

关键是刘承宗不乐意吞并人家啊,人家俩人把王号都改成总兵官了,建立起总兵衙门,刘承宗都不带派人招揽人家呢。

养不……也不算养不起,就是性价比太低,刘承宗抠门儿得很,不想养。

李自成也不例外。

湖广的形势比他想象中要差太多了,大明不敢跟刘承宗作战的各路大将,把元帅府围了一圈儿,他刚带兵跑出元帅府的地盘,还没弄明白咋回事,就接连遭逢各路大将围殴。

李自成是硬着头皮挨毒打,心态也在各路将领的全力进攻下产生变化。

祖大乐都搜山追剿了,谁敢信?

等到他从湖广跑进河南,李自成已经不想着干大事了,明军不敢惹刘承宗,反倒对他重拳出击,能干个屁的大事。

被张天琳安置在十二连城,李自成直接想开了。

早前不投奔刘承宗,是他一来觉得自己有能耐,能继续奋斗一下,奋斗的目标,就是能让刘承宗大大方方的封个总兵官。

因为刘承宗的旅帅总兵官们,都太有能耐了。

哪怕行军打仗中规中矩,架不住人家兵精粮足甲械齐备啊。

但在外头受了挫,李自成没那当总兵官的雄心壮志了,自己主动找上张天琳,表达了想要投靠元帅府的想法,希望能见刘承宗一面。

只不过那时候,刘承宗还在从辽东回还的路上。

更何况张天琳这个人本来就傲,他帮了谁,就会瞧不起谁。

他从潼关借给李自成一批粮草,还划出地盘让其屯兵,并且出关锤了张任学一顿,对李自成的帮助很大。

心底里,也愈加瞧不起李自成。

‘你那么牛,怎么需要我帮你呢?我张天琳充其量也就跟大帅的马拜个把子,你什么角色,手底下一千来号残兵败卒,也配见大帅?’

张天琳直接就是一句,大元帅已领兵东征,关内征守事宜已全权托付于我,若你有心,就在我旅下暂做参将,待大帅凯旋,再行封官。

李自成……李自成一点都没有因张天琳的傲慢而感到不快,反而大喜过望。

他想求见刘承宗,也就只是想当个领兵参将罢了。

却没想到张天琳就直接把这事办了。

只不过这事,在刘承宗看来,就有点古怪了。

刘狮子一边回信,让李自成到榆林来,一边看着张献忠,在心里寻思:怎么回事?

怎么皇帝们都往我手下跑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