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08章 奇奇怪怪的奴隶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508章 奇奇怪怪的奴隶

作者:煌未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0: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男子名哲别。

年轻时,也是河套地区响当当的人物。

——哲别二字,在匈奴语中,本就是‘神射手’的意思。

匈奴人的军队当中,甚至有叫哲别的荣誉称号,更或直接就是职务。

至于名字叫哲别,那更没说的——但凡实力有半点对不起这个名字,男子早就被逼的改名了。

凭借着高超的射术,哲别很早就开始为部族带回猎物。

上了战场,那也是心不慌、手不抖,不说是箭无虚发,也至少是百步穿杨。

要不是为了留在部族、留在河套,而不是被单于庭带着到处逛,哲别早就参加戴琳大会,并让整个草原都大开眼界了。

对于哲别这样的人而言,草原‘旧社会’时期的生活,其实算不上有多痛苦。

有吃有喝,牧畜、女人、财富,应有尽有。

而如今,由汉人所掌控的‘新社会’,对这些人也没有什么显著的利好。

所以,对于草原上的变化——准确的说,是河套地区这两年间,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哲别这样的人,其实是颇有些无所适从的。

他们——哲别‘们’,不知道在新的秩序下,自己应该是在什么位置,是怎样的社会定位;

不知道在新社会,他们应该干什么。

更不知道自己曾经,在‘旧社会’下的身份、地位,究竟要如何在新社会维持。

而哲别,其实还算是这一群体中,相对比较睿智、开明的。

——哲别去了博望城。

为了搞清楚着新社会是什么样,为了探索自己这样的人,在新社会的未来,哲别主动前去博望城,一待就是几个月。

而这几个月,在博望城的所见、所闻,无疑是颠覆了哲别,对于草原秩序,以及对汉人的认知。

对于未来,哲别在迷茫之余,也开始有了一些思考……

“阿大。”

“那以后,阿雅学好了骑马、射箭,是不是就没用了?”

思虑间,怀中的少年发出稚气未脱的询问,惹得哲别心下一奇。

下意识挑起眉,便闻少年继续道:“不能随意杀人,那肯定就不能杀汉人了。”

“杀不了汉人,那学骑马、射箭,岂不是就只能打猎,只能射猎物?”

说着,少年阿雅还颇有些失落的抿了抿嘴。

“阿雅,是不是再也无法成为勇士了啊?”

少年接连数问,如机关枪般停不下来。

问的哲别愣子原地,本能的想要开口说些什么,却是再三把赶到嘴边的话咽回了肚中。

哲别的第一反应,是告诉儿子阿雅:骑马、射箭,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有用的。

草原游牧之民,永远都忘记骑马、射箭的本领。

只要能熟练掌握本领,那草原之上,就永远会有源源不断的勇士。

但哲别把这句话咽了回去。

因为在博望城,哲别看到了许许多多汉人。

他们当中,有的身形瘦弱,连马背都上不去,却因为能写会认的本领,而得到旁人的尊敬。

也有人,既不会骑马射箭,也不会上阵杀敌,既不会游牧,也不会种地,既不会舞刀弄枪,也不会咬文嚼字。

但他们会算数。

仅仅只是因为他们会算数,他们就能得到汉人富商的青睐,成为博望城内,受人尊敬的大人物。

甚至就连汉人的军队中,也有许多不会骑马、不会射箭的人,却能凭借自己在其他方面的能力,而成为军中的汉卒,甚至是将官。

而现在,河套一分为二,成了朔方、五原二郡。

原先的河套各部,也都成了这两个郡下辖的县。

如果哲别猜得没错,那将来,河套地区的游牧之民,必然会甘之如饴的,去学习那些汉人们的本领。

有人可能会去学识字;

有人可能会去学算术。

即便是磨练战斗技巧,也未必会和过去一样——所有人都默认学习骑术、射术,而是也会出现不会骑马、不会射箭的‘新勇士’。

所以,儿子阿雅的第一个问题,哲别答不出来。

至于第二个问题——以后是不是不能杀汉人了,哲别的第一反应,是捂住儿子的嘴,并提醒儿子‘以后不许说这样的话’。

但在心底,哲别这种‘旧社会’的特权阶级,其实还是对单于庭隐隐怀有期待、对旧秩序下的河套隐隐有些留恋。

哲别希望,或者说是并不排斥某一天,自己一觉醒来,单于庭的使者出现在了自己的毡帐外,说是要征召自己去对抗汉人。

但理智告诉哲别:汉人在河套地区的统治,只怕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可能是三年、五年,又或是八年、十年。

哲别,已经二十多岁了。

再过几年,便要到草原公认的‘废物’年纪:三十岁。

过了三十岁,哲别的身体就会开始变差,部众就会开始不再畏惧哲别。

直到有一天,儿子阿雅长大成人,成为部族新的领袖。

届时,哲别究竟是否会被驱逐出部族,就要看彼时,成为部族领袖的儿子阿雅,究竟是偏向于遵守传统、保障部族整体利益,还是偏向于亲情,偏向于自己的父亲了。

所以这一问,哲别也同样没能答上来。

——既没有提醒阿雅:以后不要再说这种‘杀不杀汉人’之类的话,也没有就这个话题,同儿子阿雅继续深聊下去。

只思虑良久,唉声叹气间,摸了摸小阿雅的脑袋。

“以后,草原上的日子,会变得很不一样。”

“阿雅,要早点适应这些变化。”

“——下次去博望城,阿雅,要跟着我一起去。”

“去看看汉人的商人、官员,还是军队。”

“适应了所有的变化,适应了汉人的存在,阿雅,还要为部族,想出一条好的道路。”

这番话,哲别说的颇有些模棱两可。

因为哲别自己,也不知道自己、部族的未来在哪里。

不知道在汉人掌控下的河套,自己还能不能做‘哲别’,继续做哲别又有什么意义。

不知道部族的未来,究竟是会变的更好还是更差,好能好在哪里、差又能差在哪里。

哲别很迷茫。

就像是草原上的某个狼王,带着狼群仅有的三五只成员,传入了一片从未到达过的沼泽地。

哲别不知道往哪走,会让狼群陷入淤泥、沼池之中;

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找,才能找到藏身于沼泽之中的猎物。

哲别甚至不知道这片沼泽地里,会出现什么样的猎物。

更不知道猎物出现时,对‘狼群’究竟意味着饱餐一顿,还是就此埋身于沼泽之中。

就像是眼前,被这样了一层迷雾——哲别什么都看不清,什么都看不透。

哲别根本无法在‘出发’前,先通过观察判断各个方向的情况。

只能凭直接,随便挑一个方向钻入迷雾,然后听天由命。

很显然,作为狼王,必须要具备这种在未知当中,凭直觉寻觅生机的特殊能力。

但也同样显而易见:无论是哪个时代,无论是农耕文明还是游牧文明——女人的直觉,都总是比男人更敏锐、更准确一些。

“博望城里的商人,愿意以什么东西交换牛、羊?”

“牛犊、羊羔也愿意要吗?”

“牛、羊皮毛,还有猎物的皮毛,汉人应该也是要的吧?”

哲别怅然思虑间,妇人略带不安的一问,才算是将哲别的心虚拉回眼前。

稍一回忆,便微微点下头。

“博望城的汉商,愿意拿任何东西,换牧民的牛、羊牧畜。”

“我亲眼看到的货物,有粮食,布匹,茶叶,盐巴。”

“还有药。”

“牛犊、羊羔,汉人也要,并不嫌弃。”

“甚至还有人,专门要羊羔——只要羊羔,不要大羊。”

“说是羊羔…肉嫩?”

闻言,妇人深吸一口气,颇有些心疼的轻抚起胸前。

“撑犁天神啊……”

“汉人,也太会吃了……”

“连羊羔都吃?”

“把羊羔养大了,然后挤奶不好吗?”

“就算要吃,也可以养大了再吃?”

哲别不语,只无奈的耸了耸肩。

待妇人嘀咕完,才继续道:“皮毛,汉人也要。”

“什么皮毛都要。”

“牛的,羊的,马的。”

“还有狼的,虎的——只要是皮毛,汉人就都要。”

“而且价格都很好。”

“我听说,有人拿一张完整的虎皮,从汉人手里换回来了两头牛,五只羊!”

“然后再拿这两头牛、五只羊,换到了堆起来有小山高的粮食。”

“按那汉人的说法,那堆起来像小山的粮食,有足足一百个石。”

“如果只给一个人吃,能吃五年的。”

闻言,妇人默然。

对于河套地区的变化,哲别或许是迷茫、是无所适从。

但作为女人——尤其是草原上的女人,对于生存之道的嗅觉,永远都是那么的敏锐。

好比方才,说起河套的变化,哲别是一阵唉声叹气,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和儿子说。

但妇人却极为敏锐的捕捉到,如今河套地区出现变化的关键。

——商人。

——汉商。

过往几十年,汉人商队,就一直是草原各部调整物质结构,以及获取珍惜资源的不二渠道。

如盐、药等紧缺物资,以及通便所需的茶等——除非有汉人商队随即刷新在草原上,否则,游牧部族就根本无从获取。

而草原上的女人,又几乎天生就会依附强者生存。

所以,妇人很清楚:河套地区无乱变成什么样,博望城内的那些汉人商人,起码是对河套有利的。

有了那些商人,河套地区将再也不愁盐、茶、药等特殊紧缺物资,甚至都不怎么需要愁吃。

没听哲别刚才说吗?

两头牛,五只羊,就从汉商手里,换回了足够一个人吃五年的粮食!

未来,河套若发生灾祸,牧民实在活不下去了,也完全可以拿着牛、羊,去换汉人手里的粮食吃。

毕竟两头牛、五只羊,可吃不了五年。

再有,便是除了牛羊牧畜,以及各类皮毛,汉人的商贾,也向来都是要其他稀罕物件的。

比如:金发碧眼的大宛奴。

卷发黑肤的昆仑奴。

以及各种奇形怪状的奴隶,或是异域风情的美女,都能在汉人商贾手里,得到一个‘稀罕物’的高价。

而对于草原各部而言,这些长得奇形怪状的奴隶,其实算不上什么稀罕物。

汉人奴隶要放牧,匈奴奴隶要放牧,大宛奴、昆仑奴,也照样还是放牧。

没人在意牧奴长什么样,只在意牧奴听不听话、力气大不大,体力好不好,能不能干。

而那些奇形怪状的奴隶,普遍都有着‘质量问题’。

要么,是听不懂人话,还蠢笨如猪,只能靠鞭子来指挥其做事。

要么就是懒惰无比,只知道吃喝,根本不愿意干活;

对他稍微好点,他甚至敢跟你提条件!

就这种劣质奴隶,能在汉人商队卖出高价,绝大多数游牧之民都是乐得如此。

至于美女——诚然,无论在什么地方,年轻貌美的女人,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

但对于草原游牧之民来说,绝大多数时候的首要任务,都始终是生存。

俗话说,酒足饭饱思淫欲。

草原上的游牧之民,极少酒足,很少饭饱。

即便‘思淫欲’,也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女的,活的,就行了。

真正的美女,自然是贵族才有资格、才有精力去享用的。

但真到了部族生死存亡的关头,用几个美貌的女人,去找汉人换回一批能让部族渡过难关的粮食,无疑也是十分划算的买卖。

想起如此种种,妇人的眼睛越来越亮,就像是看到了什么无比美好的未来。

——汉人手里,有许多游牧之民需要的货物。

而游牧之民,能给汉人牛羊、皮毛,还有珍稀物种的奴隶、美女。

汉人赚不赚、赚多少,妇人不知道。

但妇人很清楚:这样的交易,游牧之民绝对不亏!

“博望城里的汉人商贾,甚至还有博望城保护。”

“这就说明,那汉人右大将,也是很希望汉人商贾,和我游牧之民通商的。”

如是一语,惹得哲别微微一愣。

却见妇人满是严肃的伸出手,勾上哲别的脖子,昂起头,目光灼灼,深情款款道:“再去一趟博望城吧。”

“带上所有的皮子,还有那两个大宛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