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03章 移风易俗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503章 移风易俗

作者:煌未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0: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程不识话音落下,原本还神色各异,甚至有些嬉皮笑脸的各部头人,只不约而同的面色一肃。

不眨眼的功夫,各部头人面上,便已是写满了郑重。

相较于更为稳定的华夏农耕文明,相对更不稳定的草原游牧文明,显然具备更高频率的相互兼并,也更了解兼并、吞并其他部族的关键。

用草原上,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来说,便是:想要让一个部族完全臣服,就要杀死他们的男人,玩弄他们的女人,放逐他们的老者,鞭挞他们的孩子。

等这个部族的男人死完了,女人都怀上了新主宰的子女,老者也都疲于生计而无力贡献智慧,孩子则都成为奴隶而无法具备勇气;

那这个部族,就不复存在了,也就算是被兼并、吞并了。

当然,这是一种相当极端的说法。

通常情况下,除非是两个有深仇大恨的部族,通过一场惨烈的战斗,得出一个一方惨败、一方惨胜的结果,胜利一方才有可能采取如此极端的措施。

大多数情况下,游牧部族之间的暴力兼并,甚至是非暴力的、由弱小一方主动提出的兼并,对于部众而言,其实是能勉强算作‘温和’的。

男人们,并非是必须要和车轮比身高,高过车轮就非死不可。

只要有本事,就完全可以成为大人物的护卫,或是地位相对低于部族勇士的辅兵。

就算没本事,也能在献出大半财富、牧畜之后,保留牧民的身份,而不是直接沦为奴隶。

女人们,也并非全都会被掳掠、奸淫。

除了极个别姿色过于好看的,会得到一夜夫妻,甚至百夜夫妻的邀请,其他的女人,也多半会保留自主择偶权。

和原先,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继续追随丈夫一样——部族被和平兼并后,被兼并部族的女人们,也同样可以按照草原上的规矩,依附自己满意的强者。

原先的丈夫不会横加阻拦,新丈夫也大概率不会拒绝。

至于老者、孩子——老人被驱逐、放弃,丢出部族自生自灭,在草原上早就是常态了。

就像在汉人地界,老人会得到无条件尊敬一样;

在草原,老人就是会被无条件放逐。

这是动物的原始群体本能,让年迈、弱小的个体做出牺牲自己、为种群做贡献的决策。

也算是种群本身为了延续,而放弃年迈个体。

这没什么好说的。

——别说你是个被兼并、被征服部族的老登了;

——就连咱们部族自己的老登,甚至是贵族老爷们的父兄长辈,只要年纪够大,就都是要放逐草原自生自灭的。

你也是游牧之民,这一点,不需要我跟你多解释吧?

至于孩子,情况就稍微复杂一点了。

有些部族看中人口,所以会将被兼并部族的孩子们吸收。

有些部族希望得到更多奴隶,则会将被兼并部族的孩子,从小就当做忠奴来培养。

还有些部族,注重部族血脉的纯洁,便可能会将这些孩子,当做奴隶卖给其他补助,好换一些牛羊牧畜回来。

也有些部族,单纯希望战斗力得到提高,所以会将这些孩子集中起来,从小磨炼战斗技艺,并最终成长为直属于部族头人的武装力量。

对于被兼并部族的部众,兼并方的处理方式五花八门。

兼并后,对被兼并部族的‘消化’方式,那也是各有各的门道,各有各的说法。

但有一点,却是在整个草原上,都得到公认的一致特征。

——兼并一方,与被兼并一方最本质的区别,便是在两个部族因种种原因合并之后,兼并方的一切都将得以保留。

包括信仰,以及规则、制度。

反之,被兼并方的一切,都将被取代。

被兼并方,需要遵守兼并方的规则、制度,甚至是信仰!

比如去年秋天,休屠泽的休屠部,被混邪部突袭、屠灭。

如果当时,混邪部并没有‘斩草除根’,而是决定让休屠部臣服,那休屠部的部众,就会被并入混邪部。

在混邪部内部,这些臣服的休屠人,会被称为:休屠奴。

往后,他们需要遵守混邪人的习俗,遵守混邪部的所有规则、制度,并且还要信仰混邪部所信仰的神明。

而此刻,程不识看似云淡风轻的一句‘约法三章’,落在各部头人的耳朵里,却分明是河套各部作为被兼并者,需要从此遵守汉人规则的意思。

虽然实际上,河套确实是被汉家所掌控,严格意义上来讲,河套各部,也确实是已经被汉人所兼并。

但毕竟不是游牧部族之间的兼并,而是华夏农耕文明,兼并草原游牧文明。

一时间,各部头人面面相觑,本能的就想要开口说些什么,却愣是哼哼唧唧半天,又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这三条在汉人地界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约法三章’,各部头人自也不是全然不知。

真要说着三条公约本身,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

在草原,游牧之民虽然奉行最为原始的丛林法则,提倡弱肉强食,但也并非是一群全然没有秩序、规则的野兽。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游牧民族也已经逐渐生出了‘构建秩序’的意识。

比如千百年前,游牧之民的生存之道,仍旧与狼群一般无二。

——最强者成为‘狼王’,也就是领导者,具备对所有雄性成员的指挥权,甚至是生杀大权,以及对所有女性成员的无条件交配权。

同时,作为领导者,部族头人天然肩负整个部族的生存责任,需要带领部族寻找到足够的食物,并规避风险、提高生存概率。

在部族内部,所有雄性成员都具备对头人的挑战资格,挑战必须是1v1真男人大战。

头人不能让护卫出手、护卫也不会出手;挑战者不能群殴,群殴获胜也不会被认可为新的头人。

便是在这般最为原始的兽群秩序下,游牧之民一点点发展出了文明的雏形。

而这一过程的标志性转折,便是秩序的建立。

比如女性,从最开始,必须无条件接受头人的交配要求,且不得与非头人的其他部众交配,变成了相对更为先进的一夫多妻——或者说是相对稳定、开放的配对。

比如男性,从最初单纯的依附部族,并随时准备捅头人一刀,以取而代之,也逐渐衍生出了较为文明的:主仆忠诚,亲缘血脉,亲友情谊等高级情感。

发展到如今,作为草原共主的匈奴单于,虽然理论上还是要接受任何一个人的挑战,但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与单于进行1v1真男人大战的。

绝大多数情况下,挑战者会通过发动政变的方式,来试图颠覆单于,又或是部族头人的统治。

而单于、部族头人等‘狼王’们,也不会傻傻的等着何人1v1,而是会通过贴身防备力量,来预防可能发生的政变。

而且,对于单于、部族头人等‘最强者’的判定标准,也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武力值。

就拿如今的单于之位来说:首先,你得是挛鞮氏王族,才具备角逐单于之位的资格。

这是硬性准入条件、门槛。

达不到这个门槛,你哪怕是整个草原公认的最强者,也没资格去角逐单于之位。

要想成为单于,你无法,也不可能通过挑战单于,和单于单挑的方式得偿所愿。

而是只能颠覆匈奴人对草原的统治、颠覆匈奴单于庭,将‘非挛鞮氏王族不可为单于’的秩序颠覆。

即便你具备挛鞮氏王族的身份,具备了角逐单于之位的血脉,也依旧不是能打就行。

你得相当能打,而且得有明显强于其他竞争者的智慧。

此外,自冒顿单于至今这几十年,匈奴单于之位的角逐资格,也已经从原先宽泛的‘挛鞮氏王族皆可’,逐步收紧为:非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不可。

所以,作为挛鞮氏王族的你,要想成为匈奴单于,首先要取代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四人当中的一个,成为匈奴‘四储’之一。

这其中,左贤王早已默认为单于最出色的子嗣,仍旧有更进一步、更精确的血脉身份门槛。

右贤王,要么是当代单于最出色的手足兄弟,要么是上一代单于最出色的兄弟的后代。

如果你即不是当代单于的儿子,也不是当代单于的手足兄弟,或上一代右贤王的儿子,那你能竞争的,其实只有左、右谷蠡王的位置。

然后,你还要在单于死去后,与四储当中的其余三位竞争。

说是竞争,其实也还是顺位排序。

有第一顺位的储君左贤王,那就轮不到右贤王做单于。

除非右贤王能发动政变、兵败,将左贤王直接铲除。

如果右贤王真有这个能力、左贤王真的菜到搞不过右贤王,那也是活该被抢走大位。

左、右贤王但凡有一人尚在,那就怎都轮不到次一级的左右谷蠡王。

而左右谷蠡王,本身就是匈奴八柱之一,虽同为上四柱,即四储之一,但本身也同样是左、右贤王下辖的左、右四柱成员。

作为左右谷蠡王,你很难在单于在世时,对左、右贤王保持忠诚的同时,具备在单于死去后,与左、右贤王争夺大位的能力。

故而,左右谷蠡王的存在,其实就是个保险锁。

为的,是在左、右贤王均出了问题,均无法继承单于大位时,能够递补继承大位,确保大位不落入外人之手的预防措施。

到这一步,其实也就不难发现:匈奴单于之位,理论上仍是狼群式的‘有武德者居之’,但实际上,挑战者的范围,也早已经在挛鞮氏王族内部划定好范围。

按照这个趋势,再过百十年,匈奴单于之位,也多半要演化为华夏文明那般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嫡长子继承制。

至少,也是在子嗣范围内‘立之以贤’的世袭制。

从以上种种就不难发现:如今的草原游牧文明,虽然较华夏农耕文明还落后许多,却也逐渐走在发展、进步的道路之上。

而且由于卧榻之侧,有华夏这个高级文明言传身教,使得草原游牧文明的发展进程,也算不上有多慢。

在这样的背景下,让一片地区的游牧之民,遵守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的基础法律条令,构建起最基本的稳定社会秩序,其实算不得多么骇人听闻的事。

——游牧之民,也是人。

再怎么被汉家贬斥为‘蛮夷也’,也终归是直立行走的人。

人类,天生就是社会度极高的群居生物。

而社会度高,自然就意味着对秩序——尤其是相对稳定的秩序,有着源自灵魂深处的向往。

因为在一个群体、种群内部,强者总是少数,弱者总是多数。

以强者为尊,一切以强者为主的秩序,不符合占据大多数的弱者利益。

所以,一套稳定的秩序,必然遵循以强者为领导者,并尽可能照顾到弱者的原则。

那一套秩序,如何最大限度的照顾弱者、保护弱者?

答案是:不允许强者肆无忌惮,仅凭个人喜好,便决定弱者的生死。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河套各部的‘新汉人’们,对于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三条法令,是有相当高的接受度的。

因为有了这三条法令,贵族们就不能无缘无故打人,甚至杀人泄愤;

也不能因为喜欢,就把牧民、部众的财富抢走,占为己有。

强者仍旧占据主导地位,但弱者却也能得到保护,人身安全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对于河套地区而言,这并非坏事。

但作为贵族,各部头人心里却清楚:汉太祖高皇帝先入咸阳,约法三章,于是关中人心大定。

时至今日,短短五十年的时间,曾经的虎狼之秦大本营,已然成为汉家最坚实的大本营、基本盘:关中!

现在,汉人又要在河套,搞这约法三章了;

肉眼可见的未来,还要在河西搞……

“真要是搞成,那几十年后,河套,又何须我等部族头人?”

“怕是河套、河西,也都要成为汉人的又一个‘关中’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