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87章 高阙即下!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487章 高阙即下!

作者:煌未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0: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仅仅只是喊话,显然还不足以让匈奴人溃散而逃。

当然,也是因为匈奴人想要逃,并非回身往后就能逃走。

——在秦人修建这座高阙时,北关墙,才是这座高阙大概率会‘迎敌’的一面。

所以,北关墙比南关墙更高、更厚。

从外部攻打北关墙,难度远高于攻打南关墙。

自然,此刻的匈奴守军将士,想要在呼延当屠的眼皮底下,从内部登上北城墙并逃走,也几乎是天方夜谭。

但一颗种子,也就此种进了匈奴守军将士心中。

——不是不能逃。

真到了那生死存亡之际,如果有机会,一定要逃……

邦!

邦!

邦!!!

午时已过,太阳也已稍稍倾斜向西方。

汉人口中所谓的‘器械’,也终于开始发出轰鸣声。

接连三声巨响过会,是三颗比人头稍大些的石块,燃着温暖的火焰,在空中划出一道靓丽尾焰,略过匈奴将士头顶,径直砸向了~

北关墙外。

砸过头了。

但很快,伴随着一阵绞盘转动声,汉军一方的投石器,也都再次调整好角度。

随着又一阵‘邦邦’声,匈奴守军阵地,顿时一片人仰马翻,哀嚎遍野。

虽然只是人头大小的石块,但经过数百步距离的抛物运动,其具备的动能,竟已是能将正砸中的匈奴兵士给砸烂!

砸中脑袋、前胸,自是不必多说,压根儿就不可能活的下来。

甚至即便是砸到手、脚、肩等不算要害之处,也同样是一副碰之即死,触之即残的画面感。

最主要的是:视觉冲击太过强烈!

眼睁睁看着身边的战友,被一颗从远处飞来的石头,砸的硬生生倒飞出去,身体更是被砸烂的不成样子!

甚至可以说,被砸中的人,也许还更幸运些。

至少他们没有经受太大的痛苦,几乎是眨眼的功夫,便失去了生机。

而那些没有被砸中的人,却要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时刻经受‘什么时候会砸到我呢?’‘我也会被砸成那个样子吗?’的恐惧之中。

天寒地冻,军心士气本来就脆弱。

本以为‘固若金汤’的高阙,此刻却被汉军将士攻入内部,甚至直接将整个高阙作为战场,匈奴将士本就心神不定。

再加上先前,那汉人大将临阵喊降,以及此刻,投石车所制造出来的惨状……

“撑犁天神惩罚了我们!”

“我们不该再和汉人争夺高阙!”

一声惊惧交加的吼叫声想起,呼延当屠面色一沉,当即便是一道寒光闪过,一颗人头落地。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匈奴将士,严寒恐惧的看向对侧汉军整列,又满是晦暗的看向身后,正亲自充当‘督战队’的主将:呼延当屠。

高阙陷落,似乎便已经成为必然……

邦!

又一声震天巨响,本以为是一颗平平无奇的石块砸来,又要夺走几个倒霉蛋的生命。

但紧随其后想起的瓦罐破碎声,却让所有匈奴将士——包括呼延当屠,都不由微微一愣。

循声望去,却见那个被汉军投石器咋来的陶罐,此刻已是完全破碎。

而瓦罐碎片溅射到的一大片区域,此刻,竟都燃烧着蓝绿色怪火……

“汉人,得到了鬼神的庇佑!”

又一声惊呼,又一道寒光,又一颗人头落地。

可接下来的一阵邦邦巨响,却像是一柄柄重锤般,砸向每一名匈奴守军将士的心头,并发出阵阵闷响。

没有任何意外,仍旧是瓦罐破碎,仍然是蓝绿色火焰溅射;

不多时,几十个破碎的瓦罐,在本就拥挤的匈奴守军阵地中,划出了几十个圆形的‘禁区’。

感受着那火焰的异样炙热,匈奴守军,终于陷入骚乱之中……

“呼延当屠!”

“你要违背神明得意志吗!”

“杀回去,杀出高阙!!!”

这一会,呼延当屠无力再镇压军心,只在象征性的争取后,无奈被亲卫护送着,消失在了匈奴守军阵地。

本就混乱的匈奴守军将士,在主将也淹没于混乱之中后,愈发陷入无以复加的混乱。

你推我搡,互相拥挤着,朝着北关墙的方向而去。

没有弓箭。

这个天气的战争,没有弓箭。

所以,北关墙的‘督战队’,并没能对迎面冲来的匈奴溃兵,造成任何武力威慑。

关门被打开,紧接着就是乌泱泱的溃兵,毅然决然冲进高阙外的天寒地冻之中。

而北关墙上的‘督战队’,也在短暂的迟疑后,各自试探着,混在溃兵之中,朝着关门外推搡而去。

整个过程,持续了足足两个多时辰,直到日暮西山,夕阳西下,才终于结束。

整个过程当中,郅都和程不识二人,都在竭力约束不下:绝不可追击。

只随着匈奴人溃散,自北出了高阙,汉军将士则一点点前推阵地。

来到先前,那一处处被点燃蓝绿色火焰的‘禁区’时,汉军将士本能的躲开,眼底却尽是说不清的兴奋之色。

——华夏上下五千年,最重鬼怪之说的,便是当今汉室。

甚至就连世人眼中的‘在世圣人’,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都在面对国士贾谊时,留下了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历史名场面。

此刻,这些蓝绿色火焰,对匈奴人的打击有多大,对汉军将士的振奋便有多大。

——鬼神之力啊!

得鬼神相助,哪还有打不赢的仗?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往往就是这样。

你觉得你必胜,你未必能取胜。

但若是你坚信自己必胜的同时,敌军又觉得自己必败,那战争结果,便基本可以确定了。

你觉得自己必胜,所以会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下意识的,做出有助于胜利的判断决策和举措。

而敌人认为自己必败,便也会不受控制的、本能的,去做出推动战争走向失败——甚至是尽快走向失败的方向。

于是,本该成为数十年内,最值得注目的汉匈高阙之战,在天子荣三年冬十一月十日夜半爆发后,于短短一日后——于天子荣三年冬十一月十一,黄昏时分,结束了第一阶段的战斗。

汉家,正式接管高阙!

原本作为前哨站、前线重镇存在的博望城,彻底成为了汉属高阙的后勤中转站,以及汉室在河套北部地区的第二道防线!

但战争,还远没有结束。

拿下高阙,仅仅只是汉家的战略目的得以达成。

汉家当然希望战争就此结束。

但匈奴人,绝不甘心于如此简单的,将高阙拱手相让。

加下来的一段时间——甚至可能是从现在的凛冬,一直到匈奴单于庭自西归来的秋后,高阙或许都将经受匈奴人接连不断的进攻。

就算最终,汉军将士仍旧守住了高阙,将所有匈奴人都拦在了关墙外,战争也仍旧不能算是完全结束。

——哪怕没能夺回高阙,且也接受了‘高阙易手’的现实,匈奴人也不会就此作罢。

从今往后,高阙北关墙外的数十里区域,很可能被匈奴人安排三到五个,甚至更多大型部族日常性助手,以求将汉军将士堵在高阙,不能北出高阙威胁慕南。

换而言之:这是一场拉锯战。

夺下高阙,还仅仅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还要守住高阙,并在匈奴人的严防死守下,早日将高阙,打造成汉军北出河套,踏足慕南,威胁匈奴统治根基的前沿阵地。

而眼下,郅都、程不识二人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即刻调巨石、垒木、砂石若干,将高阙北门彻底封堵!”

“要堵死!”

“自即日起,非天子诏、太后旨、调兵虎符三者齐具,另本将点头,决不可开高阙北门!”

“——违令者,坐叛国!!!”

“另传令博望城,使遂营尽出,于高阙南河面搭桥。”

作为一名久经沙场,饱经战阵,且对国家战略有深刻认知的高级将官,在高阙确定到手后,程不识的第一反应,是最大限度保护胜利果实。

而此战,汉家最大,同时也是唯一的胜利果实,便是高阙。

将高阙北关门彻底堵死,即是程不识现实角度的考量,也是在向日后的所有驻守高阙的汉军将士,展露‘高阙绝不可失’的决心。

至于在高阙南侧,连接高阙-博望城的河面大桥,则是为了保障高阙的后勤供应,并为博望城随时增兵支援高阙,尽快创造客观条件。

——此战,为了尽快渡河参战,程不识并未能让麾下中军主力分批次过河。

几万人乌泱泱涉冰渡河,导致了至少有数百人,在渡河过程中跌落于破裂冰面之中,长眠于大河。

当时是战时,兵贵神速,程不识别无他法。

但现在,高阙即下,高阙至博望城的这一片区域,皆已为汉室所掌控。

再不在大河之上,趁着凛冬冰封搭座桥,日后就又要生出新的麻烦。

战斗结束,日暮降临,接下来的事,自然也就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高阙内,燃起了一堆又一堆篝火,飘起了一道又一道炊烟。

匈奴人关在高阙内,没来得及带走的百十头奶牛,都被程不识下令烹杀,好让将士们吃顿好的。

高阙内的遍地狼藉,残肢断臂,也被将士们快速打扫。

匈奴人的尸体,在割取首级后堆在了一起,一把火点燃于关墙内,权当是让将士们取暖。

汉军将士的遗体,则被整齐排列于关墙脚下。

或许过几日,程不识会下令集中火葬,并祭奠英灵。

战场打扫完,又吃下一顿振奋人心的全牛宴,将士们也依旧没能第一时间得到休息。

北关墙,被程不识安排了一万将士驻防,并另有一万将士于北关墙内搭设军帐,以作为突发危机时的机动力量。

余下的兵士,今夜倒是能凑合住在匈奴人留下的毡帐之中,强忍腥臭休息一夜。

等明日,要么得新搭军帐,又或是着手在高阙内,建造可供汉军将士休息,更适合汉家宝宝体质的营房。

程不识,也同样没有休息。

在天彻底黑下来后,程不识和郅都二人,出现在了高阙北关墙之上,谨慎的藏身于抢夺后,眺望向关墙北侧的幕南大地。

——天空中月明星稀,一眼望不到头的草原,让程不识、郅都二人一阵感怀唏嘘。

但最终,程不识的注意力,还是回到了高阙本身。

“今天逃出去的溃兵,多半要冻毙于今夜。”

“如果匈奴人决意夺回高阙,那至多三日后,便又是一场攻防战。”

“——只是这次,换做是我汉军将士,驻守高阙。”

说着,程不识缓缓侧过头,望向郅都的目光中,早已布满血丝。

“郅将军认为,未来三日,是否应该排出兵士,于高阙外挖掘陷马坑?”

闻言,郅都却是略有些诧异的一挑眉角。

见程不识不似作伪,而是真的在征求自己的意见,郅都心中,却更感一阵差异。

——经朝那一战,以及去年的河套-马邑一战,程不识,已经逐渐被军中将士私下里称为:程不败。

只是这‘不败’二字,并非全然是称赞。

中高级将官,以及那些有点见识、有点战略目光的底层将官,是真的在赞叹程不识的不败战绩。

而绝大多是底层兵士,则是在以‘不败’二字,反讽程不识作战时瞻前顾后。

近几个月,长安城甚至有这样一句笑谈广为流传。

敌人可能赚了,但程不识永远不亏;

敌人可能胜了,但程不识永远不败!

程不败,这么个‘不败’法……

“博望侯,已经下令将高阙北门彻底堵死。”

“再派人出关,构筑工事,怕是只能用吊篮吊下关墙。”

“一旦匈奴人来犯,这些出关构筑工事的将士,只怕来不及吊回关墙?”

郅都意有所指的一问,却只引得程不识面无表情的一点头。

“确实如此。”

“出关构筑工事的将士,只要碰到匈奴人,几乎就无法活着回来。”

“且他们构筑的工事,也未必就能在接下来,匈奴人反攻高阙的过程中,起到多么关键的作用、对匈奴人造成多么重大的杀伤。”

“但终归是会有些用处。”

“所以,想要与郅将军商讨一番:以‘终归有点用处’的工事,换将士们出关去赌命,是否值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