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81章 不安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481章 不安

作者:煌未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0: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子荣新元三年,冬十一月十日,夜。

高阙外,西四里处。

北风萧瑟,呵气成冰。

原本空荡荡的河滩,此刻却被一道道身披白布,匍匐在地,报团取暖的身影所沾满。

在人群最靠前的位置,郅都再次爬到了一个小土包上,穿着厚手套的手反复不断的握成拳,再舒展开来。

郅都的睫毛上,也结了一层薄霜。

大半张脸被藏在裹布后,只露出一双因风雪而微微眯起,却又前所未有锐利的双眸。

此刻,郅都的目光,只直勾勾落在几里外,出现在高阙墙头的那几点火光之上。

昨日白昼,郅都率领麾下先锋大军,借浓雾藏身,于白昼涉冰渡河,抵达了大河北岸。

昨夜前半夜,大军稍作调整,并于后半夜东进靠近高阙,来到了现在这个位置。

——继续东进四里,便是高阙外。

而此刻,先锋大军将士经过一整个白昼的修整——或者说是天寒地冻,风雪摧残,状态却是前所未有的糟糕。

昨日白昼大军渡河,由于是以屯、曲,也就是五十人、百人为单位,分批次渡河,所以在日暮时分,于北岸聚集的时候,便失踪了三百余,将近四百人。

他们或许是在冰面上迷失了方向,又或是因为什么意外,而滞留在了冰面上。

但郅都,根本没有时间去接应、寻找这些人。

唯一能做的,便是在后续东进、靠近高阙的过程中,留意右侧的冰面,避免有迷路的将士意外出现在高阙,从而暴露了大军的行踪。

而在渡河抵达北岸,到东进靠近高阙的过程中,又有数百名将士,或不堪风雪酷寒,或实在疲惫不堪,而落在了先锋大军后方。

郅都知道,这些人,活不下来了。

战后,能找到这些人的尸体,都已经算是幸运。

更大的可能,是连尸体都找不回,只能在战后,为这些人的家人送去身前衣物,并立起衣冠冢……

“如何?”

“先锋大军,还有多少可战之卒?”

身后,传来一阵细微的淅淅索索声,郅都当即开口一问。

便见片刻后,副将也匍匐前行到郅都身侧,双手捂着脸,一边不断哈着气,一边开口道:“渡河前,本就有千余掉队。”

“渡河中、渡河后,有各有三五百。”

“眼下,先锋大军只存三万二千六百余人,且有近千人手脚冻伤,无力作战。”

闻言,郅都眼眸不由又是一黯。

冻伤。

在这个时间点,在这战场生死之地,冻伤,几乎已经宣判了这些人的死刑。

如果这些人够幸运,能撑到高阙之战结束——至少是高阙攻防战结束,他们或许还只是个四肢、手脚指残缺的命运。

可若是这场战斗不够顺利,甚至是只要一两日内没有明朗,这些人未能按时得到治疗,也没能藏进高阙躲避风雪,等待他们的,同样只一个‘死’字。

对于这些人的不幸,郅都即便无法去开口说些什么、无法具体做些什么,心中,免不得也是一阵不是滋味。

但最终,郅都心中的种种心绪,却只化作一声冷酷无情的:“三万二千余……”

“比战前预定的三万之数,还高了二千……”

对于郅都毫无人情味的喃喃自语,副将也只默然。

而后,二人的注意力,便放在了不远处的高阙之上。

“风雪大作,高阙内的匈奴人,多半会藏在关墙内躲避风雪——甚至都未必会在关墙上驻守。”

“至多,也就是轮换巡视。”

“派斥候营出发,抵近查探。”

“——绝不可擅自入关!”

郅都话音落下,冰封的河面,与郅都所匍匐者的河畔洼地间,当即走出一串人影。

约莫数百人,同样都是一身‘素裹’,浑身上下,都藏进白色包布之中。

再加上有风雪在吹,不抵近到三五步的距离,根本看不到这样一群人,在高阙外的雪地中疾走。

此刻,这些人是被作为战场情报人员,被郅都派去观察状况。

而在今日后半夜,也同样会是这些斥候精锐,率先潜入高阙之内,进行力所能及的一系列潜袭工作。

至于郅都身后的先锋大军……

“后半夜,出发东进。”

“还能走的动的,都跟着走。”

“实在走不动了的,给他们挖个坑,盖块布,三五成各,报团取暖,静待援军。”

郅都此言一出,副将默然之余,更稍有些愧疚的低下了头。

挖个坑,盖个布。

且不说听上去有多奇怪——好歹是确确实实给这些将士们,挖出一块壕沟之类,然后盖上防风布。

但副将心里却十分清楚:郅都口中的‘静待援军’,却仅仅只是一句抚慰人心的说辞。

哪来的援军?

接下来,先锋大军开打,之后不久就是南岸,程不识部会大军压境,直面高阙而来,双方合力发起总攻!

至于这些掉队的将士——无论是在南岸时,自博望城到河岸间掉队的,还是昨日、昨夜在冰面上,在北岸掉队的,亦或是此刻,即将止步于距离高阙仅四里远处的这些将士们,都只能‘等’。

如果,战事实在顺利的吓人,在夜半时分开打的高阙之战,于天亮或午时前后,就以汉家得以占据高阙作为结束的话,这些人,或许有救。

可一旦战斗拖延到两日,这些人,就再也等不来援军了。

——因为此战,打下高阙并非是结束,而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高阙为汉家所占据后,反应过来的匈奴幕南各部——尤其是南池的右贤王部,必然会对高阙发起一轮又一轮猛烈的攻势,以求将汉军将士重新赶下高阙,让高阙重新为匈奴所有。

所以,在战事进展不顺的前提下,即便最终打下了高阙,郅都麾下的先锋大军,以及程不识随后跟上的中军主力,都很难分出人手和精力,自兴军路上寻找这些掉队的将士。

如果高阙的情况不急切,或许能拍出百十兵卒,外加数百民夫找一找。

可一旦高阙战事告警……

“也不知博望侯所部,如今可否做好了渡河准备……”

此战的关键,除了郅都所部先锋大军,需要发起足够突然性、足具破坏性的偷袭外,同样需要程不识的后续中军,在合适的时候跟上。

而且时间是即不能早,也不能晚,必须恰到好处。

——若是早了,就有可能是郅都所部先锋还没开动,程不适部就被高阙内的匈奴守军发现行踪,从而使汉家此战之筹谋功亏一篑。

若是晚了,则是郅都摔军死战高阙墙头,身后却迟迟等不来程不适的接应。

这几日的潜行奔袭,郅都所部先锋大军的战斗力,以及将士们的身体状况,都已经很糟糕了。

就连郅都自己,都已经有些感觉不到双脚小拇指的存在!

换而言之:眼下,即便是这三万多还没掉队的先锋将士,也多半已经到了临界点。

接下来,这些将士们或能挥剑厮杀小半个时辰,或能拳打脚踢、牙齿撕咬大半柱香。

但毋庸置疑:所有人的体力,都已经濒临极限,唯一还能支撑他们的,便是此战功成的诱惑,以及神圣使命感。

但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开战过后,郅都所部先锋将士,则更有可能是:一鼓作气,再而竭。

所以,在郅都麾下先锋将士,发起第一轮有效的攻击之后,程不适所部就必须在匈奴人反应过来,并组织起有效防线之前,奔袭而至,接替先锋军的进攻任务。

换而言之,郅都麾下这三万余先锋,此战最大的作用,便是发动首轮偷袭。

然后,就可以四散于高阙之内,竭力制造混乱,也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

·

·

高阙墙头。

呼延当屠面色仍带着忧虑,眼皮更是肉眼可见的噗通噗通直跳。

——昨日,呼延当屠仔细核查了高阙内,数万匈奴守军的身体状况。

虽然偶有不适者,但均不见瘟灾的预兆——多半是便秘,或染了风寒。

再加上今日白昼,河面上的大雾基本散去,也让呼延当屠稍稍安心了些。

至少不再担心,心底那股强烈的危机感,是源自于对岸的博望城了。

可越是这样,呼延当屠心里就越慌乱、就越不安。

因为恐惧,往往源自于未知。

如果能在高阙内,发现任何一点不正常,比如某个部下想要作乱,又或是有瘟灾、食物短缺之类的问题,呼延当屠还会稍稍心安。

因为心中的不安找到了源头,也就不用再恐惧更为可怕,且不知其为何物的事情了。

但现在,什么问题都没找到。

食物算不上充足,但也绝不缺,完全能等到下一批辎重送达。

守军将士们的状态也还行——算不上多舒坦、多健康,但也仍旧没什么大问题。

高阙外,薄薄一层雾飘在冰面上,使冰面、对岸,还有那座博望城的轮廓均若隐若现。

虽然没有艳阳天那么让人心安,但也依旧让人生不出太多疑虑。

“难道,是部族出了问题?”

想法才刚在脑海中蹦出,呼延当屠当即便摇了摇头。

呼延氏族,是匈奴四大氏族之一,世袭八庭柱之一的右大将一职。

像这样的部族——如此强大、底蕴如此深厚的游牧部族,放眼整个草原,算上匈奴单于庭本部在内,也满共才五个。

单于庭需要四大氏族作为自己的羽翼,所以不可能动这四个超大型部族。

至于四大氏族彼此之间,也都是两两成对——右系二部和左系二部,均是互相联姻接亲,往来密切。

再加上这微妙的平衡来之不易,所以四大氏族之间也有默契:两两组对,各自效忠左、右贤王,彼此之间可以暗下争斗,但决不起正面冲突、不能大规模动刀兵,以免让其他部族得到坐收渔利的机会。

所以,呼延当屠深知:四大部族,几乎是不可能灭亡的。

只要匈奴单于庭还在;

只要匈奴单于庭,需要靠四大部族镇压草原各方;

只要四大部族之间的默契没有被破坏,就不可能有四大部族之间的任何一个,在短时间内迅速灭亡。

——诚然,除了四大部族外,也有一些准超大型部族,对四大氏族的超然地位虎视眈眈,想要取而代之。

但四大氏族的强大,即便是单于庭刻意压制,只要别动刀兵,便也绝非三五年内就能削弱的。

只是这样一来,部族出事的可能性也被排除,呼延当屠的不安,也愈发不可收拾。

“阿各。”

“派一些奴隶,回部族看看吧。”

“——我们心中的不安,必然是撑犁天神的启示。”

“我总担心,如果我们没有今早发现这启示、警示的真正意图,就会被撑犁天神所惩罚。”

闻言,一旁的屠各却是同样的面色凝重,只微微摇头道:“右大将,难道就不担心汉人吗?”

“就算高阙,汉人不敢来,但河西的休屠泽,可是才刚被混邪部的那些奴隶给夺走。”

“汉人,会不会是去了休屠泽,想要趁着春天到来之前,将休屠泽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果真是这样,那往后,汉人必定会一步步蚕食河西,甚至一步步靠近西域!”

“等汉人也发现了西域,那我打匈奴,可就······”

屠各一番话,让呼延当屠陷入一阵沉思之余,心下也不由稍安。

——有这个可能。

按照汉人的奸诈,他们还真有可能趁着冬天,在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出手夺下休屠泽。

而呼延当屠奉令驻守高阙,其实不止肩负着守卫高阙这一个指责。

考虑到高阙几乎不可能被攻破,故而守卫高阙,甚至都不是呼延当屠的主要职责。

呼延当屠在高阙的主要任务,便是对位于高阙西南方向的河西地区,提供一定程度的战略庇护,牵制河套地区的汉人,从而减轻河西地区的压力。

如此说来,汉人如果是想对河西——尤其是休屠泽有动作,那呼延当屠心中的不安,似乎也有了勉强可以理解的源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