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753章 皇帝杀人,三族归一

西元1797年,4月4日。中华大虞光中二十二年,原满清嘉庆二年,农历三月初八,清明节。

西军大胜的消息,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各省督抚,各地商会,陆海军代表,东洋、南洋封臣,甚至北贺洲(北美)新化大都督行营,都派代表赶回了南京城。

南京城中,各陆海军军官学院,各太学、高学、小学师生全部换上了戎装,组织了超过万人的学生方队,高呼万岁口号,向着南京紫禁城而来,向皇帝和朝廷,表示祝贺。

学生们在军事教官的带领下,头戴黑色大帽,身穿褐色毛呢长袍,腰系黑色革带,脚踏黑色鳄鱼皮靴,右挂长刀,斜端带刺刀的燧发枪,英姿飒爽,威风凛凛。

当然,这是戎装礼服,真上了战场,黑色大帽要换成飞碟盔,毛呢长袍是用来保暖的。

作战的时候要穿紧身有很多口袋的短款鸳鸯战袍,扎武装带,这种莫子布设计的,已经很接近十九世纪末期的军服。

莫子布特意在皇城外禁垣的西安门上接见了前来道贺的学生军,接受了他们的祝贺。

此时的大虞,军事教育是有一整套的体系的,学生们从八岁入小学开始,就会每两个班级配备一个军事教官。

这种军事教官都是从战场上退役的老士官担任,一面承担后世体育老师的职责,一面向学生传授军事知识。

毕竟是大拓殖时代嘛,这些学生中很多人未来都是要出去拓殖的,不会玩刀弄枪,不会队列,不习惯军律可不行。

山呼万岁声中,十六岁的京口陆军军官学院第九期大四军官生,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人关天培,手持全**官学院学生共同签名的红底金日月大旗,作为代表上前,单膝下跪,将这面旗帜呈递给了皇帝。

莫子布一听这名字,就觉得很放心,关天培关老英雄嘛,随即推开身边的太监和侍卫,亲自上前将旗帜接了过来。

旗帜上面,一连串的军校名字,广州的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泉州的海军军官学校,兴唐河仙府的屏山海陆军学院,江北狼山步骑兵专科学校,淮安府的楚才骑兵学院等等赫然在目。

“陛下,我等军校生听闻西军大胜,铲除邪教毒壤,生擒波斯王及河中三汗国酋首,为我西北同胞报仇雪恨,张我中华雄风,特来为陛下贺!”

莫子布接过这面象征着陆军,也是他自己经常用的红底金日月大旗,当即就披到了身上。

顿时,西安门外的在校生和数千旁观南京市民,立刻就沸腾了起来,山呼万岁的声音再次声震瓦屋的响起。

莫子布还亲自把关天培给扶了起来,让他站到自己身边,然后看着上万人,大声说道:

“朕自立国以来,一改逆清与大明陋习,非大朝会,非祭拜天地祖宗,不允许你们三跪九叩,就是为了不磨灭你们身上的英雄气!”

这倒是真的,莫子布一直很看不惯随时随地就下跪,甚至三跪九叩,

这玩意不是不能有,但不能时时刻刻都在用,这是真的会折损人之英雄气的。

所以在大虞朝,哪怕就是上朝官员们也不用向皇帝三跪九叩,只有在一月一次的大朝会,才会如此。

“而今日,你们的前辈已经为你们做好了榜样,什么是我汉家的好男儿,不是宋时只会之乎者也的东华门下唱名,也不是五代残唐只会内斗的牙兵牙将。

而是你们,是你们这样忠君爱国,锐意进取,愿为国家与民族,披肝沥胆,开疆拓土的好儿郎!”

说着,莫子布解下腰侧的宝剑递给关天培,今天他也是一身戎装,身穿山纹金甲,头戴真武大帝斗笠盔。

“关天培,朕等待着你和你的同学们立功的消息,让中华的威名响彻宇内,为后世子孙打下一片永世乐土,前进吧!”

十六岁的关天培哪受得住这种阵仗,他激动的浑身发抖,泪流满面,双膝下跪高举双手接过皇帝宝剑的时候,什么话都不会说了,只剩下了呜咽的磕头。

随即,莫子布下令全体前往南郊,祭祀天地祖宗,告知这一大好事。

这下,那真就是全城沸腾了,当皇帝的銮驾从城中穿越而过的时候,不管是南京本地人,还是外地人。

亦或是从南洋来的,出身在南洋,长在南洋的第一二代南洋汉人。

还是东洋的新罗、朝日、蓬莱、方丈、扶桑等行省的归化汉人,都涌了出来,甚至还包括一些法兰西人也在队伍之中。

所有人都穿上了自己最华丽、漂亮的衣服,大人笑,小孩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随着銮驾一起前进。

莫子布先到天坛与地坛祭祀皇天后土,亲自宣读祭文,表示大虞朝已经远迈汉唐,拿下了汉唐一直想要拿下而未能成功的土地。

快走到生命尽头的大文学家袁枚在他亲自起草的祭文中写道:‘汉征大宛,仅携天马还,唐纳波斯,只番贡矣已,唯我大虞,定两河而收其中(富庶),灭三国族而立大汉,开疆拓土,扬威四海,报同胞血仇,存万里疆域。’

莫子布读完了这祭祀皇天后土的文章,亲手将一块西军监军,六弟吴国公莫子泩从布哈拉埃米尔方舟宫中取下的宝石,镶嵌在了新的大虞地图上,表示河中地区,从此就是汉家之土了。

这块地图,是当年成立南洋使司时,立在天坛之中的,每增加一块国土就要刻上当地地图,并放上一样当地的宝物,以此告诉后人,此土已属汉家,不可再丢弃。

随后,由皇太子大佬森亲自点火,举行燔柴望燎仪式,将发生的这些一切,敬告天地。

这还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在移驾太庙,告知祖宗。

而大虞朝的太庙,其实有点怪异。

其他皇朝,供奉的肯定是自己的祖宗,只有大虞朝,自家祖宗只有三人,就是莫子布的曾祖父莫仕平、祖父莫玖、父亲莫天赐三人而已。

其余甚至不能算陪祀而要算主祀的,就有始皇帝,汉太祖、汉太宗、汉世宗、汉中宗,汉世祖,汉显宗,唐太宗、唐高宗,以及明太祖,明太宗,一共十一位并非大虞朝君王,也不是莫家直系祖宗的皇帝。

嗯,莫子布在抢救了大部分永乐大典后,否决了清朝给明朝修的明史,转而让大虞朝给大明朝修史,然后又把万寿帝君这不孝玩意给朱棣上的成祖,改回了太宗。

阿森原本有些不懂,他不明白自己父皇在太庙中放十一个历代明君干什么,但现在他懂了。

因为在进太庙之前,波斯王阿加.穆罕默德.沙,王储巴巴杨,布哈拉埃米尔、希瓦可汗的近支王族百余人。

以及希瓦汗阿布尔.加齐.加依普,布哈拉埃米尔海达尔等人的头颅,都被送到了太庙前。

莫子布活动了一下手腕,就穿着皇帝的黑色衮服,头戴十二旒冕,亲自提着一把锋利的短刀,来到了波斯王阿加.穆罕默德.沙面前。

“狗东西,不识天时,波斯沙赫沙阿早就是华夏君王的收藏了,你还敢弄到头上去戴着。

想当阿布.穆斯林,想让朕的勇士也尝一尝怛罗斯之战的痛苦。

呸,不自量力,也不撒泡尿照照,你有那个本事吗!”

莫子布一口唾沫吐过去,把衮服的大袖子一撸,在几万双眼睛,内外文武大臣的震惊的目光中,一米八的莫子布把一米五八的波斯王阿迦.穆罕默德.沙直接提到了空中,就像拎着一只羔羊一样。

莫皇帝左手举人,右手持尖刀,一刀就扎进了波斯王阿迦.穆罕默德.沙的胸口。

鲜血飞溅,喷了莫子布一头一脸一身,被切断舌头,一路饱受折磨,就剩下一口气的波斯王,在半空中无力的挣扎着,发出了低低的惨叫。

血雨中,皇帝左手一松,波斯王忽的坠地,在这电光火石之间,莫子布飞速抽出腰间用来装饰的帝王剑,闪电般一挥。

白光闪过,一具无头的尸体落地,黑乎乎的头颅,则被一个锦衣卫殿前司的高手,面无表情的提在了手中。

人群中一时间鸦雀无声,这事发生的太快,很多人没看明白怎么样,波斯王无头尸体就落地了。

万寂无声中,唯有莫子布笑的特别开心,他好久没有这么痛快了,就像回到了当年自己提刀上阵拼杀的日子,这鲜血,让他兴奋不已。

“陛下雄风不减当年,可喜可贺。”昔日莫子布麾下猛将,现在的枢密使武文勇第一个出来恭贺,他十分狗腿的从殿前司高手中拿过波斯王的头颅。

“昔日臣跟随陛下征讨四方,杀吉达苏丹,阿拉干王乃至威震南洋的白象王,宛如就在昨日,臣请为陛下提着此物,供祖宗们血食。”

其余震惊中的文武大臣和内外封臣们,这才如梦初醒,纷纷跪下胡言乱语的祝贺着。

因为这皇帝穿着衮服,头戴十二冕旒,亲手把军队俘虏来献祭的牺牲给砍头,实在是太.呃,太劲爆了。

这恐怕只有夏商甚至三皇五帝时代,才有的劲爆场面吧。

而在最外面,百姓们没看到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很快就有人把情况给通传了出去。

这使得一个个百姓兴奋的红了脸,纷纷觉得这一趟没白来,没白走这二三十里路,这不得子孙几代人都拿出来讲一讲呀!

“崇恩,李祘,武文勇,你们三个跟着朕进来吧。”莫子布大笑完毕,连身上的血迹都不擦,衣服也不换,叫上了三个名字,拉着儿子阿森的手,就进了太庙。

莫子布叫这个三个人,都是有深意的。

李祘就是当年的朝鲜王,历史上的朝鲜正祖,拿下半岛之后,莫子布还是没下死手,毕竟此时的朝鲜还没什么劣迹,甚至称得上海东忠藩,处理太过还是说不过去。

于是他将李祘转封到了婆罗洲北部,位于坤甸以北,文莱以西,差不多就是后世马来西亚沙捞越的西半部,以古晋为都。

崇恩姓徐,是原日本征夷大将军德川家治的儿子,只不过他不是在倭国出生,而是德川家治到了南京后,纳的小妾所生。

德川家治去世后,莫子布允许只有三岁的徐崇恩继承爵位,只不过从亲藩的江户大公换成了内勋的江国公。

而武文勇,则是原本属于京人的越人中官职地位和爵位最高的。

五人进了太庙中,莫子布先带着他们祭拜了自家祖宗,然后来到了以祖龙始皇帝神位、塑像为正中的华夏帝王祠中。

莫子布走到这里,思绪万千。

日朝越三族,就是中华文化扩散下最主要的三个种族,他们本应该在这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成为中华的助力,最好用的爪牙。

但是历史上中华沉沦百年,导致这三个本应握在自己手中的利器,变成了敌人插向自己心脏的尖刀。

这三族对中华的伤害有多深,与莫子布穿越前同处一个时代的人,都感同身受。

后世国人,能忍受泰西一万句挑衅和侮辱,兀自岿然不动,隐忍发展以待天时。

但这三地人,却往往可以只需小小出手,就让人难以忍受,甚至有种极度恶心到要发狂的感觉。

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实际上是中华文化的外溢,是我们一手教出来的好徒弟、干儿子,他们太知道怎么刺痛中国人的心了。

但好在这个时空,中华没给敌人这个机会,此三地,都被莫子布,被中华捏在了手中,几千年来没能走完的最后一步同化,也趋于完成。

莫子布看着始皇帝的塑像,背对着三人说道:“自祖龙为我华夏奠定大一统的基础,几千年来,我等后辈都在朝着这一目标进发,只是其中颇多曲折,但好在,朕今日终于完成这个丰功伟绩了。”

三人一听,就要拍马屁,莫子布则转过身立刻阻止了他们,他首先看着李祘说道:

“海东之国,实无罪也,但朕就是要收了你们,因为西人已经崛起了,因为大好的江山等着我们去占领,朕必须要集所有华夏枝叶根蔓之力,一起来参与竞争。”

李祘等了多年,终于等来了皇帝这句话,他匍匐到地上,泪流满面。

“臣在南洋,始知天下之大,开拓之艰难,若是昔日就懂这些,也不用陛下费心劳神,臣自己就自请撤藩了。

当年之事,犹如父亲教训不懂事的儿女,疼是疼了些,但也让儿女懂得了道理。

海东之民,本就是中华之民夏君夷民海东之地后留下的后裔,如今回归本家,也是幸事,更没必要保留朝鲜之名号。

臣请陛下去朝鲜郡王号,改封和宁郡王,以示天下间再无朝鲜人。”

和宁是昔日朝鲜王上表让明朝挑选的两个名字之一,如今来用,确实不错。

莫子布点了点头,“那自今日起,朝鲜郡王就改为和宁郡王吧,朕听说你身体不太好,早有归乡之意,那就恩准你回到神州赤县,在南北二京给你赐宅。

至于南洋的和宁藩,今年二十二年的丁巳科就要开科取士了,你自己从新科进士中挑选一得力人选为和宁国相前往治理。

等和宁开发出来后,再让你儿李玜去就藩吧。”

李祘闻言大喜,又给莫子布磕了两个响头,他确实有点遭不住南洋的闷热了。

随后莫子布看向了徐崇恩,“倭国之事,也是一样,崇恩你今年就要满十四岁了,当多思考其中的原因,北贺洲的事情,你也要多关注。”

“臣领旨,一定会按照万岁之意,多加学习的。”徐崇恩一点也没芥蒂,因为他父亲德川家治在他出生之前就定好了接班人,有了十岁的养子德川家齐。

甚至没有德川家治迁居南京,也就不可能有他的出生,加上徐崇恩出生在南京,长大在南京,学的一切都跟汉人寻贵子弟一样,压根没把自己当外人。

至于武文勇,他见莫子布看着他,脸上立刻出现了几分尴尬和躲避的神情。

“陛下你别看我啊,我早就是汉人了!”

“再说了,就算以前的京人,我们关起门来也是自称汉人的,我们可不能算外族人,最多能算叛乱的乱贼,不听话的庶出而已。”

“你娘的!”莫子布无言以对,哈哈一笑就不再说话。

随后,他命这三人协助阿森,将牺牲血食,也就是波斯王、布哈拉埃米尔、希瓦汗等等头颅摆了上去。

我莫大皇帝挺胸凸肚,一点也没不好意思,反而沾沾自喜的看着始皇帝,汉太祖,特别是汉世祖武皇帝和唐太宗文皇帝的塑像,不无得意的说道:

“诸位老祖,后生晚辈莫子布如今已经把你们没有完成的心愿,差不多都完成了,你们好好享受吧,这种等级的血食,恐怕从没吃过吧,哇哈哈哈!”

太子大佬森听着这些话,差点没一个趔趄栽倒在地上,合着老爹你在太庙里面给这些圣君明主立神位,就是为了炫耀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