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三十一章当真是皇恩浩荡!

暮汉昭唐 第三十一章当真是皇恩浩荡!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尚书令刘虞临时外出,张虞无法当面汇报,但邓广尚有责任心,将张虞那封劝阻征募鲜卑为兵的奏疏,通过其他渠道,终于送到刘虞手上。

刘虞因出任过幽州刺史,与鲜卑、乌桓、夫余等胡人都有打过交道,故对鲜卑有所了解。

得见张虞奏疏上的内容,顿时明白邹靖所献方略的不靠谱。当即拜见汉灵帝,并将知会何进、张温、袁隗、邓盛等四府。

汉灵帝为防引起鲜卑叛乱,还因此征集百官朝议,所幸百官中不少人属于是有才之士,针对邹靖征募鲜卑为兵的方略,多有驳斥,且从各方面论证,鲜卑兵马不可用。

经一番讨论下来,汉灵帝否决了邹靖的方略,采纳众人的意见,继续征召乌桓三千骑,令他们赶赴西北战场;且为防止叛军录用关西勇士,遂令关西各郡招募勇士。

事情到目前为止,虽说征召兵马的方案定下来,但针对统领乌桓骑的人选,朝廷再次展开了讨论。

但因符合统帅人选的将领不多,最终在京畿侯氏的运作下,统领乌桓骑的任务落到了公孙瓒身上。

为何京畿侯氏会帮衬公孙瓒,其原因众所皆知,公孙瓒是京畿侯氏的女婿。

京畿侯氏虽未在三国里出名,但在东汉时期所蕴含的体量可是不小。其祖可追溯到刘秀的开国尚书令侯霸,然若仅是一百多年前的侯霸,流传到今下,尚不足以有这实力,而是侯氏一脉在东汉发迹。

侯霸去世后,其子侯昱袭承则乡侯,并官至太仆,因功徒封於陵侯。从侯昱之后,侯氏袭承於陵侯至今,或无族人拜大官,但凭世袭侯爵位所积攒下来的人脉、财富,以及在雒阳经营的优势,非寻常士族所能比。

可以说公孙瓒能以区区涿县令成为统领乌桓骑的统帅,他岳父雒阳侯氏一族出了极大力气。否则比他有资格的人多了去,根本轮不到公孙瓒。

当张虞得闻朝廷下令公孙瓒统率乌桓三千骑时,属于是苦笑连连。若他记忆不差,乌桓在黄巾之乱后会掀起叛乱,而公孙瓒便一直受命征讨。

之前虽不知为何乌桓会反叛,但张虞在东汉混了这么久,大概可以猜到,可能乌桓是因军费的事反叛。

毕竟他反对征召鲜卑的原因之一,便是觉得朝廷会刻薄军费,以鲜卑人的性格,肯定会造反,故上疏劝谏。

当然这仅是张虞猜想而已,具体情况还需看事态发展,说不准乌桓兵是因为其他事而反叛。

不管怎么说,委任公孙瓒出任统帅之事和张虞无关了。

张虞因为劝阻上奏之事,立下了功绩,虽然没有得到汉灵帝的赏赐,但却得到了尚书令刘虞的表彰。张虞且在尚书台内出了名,甚至三公及大将军府的属吏都耳闻过张虞的名声了。

与名声鹊起相比,张虞更在意他得到刘虞的认可。毕竟刘虞作为尚书台的老大,拥有分配张虞去向的权利。

时间转眼至二月中旬,在尚书台休沐之日,张虞与钟繇、袁秘、孙资、王晨四人相约至洛水游玩。

然五人刚起程没几步,却见雒阳南宫忽然着火,其火势从南宫灵台起,向太尉、司空、司徒府烧去。

南宫中乱作一团,城中吏民在休沐高官的组织下,纷纷取水灭火。而五人因皇宫大火不得不放弃原有行程,加入到灭火队列中。

南宫与三公府因存在宫墙、街道阻隔,加上三公府吏拼命灭火,火势得以控制,并未殃及三公府。

但南宫因房屋相连,栋梁勾心斗角,走廊横空穿梭,火势蔓延非常便利。且外围吏民无法入宫,仅凭宦官、宫女、禁军等人,根本无法控制南宫火势。

最终经一番挣扎,张让、赵忠只得向刘宏表示南宫火势无法被扑灭,只得放任大火焚烧。

南宫被火焚烧,刘虞恐担心尚书台文册受灾,在征得刘宏的同意下,尚书台搬迁宫外。

而因火灾与更换办公地址,客曹差不多十天没办公,张虞偶尔到尚书台干些杂活,便与友人至郊外踏青。

三月初,尚书台恢复了办公,而南宫大火在焚烧了半个月后,总算是熄灭下来。

台阁内,在张虞处理公文时,忽然见到少有发火的邓广竟掹地拍案而起。

“南宫遭焚,与我台吏有何关系?”

邓广怒气冲冲,说道:“陛下听信宦官谗言,向官吏索要买官爵罢了。今下不仅要加收田赋,向郡县另征治宫税,还要向孝廉征收钱财,岂有此理?”

说罢,邓广将案几上的瓷杯砸到地上,神情气愤至极。

“小声点!”

刘侍郎神情尴尬,安抚说道:“这件事陛下已是下令,你我为区区台阁凡吏,又有何办法呢?”

“敢问二位侍郎,怎么回事?”有孝廉凑了过去,问道。

“你说!”

见众人都簇拥过来,邓广实在不想说话,让刘侍郎宣布刘宏颁布的荒诞政令。

“咳!”

刘侍郎清了清嗓子,硬着头皮,说道:“南宫被大火焚烧殆尽,朝廷欲修缮南宫,故颁布政令,征收治宫税。”

“即日起,天下每亩多收十钱,另刺史及两千石升、茂才、孝廉升迁皆需缴治宫钱,以来助军、修缮宫殿。”

“治宫钱?”

此语一出,堂内刚任郎官的孝廉们一片哗然,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官还没当上,他们现在就要为汉灵帝修缮南宫出力。今下缴纳治宫钱,等外放任官,岂不是还要缴纳一笔费用。

“艹!”

张虞忍不住爆了粗口,他实在没想到汉灵帝能离谱到这样。人家大明的崇祯皇帝亡国,征税是为了打仗,而汉灵帝征税是为了修治宫殿。

这税不仅向老百姓征收,还向他们这群刚步入仕途的郎官们征收,这是要逼他们在上任之后,贪污受贿,向百姓压榨吗?

张虞看不下去了!

他算不上正直,也算不上清廉,更不是海瑞的那种好官。但他也是有做官的底线,他今时真有种弃官而走的想法。

“济安!”

看出张虞正在气头上,钟繇搂住张虞的肩膀,轻声安抚道:“暂忍!”

“陛下颁布此政,三公当会上疏规劝,且再看看几日!”

张虞深呼吸了口气,一把手抓住钟繇的手臂,愤懑说道:“元常,今后我若得势,必肃清奸邪,还天下清平!”

此刻,张虞心中的野望已在熊熊燃烧,为了自己,为了百姓,为了天下,他都要在这乱世闯上一闯!

“慎言!”

钟繇没听出张虞的深意,盖以为张虞有意诛杀宦官,连忙小声下来,说道:“济安既有此志,繇当随左右!”

“但宦官势大,还需小心行事!”

“嗯!”

张虞平复心情,长吐了浊气。为了目标,自己纵是不想当这官,他也要去当。

众郎官仅骚乱了下,便被刘侍郎安抚离去。

在张虞即将离去时,刘侍郎寻来,说道:“济安上疏有功,依陛下之令,治宫税缴一半便好!”

“诺!”

待刘侍郎走后,张虞冷笑了下,嘲讽说道:“元常,我现在还要感谢陛下少让我缴一半的治宫税,当真是皇恩浩荡!”

“慎言!”

钟繇拉着张虞的手而走,无奈说道:“事到如此,又有何办法呢?”

张虞为汉灵帝荒唐的政令而生气,钟繇又怎么不会生气?

仅是钟繇修养功夫到位,以及他看透了一些事,为了现实,为了前途,他必须忍下来!

过了些许,又有一则消息不胫而走,汉灵帝在张让的建议下,下令,发太原、河东、西河、陇西诸郡的木材及文石入京,以为修缮南宫之用。

听闻这件消息,张虞仅叹了口气,谓钟繇说道:“此令颁布之后,西北叛军已是难平,并朔将有群寇而起!”

自己当初认为汉灵帝小智而无大慧,算是夸奖汉灵帝的了。从今年开头所颁布的政令来看,汉灵帝真是愈发愚蠢。

中原内地久不经战事,即便是大面积起义的黄巾军,其战斗力与边郡军民相比都不值称道。

今时如果将幽、并、凉三州百姓逼反,东汉朝廷靠什么平定?

真以为皇甫嵩天下无敌?

若皇甫嵩真无敌天下,当下不至于被西北叛军杀到关中,率兵退守险要了!

听着张虞的感叹,钟繇亦是忍不住叹气。当初在太宫,他实在是开心太早了,天真以为陛下会改正所为。但从今时来看,他越来越看不懂朝政,这样下去天下迟早会再次骚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